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三 (1)

1. 卷第三十三

(眼目耳鼻)凡二十四門

2. 眼赤痛第一

(目腫附)

《巢氏病源》小兒目赤痛候:肝氣通於目,臟內有客熱,與胸膈痰飲相搏,熏漬於肝,肝中熱氣衝發於目,故令目赤也,甚則生翳。

白話文:

巢氏病源,小兒眼睛發紅疼痛的症狀:肝氣流通到眼睛,內臟有外來熱氣,和胸膈之間的痰飲相搏擊,薰染肝臟,肝臟中的熱氣衝發到眼睛,所以眼睛發紅,嚴重時會產生翳障。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眼病證,嬰孩小兒目赤者,因上焦壅熱,痰飲相搏,熏漬於肝,以致眼昏澀疼痛,宜用金連散、(方見夾驚傷寒門中)。輕青丹(方見單傷寒門中)。洗肝散、四順散各二、三服,相間與之。並用青涼膏貼兩太陽穴。(三方並見本門)。如依資次不退,腑臟痰壅漸加,熱痛,其熱氣蘊積,則變生障翳。

白話文:

漢東王先生所著的《家寶》中,記載了治療眼病的方劑。對於嬰兒和兒童的眼部發紅疼痛,是由於上焦壅熱,痰飲相搏,燻漬於肝臟,導致眼睛昏澀疼痛。此時應使用金連散、輕青丹、洗肝散、四順散,各服用二至三次,交替服用。同時,使用青涼膏貼在兩側太陽穴上。(三種方劑的詳細內容,請參考本篇之夾驚傷寒門、單傷寒門。)如果依次服用後,病情沒有好轉,反而加重,腑臟痰壅加劇,熱痛加劇,其熱氣蘊積,則會演變成障翳。

《外臺》五忌云:凡目疾,不問少長男女等,所忌有五:一房室;二面酒;三目衝風冷霜雪,向日遠視;四哭泣嗔怒;五終身不用吃生、五辛、蕎麥、煮葵菜。若因疾犯者,則疾深難療。幸細意將慎,百無一失,故其五忌也。兒小者雖不能皆犯此五忌,然其間有不可不忌者。

白話文:

《外臺》中提到五種禁忌:所有眼疾患者,無論男女老少,都有五種禁忌:一是房事;二是喝酒;三是眼睛受到風、冷、霜、雪的刺激,以及長時間直視太陽;四是哭泣、生氣;五是終身不吃生冷食物、辛辣食物、蕎麥、煮熟的葵菜。如果因為疾病而違反了這些禁忌,那麼疾病就會加重,難以治療。希望大家能夠細心地遵守這些禁忌,這樣才能保證眼睛健康,避免疾病的發生。對於小孩子來說,雖然不能完全遵守這五種禁忌,但也有一些禁忌是不能違反的。

《顱囟經》治孩兒赤眼,並胎熱及疳瘴多淚。茴香散

茴香,冬青膽(陰乾),生甘草(各等分)

上每洗眼時,取藥一分,水一盞,煎十沸後溫洗之。或孩兒長大,即加藥並水。

《顱囟經》孩子用洗眼後,更服飲子方。

白話文:

《顱囟經》治療小孩紅眼,以及胎熱和疳症引起的多淚。使用茴香散。 茴香,冬青膽(陰乾),生甘草(各等分) 每次洗眼時,取藥一份,水一碗,煮沸十次後溫洗。如果孩子年齡較大,可增加藥量和水量。 《顱囟經》記載孩子洗眼後,還需服用飲子方。

知母,黃芩,青葙子,地膚子,秦皮,車前草,山梔子,獨活(各等分)

上件藥以水五合,煎二合,去滓溫服。忌食如常。

白話文:

  1. 知母:具有清熱、生津、潤肺、止咳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肺熱咳嗽、口乾舌燥等症狀。

  2. 黃芩: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性病、痢疾、黃疸等疾病。

  3. 青葙子:具有明目、散風、清熱、解毒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眼疾、風熱感冒、皮膚瘙癢等症狀。

  4. 地膚子: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止瀉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淋、血痢、便血等症狀。

  5. 秦皮: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性病、血熱出血等症狀。

  6. 車前草:具有清熱、利尿、明目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淋、小便不利、目赤腫痛等症狀。

