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 (7)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 (7)

1. 骨蒸第三

上十一味為細末。每服一錢,水半盞,生薑、青藁各少許,同煎至三分,去滓,食後溫服。五歲以上、十五歲以下入醋炙鱉甲半兩,同為末,加二錢,水一盞,煎六分。

《惠眼觀證》,柴胡丸,治疳勞,骨蒸發熱,及上焦渴甚方。

柴胡,茯苓(各一兩),木香,桂心(一分),枳殼(麩炒,去瓤),大黃(微炙。各一分)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此○大,每服七丸,熟水吞下。作散子亦得。

《劉氏家傳》治童男蒸熱。八仙飲子方

人參,地骨皮,茯苓,牛膝(酒浸),菊花(各一兩),麥門冬(三兩,去心),甘草(炙),遠志(去心。各半兩)

上件㕮咀,袞勻。每服五錢匕,水兩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計時候,日進二服。

《張氏家傳》治小兒骨蒸體熱,成勞倦。地黃散方

熟地黃(去土,洗),當歸,地骨皮(各洗),枳殼(去瓤,麩炒),柴胡,秦艽(各去蘆),知母,鱉甲(去黑皮盡,醋炙黃。各等分)

上件為末。每服一錢半,水一盞、烏梅半個,煎七分,和梅熱服。

《莊氏家傳》治小兒骨蒸勞熱,肌膚羸瘦,可思飲食,夜多盜汗及諸疳熱。青蒿丸方

人參,茯苓,鱉甲(浸、去裙,醋炙),柴胡,秦艽(各去苗),綿黃耆(各一兩)

上取青蒿洗過,研濾自然汁一升,銀石器內熬取三合,入蜜四兩同再熬得所,搗、羅藥末入,同忤一千下,

綠豆大丸之。米飲或麥門冬熟水下十丸,空心、米飲、日午。

《莊氏家傳》治小兒骨蒸,及一切疳。煮雞丸方

黃腳雌雞(一隻,去毛並肚腸),柴胡,黃連(各四兩)

上二味為粗末,用夾生絹袋盛,內雞肚中縫合,煮令極爛漉出,去骨取藥,相和焙乾,搗為末。用酒麵糊丸如綠豆大,隨兒大小自二十丸加減,熟水下,不拘時候。

《莊氏家傳》治骨蒸唇紅,頰赤氣粗,口乾,遍身壯熱;或多虛汗,大腸秘澀,小便赤黃,飲食全少。豬肚丸(出《博濟方》)

鱉甲(醋炙黃),柴胡(銀州者),木香,青蒿,生乾地黃(各一兩),黃連(去須。二兩),青橘皮(去白,半兩)

上七味,為細末。用嫩小豬肚一枚,淨洗去脂,入藥末在內,系定,蒸令極軟如泥,研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丸,溫水下。食前、日午、臨臥,日三服。忌濕面、毒物。

《莊氏家傳》,胡連丸,治骨蒸潮熱,羸瘦,生肌消疳黃等方。

胡黃連,黃連(大者,去須,秤),柴胡(去苗,秤。各一兩),烏犀(磨),赤茯苓,使君子(去皮,秤),黃芩(細者),鱉甲(炙令黃。各半兩)

上為細末,豬膽麵糊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二十丸,熟水下。

《莊氏家傳》治小兒骨蒸發熱,遍身如火,黃瘦虛汗,咳嗽心忪,日久不已者,只可一料好安。硃砂柴胡丸方

白話文:

骨蒸第三

將以上十一味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半杯,加入少許生薑和青蒿,一起煎煮至剩三分,去除藥渣,飯後溫服。五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的兒童,加入用醋炙過的鱉甲半兩,一同磨成粉末,再加入二錢藥粉,用水一杯,煎煮至剩六分。

