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六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 (8)

1. 愍塞第十五

《巢氏病源》小兒愍塞候:人有稟性陰陽不和而心神愍塞者,亦有因病而精采暗純。皆由陰陽之氣不足,致神識不分明也。

白話文:

《巢氏病源》中關於小兒愍塞病的記載:有些人天生陰陽不調和,導致心神鬱悶的;也有些人是因生病而導致精神不振。這些都是由陰陽之氣不足,導致神識不清所造成的。

《葛氏肘後方》療人心孔愍塞多忘喜誤。

七月七日,取蜘蛛網著領中,勿令人知。

《葛氏肘後》又方

丁酉日,密自至市買遠志,著巾角中還,末服之,勿令人知。

《葛氏肘後》又方

丙午日,取鱉甲,著衣帶上良。

《葛氏肘後》又方

取牛、馬、豬、雞心肝,干之末,向日酒服方寸匕,日三,問一知十。

《葛氏肘後》:,孔子大聖智枕中方

白話文:

《葛氏肘後方》治療人心智閉塞、記憶力差、容易出錯。

在七月七日這一天,把蜘蛛網放在衣領里,不要讓人知道。

《葛氏肘後方》又有一個方法

在丁酉日,悄悄地去市場買遠志,把它放在頭巾的一角帶回家,研磨成粉末服用,不要讓人知道。

《葛氏肘後方》再有一個方法

在丙午日,取鱉甲,掛在腰帶上會很好。

《葛氏肘後方》還有另一個方法

取牛、馬、豬、雞的心臟和肝臟,曬乾後研成粉末,在陽光下用酒送服一匕的量,一天三次,這樣就能達到問一個問題就知道十個問題的效果。

茯苓,人參,茯神(各五分),菖蒲(二分),遠志(七分)

白話文:

五分茯苓、五分人參、五分茯神、二分菖蒲、七分遠志。

上為末,水服方寸匕,日三夜一服。

《葛氏肘後》又方

章陸花陰乾一百日,搗末,暮水服方寸匕。暮臥思念所欲知事,即於眠中醒悟。

《葛氏肘後》又方

上黨人參半斤,七月七日麻谷一升,合搗蒸,候氣盡遍服一刀圭,暮臥逆知未然之事。

白話文:

將粉末用水調和後服用,每次一小勺,白天三次,夜晚一次。

《葛氏肘後》另一個方子

章陸花陰乾一百天後,搗成粉末,在傍晚時用水送服一小勺。睡前想著想要知道的事情,就能在睡夢中得到答案。

《葛氏肘後》另一個方子

上黨人參半斤與七月七日採摘的麻谷一升混合搗碎蒸煮,待蒸汽完全散去後全部服用,每次一小撮。夜晚睡覺前服用可以預知尚未發生的事情。

2. 行遲第十六

《巢氏病源》小兒數歲不能行候:小兒生自變蒸至於能語,隨日數血脈骨節備成,其臏骨成即能行。骨是髓之所養,若稟生血氣不足者,即髓不充強,故其骨不即成而數歲不能行。

《聖惠》論:夫小兒行遲者,是肝、腎氣不足,致骨氣虛弱,筋脈無力,故行遲也。

白話文:

《巢氏病源》中提到,小兒出生後,隨著年歲的增長,血脈骨節逐漸發育完全。當膝蓋骨發育完成後,孩子就能走路了。骨骼是靠骨髓來滋養的,如果孩子天生血氣不足,骨髓就會不充盈,骨骼也就不能及時發育,因此會出現數歲還不能走路的情況。

張渙論:凡兒生至周歲,三百六十日膝骨成乃能行。近世小兒多因父母氣血虛弱,故令胎氣不強,骨氣軟弱,筋脈無力,不能行步。

《嬰童寶鑑》論:小兒骨蒸,肺脈寒,長不能行。

白話文:

