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十六 (5)
卷第十六 (5)
1. 咳嗽第一
藿香(二十一葉),枳殼(二片,用濕紙裹,煨令熟),蚌粉(一塊,如枳殼大)
上為末。每服嬰孩一字,二、三歲半錢,蜜飯飲調下,不過二、三服安。
張渙,馬兜苓丹方,治小兒肺壅咳嗽,大便不利。
馬兜苓,紫蘇子,人參(去蘆頭。各一兩),款冬花,木香(各半兩,併為細末,次用),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細研)
上件同拌勻,煉蜜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生薑湯下。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順肺湯方,治小兒心肺不利,咳嗽。
半夏(湯浸七次,焙乾),紫蘇葉(各一兩),陳橘皮(湯浸、去白),款冬花,桂心,木香,五味子(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八分一盞,入生薑、人參各少許,煎至四分,去滓,放溫服。
張渙,養肺湯方,治小兒嗽,溫養肺胃。
紫菀(洗去土,焙乾),半夏(湯洗七次),款冬花,真阿膠(各一兩),人參(去蘆頭),桂心(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入生薑二片,糯米五粒,煎至五分,去滓,放溫,時時服。
張渙,遺方雄黃膏,治月里兒咳嗽,並三歲以下皆可服。
雄黃(一錢,細研),杏仁(七粒,去皮尖),半夏(七個,童子小便浸一宿,切作片子,焙乾,末)
上一處研勻,用生薑自然汁半兩,蜜半兩,一處入藥末於罐子內,重湯內熬,用柳枝子攪成膏。每服一皂皂大,塗奶頭,與兒吮,或糯米飲調下。
《聚寶方》,補肺散,治大人、小兒咳嗽,不以深淺皆效。
款冬花,鐘乳石(研五日,水飛,秤),甘草,桂心(取有末者),白殭蠶(直者),鉛白霜(研。各半兩),白礬(三錢,飛),馬屁勃(半錢),木香
上九味為末。每服半錢,手心攤得令薄,用荻筒子中心令淨吸盡;以蜜半匙,細細吃送下。如患年深,以蜜作麵糊下藥;齁䶎,燒蘿蔔下,小兒蜜水調一字吃。忌酒、膩物。
《惠眼觀證》人參膏治小兒嗽。塗唇膏
人參,馬兜苓(各一錢),款冬花(半錢)
上為末,煉蜜為膏。每服少許,塗兒唇上,同乳服之。
《劉氏家傳》牙兒咳嗽,注唇膏
雌黃(一錢),白殭蠶(直者三個,去絲略焙)
上研細,煉蜜調得所,抹唇上或乳頭上。
《孔氏家傳》治乳下嬰兒咳嗽,,注唇膏
甜葶藶(搗爛訖,即於紙上炒熟,一分),乳香(為末,一錢),白殭蠶(直者十四枚,研細),天南星(一個)
上四味,先將乳香末入葶藶末內,和為劑,再研為末。次入諸藥袞研,濕紙裹之,慢火炮以紙焦為度,取出,去黑者不用,只用黃者。末一錢,入麝香少許,每用一字,置於乳上。乳兒、乳母忌冷物。如要為膏,即煉蜜為之,注兒唇上,自然並乳嚥下。
《王氏手集》治小兒嗽方。
白話文:
咳嗽第一
藿香散
使用藿香葉二十一片,枳殼兩片(用濕紙包裹後煨熟),蚌粉一塊(大小如枳殼)。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嬰兒每次服用約一字(古代量詞,約為少許),二三歲的孩童服用半錢(古代量詞,約為1.5克),用蜂蜜調和米飯湯送服。通常服用二三次即可痊癒。
馬兜苓丹
這是張渙的方子,用於治療小孩肺氣壅滯引起的咳嗽,以及大便不暢。
使用馬兜苓、紫蘇子、人參(去除蘆頭)各一兩,款冬花、木香各半兩,一起研磨成細末。另用杏仁一分(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仔細研磨),將所有藥材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黍米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粒,用煎過的生薑湯送服。可根據孩童的大小調整用量。
