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二 (7)
卷第二十二 (7)
1. 積聚第一
柴胡,茯苓,人參,白朮,鱉甲(醋塗,炙香熟。各二分)
上切如豆大,水二升,煮五合。空心分溫三、四服,相去如人行一、二里久,再服粥以將息。
《嬰孺》治小兒核腫,壯熱有實方。
麝香(三銖,別研,湯熟入),大黃,前胡(各四分),甘遂,石膏(各三分),黃芩,甘草(炙),青木香(各二分)
上為粗末,水七升,煮一升九合。每服三合,日四服下,夜三服。
《嬰孺》治小兒腫滿結實,諸治無益者。太山甘遂丸方
太山甘遂(炒),葶藶(炒),芍藥,郁李子,杏仁(去皮尖,炒),車前子,黃芩,豬苓(各三分),澤漆葉(炒),鱉甲(炙。各二分),柴胡(四分)
上為末,蜜丸。竹葉飲下,以利為度。一、二歲兒服小豆大十丸;四、五歲服十五丸。以意量之。
漢東王先生《家寶》,靈砂丹,下虛中積,臟腑虛滑泄瀉,久經取轉,裡急後重,久積惡痢,暴瀉不止,神效無比方。
通明硇砂(一錢,細研),顆塊辰砂(通明有牆壁者,一分,細研)
上二味袞研極細,用蠟半兩,先於盞內溶成汁,入去皮巴豆取三七粒全者煎,候巴豆紫色為度即漉出巴豆,細研。入前二味再研勻於黃蠟內,三分中取一分,再溶成汁,傾藥於內,急攪令勻,刮出,於瓷合內取收之。每服:暴瀉惡痢旋㔢,三丸如綠豆大,濃煎艾湯,先呷三、五口,然後吞下;水瀉,冷水吞下;如取積,每服三丸如梧桐子大,濃煎甘草湯放冷吞下,臨臥服。其久積,藥隨積下;其小,可不動便安。
錢乙消積丸方
丁香(九個),縮砂仁(十二個),烏梅肉(三個,焙),巴豆(二個,去皮、油、心、膜)
上為細末,麵糊丸黍米大。三歲以上三、五丸;以下三、二丸。溫水下無時。
錢乙紫霜丸,消積聚。
巴豆(去油、心、膜),杏仁(去皮尖。各二十一個),代赭石(一錢,研細水飛)
上為細末,飯丸如粟米大。每服三、五丸至十丸,煎皂角仁湯下,無時。兒小者減之。
錢乙真珠丸,取小兒虛中一切積聚,驚涎,宿食,乳癖。治大小便澀滯,療腹脹,行滯氣。
木香,白丁香(真者),丁香(末),輕粉(各半錢,留少許為衣),白滑石(末,二錢),巴豆仁(十四個,水浸一宿,研極膩)
上為末,研勻,濕紙裹燒,粟米飯丸麻子大。一歲一丸,八、九歲以上至十五歲服八丸,炮皂子煎湯放冷下。挾風熱難動者,先服涼藥一服;乳癖者,減丸數,隔日臨臥一服。
錢乙消堅丸,消乳癖及下交奶,又治痰熱膈實,取積。
硇砂(末),巴豆霜,輕粉(各一錢),黃明膠(末,五錢),細墨(少許),水銀砂子(兩皂子大)
上同研細末,少入麵糊為丸如麻子大。倒流水下,一歲兒服一丸,食後。
白話文:
積聚第一
柴胡、茯苓、人參、白朮、鱉甲(用醋塗抹後,烤到香味散發且熟透。各取二分)
將以上藥材切成豆子大小,用水兩升煮成五合。在空腹時分三到四次溫服,每次服用間隔大約像人步行一兩里路的距離,之後再喝粥來調養身體。
《嬰孺》中記載:此方用來治療小兒因核腫、高燒且體內有實證的狀況。
麝香(三銖,另行研磨,在藥湯煮好後加入),大黃、前胡(各取四分),甘遂、石膏(各取三分),黃芩、炙甘草、青木香(各取二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用水七升煮成一升九合。每次服用三合,白天服用四次,晚上服用三次。
《嬰孺》中記載:此方用來治療小兒腹部腫脹且堅硬,各種治療方法都無效的情況。
