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五 (2)

1. 一切丹第二

《本草》治小兒諸熱丹毒。

上並以水銀服,生銀少許,功勝紫雪。

白話文:

研磨後將藥物與水銀服用,少許生銀,療效勝過紫雪散。

《千金》治小兒丹毒方。

上搗慎火草,絞取汁,塗之良。

《千金》治丹毒大赤腫,身壯熱,百治不折方。

白話文:

《千金》治療小兒丹毒的方法。 將慎火草搗碎,絞出汁液後塗抹於患處,效果良好。 《千金》治療大面積紅腫的丹毒,伴有身體高熱,百般治療都無效的方法。

寒水石(十六銖,《聖惠》用二十四銖),石膏(十三銖,《聖惠》用二十四銖),藍青(十二銖,冬用乾者,《聖惠》同),犀角(八銖,《聖惠》用二十四銖),柴胡(八銖,《聖惠》用二十銖),杏仁(八銖,《聖惠》用二十四銖),知母(十銖,《聖惠》用十二銖),甘草(炙,用五銖,《聖惠》用十二銖),羚羊角(鎊)屑,六銖,《聖惠》用三分),芍藥(七銖,《聖惠》用三分),梔子(十二銖,《聖惠》同),黃芩(七銖,《聖惠》用二十四銖),竹瀝(一升),生葛汁(四合,澄清),蜜(二升,《聖惠》同)

白話文:

寒水石(十六銖,聖惠方用二十四銖),石膏(十三銖,聖惠方用二十四銖),藍靛草(十二銖,冬天使用乾燥的,聖惠方同),犀牛角(八銖,聖惠方用二十四銖),柴胡(八銖,聖惠方用二十銖),杏仁(八銖,聖惠方用二十四銖),知母(十銖,聖惠方用十二銖),經過炙烤的甘草(用五銖,聖惠方用十二銖),羚羊角(打碎成屑)六銖,聖惠方用三分),芍藥(七銖,聖惠方用三分),梔子(十二銖,聖惠方同),黃芩(七銖,聖惠方用二十四銖),竹瀝(一升),生葛汁(四合,澄清),蜂蜜(二升,聖惠方同)。

上十五味㕮咀,以水三升,並竹瀝,煮取一升三合,去滓,內杏仁脂、葛汁、蜜,微火煎取二升。一、二歲兒服二合,大者量加之。(《聖惠》藍青散,藥味同,分兩不同。)

《千金》治小兒丹腫及風毒、風疹。麻黃,方

白話文:

將前面提到的十五種藥材搗碎,加入三升水和竹瀝,一起煮,直到剩下約一升三合的藥液,過濾去除藥渣,再加入杏仁油、葛汁和蜂蜜,以小火煮,直到藥液濃縮至二升。一到兩歲的兒童服用二合,年紀較大的患者可以酌量增加劑量。(《聖惠方》的藍青散,藥材種類相同,但劑量不同。)

麻黃(去根節,一兩半),甘草(炙),獨活,射干,桂心,青木香,石膏,黃芩(各一兩)

上八味㕮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三歲兒分為四服,日再。

《千金》治小兒惡毒丹及風疹,,麻黃湯,方

白話文:

麻黃(去除根和節,一兩半),炙甘草、獨活、射干、桂心、青木香、石膏、黃芩(各一兩)。

麻黃,升麻,葛根(各一兩),射干,雞舌香,甘草(炙。各半兩),石膏(半合)

上七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三歲兒分三服。日三。

《千金》治小兒數十種,丹溻湯,方

白話文:

麻黃、升麻、葛根(各 30 公克),射干、雞舌香、甘草(炒製。各 15 公克),石膏(15 公克)

大黃,甘草(炙),當歸,芎藭,白芷,獨活,黃芩,芍藥,升麻,沉香,青木香,木蘭皮,芒硝(各三兩)

白話文:

大黃:味甘、苦,性寒,有瀉熱通便、清淤血、解毒消腫的功效,適用於火熱壅盛、便祕、血瘀腫痛、瘡瘍腫毒等症狀。

甘草(炙):味甘,性溫,有益氣補中、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適用於氣虛乏力、脾胃虛弱、咳嗽氣喘、脘腹疼痛等症狀。

當歸:味甘、辛,性溫,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適用於血虛萎黃、月經不調、痛經、產後血虛、腸燥便祕等症狀。

芎藭:味辛,性溫,有行氣活血、止痛散瘀的功效,適用於氣滯血瘀引起的頭痛、月經不調、痛經、產後血虛等症狀。

白芷:味辛、苦,性溫,有散寒止痛、消腫止癢的功效,適用於風寒頭痛、鼻塞流涕、牙痛、皮膚瘙癢等症狀。

獨活:味苦、辛,性溫,有祛風除濕、散寒止痛的功效,適用於風寒濕痺、頭痛、腰膝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黃芩:味苦、寒,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的功效,適用於熱病、黃疸、痢疾、泄瀉等症狀。

芍藥:味酸、苦,性寒,有養血調經、緩急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血虛月經不調、痛經、產後血虛、胸脅疼痛、腹痛等症狀。

升麻:味辛,性溫,有升陽舉陷、疏風解表、透疹的功效,適用於太陽中風、頭痛、發熱、身痛、麻疹不透等症狀。

沉香:味辛、苦,性微溫,有行氣止痛、暖胃止嘔、固澀止瀉的功效,適用於氣滯腹痛、胃寒嘔吐、泄瀉等症狀。

青木香:味辛、苦,性溫,有行氣止痛、散寒止瀉的功效,適用於氣滯腹痛、胃寒嘔吐、泄瀉等症狀。

木蘭皮:味辛、苦,性溫,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瀉的功效,適用於氣滯腹痛、胃寒嘔吐、泄瀉等症狀。

芒硝:味苦、鹹,性寒,有瀉熱通便、清火解毒的功效,適用於實熱便祕、腸胃積熱、瘡瘍腫毒等症狀。

上十三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內芒硝,以綿搵湯中,適寒溫溻之,干則易之,取瘥止。

《千金》治小兒丹毒方。

上搗馬齒莧一握,取汁飲之,以滓敷之。(《聖惠》絞汁塗之。)

《千金》又方

上搗赤小豆五合,水和取汁,飲之一合良,滓塗五心。

《千金》又方

上濃煮大豆汁塗之良。瘥亦無瘢痕。

《千金》又方

上用臘月豬脂和釜下土敷之,干則易。

《千金翼》治小兒丹腫方。

白話文:

將上述的十三味藥材咀嚼後,加入十二升水煮至剩下四升,過濾掉藥渣,然後加入芒硝。用絹布蘸取藥液,調節到適宜的溫度後敷在患處,乾了就更換,直到痊癒。 《千金方》治療小兒丹毒的方法。 搗碎一把馬齒莧,取汁飲用,並將藥渣敷於患處。(《聖惠方》則是擠出汁液塗抹。) 《千金方》另一個方法 搗碎五合赤小豆,用水調和取汁,飲用一合為佳,剩下的藥渣塗在手腳心。 濃濃地煮大豆汁來塗抹患處,這樣治療效果很好,痊癒後也不會留下疤痕。 使用臘月豬油與鍋底土混合後敷在患處,乾了就換新的。 《千金翼方》治療小兒丹腫的方法。

棗根,升麻,白蘞,黃柏,黃連,大黃,梔子,甘草(生用。各二兩),生地黃汁(一升)

白話文:

棗根、升麻、白蘞、黃柏、黃連、大黃、梔子、甘草(生用,各二兩),生地黃汁(一升)。

上九味切,以水一斗四升,煮取七升去滓。內地黃汁煎三沸,以故帛兩重內湯中,以溻丹上。小暖即易之,常令溫。

《千金翼》,澤蘭湯,主丹疹入腹殺兒方。

白話文:

將九味藥切成薄片,加水一斗四升,煮到七升後去除藥渣。加入地黃汁煮沸三次,用兩層舊絹布過濾湯藥。用布蘸著湯藥敷在患處,藥變涼了就更換新的,保持患處溫暖。

澤蘭,芎藭,附子(炮,去皮),莽草,藁本,細辛,茵芋(各半兩)

白話文:

澤蘭、芎藭、附子(炮製過,去掉皮),莽草、藁本、細辛、茵芋(各半兩)

上七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四服。服此湯然後作余湯洗之。

《千金翼》,溻湯,主丹、癰疽始發焮熱,浸長進方兼主小兒丹長。忌近陰。

升麻,黃連,大黃,芎藭,羚羊角,當歸,甘草(各二兩),黃芩(三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又還鐺中,內芒硝三兩,火上令一沸,貼帛溻腫上數過,腫熱便隨手消盡。

《外臺》劉氏療小兒油丹赤腫方。

上用栝蔞三大兩,以釅醋搗藥以敷之佳。

《外臺》劉氏又方

上取蕎麥麵以醋和,塗之瘥。

《外臺》:《救急》療小兒赤丹,一名丹瘤方。

白話文:

將以上七味藥材咀碎,加入三升水煮至剩下一升半,分四次服用。服完這湯劑後再用其他的湯來清洗患處。 《千金翼》中的溻湯適用於丹毒、癰疽初發時紅腫熱痛的情況,也能治療小兒的丹毒蔓延。使用時應避免接觸到陰部。 取升麻、黃連、大黃、芎藭、羚羊角、當歸、甘草各二兩,以及黃芩三兩,共八味藥材,加一斗水煎煮剩下五升,濾去渣滓,再把藥液倒回鍋中,加入三兩芒硝,稍微加熱至沸騰一次。然後用布蘸取藥液敷在腫脹的地方數次,腫脹和熱感就會隨之消退。 《外臺》劉氏提供了一個治療小兒油丹赤腫的方法:取栝蔞三大兩,搗碎後與濃醋混合,塗抹於患處效果很好。 《外臺》劉氏還提供了另一個方法:取蕎麥麵粉,與醋調和後塗抹於患處,可以痊癒。 《外臺》提到《救急》中有一個治療小兒赤丹(也稱為丹瘤)的方子。

上取小豆搗末,以雞子白和塗之、以瘥為度。先以針決丹上,然後敷之。(《千金》亦療火丹。)

《外臺》:《古今錄驗》療月內兒發丹方。

白話文:

取小豆研磨成粉末,用雞蛋清和在一起塗抹,以治癒為止。先用針刺破青春痘,然後敷上藥膏。(《千金》也用於治療痘痘。)

升麻(二分,《聖惠》用一分半),黃芩(二分,《聖惠》用一分),犀角(二分,《聖惠》用一分),甘草(一分,炙,《聖惠》用半分),柴胡(二分,《聖惠》用一分》,大黃(別浸二分,《聖惠》用一分),蘭葉(切,三合,《聖惠》用一兩),梔子仁(八分,《聖惠》用一分),石膏(三分,《聖惠》用一分半)

白話文:

升麻(十二公克,聖惠方用九公克),黃芩(十二公克,聖惠方用六公克),犀角(十二公克,聖惠方用六公克),甘草(六公克,炒,聖惠方用三公克),柴胡(十二公克,聖惠方用六公克),大黃(另浸十二公克,聖惠方用六公克),蘭葉(切片,十八公克,聖惠方用三十公克),梔子仁(五公克,聖惠方用六公克),石膏(十八公克,聖惠方用九公克)

上九味切,以水一升二合,煮取八合,下竹瀝四合,更煎取一半,去滓,分二服甚妙。

《外臺》:《古今錄驗》又方

上搗藍汁塗之。

《外臺》:《廣濟》療小兒丹毒方。

青藍汁(五合),竹瀝(七合)

上二味相和,分為二三服。大小量之,一合至三合。

《簡要濟眾》治小兒丹毒從臍中起方。

伏龍肝(是年深灶下黃土,研為末)

