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十九 (29)
卷第十九 (29)
1. 痰涎第十
《聖惠》治小兒脾熱,乳食不下,胸膈多涎。半夏丸方
半夏(半分,生薑湯洗七遍,去滑),皂角子仁(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生薑汁和丸如麻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丸。隨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又方
上取東行牛口中沫,塗於兒口內效。
《聖惠》又方
上取白羊糞少許,入水研取汁,塗兒口中效。
《聖惠》又方
上取鹿角末,炒令焦,更研令細,以清粥飲調下一字。
《聖惠》又方
上取牛噍草絞取汁,少少與服之。
《博濟方》治上焦風壅,化痰涎,利胸膈,逐風秘。白龍丹
雷丸(末,二錢),甘遂(末,三錢),龍腦(少許),牽牛(一兩,杵取末六錢,不用再羅者),粉霜,輕粉(各四錢,入白麵少許,三味同研令勻細,滴水和作餅子,於慢火煨令熟,放冷再研令細)
上件同為細末,研令勻,入青州棗煮熟,取肉和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溫漿水下。如一切風癇驚搐涎滯,並以漿水下七丸及至十丸。如小兒痰熱及渴不止,頭疼,但頻少與服,自然消痰。大人風氣壅盛,上焦不利,最宜服此。更在臨時酌其加減。
太醫局,水銀扁丸子,治小兒驚風壯熱,涎盛喘粗,或發搐搦,目睛上視,及因乳哺不節,胸滿嘔逆,精神迷悶,發癇瘛瘲,並宜服之。
水銀,黑鉛(同與水銀結砂子),巴豆(去皮心,酸醋煮令黃。各一兩),膩粉,乾蠍(全者),鉛白霜,青黛,百草霜,牛黃(四味研。各一分),香墨(燒淬,三錢),黃明膠(炙令黃燥,一錢三字)
上為細末,入研藥勻。以陳粟米飯為丸如綠豆大,捏扁。每一歲兒服一丸,二歲服二丸,三歲服三丸,四歲以上服四丸,用乾柿湯下,薄荷湯亦得。更量虛實加減服,利下青黏滑涎為度,乳食後服此藥,不得化破。
太醫局,比金丸,治小兒驚風體熱,喘粗涎嗽,心忪頰赤,大小便不利,夜臥不穩方。
膩粉(研),滑石(各十五兩),青黛(研,二兩半),天南星(炮,十二兩半),巴豆(去皮取霜,七百個)
上為細末,以麵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一歲一丸,薄荷溫水下。如急驚風,頭熱足冷,口噤面青,筋脈抽掣,上膈頑涎,疾狀甚者,加一、兩丸,煎桃符湯下。疏利下蘊毒熱涎,立便安愈。小兒瘡疹後餘毒不解,尤宜與服,食後。
太醫局,靈砂歸命丹,治小兒蘊積邪熱,潮熱不除,頰赤口乾,心膈煩躁,痰涎不利,睡臥不安。或發驚癇,涎潮搐搦;又療積滯不消,下利多日,腹中㽲痛,煩渴嘔噦,服藥調和不能愈者,並可服之。
上以妙香丸一丸,分作五十丸。每服二丸,金銀薄荷湯下,更量歲數加減。如驚癇搐搦,龍腦膩粉蜜湯下。欲服此藥先效尤速,以冷水浸少時服之。(妙香丸方見積熱門。)
白話文:
半夏丸
治療小兒脾胃虛熱,導致消化不良,吃不下東西,胸腔和膈膜產生過多痰液。
藥方:半夏(半份,用生薑水洗七次,去除黏滑),皂角子仁(半兩)
製作方法: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生薑汁調和製成如麻子大小的丸子。服用時不拘時間,用溫水送服三顆丸子。可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適當增減用量。