太山甘遂丸方
炒過的太山甘遂、炒過的葶藶子、芍藥、郁李子、去皮尖炒過的杏仁、車前子、黃芩、豬苓(各取三分),炒過的澤漆葉、炙過的鱉甲(各取二分),柴胡(四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藥丸。用竹葉水送服,以排便通暢為度。一到兩歲的幼兒服用像小豆大小的十顆藥丸;四到五歲的幼兒服用十五顆藥丸。可以根據情況酌情調整用量。
漢東王先生《家寶》靈砂丹,此方能治療因虛弱導致的腹中積聚,臟腑虛滑導致的泄瀉,長期反覆發作,裡急後重,長期積滯導致的嚴重痢疾,以及突然發生的腹瀉不止,效果非常顯著。
通明硇砂(一錢,細磨成粉),塊狀辰砂(要選用通明且有壁的,一分,細磨成粉)
將以上兩種藥材充分研磨至極細,用半兩蠟,先在容器中熔化成液體,放入去皮的巴豆,取三七粒完整的,煎煮至巴豆變成紫色為度,然後撈出巴豆,仔細研磨。將之前研磨好的硇砂和辰砂加入巴豆中,再次研磨均勻,然後將三分之一的藥物加入融化的黃蠟中,迅速攪拌均勻,刮出藥物,放入瓷器中保存。每次服用:對於突發的嚴重腹瀉痢疾,服用像綠豆大小的三顆藥丸,用濃煎的艾葉湯,先喝三五口湯,然後吞下藥丸;對於水瀉,用冷水吞服;如果要消除積滯,每次服用像梧桐子大小的三顆藥丸,用濃煎放涼的甘草湯吞服,臨睡前服用。對於長期積滯,藥物會隨著積滯一同排出;對於較輕微的積滯,可以不排便也能自行痊癒。
錢乙消積丸方
丁香(九個),縮砂仁(十二個),焙乾的烏梅肉(三個),去皮、油、心、膜的巴豆(二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麵糊製成像黍米大小的藥丸。三歲以上的幼兒服用三到五顆;三歲以下的幼兒服用二到三顆。用溫水送服,沒有時間限制。
錢乙紫霜丸,此方能消除積聚。
去油、心、膜的巴豆、去皮尖的杏仁(各二十一個),研磨成細粉並用水淘洗過的代赭石(一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米飯製成像粟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到十顆,用煎煮的皂角仁湯送服,沒有時間限制。幼兒服用要酌情減量。
錢乙真珠丸,此方能治療小兒因虛弱導致的各種積聚,驚癇、口涎過多、宿食不化、乳癖,也能治療大小便不順暢、腹脹、以及氣滯。
木香、純白丁香(真品)、丁香末、輕粉(各半錢,留少許作為外衣)、白滑石(末,二錢)、用水浸泡一夜後研磨至極細的巴豆仁(十四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濕紙包裹後燒製,用米飯製成麻子大小的藥丸。一歲的幼兒服用一顆,八、九歲以上到十五歲的幼兒服用八顆,用炮製過的皂莢煎湯放涼後送服。如果同時有風熱症狀難以排便的,先服用一些涼性的藥物;對於乳癖,要減少藥丸的服用量,隔日臨睡前服用。
錢乙消堅丸,此方能消除乳癖和產後乳汁不通,又能治療痰熱、胸膈滿實和消除積滯。
硇砂末、巴豆霜、輕粉(各一錢)、黃明膠末(五錢)、少許細墨、水銀砂(兩皂莢大小)
將以上藥材一同研磨成細末,加入少量麵糊製成像麻子大小的藥丸。用倒流水送服,一歲的幼兒每次服用一顆,在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