張渙的論述:凡是嬰兒出生後到一歲之間,三百六十天膝蓋骨發育完整纔能夠行走。近來的小孩大多是因父母氣血虛弱,所以胎氣不足,骨氣軟弱,筋脈無力,無法行走。

《顱囟經》治小孩子自小傷抱,腳纖細無力,行立不得,或骨熱疳勞,肌肉消瘦。柴胡飲子方

白話文:

《顱囟經》中記載了一種治療兒童自幼受到傷害後,導致腿部細弱無力,無法行走站立,或因骨熱疳勞而肌肉消瘦的疾病,名為「柴胡飲子方」。

「柴胡飲子方」的組成為:

柴胡4.5克

蒼朮4.5克

桂枝4.5克

茯苓4.5克

黨參4.5克

甘草4.5克

大棗3個

將上述藥材共同煎煮,取湯汁服用。

此方具有清熱解毒、健脾補氣、強筋壯骨的功效,適用於治療兒童因外傷或疾病導致的腿部細弱無力、肌肉消瘦等症狀。

柴胡,鱉甲(米醋塗,炙),知母,桔梗,枳殼(麩炒,去瓤),元參,升麻

白話文:

  • 柴胡:可疏肝解鬱,退熱止痛。

  • 鱉甲(米醋塗,炙):鱉甲具有滋陰養血、補腎益精的功效。

  • 知母:可清熱滋陰,潤肺止咳。

  • 桔梗:可宣肺祛痰,利咽排膿。

  • 枳殼(麩炒,去瓤):可行氣消積,導滯化痰。

  • 元參:可養陰清熱,益氣生津。

  • 升麻:可升陽舉陷,透疹解表。

上件等分並細銼。每日煎時,三歲以下取藥半兩,水五合,煎二合去滓,分兩服,空心,食前後各一服。忌毒物。飲後用澡浴方。

《顱囟經》澡浴方

白話文:

將上列藥物等分研磨成細末。每天煎藥時,三歲以下兒童取藥半兩,加水五碗,煎至二碗,去渣後分兩次服用,空腹時服用,早晚各一次。服用後忌食有毒之物。服用藥物後應使用澡浴方。

苦參,茯苓皮,蒼朮,桑白皮,白礬(各半兩),蔥白(少許)

白話文:

苦參、茯苓皮、蒼朮、桑白皮、白礬(各 30 公克),蔥白(少量)

上銼細。每浴時取一兩,沸水二升,浸藥後通溫與兒浴之。避風於溫處,妙。

《千金》治小兒數歲不行方。

取葬家未開戶,盜食來以哺之,日三便起行。

《千金翼》治小兒數歲不行方。

葬家未開戶時,盜取其飯以哺之,不過三日即行,勿令人知之。

《千金翼》:牛臍中毛,主小兒久不行。

《元和紀用經》療小兒三歲不能行,由虛弱受氣不足,腰脊、腳、膝筋骨軟躄。

真五加皮

白話文:

將藥材切細。每次洗澡時取一兩藥材,用兩升沸水浸泡藥材後,待水溫適中再給孩子洗澡。洗完澡後要在溫暖的地方避風,這樣效果很好。

《千金方》治療小孩幾歲還不會走路的方法。

從還沒開墳的墓地裡偷食物來餵養孩子,每天三次,不久孩子就能開始走路了。

《千金翼方》治療小孩幾歲還不會走路的方法。

在墓地尚未被開啟時,偷偷取走那裡的食物來餵孩子,不出三天孩子就會走路了,但不要讓別人知道這件事。

《千金翼方》:牛肚臍中的毛,可以治療小孩長期不會走路的情況。

《元和紀用經》治療三歲小孩不能走路,是因為身體虛弱、氣血不足,導致腰脊、腳部和膝蓋的筋骨軟弱無力。

使用真的五加皮。

上末之,粥飲滴酒少許,調一粟殼許,日三服。有風骨節不利者尤相宜。經以四味飲、黑散、紫丸、至聖散、蜀脂飲、麝香丸並此五加皮藥七方,謂之育嬰七寶。紫陽道士一名《保子七聖至寶方》,專為一書者,此方是也。

白話文:

到了年紀大了,粥水和酒要少喝一點,加一點殼來調味,一天服用三次。有風濕骨節不利的人尤其適合服用。包括四味飲、黑散、紫丸、至聖散、蜀脂飲、麝香丸和五加皮藥這七種藥方,稱之為育嬰七寶。紫陽道士有一種叫做《保子七聖至寶方》的書,專門為育嬰而寫,這七種藥方就是出自這本書。

《聖惠》治小兒十歲以來,血脈不流,筋脈緩弱,腳膝無力,不能行步。宜用,生乾地黃丸方

白話文:

《聖惠方》中記載有治療十歲以後小兒血脈不流通,筋脈軟弱,腳、膝蓋無力,無法行走的方法。應使用生乾地黃丸方。

生乾地黃,當歸(銼,微炒),防風(去蘆頭),酸棗仁(微炒),赤茯苓,黃耆(銼),芎藭,羚羊角,羌活,甘草(炙微赤,銼),桂心

白話文:

準備乾地黃、當歸(切片,微炒)、防風(去頭)、酸棗仁(微炒)、赤茯苓、黃耆(切片)、芎藭、羚羊角、羌活、甘草(炙至微紅,切片)、桂心。

上件藥各等分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食前以溫酒下十丸,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將上述所有藥物等量搗碎,過篩成細粉末,用蜂蜜和成綠豆大小的丸劑。飯前用溫酒送服十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增減藥量。

《聖惠》治小兒五、六歲不能行者,骨氣虛,筋脈弱。宜服益肝腎臟,羚羊角丸方

白話文:

《聖惠方》中針對五、六歲不能走路的小兒,其病因是骨氣虛弱,筋脈無力。適宜服用補益肝腎精氣的羚羊角丸。

羚羊角丸方:

  • 羚羊角:10克,研磨成粉
  • 熟地黃:10克,研磨成粉
  • 山茱萸:10克,研磨成粉
  • 枸杞子:10克,研磨成粉
  • 杜仲:10克,研磨成粉
  • 菟絲子:10克,研磨成粉
  • 熟附子:10克,研磨成粉
  • 肉桂:5克,研磨成粉
  • 砂仁:5克,研磨成粉

將所有藥材混合均勻,加入適量蜂蜜製成丸劑,每丸重約3克,每日服2次,每次服3丸,連服1個月。

羚羊角屑,虎脛骨(塗醋,炙令黃),生乾地黃,酸棗仁(微炒),白茯苓(以上各半兩),桂心,防風(去蘆頭),當歸(銼,微炒),黃耆(以上各一分)

白話文:

羚羊角屑、虎脛骨(塗上醋,炙烤至黃色)、生乾地黃、酸棗仁(微炒)、白茯苓(以上各半兩)、桂心、防風(去除蘆頭)、當歸(切碎,微炒)、黃耆(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於食前,以溫酒破研五丸服之。(錢乙方同,至服食法則云:每服一皂子大,兒大者加之。仍云:溫水化下,日三、四,久服取效。)

《嬰孺方》治小兒不生肌肉,又三歲不能行,往來寒熱如大癇,數發不能灸刺。用,五參浴湯方

白話文:

將上列藥物搗碎,以篩網篩成粉末,再用蜂蜜調和,將藥粉搓成綠豆般大小的藥丸。每次在吃飯前,用溫熱的酒將藥丸研磨成粉,服用五丸即可。(錢乙的藥方相同,只是服用的方法略有不同:每次服用一顆皁角般大小的藥丸,小孩年齡較大的可以酌量增加。還說:用溫水送服,每天服用三、四次,長期服用即可見效。)

大黃,黃芩,黃連,沙參,元參,紫參,苦參,厚朴(炙),附子(炮),芍藥(以上各二兩),消石(三兩),丹參(一兩),雷丸(五十個)

白話文:

大黃、黃芩、黃連、沙參、元參、紫參、苦參、厚朴(炒過的厚朴)、附子(炮製過的附子)、芍藥(以上各二兩),消石(三兩),丹參(一兩),雷丸(五十個)

