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五 (3)
卷第三十五 (3)
1. 土虺第三
《養生必用》治土虺丹,發兩手指作紅絲,迤漸下行至關節便殺人。惡瘡、蟲子咬並治方。
白話文:
《養生必用》中提到的治土虺丹,能夠治療手指上出現紅絲的症狀,這些紅絲會逐漸向下延伸到關節處,嚴重時可能會危及生命。此藥方也可以用來治療惡性瘡瘍和蟲咬傷。
大赤足蜈蚣(二條),白礬,膽礬(各一錢),麝香(半錢)
白話文:
-
大赤足蜈蚣:兩種蜈蚣
-
白礬:一種礦物質,用於收斂和止血
-
膽礬:一種礦物質,用於清熱解毒
-
麝香:一種動物性香料,用於開竅醒神
上為細末,每用一剜耳許,先以針撥破瘡口,安藥在內,以醋麵粉紙花子貼定,日一換,好肉生,膿血、惡肉盡去,即貼膏藥。
白話文:
藥要研成細末,每次用藥量約一匙,先用針刺破瘡口,把藥敷在裡面,再用醋和麵粉調成漿糊,貼在傷口上,每天更換一次,直到新肉長出,膿血和壞死組織都消失後,再貼上膏藥。
2. 眼丹第四
《集驗方》治小兒眼卒然赤腫、生翳,至有十數翳者,名眼丹方。遲救之,必能損目。
白話文:
《集驗方》提供了一個治療小兒眼睛突然紅腫、長出翳障,甚至多達十多處翳障的方子,這種情況被稱為眼丹。如果不及時救治,可能會損傷眼睛。
上令患人仰臥,以紅錢纏並剪刀刃,卻安在患人眼上,以三姓老婦人各拈艾炷一枚,在剪刀上灸之。仍人祝云:不灸病人,只灸眼丹。如此三遍,候煙斷,將此剪刀棄之宅後,或無人行處路上,隔宿收之,神效。
白話文:
-
讓病人仰臥,用紅布包裹剪刀刀刃,放在病人的眼睛上。
-
三位老婦,每人各拿一根艾柱,在剪刀上灸。
-
唸咒語:「不灸病,只灸眼丹」。重複三遍後,等到煙斷了,將剪刀丟到房後或者路上無人經過的地方。
-
隔天收集剪刀,即可見效。
3. 五色丹第五
《巢氏病源》小兒五色丹候:五色丹發而變改無常,或青、黃、白、黑、赤,此由風毒之熱,有盛有衰,或冷或熱,故發為五色丹也。
白話文:
《巢氏病源》中記載小兒五色丹的症狀:五色丹疹發作後,症狀經常改變,有時是青色、黃色、白色、黑色、或紅色,這是由風毒挾帶的熱邪所引起的,熱邪有的時候盛,有的時候衰,有的時候冷,有的時候熱,所以發成為五色丹疹。
《千金》治小兒五色丹方。
上搗蒴藋葉敷之。
《千金》又方
上以豬槽下爛泥敷之,干則易。(《集驗》治卒赤黑丹)
《千金》又方
上服黃龍湯二合,並敷患上。
《聖惠》治小兒五色丹方。
白話文:
《千金》治療小兒五色丹的方子。 將蒴藋葉搗碎後敷在患處。 《千金》另一個方子 用豬槽下的爛泥敷在患處,乾了就換新的。(《集驗》治療突然出現的赤黑丹) 《千金》還有一個方子 口服黃龍湯二合,並且敷在患處。 《聖惠》治療小兒五色丹的方子。
川大黃,黃芩,川芒硝,梔子仁,干藍葉,商陸(各一兩)
白話文:
川大黃、黃芩、川芒硝、梔子仁、幹藍葉、商陸(各 30 克)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水調塗之,立效。
《聖惠》治小兒五色丹遍身,宜用洗浴。棗根湯方
棗根(四兩),丹參(三兩),菊花(一兩半)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用二兩,以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滓,看冷熱,避風洗浴,極效。
《聖惠》又方
苧根葉(一斤,細銼),赤小豆(三合)
上件藥以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滓,看冷熱,避風洗浴。
《聖惠》治小兒丹,發惡毒五色無常,宜用此方。
上青粟球有刺者搗碎,以水煮洗之。
