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二 (3)

1. 積聚第一

《五關貫珍珠囊》論虛中積候:凡驚中虛積者,謂因驚取,復驚發動是也。所下糞青穢。凡虛中有積者,因傷食而瀉又吐,如此漸虛,其病未瘥,故曰虛積也。又虛中之積,有積而頻頻取轉,卻取轉不著,致其積尚伏,故亦曰虛中積。若驚積取下、則糞隨驚青。如是食積,即糞成塊子。凡疳中虛積者,因疳病轉瀉,虛而疳不退,故虛中爾。所取下糞裹白色也。

《小兒形證論》八種疾病。楊玄操云:多吐、多瀉、多困、多熱是也。

面腫、手腳腫,是虛中有積。腹脹不思飲食,是胃中有積。合面吃土炭,痢痛,大腹中有積。面多黑,困不眼開,脾臟中有積。小便似油,腳手腫,腎臟中有積。渴,瀉不止,膀胱中有積。腹內虛鳴,小便赤黃,小腸中有積。多吐逆,不吃食,上膈中有積。

《惠眼觀證》臟腑積候:渾身虛腫者,脾之有積,久取不下,號曰虛中積。先塌氣,後取之。肚腹腫,四肢黃色者,受水氣,須取之。小便如米泔,肝臟受積,此候用取之。頭髮黃者,疳勞候欲發,此背之積,用取之。眼睛黃,鼻出水者,肝肺有積,曰風疳之候,當取之。赤白滯痢者,此臟腑內又積,用取之。

腸內虛鳴者,此氣蟲之候,用取之。多吐逆,或日近及氣酸臭可取。若已又不可遽取,恐作慢脾,且調理。合地而臥,此蟲攢心,用取之。

《保生》論小兒積病脈:(其脈沉實。)積者,小兒恣餐,毒食瓜桃李果、肥滑黏膩之物,蘊成積聚。其形候面色黃白,頭髮焦立,腹脹虛鳴,面仆地臥,小便如油,頻頻多滑,久患赤白痢,以上皆是積病。若小兒肥實,宜與蔥湯丸取,(方見驚積門與吉氏同。)次銀白散補。(方見乳癖門中。《玉訣》同。)

《保生》論小兒積病死候:其脈洪大,下黑血,形瘦不行,坐久患積。腹急如鼓,項軟,四肢冷,口噤都不食。以上並是死候,不可用藥醫救。

茅先生小兒初受諸積歌:

小兒諸積病,還因乳哺成。先從腹肚脹,次及面虛盈。多睡面合地,小便似油清。發黃兼滑瀉。吐逆肚虛鳴。白痢更並赤,眼黃因得名。

茅先生小兒又受積歌:

小兒因受諸般積,面腫腹脹因傷食。腹內虛鳴合地臥,多渴發黃並痢疾。眼黃吐逆並多睡,尿色如泔疳積極。

茅先生又小兒積病不治歌:

候得小兒諸積病,百個難醫一個命。胃積多生手掌瘡,疳勞吐瀉應難整。孩兒生下五色惡,瘦弱伶仃無瘥日。久瀉止來又忽瀉,口中熱氣奔奔突。手足生瘡朝暮熱,不用苦藥多是卒。

茅先生小兒六般積不治歌:

小兒六件積為凶,面黑瘦惡藥難沖。久瀉多方止不住,手腳心痛命須終。頰紅熱極並驚久,口中熱氣命還窮。

《玉訣》小兒積傷候歌:

積傷腹痛啀饒啼,喘促痰高乳食稀。瀉痢無常頻發熱,面黃虛腫本傷脾。

白話文:

積聚第一

關於虛弱體質夾雜積滯的症狀,如果小孩是因為受到驚嚇而導致身體虛弱,又因為驚嚇而使病情發作,那麼拉出來的糞便會是青綠色的。如果是因為飲食不當導致虛弱體質夾雜積滯,會出現又拉又吐的情況,這樣會讓身體越來越虛弱,但疾病卻沒有好轉,這就叫做虛積。還有一種虛積,是積滯時好時壞、反反覆覆,感覺好像清除了,但積滯卻仍然潛伏在體內,這也叫做虛積。若是驚嚇造成的積滯,拉出來的糞便會呈現青綠色。若是飲食造成的積滯,拉出來的糞便會成塊狀。至於因為疳病導致虛弱夾雜積滯,是因為疳病導致拉肚子,身體虛弱但疳病沒有好轉,這也屬於虛積,拉出來的糞便會包著白色的物質。