上以黍米淘汁三升,同煎令三沸,適寒溫浴了。當臥汗出,余汁更浴,煎同上法。甚者加豬蹄一具良,更添水。

白話文:

先將黍米先淘乾淨,再淘出三升的汁水,然後一起煎煮,直到沸騰三次,調到適當溫度的溫度,就可以去浸浴了。浸浴的時候,最好可以邊浸浴邊流汗,之後再用剩下的汁水繼續浸浴,浸浴方法與之前相同。如果病症比較嚴重的人,可以再加入一個豬蹄,再繼續加入水。

《嬰孺方》治小兒數歲不行方。

祭米飯

上取墓未閉門時,取米飯就墓門中哺兒,二十日便行,勿令人知。

張渙,麝茸丹方,治數歲不能行,曾經大效。

白話文:

《嬰孺方》治療小孩幾歲還不會走路的方法。

準備一些祭拜用的米飯。

在墓門尚未關閉的時候,把米飯拿到墓門那裡給孩子吃,這樣做二十天後孩子就能走路了,但不要讓別人知道這件事。

張渙有一個名叫麝茸丹的藥方,可以治療幾歲還不能行走的孩子,曾經非常有效。

麝香(制研),茄茸(酥炙黃),生乾地黃,當歸(洗焙乾),黃耆(銼),虎脛骨(銼,塗酥炙黃)

白話文:

  • 麝香(研磨成粉)

  • 茄茸(用酥油烘烤至金黃色)

  • 生乾地黃

  • 當歸(洗淨,烘乾)

  • 黃耆(切片)

  • 虎脛骨(切片,塗上酥油烘烤至金黃色)

上件各一兩,搗、羅為細末。用羊髓四兩,煮爛成膏如黍米大。每服十粒,摩沉香湯下,乳食前,日三服。

《良方》治小兒筋骨諸疾,手足不隨,不能行步運動。左經丸

白話文:

以上各一兩,搗碎並過篩成細末。使用四兩的羊骨髓,煮熟熬爛成膏狀,像黍米一樣大。每次服用十粒,用沉香湯送服,在吃乳製品之前服用,每天早中晚服用三次。

草烏頭(肉白者,生,去皮臍),木鱉(去殼,別研),白膠香,五靈脂(各三兩半),當歸(一兩),斑蝥(二百個,去翅足,少醋煮熟)

白話文:

草烏頭(肉質白色者,生用,去掉皮和肚臍),木鱉(去掉殼,另外研磨),白膠香,五靈脂(各三兩半),當歸(一兩),斑蝥(二百個,去掉翅膀和腳,用少許醋煮熟)

上為末,用黑豆去皮,生杵粉一斤,醋煮糊為丸,雞頭大。每服一丸,酒磨下。筋骨疾但不曾針灸傷筋絡者,四、五丸必效。予鄰里胡生者,一女子膝腕軟不能行立已數年。生因遊淨因佛寺,與僧言。有一僧云:能治。出囊中丸十枚,以四枚與生,曰:服此可瘥。生如其言與服,女子遂能立。

白話文:

首先將藥材磨成粉末,再用黑豆去皮,並研磨成粉,然後用一斤的生粉、醋,煮成糊狀,並將其製成雞頭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顆藥丸,並用酒將藥丸磨碎吞服。這種藥丸對於筋骨疾病有效,但僅適用於未曾針灸傷害筋絡的患者。服用四、五顆藥丸即能見效。我鄰居胡生有一位女子,膝蓋和手腕已經軟弱無力,無法行走站立好幾年了。胡生某天拜訪淨因佛寺,與一位僧人交談。這位僧人說他能治癒女子的病,便從袋子裡拿出十顆藥丸,並將四顆藥丸交給胡生,說:「服用此藥丸即可康復。」胡生按照僧人的指示讓女子服用藥丸,女子果然能夠站立了。

生再求藥於院。僧曰:非有愛也,欲留以自備。必欲之,須合一料。生與錢一千,辭不受,止留百錢。後數日得藥,並余余十餘悉歸之。同院僧佐其理藥,乃引得此方。予至嘉興,有一里巷兒年十歲,雙足不能行,以一丸分三服,服之盡,四、五丸,遂得行。自此大為人之所知,其效甚著。