《聖惠》又方
上用赤小豆末,以雞子白和如泥,頻塗。
《聖惠》治小兒五色丹,遍身熱如火燒,繞腰即損人,宜用此方。
上以蕓薹子一兩細研,酒一小盞,研取汁,塗之。
《孔氏家傳》治小兒五色丹方。
上以小柴胡湯如法煎,飲清汁,滓敷丹上,良效。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細細篩成粉末,用水調和後塗抹於患處,立即見效。 治療小兒全身出現五色丹疹,適合用洗浴的方式。棗根湯的配方如下: 需要四兩的棗根、三兩的丹參以及一兩半的菊花。 將這些藥材細切並混合均勻,每次使用二兩,加五升水煎煮到剩下三升,濾去渣滓,根據溫度調整後,在避風的情況下進行洗浴,效果非常好。 另一個方子是: 準備一斤細切的薴根葉和三合的赤小豆。 這兩種藥材加五升水煎煮至三升,去除殘渣,同樣地,注意水溫並在避風的環境中給孩子洗澡。 對於小兒身上出現惡性的五色丹疹且顏色變化不定時,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取有刺的青粟球搗碎,用水煮沸後用來清洗患處。 另一個方法是: 將赤小豆研磨成粉,與雞蛋清混合成泥狀,頻繁地塗抹於患處。 如果小兒全身發熱如同被火燒一般,且圍繞腰部出現損傷,則可使用下列方法: 取一兩蕓薹子細細研磨,加入一小杯酒繼續研磨以提取汁液,然後塗抹於患處。 孔氏家傳治療小兒五色丹的方法為: 按照小柴胡湯的煎法熬製後飲用其清澈的汁液,並將剩下的藥渣敷於丹疹上,效果良好。
4. 伊火丹第六
《巢氏病源》小兒伊火丹候:丹發於膀骨,青黑色,謂之伊火丹也。
《顱囟經》伊火丹從兩脅起。
上用豬糞燒灰,並鐵槽中泥拌調塗之,日三。
白話文:
《巢氏病源》提到的小兒伊火丹症狀:當皮膚上在膀骨位置出現青黑色的斑點時,稱之為伊火丹。 《顱囟經》中說伊火丹會從兩側肋部開始出現。 治療方法是使用豬糞燒成灰,與鐵槽中的泥土混合調勻後塗抹於患處,每天三次。
5. 熛火丹第七
《巢氏病源》小兒熛火丹候:丹發於臂、背、穀道者,謂之熛火丹也。
《顱囟經》熛火丹從背甲起。
上用生麻油合豬槽下泥,塗之。
《嬰孺》治熛火丹發從背起,或走兩足,赤如火方。
景天草(十兩),真珠(一分)
上和杵為泥,封丹上。
《嬰孺》治丹入腹及下至卵者不治方。
麻黃(炒),升麻(各二分),硝石(四分)
上為末,以井華水服方寸匕,日三。一方用大黃半分。
白話文:
《巢氏病源》提到小兒熛火丹的症狀:如果紅疹出現在手臂、背部或肛門周圍,就稱之為熛火丹。 《顱囟經》指出熛火丹從背部開始出現。 治療方法是使用生麻油和豬槽下的泥土混合後塗抹在患處。 《嬰孺》記載了治療從背部開始並可能蔓延到兩腳的熛火丹的方法,症狀表現為紅如火焰。 用景天草十兩和真珠一分,一起搗碎成泥狀,然後敷在患處。 《嬰孺》還提供了對於已經蔓延到腹部以及下至睪丸部位的熛火丹不治情況的處理方: 取炒過的麻黃和升麻各二分,硝石四分,將它們研磨成粉末,以井水調服,每次服用一匕的量,每日三次。另一個配方中則建議使用大黃半分。
6. 茱萸丹第八
《巢氏病源》小兒茱萸火丹候:丹發初從背起,遍身如細纈,謂之茱萸火丹也。
《千金》治小兒茱萸丹,病初從背起,遍身如細纈,一宿成瘡者方。
白話文:
《巢氏病源》提到的小兒茱萸火丹症狀:這種病症最初從背部開始出現,然後遍布全身,看起來像細小的紋理,被稱為茱萸火丹。 《千金方》中治療小兒茱萸丹的方法:當病症剛開始時會從背部出現,接著全身會呈現出細小的紋理樣貌,並且一夜之間就會形成瘡瘍。
上用赤小豆作末以粉之,如未成瘡者雞子白和,敷之。
白話文:
先將赤小豆研成粉末,如果還沒長成瘡口就用蛋白混合,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