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十六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六 (10)

1. 咳逆第二

麥門冬(去心,半升),乾地黃(四兩),五味子,蜜(各半斤),甘草,硝石(各一兩)

上件藥,以水三升,煮一升,去滓,內硝石,先煮三合。三服當吐胸中宿乳。大兒五合。一方無甘草,有大黃二兩,細辛一兩。

《嬰孺》治小兒咳逆,氣居喉中呼吸。鼠頭湯方

正月牡鼠頭(月盡日取一個),飴糖(三兩),地黃(一兩),吳茱萸,豉(各二十個)

上件藥,以水三升,煮一升半,去滓內飴。一服一合,不過三服瘥。

《嬰孺》治少小咳逆,連年不止。吳茱萸湯方

吳茱萸(半升),款冬花,桂心,生薑(各一兩),射干,紫菀(各二兩)

上件藥,以水六升,煮一升半。先哺乳,服三合。

《嬰孺》治小兒咳逆上氣,喉中有聲,氣不通利方。

杏仁(炒,去皮),細辛,款冬花(各一分),紫菀(四分)

上件藥為末,米泔濃者煮服一刀圭,日三,不知加之。

《嬰孺》治少小咳逆上氣,豉湯方

豉(四分,炒),細辛,紫菀,乾薑,桂心,吳茱萸(各二分),杏仁(三分,炒),甘草(一分,炙)

上件藥為末。米汁服一刀圭,日三;蜜丸小豆大三丸,日三服亦可。

《嬰孺》治少小咳逆上氣方。

豉(炒),半夏(洗。各三分),甘草(五分,炙)

上件藥為末。乳汁服一小豆許,三枚,日三服。

《嬰孺》治少小上氣咳逆。射干湯方

射干(炙,一兩),麻黃(去節,二兩),大黃(一分),杏仁(三十個,去皮)

上件藥,以水二升,煮八合。咳不止,加射干二兩;多涎沫,加大黃二兩。

《嬰孺》治少小逆氣,喘傷肺經。八味紫菀湯方

紫菀,細辛,甘草(炙。各二兩),款冬花(三兩),桂心,牡蠣(各一兩),豉(一合),竹葉(一把,切)

上件藥,以水七升,煮二升。五歲服五合,不知加之。常治久嗽大良。

《嬰孺》治少小咳逆善嘔,面腫涕出,胸中滿,肺脹,短氣肩息。白狗肺湯方

白狗肺(一具,切),紫菀(五分),清酒(一斗),人參,烏韭,款冬花,細辛,桂心,白朮(各一兩),生薑(三兩),飴糖(半斤),豉(一升),甘草(炙,一尺),麻黃(去節,二分),吳茱萸(半斤)

上用前清酒一斗,同藥微火煮至七升。一服一合,日三夜一。又一方無桂、豉,有杏仁七個。

《嬰孺》治少小咳逆上氣。杏仁煎方

杏仁(二合,去皮尖),麻黃(去節,八兩),甘草(炙,三兩),款冬花(一合半),桂心(二分),乾薑(二兩),紫菀(一兩),五味子(一合)

上為末,以水一升,煮麻黃取六合,去滓,熟研杏仁,以藥汁澆淋,取復研如前,澆淋令藥氣盡,去滓。更煎至三升,內藥末,飴糖四兩,蜜八兩和勻,用火煎,令可丸。五歲兒先食服小豆大三丸,不知,稍加之。

白話文:

咳逆第二

麥門冬湯:

  • 麥門冬(去心,半升)、乾地黃(四兩)、五味子、蜂蜜(各半斤)、甘草、硝石(各一兩)。
  • 將以上藥材加水三升,煮至一升,去除藥渣。再加入硝石,先煮沸三合。
  • 服用三次,應該可以吐出胸中的積乳。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喝五合。
  • 另一個藥方沒有甘草,但有大黃二兩和細辛一兩。

鼠頭湯(《嬰孺》):