塗抹牛口沫方
取正在吃草的牛,從牠口中取得泡沫,塗抹在孩童的口腔內,據說有效。
塗抹羊糞汁方
取少量白羊的糞便,放入水中研磨取汁,塗抹在孩童的口腔內,據說有效。
鹿角末方
取鹿角磨成粉末,炒至焦黃,再磨得更細,用稀粥水調服一字(古代計量單位,約為少量)。
牛嚼草汁方
取牛嚼過的草,絞取汁液,少量給孩童服用。
白龍丹
治療上焦(指上腹部和胸部)風邪壅塞,化解痰液,疏通胸膈,驅散風邪、消除便秘。
藥方:雷丸(末,二錢),甘遂(末,三錢),龍腦(少量),牽牛(一兩,搗碎取末六錢,不用再過篩),粉霜,輕粉(各四錢,加入少量白麵,三種藥材一同研磨均勻細緻,滴水調成餅狀,用慢火煨熟,放冷後再次研磨成細末)
製作方法:將上述藥材全部磨成細末,混合均勻,加入煮熟的青州棗肉,調和製成如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到七顆,用溫熱的米湯送服。如果出現風癇(抽搐)、驚搐(抽筋)、痰液滯留等症狀,可用米湯送服七到十顆。如果小兒因痰熱而口渴不止、頭痛,則可頻繁少量服用,自然可以化解痰液。此藥也適合成人因風邪壅盛、上焦不暢服用。可根據具體情況酌情增減用量。
水銀扁丸子
由太醫院製作,治療小兒驚風(高熱抽搐),痰多喘粗,或出現抽搐,眼睛上翻,以及因餵養不當,導致胸悶嘔吐、精神恍惚、癲癇抽搐等症狀。
藥方:水銀,黑鉛(與水銀一同煉製成砂粒),巴豆(去皮心,用酸醋煮至黃色。各一兩),膩粉,乾蠍(完整),鉛白霜,青黛,百草霜,牛黃(四味研磨。各一分),香墨(燒過後淬入水中,三錢),黃明膠(炙烤至黃色乾燥,一錢三分)
製作方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混合均勻,用陳粟米飯製成如綠豆大小的扁丸。一歲兒童服用一顆,二歲服用兩顆,三歲服用三顆,四歲以上服用四顆,用柿子湯送服,也可用薄荷湯送服。可根據體質虛實酌情增減用量,以排出青色黏滑的痰液為度。在餵奶或進食後服用此藥,不能嚼破。
比金丸
由太醫院製作,治療小兒驚風發熱,喘粗痰多,心悸臉紅,大小便不暢,夜間睡不安穩等症狀。
藥方:膩粉(研磨),滑石(各十五兩),青黛(研磨,二兩半),天南星(炮製,十二兩半),巴豆(去皮取霜,七百個)
製作方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用麵糊製成如麻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歲兒童服用一顆,用溫薄荷水送服。若為急驚風,出現頭熱腳冷、口噤面青、筋脈抽搐、上膈有頑痰等危急情況,可加服一到兩顆,用煎過的桃符湯送服。此藥能疏通並排出體內積聚的毒熱和痰液,能迅速使病情好轉。小兒出疹後餘毒未清,尤其適合服用此藥,飯後服用。
靈砂歸命丹
由太醫院製作,治療小兒體內積聚邪熱,導致潮熱不退、臉頰發紅口乾、心煩氣躁、痰液難以排出、睡眠不安穩。或者出現驚風癲癇、痰涎湧動、抽搐等症狀;也治療因積食導致消化不良、腹瀉多日、腹痛、煩渴嘔吐、服用一般藥物無效的情況。
製作方法:取妙香丸一粒,分為五十份。每次服用兩顆,用金銀花薄荷湯送服,可根據年齡大小增減用量。如果出現驚風抽搐,則用龍腦膩粉蜜水送服。想使此藥快速發揮療效,可先用冷水浸泡片刻再服用。(妙香丸的藥方見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