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十六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六 (4)

1. 咳嗽第一

《博濟方》治大人、小兒咳嗽大妙。犀灰散

巴豆,杏仁(去尖),半夏(各等分)

上用一合子盛之,以赤石脂閉縫了;用三斤炭火煆,令透赤即取出,放冷,細研如粉。小兒半字,淡薑湯調下。大人咳嗽,薑湯下一字。

《靈苑》治小兒咳嗽。金杏煎丸

杏仁(四十九個,去皮尖,生研),栝萎(大者一枚),不蚛皂角(一錠,捶碎),生百部(一兩。三味各用水挼,搗碎,絞取濃汁)

以上入銀石器內,慢火熬成膏。入後藥:

牽牛子(搗一味末,一兩),木香(半兩,為細末)

上入煎藥膏內,杵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用糯米飲下。量兒大小加減丸數。

茅先生小兒,咳嗽雌黃丸,方

雌黃(細研),雞內金(是雞糞黃),延胡索,半夏(生用)

上件各等分,為末,用棗肉為丸如○此大。每服七丸、十丸,用燈心湯吞下。(與呀呷門《惠眼觀證》內金丸同。為各有牽引,故兼存之。)

茅先生治小兒咳嗽,,金杏丸方

杏仁(去皮尖),漢防己,甜葶藶,馬兜苓(去皮)

上等分為末,用蜜和丸如○此大。每服十丸,用麥門冬湯吞下。

茅先生小兒是嗽奶。豆膏

栝萎瓤,蜜(各半盞),人參,鉛白霜(各半兩),陳槐花(一分),栝萎子(一百二十粒)

上將栝萎瓤及蜜煉成膏,入諸藥末,同為膏。每服一大黃豆大,用杏仁煎湯調服之。

《嬰孺》治小兒嗽,體羸弱不堪治者。貝母煎方

貝母,杏仁(研泥。各六分),升麻,甘草(炙),黃芩(各三分),紫菀(三分半),款冬花(二分),蜣蜋(五個,去羽)

上為末,以蜜二斤和末,入銅器中沸煎,湯內煎之,不住手攪如飴,煎成拍合收,以匕抄棗核大。一歲啖七粒,日四、五服,百日兒四、五枚,量兒與之。

《嬰孺》治小兒嗽方。

紫菀,射干(各五分),貝母,升麻(各十分),杏仁(研成膏,別入),柴胡,茯苓,芍藥,黃芩(各八分),甘草(四分,炙),枳殼(六分,炒),竹葉(切,一升),蜜(十合)

上以水三升,煮及一升八合,去滓;下杏膏、蜜,熳火煎取一升六合,一歲兒服一合。

《嬰孺》治少小兒嗽。生薑煎方

生薑(七兩),乾薑,桂心,杏仁(各二兩),甘草,紫菀(各三兩),款冬花(三合),蜜(一升)

上微火煎如飴,含棗核大一枚,咽汁,日進四、五服;如百日兒,含半棗許。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小兒嬰孩咳嗽。金花散方

鬱金,防風,半夏(各一分),巴豆(二十一粒),皂角(一莖)

上以水一升於銀器內煮,令乾,去巴豆、皂角不用,以溫湯澤洗,餘三味焙乾為末。每服嬰孺一字,二、三歲半錢或一錢,薄荷蜜熟水調下。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不因傷風得嗽,名曰胃氣嗽。藿香散方

白話文:

咳嗽第一

《博濟方》:治療大人小孩咳嗽非常有效。犀灰散

將巴豆、去尖的杏仁、半夏各等份混合,放入一個小盒子裡,用赤石脂將縫隙封好。用三斤炭火燒烤,直到盒子通紅,取出放涼,然後研磨成粉末。小孩服用半個字(古代度量單位,約為現今0.5克),用淡薑湯調服。大人咳嗽,用薑湯送服一個字。

《靈苑》:治療小兒咳嗽。金杏煎丸

將四十九個去皮尖的杏仁生研成泥,加上一個大栝萎,一錠搗碎的不蟲皂角,以及一兩生百部(將這三種藥材分別用水揉搓、搗碎,擠出濃汁)。

將以上藥汁放入銀或石器中,用小火熬成膏狀。再加入以下藥材:

牽牛子(搗成末,一兩)、木香(半兩,研成細末)。

將以上藥末加入熬好的藥膏中,搗成丸子,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五至七丸,用糯米湯送服。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增減丸子的數量。

茅先生治療小兒咳嗽的雌黃丸:

將雌黃(細研)、雞內金(雞糞中的黃色部分)、延胡索、生半夏各等份混合研成末,用棗肉做成丸子,大小如圓形的小珠子。每次服用七到十丸,用燈心草煮的水吞服。(與呀呷門《惠眼觀證》中的內金丸類似,但各有側重,所以都保留下來。)

茅先生治療小兒咳嗽的金杏丸:

將去皮尖的杏仁、漢防己、甜葶藶、去皮的馬兜苓各等份研成末,用蜂蜜調和成丸子,大小如圓形的小珠子。每次服用十丸,用麥門冬湯送服。

茅先生治療小兒因喝奶引起的咳嗽:豆膏

將栝萎瓤、蜂蜜各半盞,人參、鉛白霜各半兩,陳槐花一分,栝萎子一百二十粒混合。

先將栝萎瓤和蜂蜜煉成膏狀,再加入其他藥末,一起製成膏。每次服用黃豆大小的一塊,用杏仁煎的湯調服。

《嬰孺》:治療小兒咳嗽,身體虛弱無法治療者。貝母煎方

將貝母、杏仁(研成泥,各六分),升麻、炙甘草、黃芩(各三分),紫菀(三分半),款冬花(二分),去翅膀的蜣蜋(五個)混合研成末。然後用二斤蜂蜜和藥末一起放入銅器中煎煮,用湯水煎煮,不停攪拌,像熬糖一樣,熬成膏狀。冷卻後,用勺子舀取棗核大小的量。一歲小孩每次吃七粒,每天四到五次。百日小孩吃四到五枚,依小孩情況調整。

《嬰孺》:治療小兒咳嗽的藥方。

將紫菀、射干(各五分),貝母、升麻(各十分),杏仁(研成膏,另加),柴胡、茯苓、芍藥、黃芩(各八分),炙甘草(四分),炒枳殼(六分),切碎的竹葉(一升),蜂蜜(十合)混合。

用水三升煮至剩下一升八合,濾去藥渣。加入杏仁膏和蜂蜜,用小火煎煮至剩下一升六合。一歲小孩每次服用一合。

《嬰孺》:治療幼小兒童咳嗽。生薑煎方

將生薑(七兩)、乾薑、桂心、杏仁(各二兩)、甘草、紫菀(各三兩)、款冬花(三合)、蜂蜜(一升)混合。

用小火熬煮成膏狀,含在口中如棗核大小的一塊,慢慢吞嚥汁液,每天服用四到五次。如果是百日的小孩,含半個棗核大小即可。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療嬰兒咳嗽。金花散方

將鬱金、防風、半夏(各一分),巴豆(二十一粒),皂角(一莖)混合。

用水一升在銀器中煮乾,去掉巴豆和皂角不用,用溫水洗淨,將剩餘的三種藥材焙乾研成末。嬰兒每次服用一個字,二、三歲的兒童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用薄荷蜂蜜煮開的水調服。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療不是因傷風引起的咳嗽,稱為胃氣嗽。藿香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