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二 (35)
卷第二十二 (35)
1. 宿食不消第七
青皮(一斤。湯浸三日,日三換。候苦味去盡,然後去瓤,切做指面大方片子),上等白鹽花(五兩,再淋煎用,要雪白),甘草(六兩,銼,秤,炙),新舶上茴香(四兩)
上用甜水一斗,同藥入金鍋內熬(銀鍋亦得),不住手攪,勿令著底。置密器中收,不得走氣。候水盡取出,慢火炒令乾,不得有進氣。選謹慎者一人專主之。去甘草、茴香不用,只收貯青皮。如傷生冷及果實、蔬菜之類,即嚼數片,隨即無恙。常服一、二片極佳,以其尤宜老人。邢和璞所以名萬年草,斯立又以延年草目之也。
《莊氏家傳》小兒常服消乳食方。
白芷(半兩),檳榔(一個),青橘(一分,去白),巴豆(四粒,炮去皮,去油)
上件為末,同研,麵糊為丸如粟米大。溫水下三丸至五丸,常服。
《莊氏家傳》治小兒驚熱。化聚滯、奶食,墜涎,利大腸。宜服,真珠丸方
真珠(細研,水飛),天竺黃(為細末),硃砂(研,水飛。各一分),丁頭代赭,雄黃(各研,水飛),麝香(研。各半兩),杏仁(三十粒。湯浸,去皮)尖、雙仁者,麩炒令微黃),巴豆(十個。去皮,用油煎令褐色,杏仁同研)
上件藥都搗細為末,研令勻,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生薑湯下一丸。三歲以上,加減服之。
《莊氏家傳》治小兒驚風,奶食不化;或外風傷冷毒、瀉血,一切諸疾,悉皆治之。金箔丸方
金箔(四十九箔),硃砂(水飛),水銀,牛黃,青黛(各研),白殭蠶(微炒),蟬殼(洗去泥土),麻黃(去節),白附子,天麻(酒浸,炙),麝香(別研),犀角,乾蠍,天南星(炮。各一分),膩粉(一錢,研)
上件修事了,入乳缽內研令勻細,用生蜜和為錠子,以油罩子裹。每服二丸,梧桐子大,薄荷汁化下。傷寒用生薑、薄荷湯化下。小兒諸疾,無不神效。
《莊氏家傳》治小兒驚疳,化涎消食。胡黃連丸方
胡黃連,牛黃,硃砂,麝香(少許),蘆薈(四味各研),青黛,鉤藤(炙),管仲,膩粉(少許),鶴蝨,雷丸,天竺黃(研。各等分)
上件一十二味搗,羅為末,麵糊為丸如粟米大。每服三丸至五丸。如有驚食,只取下食,如無不動。
《王氏手集》,進食丸,安和脾胃,消化積滯,止嘔啘吐利;除心腹脹滿,利胸膈,散滿痞。常服消水穀,進乳食方。
丁香(一錢),肉豆蔻(二個),木香(半錢),巴豆(九個,去皮,生用),五靈脂(七錢)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歲一、二丸,食後生薑湯下,日二服。
《吉氏家傳》,千金丸,治小兒食不消方。
木香,烏梅(炒),肉桂(各一錢),硇砂(半錢),胡椒(半分),巴豆(三十粒,取霜)
白話文:
宿食不消第七
青皮藥丸
將青皮一斤,用水浸泡三天,每天換水三次。等到苦味完全去除後,去掉果肉,切成指甲大小的方片。另取上等雪白鹽花五兩,用來淋在青皮上煎煮,要保持雪白。再加入甘草六兩(切碎,秤重後用火烤過),以及新進口的茴香四兩。
將以上藥材放入裝滿甜水一斗的金鍋(銀鍋也可以)中熬煮,不停攪拌,不要讓藥材黏鍋底。煮好後,放入密封的容器中收好,不要漏氣。等到水分煮乾後取出,用小火炒乾,不要讓濕氣進入。選一個做事謹慎的人專門負責這件事。把甘草和茴香去掉不用,只留下青皮收存。如果因為吃了生冷食物、水果或蔬菜等導致消化不良,就嚼幾片青皮,很快就會沒事。平常吃一兩片也很好,特別適合老年人。邢和璞因此稱它為「萬年草」,斯立又稱它為「延年草」。
《莊氏家傳》消乳食方
這是給小兒常服的,能幫助消化奶食的藥方。
白芷半兩、檳榔一個、青橘一分(去白色部分)、巴豆四粒(炮製後去皮和油)。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麵糊做成小米大小的藥丸。用溫水送服三到五丸,可經常服用。
《莊氏家傳》真珠丸
這個藥方能治療小兒驚熱,化解積滯、奶食,減少口水,疏通大腸。適合服用。
珍珠(研磨成細粉,用水飛過)、天竺黃(磨成細粉)、硃砂(研磨後水飛,各一分)、丁頭代赭、雄黃(分別研磨後水飛,各半兩)、麝香(研磨)、杏仁三十粒(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去除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巴豆十個(去皮,用油煎至褐色,和杏仁一起研磨)。
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用生薑湯送服一丸。三歲以上的小孩可以酌情加減用量。
《莊氏家傳》金箔丸
這個藥方能治療小兒驚風、奶食不消化,或是外感風寒、傷到冷毒、腹瀉出血等各種疾病,都有治療效果。
金箔四十九片、硃砂(水飛)、水銀、牛黃、青黛(分別研磨)、白殭蠶(稍微炒過)、蟬蛻(洗去泥土)、麻黃(去節)、白附子、天麻(用酒浸泡後烤過)、麝香(另外研磨)、犀角、乾蠍、天南星(炮製過,各一分)、膩粉(一錢,研磨)。
將以上藥材處理好後,放入乳缽中研磨均勻細緻,用生蜂蜜調和製成錠狀,再用油紙包好。每次服用兩丸,大小如梧桐子,用薄荷汁化開送服。傷寒用生薑、薄荷湯化開送服。對小兒各種疾病都有神奇的療效。
《莊氏家傳》胡黃連丸
這個藥方能治療小兒驚疳,化解口水、幫助消化。
胡黃連、牛黃、硃砂、麝香(少量)、蘆薈(這四種藥材分別研磨)、青黛、鉤藤(炙過)、管仲、膩粉(少量)、鶴虱、雷丸、天竺黃(研磨,各等份)。
將以上十二種藥材搗碎,用篩子過濾成粉末,用麵糊做成小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到五丸。如果有驚嚇導致消化不良,藥丸只會幫助消化積食,如果沒有積食就不會起作用。
《王氏手集》進食丸
這個藥丸可以安和脾胃、消化積滯,止住嘔吐、腹瀉,消除心腹脹滿,疏通胸膈、散去痞塊。經常服用能幫助消化水穀食物,促進奶食消化。
丁香一錢、肉豆蔻兩個、木香半錢、巴豆九個(去皮,生用)、五靈脂七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麵糊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歲服用一到兩丸,飯後用生薑湯送服,一天服用兩次。
《吉氏家傳》千金丸
這個藥方能治療小兒消化不良。
木香、烏梅(炒過)、肉桂(各一錢)、硇砂(半錢)、胡椒(半分)、巴豆(三十粒,取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