此藥通榮衛,導經絡,專治心腎肝三經,服後小便少淋澀,乃其驗也。

《吉氏家傳》:五、六歲不行方。

白話文:

生員再次向僧人求藥,僧人說:「不是有愛惜,想要留著自己備用。如果你一定想要,必須出資購買藥材。」生員給了僧人一千錢,僧人推辭不受,只收了一百錢。幾天後得到藥,連同多餘的十幾丸藥都給了生員。同院的僧人幫助生員整理藥材,因此得到了這個藥方。我到了嘉興,有一個巷子裡的孩子,十歲了,雙腳不能走路,用一丸藥分三次服用,吃完以後,再服用四五丸,就能夠走路了。從此,這個藥方就廣為人知,其療效非常顯著。

石斛,牛膝,鹿茸(酥炙),茯苓,菟絲子(各一分),黃耆(二分)

上件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四丸,加減,溫水下。

白話文:

石斛、牛膝、鹿茸(酥油烤過的)、茯苓、菟絲子(各一份),黃耆(二份)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治大人、小兒銼骨行步艱難,腳足無力,並皆治之。續命丹

白話文:

長沙地區有一位醫生叫丁時發,他擅長治療大人、小孩的骨頭疼痛,走路困難,腳和腳踝無力的症狀。他使用續命丹來治療這些疾病。

防風,乳香,蔓荊子(炒),牛膝,麻黃,羚羊角屑,酸棗仁,草烏頭(去皮),沒藥,白朮,茯苓(各一分),天麻(酒煮),胡麻(炒),當歸,續斷(各半兩),川烏頭(去皮),黃耆(各四錢),蒺藜(半分)

白話文:

防風,乳香,蔓荊子(炒熟),牛膝,麻黃,羚羊角碎屑,酸棗仁,草烏頭(去皮),沒藥,白朮,茯苓(各一份),天麻(用酒煮過),胡麻(炒熟),當歸,續斷(各半兩),川烏頭(去皮),黃耆(各四錢),蒺藜(半分)

上件以法制合為細末,煉蜜為丹,小彈子大。每服一粒,用蔥酒細嚼,一日三、五服。用後洗藥,服藥三日方洗。

白話文:

上一個方劑,以藥物製成像細末一樣的丹丸,大小與小彈珠相同。每次服用一粒,用蔥酒細嚼,每天服用三到五次。服用後要漱口,服用藥物後三天才能漱口。

草烏頭,當歸,地龍,木鱉子,紫貝草,楸目,蔥須,荊芥(各一兩)

上為末煎湯,露腳指甲,從上淋洗至下。次用薰法:

白話文:

草烏頭、當歸、地龍、木鱉子、紫貝草、楸目、蔥須、荊芥(各50克)

柴胡,草烏頭,赤小豆,吳茱萸,羌活,晚蠶沙(各一兩)

白話文:

柴胡、草烏頭、赤小豆、吳茱萸、羌活和晚蠶沙,各一兩

上為末,黑豆三升,次用熱水泡,少傾,去黑豆,入前件藥,依舊煮,盆盛,熏銼閃處令出骨中汗,或無力者亦依此。

白話文:

首先將藥材搗成末,再取三升黑豆,用熱水浸泡一會兒,然後將黑豆撈出,把前一種藥材放入,繼續煮沸,盛在盆中,放在有閃光的陰暗處燻蒸,等到骨頭中流出汗液,或者體力虛弱的人也可以用這種方法。

《食療》:白鴨卵小兒食之,能使兒腳軟不行,行多愛倒。若鹽淹食之,即宜人。

《嬰童寶鑑》灸法:小兒五歲不能行,灸足兩踝,各三壯。

白話文:

吃食療法:兒童吃了白鴨蛋,會導致腿腳無力,走路愛摔倒。而如果將鴨蛋用鹽醃漬後食用,則有益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