  • 用來治療小兒咳嗽氣逆,呼吸時氣息停留在喉嚨。
  • 正月裡抓到的雄鼠頭(在月底取一個)、麥芽糖(三兩)、地黃(一兩)、吳茱萸、豆豉(各二十個)。
  • 將以上藥材加水三升,煮至一升半,去除藥渣,加入麥芽糖。
  • 每次服用一合,服用不超過三次就會好。

吳茱萸湯(《嬰孺》):

  • 用來治療年幼兒童長期咳嗽氣逆不止。
  • 吳茱萸(半升)、款冬花、桂心、生薑(各一兩)、射干、紫菀(各二兩)。
  • 將以上藥材加水六升,煮至一升半。先餵奶,然後服用三合。

杏仁散(《嬰孺》):

  • 用來治療小兒咳嗽氣逆,呼吸時喉嚨有聲,氣息不順暢。
  • 杏仁(炒過,去皮)、細辛、款冬花(各一分)、紫菀(四分)。
  •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濃米湯煮開後服用一刀圭(古代的量詞,約一小撮),每天三次,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增加劑量。

豉湯(《嬰孺》):

  • 用來治療年幼兒童咳嗽氣逆。
  • 豆豉(四分,炒過)、細辛、紫菀、乾薑、桂心、吳茱萸(各二分)、杏仁(三分,炒過)、甘草(一分,炙烤過)。
  •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米湯送服一刀圭,每天三次。也可以將藥粉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丸,每天三次。

豆豉半夏散(《嬰孺》):

  • 用來治療年幼兒童咳嗽氣逆。
  • 豆豉(炒過)、半夏(洗過)(各三分)、甘草(五分,炙烤過)。
  •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乳汁送服一小豆許的量,每次三枚,每天三次。

射干湯(《嬰孺》):

  • 用來治療年幼兒童咳嗽氣逆。
  • 射干(炙烤過,一兩)、麻黃(去節,二兩)、大黃(一分)、杏仁(三十個,去皮)。
  • 將以上藥材加水二升,煮至八合。如果咳嗽不止,可以加射干二兩;如果痰液很多,可以加大黃二兩。

八味紫菀湯(《嬰孺》):

  • 用來治療年幼兒童氣逆,喘氣傷到肺經。
  • 紫菀、細辛、甘草(炙烤過,各二兩)、款冬花(三兩)、桂心、牡蠣(各一兩)、豆豉(一合)、竹葉(一把,切碎)。
  • 將以上藥材加水七升,煮至二升。五歲的孩子每次服用五合,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增加劑量。這個方子常常用來治療長期咳嗽,效果很好。

白狗肺湯(《嬰孺》):

  • 用來治療年幼兒童咳嗽氣逆,容易嘔吐,臉部浮腫,流鼻涕,胸悶,肺脹,呼吸短促,聳肩。
  • 白狗肺(一副,切塊)、紫菀(五分)、清酒(一斗)、人參、烏韭、款冬花、細辛、桂心、白朮(各一兩)、生薑(三兩)、麥芽糖(半斤)、豆豉(一升)、甘草(炙烤過,一尺)、麻黃(去節,二分)、吳茱萸(半斤)。
  • 先用清酒一斗,與以上藥材用小火煮至七升。每次服用一合,每天三次,晚上一次。
  • 另一個藥方沒有桂心和豆豉,但有杏仁七個。

杏仁煎(《嬰孺》):

  • 用來治療年幼兒童咳嗽氣逆。
  • 杏仁(二合,去皮尖)、麻黃(去節,八兩)、甘草(炙烤過,三兩)、款冬花(一合半)、桂心(二分)、乾薑(二兩)、紫菀(一兩)、五味子(一合)。
  •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水一升,先煮麻黃取六合,去除藥渣。將杏仁搗爛,用藥汁淋上去,再搗爛如前,再淋藥汁,直到藥氣完全釋出,去除藥渣。
  • 再次煎煮至三升,加入藥粉、麥芽糖四兩、蜂蜜八兩,攪拌均勻,用火煎煮,直到可以搓成丸。
  • 五歲的孩子先吃一點東西,然後服用綠豆大小的藥丸三丸,如果沒有效果,可以稍微增加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