順肺湯
這是張渙的方子,用於治療小孩心肺功能失調引起的咳嗽。
使用半夏(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焙乾)、紫蘇葉各一兩,陳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的部分)、款冬花、桂心、木香、五味子各半兩。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八分一盞水煎煮,加入少量生薑、人參一起煎煮至剩四分,去渣後放溫服用。
養肺湯
這是張渙的方子,用於治療小孩咳嗽,並溫養肺和胃。
使用紫菀(洗淨泥土後焙乾)、半夏(用熱水洗七次)、款冬花、真阿膠各一兩,人參(去除蘆頭)、桂心各半兩。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盞水,加入兩片生薑、五粒糯米一起煎煮至剩五分,去渣後放溫,隨時服用。
遺方雄黃膏
這是張渙留下的方子,用於治療滿月嬰兒的咳嗽,三歲以下的孩童也適用。
使用雄黃一錢(細磨)、杏仁七粒(去皮尖)、半夏七個(用童子小便浸泡一夜後切片,焙乾,磨成粉末)。將以上藥材混合研磨均勻,加入生薑自然汁半兩、蜂蜜半兩,一起放入罐子裡,隔水加熱熬煮,用柳枝攪拌成膏狀。每次服用如一顆皂角子大小,塗在母親的乳頭上,讓嬰兒吮吸,或用糯米湯調和後餵服。
補肺散
《聚寶方》記載的方子,用於治療成人和小孩的咳嗽,不論病程長短皆有效。
使用款冬花、鐘乳石(研磨五天,用水飛法處理後稱重)、甘草、桂心(使用有粉末的)、白殭蠶(選擇直的)、鉛白霜(研磨)、白礬(三錢,用飛法處理)、馬屁勃(半錢)、木香。將以上九味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將藥粉攤在手心,使其薄而均勻,用乾淨的蘆葦管吸入鼻中;再用一匙蜂蜜慢慢吞服。如果患病時間較長,可以用蜂蜜和麵糊將藥粉吞下;若有哮喘,則用燒熟的蘿蔔送服。小孩則用蜂蜜水調和少量服用。忌食酒和油膩食物。
人參膏
《惠眼觀證》記載的方子,用於治療小孩咳嗽,塗抹在嘴唇上。
使用人參、馬兜苓各一錢,款冬花半錢。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膏狀。每次取少量塗抹在孩童的嘴唇上,與乳汁一同服用。
牙兒咳嗽注唇膏
《劉氏家傳》記載的方子,用於治療嬰兒咳嗽,塗抹在嘴唇上。
使用雌黃一錢,白殭蠶(選擇直的,三個,去除蠶絲稍微焙乾)。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均勻,塗抹在嘴唇或乳頭上。
乳下嬰兒咳嗽注唇膏
《孔氏家傳》記載的方子,用於治療哺乳期嬰兒的咳嗽,塗抹在嘴唇上。
使用甜葶藶(搗爛後立即在紙上炒熟,一分),乳香(磨成粉末,一錢),白殭蠶(選擇直的,十四枚,磨成細末),天南星(一個)。先將乳香粉末加入葶藶粉末中,混合均勻,再磨成細末。接著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研磨,用濕紙包裹後,用慢火炮製,以紙張燒焦為度,取出後去除燒黑的部分,只使用黃色的部分。磨成一錢粉末,加入少量麝香,每次取少量(約一字)放在乳頭上。嬰兒和哺乳期母親忌食寒涼食物。如果想製作成膏狀,則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塗抹在嬰兒嘴唇上,自然隨乳汁吞嚥。
王氏手集小兒嗽方
這是《王氏手集》記載的治療小兒咳嗽的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