《小兒形證論》提到八種疾病,楊玄操認為是:多吐、多拉、精神困倦、發熱。

臉腫、手腳腫,是身體虛弱中有積滯的表現。腹脹、不想吃東西,是胃中有積滯。喜歡吃土或炭、拉肚子疼痛、肚子很大,是大腹中有積滯。臉色發黑、困倦睜不開眼,是脾臟中有積滯。小便像油一樣、手腳腫脹,是腎臟中有積滯。口渴、拉肚子不止,是膀胱中有積滯。肚子裡咕嚕咕嚕叫、小便赤黃,是小腸中有積滯。常常嘔吐、不想吃東西,是上膈(胃的上部)中有積滯。

《惠眼觀證》提到臟腑積滯的症狀:全身虛腫,是脾臟有積滯,這種積滯很久都無法消除,就叫做虛中積。要先讓氣順暢,然後再進行治療。肚子腫脹、四肢發黃,是受到水濕的影響,需要進行治療。小便像米泔水,是肝臟有積滯,需要進行治療。頭髮發黃,是疳勞病快要發作的徵兆,這是背部有積滯,需要進行治療。眼睛發黃、流鼻涕,是肝肺有積滯,這是風疳的徵兆,需要進行治療。拉出赤白痢疾,是臟腑內有積滯,需要進行治療。

腸子裡咕嚕咕嚕叫,這是有氣蟲的徵兆,需要進行治療。常常嘔吐,或者嘔吐物有酸臭味,可以進行治療。如果已經嘔吐,但又不可以馬上治療,要擔心轉為慢脾風,要先調理身體。喜歡趴在地上睡覺,這是蟲子在心裡作怪,需要進行治療。

《保生》論述小兒積病脈象:脈象沉實。積滯是因為小孩飲食過量,吃了有毒的瓜果李子,或過於油膩的食物,累積而成。外形表現為:面色黃白、頭髮乾枯豎立、肚子脹、肚子裡有聲音、喜歡趴在地上睡覺、小便像油、常常腹瀉、久患赤白痢疾,這些都是積病的症狀。如果小孩身體強壯,可以用蔥湯丸來消除積滯,之後再用銀白散來補養身體。

《保生》論述小兒積病死亡的徵兆:脈象洪大、拉出黑血、身體瘦弱無法行走、坐著很久後又患積滯。腹部像鼓一樣脹大、脖子軟弱、四肢冰冷、嘴巴緊閉不吃東西。這些都是死亡的徵兆,無法用藥物治療。

茅先生作了關於小兒初患各種積滯的歌謠:

小兒的各種積滯病,都是因為吃奶或吃飯造成的。先是肚子脹,然後臉色虛腫。喜歡趴著睡,小便像油一樣清澈。頭髮發黃,而且常常拉肚子。嘔吐、肚子裡有聲音。拉白痢或是赤痢,眼睛發黃,都是因為患了積滯。

茅先生又作了關於小兒患積滯的歌謠:

小兒因為患上各種積滯,臉腫腹脹是因為飲食不當。肚子裡有聲音,喜歡趴在地上睡覺,常常口渴、頭髮發黃,而且拉肚子。眼睛發黃、嘔吐而且常常想睡,小便像米泔水,都是疳病積極發展的表現。

茅先生又作了小兒積病難以治癒的歌謠:

如果患上小兒積滯病,一百個孩子也難以治好一個。胃積滯常常會導致手掌長瘡,疳勞病導致嘔吐腹瀉也很難治癒。孩子出生後臉色不好,瘦弱沒有好轉的一天。拉肚子很久之後停止了,又突然開始拉肚子,嘴巴裡呼出的氣很熱。手腳長瘡、早晚發熱,不用苦藥治療大多會死亡。

茅先生又作了小兒六種積滯無法治癒的歌謠:

小兒出現六種積滯是很兇險的,臉色發黑、身體瘦弱,用藥也很難有效。拉肚子很久都止不住、手腳心疼痛,這都是生命快要終結的徵兆。臉頰發紅、發熱嚴重而且受到驚嚇很久、嘴巴裡呼出的氣很熱,這些都是生命將要結束的表現。

《玉訣》中關於小兒積滯損傷的歌謠:

積滯損傷導致腹痛、常常啼哭,喘氣急促、痰多、吃奶吃飯少。腹瀉、痢疾沒有規律而且常常發燒,臉色發黃虛腫,這是損傷到脾胃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