上以屋漏水和如糊,敷患處,干即再敷,以瘥為度。用新汲水調亦得。

《修真秘旨》治小兒丹瘤方。

上用蓖麻子五個去皮,研入面,一匙水調,塗之甚效。

陳藏器治小兒丹毒方。

上以淬鐵水一合飲之,此打鐵器時堅鐵糟中水。

陳藏器治小兒丹毒寒熱,腹內熱結方。

白話文:

將以上九味藥材切碎,用一升二合的水煎煮至剩下八合,再加入四合的竹瀝,再次煎煮取一半的量,濾去渣滓,分成兩次服用效果非常好。 《外臺》:《古今錄驗》還有一個方子 搗爛藍草取得汁液塗抹患處。 《外臺》:《廣濟》治療小兒丹毒的方子。 青藍汁五合,竹瀝七合 將這兩味混合,分為兩到三次服用。根據年齡大小調整劑量,一次服用一合到三合不等。 《簡要濟眾》治療從肚臍開始的小兒丹毒方子。 伏龍肝(即久經使用的灶下黃土,研磨成粉末) 將這種粉末與屋頂滲漏的雨水混合成糊狀,塗敷於患處,乾了就再塗,直到痊癒為止。也可以使用新汲取的井水來調和。 《修真秘旨》治療小兒丹瘤的方子。 取五個蓖麻子去皮後研磨,加入少量麵粉和一匙水調勻,塗抹上去非常有效。 陳藏器治療小兒丹毒的方子。 給小孩喝下一合打鐵時鐵塊冷卻用的水。 陳藏器治療伴有寒熱症狀、腹內有熱結的小兒丹毒方子。

上以積雪草搗,絞汁服之。(東人呼為連錢草,葉團如錢,蔓生溪間邊及陰濕地。)

白話文:

用積雪草搗爛,絞出汁液飲用。(民間稱之為連錢草,葉子圓形像銅錢,蔓生於小溪邊和陰濕地。)

陳藏器治小兒丹毒方。

上用旋花根、苗搗,絞汁服之。(俗呼鼓子花子也。)

《子母秘錄》治小兒丹煩方。

上用柳葉一斤,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溻洗赤處,日七、八度。

《子母秘錄》治癰瘡、疽、痔痛、惡瘡,小兒丹方。

上用桐木皮水煎,敷。

《子母秘錄》治癰疽、痔痛、惡瘡及小兒丹方。

上末蠐螬敷上。

《子母秘錄》治小兒丹方。

上用鯽魚肉細切五合,小豆搗屑三合,合和更杵如泥,和水敷上。

《食療》治小兒丹方。

上以鯉魚血塗之即瘥。

姚和眾治小兒毒破作瘡,黃水出方。

上焦炒豉令煙絕,為細末,油調敷之。

《聖惠》治小兒一切丹,遍身壯熱,煩渴。升麻散方

白話文:

陳藏器治療小兒丹毒的方法是使用旋花根和苗搗碎,絞出汁液讓孩子服用。(旋花又稱為鼓子花。) 《子母秘錄》中治療小兒丹煩的方劑是取一斤柳葉,加入一斗水煮沸後取三升湯液,去掉渣滓,用這湯液來清洗患處,每天洗七到八次。 《子母秘錄》中治療癰瘡、疽、痔痛、惡瘡以及小兒丹的方劑是用水煎桐木皮,然後敷在患處。 《子母秘錄》另一個治療癰疽、痔痛、惡瘡及小兒丹的方劑是將蠐螬研磨成細末,直接敷在患處。 《子母秘錄》還有一個治療小兒丹的方劑,是將五合鯽魚肉切成細片,加上三合搗碎的小豆,一起搗成泥狀,加水調勻後敷於患處。 《食療》中提到治療小兒丹的方法是直接塗抹鯉魚血在患處,這樣可以迅速好轉。 姚和眾治療小兒因毒素破裂形成瘡口並有黃色滲出液的方法是先將豉炒至焦黃且煙霧散盡,然後研磨成細末,與油調和後敷於患處。 《聖惠》中治療小兒全身丹疹伴有高熱、煩躁口渴的情況,推薦使用升麻散。