《惠眼觀證》中記載的柴胡丸,可以治療疳勞、骨蒸發熱,以及上焦口渴嚴重的症狀。

藥方組成:柴胡、茯苓(各一兩)、木香、桂心(各一分)、枳殼(用麩皮炒過,去除內瓤)、大黃(稍微烤過,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如黍米大的藥丸,每次服用七丸,用溫開水送服。也可以直接磨成散劑服用。

《劉氏家傳》中記載的八仙飲子,可以治療男孩的骨蒸發熱。

藥方組成:人參、地骨皮、茯苓、牛膝(用酒浸泡過)、菊花(各一兩)、麥門冬(三兩,去除內心)、甘草(炙過)、遠志(去除內心,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後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五錢,用水兩杯,煎煮至剩一杯,去除藥渣後溫服。不限時間,一天服用兩次。

《張氏家傳》中記載的地黃散,可以治療小兒骨蒸體熱,導致勞累虛弱。

藥方組成:熟地黃(去除泥土,洗淨)、當歸、地骨皮(各洗淨)、枳殼(去除內瓤,用麩皮炒過)、柴胡、秦艽(各去除蘆頭)、知母、鱉甲(去除黑皮,用醋炙至黃色,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半,用水一杯,加入半個烏梅,煎煮至剩七分,連同烏梅一起趁熱服用。

《莊氏家傳》中記載的青蒿丸,可以治療小兒骨蒸勞熱、肌肉消瘦、食慾尚可、夜間盜汗及各種疳熱。

藥方組成:人參、茯苓、鱉甲(浸泡後去除裙邊,用醋炙過)、柴胡、秦艽(各去除苗)、綿黃耆(各一兩)。

取新鮮青蒿洗淨,研磨後濾取自然汁一升,放入銀製或石製器皿中熬製至剩三合,加入蜂蜜四兩一同再次熬製,至適當程度,然後搗碎、篩濾藥粉加入,一同搗製一千下,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用米湯或麥門冬煮的熟水送服十丸,空腹、中午、飯後服用。

《莊氏家傳》中記載的煮雞丸,可以治療小兒骨蒸及各種疳病。

藥方組成:黃腳母雞(一隻,去除毛和內臟)、柴胡、黃連(各四兩)。

將以上兩味藥材研磨成粗末,用夾層的生絹袋裝好,放入雞肚中縫合,煮至極爛撈出,去除骨頭取藥,混合後烘乾,搗成粉末。用酒和麵糊做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根據孩子的大小酌情增減,每次服用二十丸左右,用熟水送服,不限時間。

《莊氏家傳》中記載的豬肚丸,可以治療骨蒸導致的嘴唇紅、臉頰赤紅、呼吸粗重、口乾、全身發熱;或虛汗多、大便乾燥、小便發黃、食慾極差等症狀。

藥方組成:鱉甲(用醋炙至黃色)、柴胡(銀州產的)、木香、青蒿、生乾地黃(各一兩)、黃連(去除鬚,二兩)、青橘皮(去除白色部分,半兩)。

將以上七味藥材磨成細末。用一個嫩小豬肚,清洗乾淨去除油脂,將藥粉放入其中,紮緊,蒸至極軟如泥,研磨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五丸,用溫水送服。飯前、中午、睡前服用,一天三次。忌食濕麵和有毒食物。

《莊氏家傳》中記載的胡連丸,可以治療骨蒸引起的潮熱、消瘦、生肌消疳黃等症狀。

藥方組成:胡黃連、黃連(大的,去鬚,稱重)、柴胡(去苗,稱重,各一兩)、烏犀(磨成粉)、赤茯苓、使君子(去皮,稱重)、黃芩(細的)、鱉甲(炙至黃色,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豬膽汁和麵糊做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到二十丸,用熟水送服。

《莊氏家傳》中記載的硃砂柴胡丸,可以治療小兒骨蒸發熱、全身如火、面黃肌瘦、虛汗、咳嗽心悸、久治不癒等症狀,療效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