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一 (1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一 (14)

1. 腹脹第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心腹氣脹,胸膈煩滿。前胡散方

前胡(半兩,去蘆頭),丁香,甘草(炙微赤,銼),人參(去蘆頭。各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心腹脹滿,乾嘔不止。人參散方

人參(去蘆頭),甘草(炙微赤,銼),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心腹脹滿,喘粗,不下食方。

牽牛子(微炒),木香,馬兜苓(各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氣不和,心腹脹滿,不欲乳食。檳榔散方

檳榔,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各半兩),丁香(一分)

上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腸內氣壅,脹滿,不下奶食方。

川大黃(半兩,銼,炒),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木香,檳榔(各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利為效。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嬰孺》治小兒中氣,心腹堅脹疼痛,顏色青黑,大便不通方。

桃仁(七個,碎),桔梗,芍藥(五分),黃芩,柴胡,升麻(各五分),大黃,杏仁(四十個,去皮尖,碎),鬼臼(四分),甘草(二分,炙),麝香(四大豆大)

上以水四升,煮一升二合,為四服。量兒大小,增減水藥。

《嬰孺》,大青湯,治少小服藥,得大吐下後體壯熱,精彩慢,或微氣滿而有結氣方。

大青(二分),麻黃(去節),大黃,甘草(炙。各一分)

上以水三升煮麻黃,減三合,掠去沫,內藥煮一升。為四服,日進三服,夜一服。

張渙治小兒腑臟怯弱,風冷邪氣客之,令兒腹脹,氣不宣通,甚者變為下痢。厚朴丹方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丁香,木香,白朮(炮。各一兩),牽牛子(炒一分),青橘皮(去白,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煉蜜搗成膏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陳橘皮湯下。

張渙又方,木沉散

木香,益智子(去皮),沉香,草豆蔻(麵裹煨,炮),蓬莪朮,白豆蔻(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八分一盞,入生薑三片,煎至五分,去滓溫服。

《九籥衛生》,賺氣丸,療小兒腹脹氣急。

蘿蔔子(半兩,用巴豆肉一分拍破,同炒黑色,去巴豆不用),木香(一分)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略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熱服用。根據兒童的體型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聖惠》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小兒心腹脹氣、胸膈煩悶的。方名叫前胡散:

前胡(半兩,去除蘆頭),丁香,甘草(烤過,呈現微紅色,切碎),人參(去除蘆頭,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略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熱服用。根據兒童的體型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聖惠》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小兒心腹脹滿、乾嘔不止的。方名叫人參散:

人參(去除蘆頭),甘草(烤過,呈現微紅色,切碎),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瓤,烘乾,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略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加入少量生薑,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熱服用。根據兒童的體型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聖惠》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小兒心腹脹滿、喘氣粗重、不想吃東西的。

牽牛子(稍微炒過),木香,馬兜鈴(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略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根據兒童的體型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聖惠》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小兒氣機不順、心腹脹滿、不想吃奶或吃東西的。方名叫檳榔散:

檳榔,厚朴(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烤到香熟,各半兩),丁香(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略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熱服用。根據兒童的體型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聖惠》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小兒腸內氣體壅滯、脹滿、不想吃奶或吃東西的。

川大黃(半兩,切碎,炒過),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瓤,烘乾),木香,檳榔(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略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熱服用,以排便為有效指標。根據兒童的體型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嬰孺》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小兒中氣不順、心腹堅硬脹痛、臉色青黑、大便不通的。

桃仁(七個,搗碎),桔梗,芍藥(各五分),黃芩,柴胡,升麻(各五分),大黃,杏仁(四十個,去皮尖,搗碎),鬼臼(四分),甘草(二分,烤過),麝香(約四大豆大小)。

將以上藥材加入四升水,煎煮至剩下一升二合,分四次服用。根據兒童的體型大小,酌情增減水和藥材的用量。

《嬰孺》這個大青湯,是用來治療幼童服藥後,出現大吐大瀉、身體發熱、精神不佳、或輕微脹氣等症狀的。

大青(二分),麻黃(去除節),大黃,甘草(烤過,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加入三升水煮麻黃,煮到剩餘二升七合時,撇去泡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剩下一升。分四次服用,白天三次,晚上一次。

張渙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小兒臟腑虛弱,感受風寒邪氣,導致腹脹、氣機不通暢,嚴重者會變成腹瀉的。方名叫厚朴丹:

厚朴(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烤到香熟),丁香,木香,白朮(炮製過,各一兩),牽牛子(炒過,一分),青橘皮(去除白瓤,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加入煉製過的蜂蜜搗成藥膏,搓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粒,用陳橘皮湯送服。

張渙的另一個方子,名叫木沉散:

木香,益智子(去皮),沉香,草豆蔻(用麵裹起來烤過),蓬莪朮,白豆蔻(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八分一小杯水,加入三片生薑,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溫熱服用。

《九籥衛生》這個賺氣丸,是用來治療小兒腹脹、呼吸急促的。

蘿蔔子(半兩,用一分巴豆肉拍碎後,一起炒到黑色,去除巴豆不用),木香(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