升麻,川大黃(銼碎,微炒),黃芩(各一分),川朴硝,麥門冬(去心),葛根(銼。各一分)

白話文:

升麻、川大黃(切碎,稍微烤過)、黃芩(各一分)、川朴硝、麥門冬(去中心)、葛根(切成小塊。各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一切丹遍身赤痛,大黃散方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用粗篩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杯煎煮至剩下一半的量,去掉渣滓,放溫後隨時可以服用。根據小孩的大小調整劑量。這是《聖惠》中治療小兒全身紅腫疼痛的大黃散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防風(去蘆頭。各半兩),川升麻,黃芩,麻黃(去根節),秦艽(去苗。各一分),川朴硝(三分)

白話文:

川大黃(切碎,略微炒一下),防風(去掉蘆頭。各半兩),川升麻,黃芩,麻黃(去掉根莖),秦艽(去掉苗。各一分),川朴硝(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一切丹發無常處,體熱如火燒,宜用,升麻膏方。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後,用粗篩子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的藥粉,加入一小杯水煎煮到剩下一半的水量,去掉渣滓後放溫,隨時可以服用。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調整劑量。 《聖惠》中提到治療小兒身體上突然出現紅疹且位置不固定,伴有高燒症狀時,適用升麻膏的處方。

川升麻,川大黃,景天草,蛇銜,梔子仁,寒水石,川芒硝,藍葉,生地黃,芭蕉根,羚羊角(屑),梧桐皮(各半兩)

白話文:

川升麻、川大黃、景天草、蛇銜、梔子仁、寒水石、川芒硝、藍葉、生地黃、芭蕉根、羚羊角(屑)、梧桐皮(各半兩)

上件藥細銼,以竹瀝浸一宿,明日漉出,卻入鐺中,用臘月豬脂一斤,於慢火上熬一食久,承熱以綿濾去滓。候冷成膏,以瓷合盛。旋取摩之,兼以膏如棗核大,以竹瀝調服之。

白話文:

把上等的藥材切碎,浸泡在竹瀝液中一個晚上。第二天,把藥液過濾出來,然後再放入鍋中,加入臘月豬油一斤,在慢火上煮一個時辰。待藥膏熱的時候,用棉布過濾掉渣滓。等藥膏冷卻凝固後,用瓷器容器盛裝。旋轉取藥膏並按摩,同時服用棗核大小的藥膏,再用竹瀝液調和服下。

《聖惠》治小兒一切丹,通用,慎火草散方

慎火草,紫葛(銼),硝石(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冷水調塗之,干即再塗,以瘥為度。

《聖惠》治小兒一切丹,遍身體熱。硝石散方

硝石(一兩),乳香(一分)

上件藥細研為散,以雞子白調塗之。

《聖惠》又方

太陰元精石(一兩),白礬(一分)

上件藥細研為散,以水調塗之。

《聖惠》又方

上以浮萍草,研如泥敷之。

《聖惠》又方

上以藍靛塗之,熱即更塗。

《聖惠》又方

上取菲畦中土,以水調塗之。

《聖惠》又方

上取粟米,以水煮濃汁洗之。

《聖惠》又方

上取地龍糞,以水研如泥塗之。

《聖惠》治小兒一切丹及諸毒腫方。

上鼠黏草根洗去苗,搗,絞取汁,每服半合。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一切丹方。

上用芭蕉根搗,絞取汁,塗之。

《聖惠》又方

上取蒴藋搗,絞取汁,塗之。

《聖惠》又方

上以景天花爛搗,敷之。

《聖惠》又方

上以川芒硝以水研,塗之。

白話文:

《聖惠》治療小兒各種丹毒,通用方法:慎火草散 慎火草、紫葛(切碎)、硝石(各半兩)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粉末,用冷水調勻塗抹患處,乾了就再塗,直到痊癒。 《聖惠》治療小兒全身發熱的丹毒:硝石散 硝石(一兩)、乳香(一分) 將上述藥材研細成粉末,用雞蛋白調勻塗抹。 另一個方子: 太陰元精石(一兩)、白礬(一分) 將上述藥材研細成粉末,用水調勻塗抹。 採集浮萍草,研磨成泥狀塗抹。 使用藍靛塗抹患處,感覺到熱時再塗。 取菜園中的土壤,加水調勻塗抹。 取粟米,用水煮成濃汁清洗患處。 取地龍糞便,加水研磨成泥狀塗抹。 《聖惠》治療小兒各種丹毒及其它腫毒: 取鼠黏草根洗淨去苗,搗碎後絞出汁液,每次服用半合。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劑量。 《聖惠》治療小兒各種丹毒: 使用芭蕉根搗爛後絞出汁液塗抹。 取蒴藋搗爛後絞出汁液塗抹。 使用景天花搗爛後敷於患處。 使用川芒硝加水研磨後塗抹。

《嬰孺》:凡小兒病丹,此病發起暴卒,急者不治。凡人養小之家,當先察審病源初起端倪,尋方觀圖,視病形象隨用別藥。余少探之,救瘥者甚眾,故復記之。治丹毒天下極驗無及水中藥。但有患熱毒、丹腫百藥不瘥者方。

上以水藻不拘多少,切爛搗熟,敷丹上,厚三分許,干則易之,則瘥則止。

《嬰孺》治小兒丹方。

白話文:

《幼兒丹毒》要點:凡是幼童患上丹毒,這種疾病發作起來非常突然,病情緊急的患者無法醫治。凡是養育幼童的家庭,都應該在疾病剛開始、症狀輕微時,就詳細觀察症狀,查找病因,徵詢醫生意見,根據病情使用不同的藥物。我年輕時鑽研過這種病,治癒的患者很多,所以再次記錄下來。治療丹毒的藥方中,沒有什麼比水煎服的藥方更具有功效。但只有患有熱毒、丹腫,其他藥物都治不好的患者,才能使用這個藥方。

升麻,柴胡,石膏,梔子仁(各五分),大黃,生葛(各八分),子芩(六分),犀角(屑),杏仁,芍藥(各四分),甘草(三分,炙),竹瀝(八合)

白話文:

升麻、柴胡、石膏、梔子仁各五分;大黃、生葛各八分;子芩六分;犀角屑、杏仁、芍藥各四分;甘草三片(炙過的);竹瀝八合。

上切,以水三升並瀝煮一升,為三服,此是一歲兒服量之。

《嬰孺》治小兒丹毒溻方。

升麻,犀角(屑),白蘞,黃芩,梔子(各三兩),藍葉(切,一升),石膏(四合,碎),生地黃(四兩)

上以水五升,竹瀝二升煮二升半,去滓。沾帛溻之,干即易。

《嬰孺》又方

𦷧菜(切,一升),豉(五合),芒硝(五兩)

上杵,以水和如泥,封之。

《嬰孺》又方

上以豬槽下泥,敷之立已。

《嬰孺》又方

上黃龍湯服三合,並塗之。

《嬰孺》又方

上取生麻油塗之。

《嬰孺》治小兒惡毒、丹毒赤及風疹方。

上以甘草杵敷之。

《嬰孺》又方

上以小豆屑五合,生麻油和如泥塗之。

《嬰孺》又方

上杵蔓菁根敷之。

《嬰孺》又方

上取婦人月水衣洗,敷毒處,不洗中央散廣去。

《嬰孺》又方

上以白鵝血敷之,干即易之。

《嬰孺》治小兒半身皆紅,漸漸長引者方。

牛膝,甘草(等分)

上切,以水五升煮之沸,去滓,和灶下黃土封之。

錢乙治熱毒氣客於腠理,搏於血氣,發於外皮,上赤如丹。白玉散方

白土(一分),寒水石(半兩)

