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二 (4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二 (40)

1. 丁奚第九

各半兩),黃芩,甜葶藶(隔紙炒令香。各三分),桂心(三分。《嬰孺》用二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服。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嬰孺》方同,但分兩殊。仍云《康氏方》。)

《聖惠》治小兒丁奚、癥癖,黃瘦發脫。代赭丸方

代赭(細研),川大黃(銼碎,微炒),硃砂(細研,水飛過。各半兩),鱉甲(半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嬰孺》用三錢三字),巴豆霜(半分,《嬰孺》用一分),赤芍藥,木香,知母,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二丸。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日一、二服,以溏利為度。(《嬰孺》方同,專治癥癖。)

《聖惠》治小兒丁奚,雖食不生肌肉,腹大,食不消化。宜服,赤芍藥丸方,赤芍藥,川大黃(銼碎,微炒),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各三分),桂心,赤茯苓,柴胡(去苗。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煎蜜湯下五丸,日三服。

《聖惠》治小兒丁奚肚大,青脈起,不生脂肉,四肢乾瘦,頭大發黃。麝香丸方

麝香(細研),肉豆蔻(去殼),乾蟾(塗醋炙令黃),夜明砂,地龍(並微炒。各一分),硃砂(細研,水飛過),五靈脂(各半兩),白礬(灰。一分),蜣螂(三枚,去翅、足,炙令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日空心以溫水下五丸,晚再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丁奚,腹脹,乾瘦,毛髮焦黃。宜服,二聖丸方

大蝦蟆(一枚。端午日收,眼赤者佳),臭黃(二兩。為末)

上淨取卻蝦蟆腸肚,然後滿腹著臭黃末,以紙裹上以泥封,令乾,更泥,如此可三遍。待泥干,即於大火中燒令煙盡,搗、羅為末,用粟米飲和丸如粟米大。兒一歲以粥飲下一丸。服藥後以生、熟水浴兒,拭乾,以青衣覆之令睡,良久有蟲出即效。

《聖惠》治小兒丁奚肚大,四肢瘦弱。野鼠丸方

野鼠(一枚。去皮、臟,炙令焦),乾薑(炮裂,銼),厚朴(去皮,塗薑汁,炙令香熟用之),桂心,甘草(炙赤,銼。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棗肉和丸如綠豆大。三歲兒每服用生薑湯下七丸,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丁奚腹脹,頭大頸細,手腳心熱,唯吃冷水。此是脈藏內疳。大黃丸方

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蛇蛻皮(二條。燒灰),蟬殼(三七枚),巴豆霜(一字),鉛霜(半錢,細研),干蝦蟆(一枚。塗酥炙黃),皮巾子(灰,有孔子處取半錢)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三歲兒每服空心以漿水粥飲下三丸,後以桃、柳湯洗,拭乾。以青衣蓋,良久有蟲出為妙。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白話文:

丁奚第九

  • 第一方:
  • 黃芩和甜葶藶(隔著紙炒香)各取一半的量,桂心取三分(《嬰孺方》用二分)。
  • 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用粥水送服五丸,一天三次。可以根據孩子的大小適量增減用量。(《嬰孺方》配方相同,但用量不同,並說是《康氏方》的配方)
  • 第二方:代赭丸
  • 代赭石(研磨成細粉),川大黃(切碎,稍微炒過),硃砂(研磨成細粉,用水淘洗過)各取一半的量;鱉甲(用醋塗抹後炙烤至黃色,去除邊緣部分,《嬰孺方》用三錢三分),巴豆霜(半分,《嬰孺方》用一分),赤芍藥、木香、知母、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尖端和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各取一分的量。
  • 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充分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粥水送服二丸。可以根據孩子的大小適量增減用量,一天服用一到兩次,以能排出稀便為度。(《嬰孺方》配方相同,專門治療腹部腫塊)。
  • 第三方:赤芍藥丸
  • 赤芍藥、川大黃(切碎,稍微炒過)、鱉甲(用醋塗抹後炙烤至黃色,去除邊緣部分)各取三分的量;桂心、赤茯苓、柴胡(去除苗)各取一半的量。
  • 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煎過的蜂蜜水送服五丸,一天三次。
  • 第四方:麝香丸
  • 麝香(研磨成細粉),肉豆蔻(去除外殼),乾蟾蜍(用醋塗抹後炙烤至黃色),夜明砂,地龍(都稍微炒過)各取一分的量;硃砂(研磨成細粉,用水淘洗過)、五靈脂各取一半的量,白礬(燒成灰)取一分,蜣螂(三隻,去除翅膀和足,炙烤至熟)。
  • 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充分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每天早上空腹用溫水送服五丸,晚上再服一次。可以根據孩子的大小適量增減用量。
  • 第五方:二聖丸
  • 大蝦蟆(最好是端午節收取的,眼睛是紅色的),臭黃(二兩,磨成粉末)。
  • 將蝦蟆的腸肚清理乾淨,然後將臭黃粉末填滿腹腔,用紙包裹好,再用泥土封住,使其乾燥,再泥封,這樣重複三次。等泥土乾透後,在大火中燒至冒煙,然後搗碎、過篩成粉末,用小米粥水調和,做成如小米大小的藥丸。一歲的孩子用粥水送服一丸。服藥後用生、熟水給孩子洗澡,擦乾,用青色的衣服蓋著讓孩子睡覺,過一會兒有蟲子排出就有效。
  • 第六方:野鼠丸
  • 野鼠(一隻,去除皮和內臟,炙烤至焦),乾薑(炮裂後切碎),厚朴(去除外皮,塗抹薑汁,炙烤至香熟),桂心,甘草(炙烤至赤色後切碎)各取一分的量。
  • 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棗泥調和,做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三歲的孩子每次用生薑湯送服七丸,一天三次。可以根據孩子的大小適量增減用量。
  • 第七方:大黃丸
  • 川大黃(一分,切碎,稍微炒過),蛇蛻皮(兩條,燒成灰),蟬殼(二十一個),巴豆霜(少許),鉛霜(少許,研磨成細粉),乾蝦蟆(一隻,塗上酥油炙烤至黃色),皮巾子(燒成灰,取有孔洞的部分一點點)。
  • 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充分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三歲的孩子每次空腹用米漿水送服三丸,之後用桃枝、柳枝水洗身,擦乾,用青色衣服蓋著,過一會兒有蟲子排出就有效。可以根據孩子的大小適量增減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