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十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六 (3)

1. 咳嗽第一

上此是五臟氣不和,小孩子不宜大藥。

《外臺》:《小品》療少小咳嗽、腹脹。七物小五味子湯方

五味子(研),紫菀(各二分),黃芩,甘草(炙),麻黃(去節),生薑,桂心(各一分)

上藥㕮咀,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分五服。忌如常法。

《外臺》:《小品》又療少小十日以上至五十日,卒得暴咳,吐乳嘔逆,晝夜不得息。四物湯方

桔梗,紫菀(各三分),甘草(炙,一分),麥門冬(去心,七分)

上藥切,以水一升,煮取六合,去滓;分五服,以瘥為度。《千金》有桂心無桔梗,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以綿著湯中,捉綿滴兒口中,晝夜四、五過與,節哺乳。

《外臺》:劉氏療小兒咳嗽,不得臥方。

甘草(炙,六分),桔梗(四分),桑白皮,貝母,茯苓(各三分),大青,吳藍,五味子,人參(各二分)

上九味切,以水二升,煮取八合,去滓;量多少、大小與服。忌如常法。

《勝金方》治小兒咳嗽。

上以蜂房二兩,淨洗蜂糞及泥土,以快火燒為灰。每服一字,飯飲下。

《聖惠》治小兒心胸煩悶,體熱咳嗽。天門冬散方

天門冬(去心,焙),桑根白皮(銼),赤茯苓,柴胡(去苗),百合,紫菀(洗去苗土),藍葉,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以意分減,溫服。

《聖惠》治小兒咳嗽,胸中滿悶,不欲乳食。陳橘皮散方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桔梗(去蘆頭),雞蘇,杏仁(湯浸,去皮尖,麩炒微黃),人參(去蘆頭。各一分),貝母(煨微黃,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燈心十莖,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咳嗽,壯熱,胸膈壅滯。麥門冬煎方

麥門冬(去心,一兩),生薑(半兩,汁),酥蜜(各二合),杏仁(湯浸,去皮尖,二兩)

上件藥,先以水一大盞,煎麥門冬及杏仁至四分,入沙盆內研,絞取汁,卻入銀器中;次內生薑汁等,以熳火熬成膏,收於瓷器中。每服以清粥飲調下半茶匙,日三服,夜一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卒得咳嗽,吐乳。桔梗散方

桔梗,人參(去蘆頭),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分),甘草(炙略赤,銼),麥門冬(去心,焙),紫菀(去苗土。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以大小,分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咳嗽、頭熱、令乳母服。百部散方

百部,貝母(煨黃),紫菀(洗去苗土),葛根(銼。各一兩),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小盞,入竹葉二十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服食後令兒飲乳甚佳。

白話文:

咳嗽第一

咳嗽的原因多是五臟之氣不調和,小孩子不適合使用藥性太強的藥物。

《外台秘要》引《小品方》: 治療年幼小孩咳嗽、腹脹的「七物小五味子湯」:

五味子(磨成粉),紫菀(各少許),黃芩,甘草(烤過),麻黃(去除節),生薑,桂心(各少許)

以上藥材稍微搗碎,用水一升煮到剩七合,分五次服用。禁忌事項和一般服藥相同。

《外台秘要》引《小品方》: 又治療年幼小孩咳嗽十天以上到五十天,突然發作的劇烈咳嗽,伴隨吐奶、嘔吐,整天都無法安穩休息的「四物湯」:

桔梗,紫菀(各少許),甘草(烤過,少許),麥門冬(去除心,較多)

以上藥材切碎,用水一升煮到剩六合,去除藥渣;分五次服用,直到病好為止。《千金方》的方子有桂心而沒有桔梗,用水二升煮到剩一升,用棉花沾取藥汁,滴入小孩口中,白天夜晚給予四、五次,並節制餵奶。

《外台秘要》: 劉氏治療小兒咳嗽、無法躺臥的方子:

甘草(烤過,較多),桔梗(少許),桑白皮,貝母,茯苓(各少許),大青,吳藍,五味子,人參(各少許)

以上九味藥材切碎,用水二升煮到剩八合,去除藥渣;依照小孩的狀況調整服用量。禁忌事項和一般服藥相同。

《勝金方》: 治療小兒咳嗽:

將蜂巢二兩,洗淨蜂糞和泥土,用大火燒成灰。每次服用少許,用飯湯送服。

《聖惠方》: 治療小兒心胸煩悶、身體發熱、咳嗽的「天門冬散」:

天門冬(去除心,烤過),桑根白皮(切碎),赤茯苓,柴胡(去除苗),百合,紫菀(洗去苗土),藍葉,甘草(烤到微紅,切碎,以上各一半兩)

以上藥材搗碎,用粗篩過濾成散劑。每次服用少許,用水一小杯,加入少量生薑,煎到剩一半,去除藥渣。依照小孩狀況酌量減少,溫服。

《聖惠方》: 治療小兒咳嗽、胸中脹滿、不想喝奶的「陳橘皮散」:

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瓤,烤過),桔梗(去除蘆頭),雞蘇,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尖,用麩皮炒到微黃),人參(去除蘆頭,各少許),貝母(煨到微黃,一半兩)

以上藥材搗碎,用粗篩過濾成散劑。每次服用少許,用水一小杯,加入燈心草十根,煎到剩一半,去除藥渣溫服,每天三、四次。依照小孩狀況酌量增減。

《聖惠方》: 治療小兒咳嗽、高熱、胸膈阻塞的「麥門冬煎」:

麥門冬(去除心,一兩),生薑汁(半兩),酥油和蜂蜜(各少許),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尖,二兩)

以上藥材,先用水一大杯,煎煮麥門冬和杏仁到剩四分之一,放入缽中研磨,榨取藥汁,再放入銀器中;接著加入生薑汁等,用小火熬成膏狀,放入瓷器中保存。每次用清粥水調服少許,每天三次,夜晚一次。依照小孩狀況酌量增減。

《聖惠方》: 治療小兒突然咳嗽、吐奶的「桔梗散」:

桔梗,人參(去除蘆頭),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瓤,烤過,各少許),甘草(烤到微紅,切碎),麥門冬(去除心,烤過),紫菀(去除苗土,各一半兩)

以上藥材搗碎,用粗篩過濾成散劑。每次服用少許,用水一小杯,煎到剩一半,去除藥渣。依照小孩狀況酌量減少服用。

《聖惠方》: 治療小兒咳嗽、頭熱,讓哺乳母親服用的「百部散」:

百部,貝母(煨黃),紫菀(洗去苗土),葛根(切碎,各一兩),石膏(二兩)

以上藥材搗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少許,用水一小杯,加入竹葉二十片,煎到剩六成,去除藥渣。每次在餵奶後讓小孩喝母乳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