上末之,用米醋或新水調塗。

張銳《雞峰方》治丹瘤。

上搗細,豆豉水和敷之。

張銳《雞峰》又方

上梔子去皮,為末,水調塗之。

張銳《雞峰》又方

上生地黃搗爛取汁,塗之。

張銳《雞峰》又方

大黃(末),芒硝(等分)

上合研勻,水調塗之。

《劉氏家傳》小兒發丹方。

當得草子或葉(小兒多摘搭額者),沙莧(等分)

上搗爛,絹裹磨患處,立效。

《莊氏家傳》治丹瘤方。

上木鱉子新者去皮,細研醋調,以雞翎敷,隨手消。

《孔氏家傳》治小兒丹瘤方。

赤小豆,蛤粉

上等分為末,用園荽汁調塗。

《吉氏家傳》治小兒丹、瘡遍赤方。

上末浮炭(打鐵者)。細羅蜜調,敷之隨手瘥。

《吉氏家傳》發丹,遍身熱,服前《聖惠》六味升麻散後,更宜塗此方。

滑石,乳頭香(各一分)

上以雞子清調塗之。

《吉氏家傳》治小兒丹毒、癮疹方。

上天麻末,每服半錢。或丈夫、婦人每服二錢,紅酒調下。

白話文:

將升麻、犀角屑、白蘞、黃芩、梔子(各三兩)、藍葉(切,一升)、石膏(四合,碎)、生地黃(四兩)以五升水和二升竹瀝煮至二升半,去渣。用布沾取藥液敷在患處,乾了就再換。 另有一方:將𦷧菜(切,一升)、豉(五合)、芒硝(五兩)搗爛,用水調成泥狀,敷於患處。 又一方:採用豬槽下的泥土,直接敷在患處即可見效。 還有一方:服用黃龍湯三合,並塗抹在患處。 另一方法:使用生麻油塗抹患處。 治療小兒惡毒、丹毒赤及風疹:將甘草搗爛後敷在患處。 另有配方:取小豆屑五合,與生麻油混合成泥狀塗抹。 還有一法:將蔓菁根搗爛後敷於患處。 另一個偏方:取婦女月經時穿過的衣服清洗後,敷在患處,但不要洗掉衣服中間的污漬。 還有另一種做法:使用白鵝血塗抹患處,乾燥後需更換。 對於小兒半身皆紅且逐漸擴散的情況:牛膝和甘草等量切好,以五升水煮沸,去除殘渣,與爐灶下的黃土混合後封住患處。 錢乙治熱毒氣滯於肌膚,引起皮膚上出現如丹般的紅色:白土(一分)、寒水石(半兩),研磨成末,用米醋或清水調勻塗抹。 張銳《雞峰方》治療丹瘤:細細搗碎,與豆豉水混合後敷在患處。 張銳另外一個方子:梔子去皮研末,用水調勻後塗抹。 張銳還提供了一個方法:生地黃搗爛取汁,塗抹於患處。 張銳另一個治療方案:大黃末與芒硝等量混合,加水調勻後塗抹。 《劉氏家傳》對付小兒發丹的方法:採摘兒童常玩弄的草子或葉子,以及沙莧等量,搗爛後用絹包裹,在患處摩擦,馬上見效。 《莊氏家傳》治療丹瘤:新鮮木鱉子去皮細研,用醋調勻,以雞毛敷抹,即刻消腫。 《孔氏家傳》處理小兒丹瘤:赤小豆與蛤粉等量研末,用芫荽汁調和塗抹。 《吉氏家傳》治療小兒丹瘡遍體紅腫:打鐵產生的浮炭研細,以蜜調勻後敷用,馬上見效。 《吉氏家傳》在使用《聖惠》六味升麻散後,全身發熱的小兒發丹情況下,可再塗此方:滑石、乳頭香(各一分),用雞蛋清調勻塗抹。 《吉氏家傳》針對小兒丹毒、癮疹:天麻研末,每次服用半錢。成人則每次服用二錢,用紅酒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