  7. 山梔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性病、血熱出血等症狀。

  8. 獨活:具有祛風、除濕、散寒、止痛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關節疼痛、腰痠背痛等症狀。

《千金》治目熱眥赤,生赤脈侵睛,瘜肉,急痛閉不開,如芥在眼磣痛。大棗煎,方

白話文:

《千金方》記載治療眼睛紅腫,眼睛充血布滿赤色脈絡,長出血肉侵犯黑色的眼珠,眼睛疼痛緊閉不能睜開,像芥末進到眼睛一樣疼痛。可以使用大棗煎服來治療。

大棗(七枚,去皮核),黃連(二兩,碎,綿裹),竹葉(四,五合)

白話文:

大棗(七枚,去皮去核),黃連(二兩,搗碎,用棉花包好),竹葉(四、五合)

上三味,以水二升,先煮竹葉取一升,澄清取八合。內棗肉、黃連煎取四合。去滓令淨,細細以敷眥中。

《千金翼》治目赤痛方。

白話文:

以上三種藥材,加入二升水,先煮竹葉取一升,澄清後取八合。再加入棗肉、黃連煎取四合。去除渣滓使乾淨,細細塗敷在眼瞼內側。

雄黃,細辛,乾薑(各一銖),黃連(四銖)

白話文:

雄黃、細辛、乾薑(各一公克),黃連(四公克)

上四味細篩,綿裹,以唾濡頭注藥,內大眥,必閉目,目中淚出,須臾自止。勿手近,勿用冷水澆。

《千金翼》又方

雄黃,乾薑,黃連,礬石(燒半日。各一分)

上四味合用之如前方,可加細辛一分。

《千金翼》治目赤,口乾唇裂方。

白話文:

將上述四種藥材細細研磨過篩,用棉布包裹,以唾液沾濕藥物,放入眼角,必須閉上眼睛,眼中會流淚,一會兒自然停止。不要用手靠近,也不要用水冷敷。 《千金翼》另一個配方 雄黃,乾薑,黃連,礬石(燒半日,各取等量) 上述四種藥材混合使用,如同前面的配方,可以加入等量的細辛。 《千金翼》治療眼紅、口乾唇裂的配方。

石膏(一斤,碎),生地黃汁,赤蜜(各一升),淡竹葉(切,一升)

白話文:

石膏(一斤,搗碎),生地黃汁,赤蜜(各一升),淡竹葉(切碎,一升)

上四味,以水一斗二升,煮竹葉取七升,去滓,下地黃汁,兩沸,下澄清;煮石膏取一升半,蜜取三升,細細服之。

《千金翼》治赤眼方。

白話文:

將上面的四種藥材放入十二升水中,加入竹葉一起煮,煮到剩七升後,去除渣滓,然後加入生地黃的汁液,煮沸兩次,讓它沉澱澄清;另外將石膏煮取一升半的汁液、加入三升蜂蜜,然後慢慢飲用。

上取杏仁四十九顆,末之。絹袋裹飯底蒸之,熱絞取脂。以銅青、胡粉各如大豆,乾薑、鹽各如半大豆,熟研之。以雞毛沾取掠眼中眥頭。日二,不過三瘥。

白話文:

  1. 取 49 顆杏仁,研磨成粉末。

  2. 將杏仁粉末放入絹布袋中,隔著飯甑蒸熟。

  3. 趁熱將杏仁油絞出。

  4. 將銅青、胡粉、乾薑、鹽,各自研磨成粉末,大小如半粒大豆。

  5. 將雞毛沾取這些粉末,輕輕塗抹在眼角。

  6. 早晚各塗抹一次,連續使用不超過三、四天,即可痊癒。

《千金翼》赤眼方。

杏仁脂(一合),鹽綠(如棗核大),印成鹽(三顆)

白話文:

杏仁油(一兩),綠鹽(像棗核那麼大),印子鹽(三顆)

上三味,取杏仁脂法:先搗杏仁如脂,布袋盛,蒸熟絞取脂。置密器中,納諸藥,直坐著其中,密蓋二、七日。夜臥注目四眥,不過七度瘥止。

《千金翼》治赤眼不問久近方。

白話文:

上述的三種藥材,取杏仁脂的方法如下:

  1. 首先將杏仁搗碎成糊狀,放入布袋中。

  2. 將布袋放入蒸鍋中蒸熟,然後絞取杏仁脂。

  3. 將杏仁脂放入密封的容器中,加入其他藥物。

  4. 將容器放入密閉的空間中,並在容器中直立坐著。

  5. 將容器密封面蓋好,靜置二到七天。

  6. 晚上睡覺前,集中注意力注視容器中的四個角落,這樣重複七次即可痊癒。

上用硇砂三兩一味,以醋漿垍器中浸,日中曝之三日。藥著器四畔,乾者取如粟米大,夜著兩眥頭,不過三、四度永瘥。並石鹽、石膽等尤佳。

《千金翼》治眼赤暈白膜翳方。

白話文:

將硇砂三兩一味藥材,浸泡在醋漿水中,在太陽下曝曬三天。藥材會附著在器皿的四邊,曬乾後取如粟米大小的藥材,在晚上點在兩眼內眼角處,點藥不過三、四次即可痊癒。如果再加入石鹽、石膽等藥材,效果更好。

上用麻燭一尺,薄批豬脂裹使匝,燃燭,以銅器承取脂。內蕤仁三十枚,研胡粉少許,合和令熟,夜內兩眥中。

白話文:

點燃一根一尺長的麻燭,在上面塗上一層薄薄的豬油,讓它能完全包覆住燭芯。點燃蠟燭後,用銅器承接住燭油。取三十顆蕤仁,研磨少許胡粉,混合攪拌均勻,在睡前均勻塗抹在兩隻眼睛的上眼瞼和下眼瞼內側。

《千金翼》又方

上用枸杞汁洗目,日五度良,煮用亦得。

《千金翼》治赤眼方。

石膽,蕤仁,鹽綠,細辛(各一兩),生驢脂(一合)

上五味為末,以乳汁和,夜點兩眥。

《外臺》謝道人療眼暴腫毒,痛不可忍欲生翳方。

白話文:

《千金翼》另有一方: 使用枸杞子的汁液洗眼睛,每天五次效果好,煮沸後使用也可以。 《千金翼》治療紅眼病的藥方: 石膽、蕤仁、鹽綠、細辛(各一兩),生驢脂(一合) 將上述五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乳汁調和,晚上塗抹在眼瞼內側。 《外臺》謝道人治療眼睛突然腫脹、疼痛難忍、可能長翳的藥方。

決明子,梔子仁(肥精者),地膚子,茺蔚子,干藍菜(切。各一升),石膏(研),升麻(切。各四兩),苦竹葉(切,二升),芒硝(二兩),春車前草汁(一升二合),冬瓜子(三升,為末)

白話文:

決明子、梔子仁(取肥大精美的)、地膚子、茺蔚子、幹藍菜(切碎,各一升)、石膏(研磨成粉)、升麻(切碎,各四兩)、苦竹葉(切碎,二升)、芒硝(二兩)、春車前草汁(一升二合)、冬瓜子(三升,研磨成粉)

上十一味以水二斗,煮竹葉取七升二合,去滓,納諸藥煮取四升,分為四服。每服相去可兩食間,再服為度。小兒減藥,以意裁之。

白話文:

把以上十一種藥加上二斗水,用竹葉煮七升二合,去除渣滓,加入藥物煮出四升,分為四次服。每次服藥之間相隔兩餐時間,再次服藥為度。小孩減量,以酌情判斷。

《外臺》:《古今錄驗》療小兒眼痛方。

上用取淡竹瀝拭之。

《外臺》:《古今錄驗》又方

上取鯉魚膽敷之。(《嬰孺》以鯉魚膽點。)

《外臺》:《古今錄驗》又方

上取車前草汁,和竹瀝敷之。(《嬰孺》以二物洗。)

《外臺》:《古今錄驗》又方

上以人乳浸黃連點之。

《外臺》劉氏療小兒赤眼方。

黃連(三分),朴硝(一分,燒令乾)

上二味,以婦人奶汁浸之,點眼良。(《聖惠》云:浸半日。)

《外臺》:《小品》療小兒蓐內赤眼方。

上赤膜薄切,冷水浸,以貼之妙。

《外臺》:《小品》又方

上取羊子肝薄切,以井華水浸,以貼之妙。

《外臺》:《小品》又方

上取黃柏,以乳浸點之。

白話文:

《外臺》記載了《古今錄驗》治療小兒眼痛的方法。 使用淡竹瀝擦拭眼睛。 《外臺》還記載了《古今錄驗》另一種方法, 使用鯉魚膽塗抹。(《嬰孺》中提到,可以使用鯉魚膽點眼。) 《外臺》記載了《古今錄驗》另一種方法, 取車前草汁,混合竹瀝塗抹。(《嬰孺》中提到,可以用這兩種物質清洗眼睛。) 《外臺》記載了劉氏治療小兒紅眼的方法。 使用黃連(三分)和朴硝(一分,燒乾), 將這兩種藥材用婦女的乳汁浸泡後,點眼效果很好。(《聖惠》提到,需浸泡半日。) 《外臺》記載了《小品》治療小兒產後紅眼的方法。 取薄切的紅膜,用冷水浸泡,然後貼在眼部效果極佳。 《外臺》記載了《小品》另一種方法, 取羊肝薄切,用井華水浸泡,然後貼在眼部效果極佳。 取黃柏,用乳汁浸泡後點眼。

《聖惠》治小兒肝臟風毒上衝,眼赤痛,開張不得,頭額疼痛。羚羊角散,方

白話文:

聖惠方:治療小兒肝臟風毒上衝,眼睛發紅疼痛,無法睜開,頭額疼痛。

羚羊角散:

組成:羚羊角3克,菊花3克,金銀花3克,蟬蛻3克,荊芥3克,防風3克,川芎3克,赤芍藥3克,柴胡3克,黃芩3克,連翹3克,薄荷3克,甘草3克。

用法:將所有藥材搗成細末,用溫水送服。

功效:解毒清熱,祛風明目。

主治:小兒肝臟風毒上衝,眼赤痛,開張不得,頭額疼痛。

羚羊角(屑),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葳蕤,防風(去蘆頭),甘菊花,牛黃(細研入),元參,赤芍藥,黃芩,梔子仁(各一分)

白話文:

羚羊角(屑)、甘草(炙烤微赤後切碎。各二錢五分),葳蕤、防風(切掉蘆頭)、甘菊花、牛黃(研磨細入藥)、元參、赤芍藥、黃芩、梔子仁(各一錢二分五釐)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牛黃一字,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聖惠》治小兒眼風熱、澀、赤痛。梔子仁散,方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篩成粗粉。每次取一錢,用水一小碗煎煮至六分滿,濾去渣滓。加入牛黃一點,根據孩童的年齡大小調整劑量,溫服。 《聖惠方》用於治療小兒眼睛因風熱引起的乾澀、紅痛。此處提到的是梔子仁散的配方。

梔子仁,黃芩,犀角(屑),龍膽(去蘆頭),赤芍藥,黃連(去須),川大黃(銼,微炒),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

白話文:

梔子仁、黃芩、犀角屑、龍膽(去蘆頭)、赤芍藥、黃連(去須)、川大黃(銼,微炒)、甘草(炙微赤,銼),各取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赤眼,澀痛不開,由膈中有熱。宜服,決明散,方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碗,煎至剩一半,去掉殘渣後溫服。根據孩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聖惠》記載治療小兒眼睛紅赤、澀痛難以張開,是因為胸膈部位有熱毒。適合服用決明散。

決明子,子芩,柴胡(去苗),川大黃(銼,微炒),川升麻,梔子仁,甘草(炙微赤,銼),羚羊角(屑。各半兩),石膏(一兩)

白話文:

決明子、子芩、柴胡(去掉枝葉)、川大黃(切碎,微炒)、川升麻、梔子仁、甘草(烤至微紅色,切碎)、羚羊角(磨碎。各半兩)、石膏(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竹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隨兒大小加減溫服。

《聖惠》治小兒熱毒,眼疼痛赤澀,熱淚不止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篩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加入七片竹葉,煎煮至剩五分之量,去掉渣滓。不分時間,根據孩童年齡大小調整劑量,溫服。 出自《聖惠方》,用於治療小兒熱毒引起的眼痛、紅腫、刺痛,以及熱淚不停流出的症狀。

元參,決明子,甘草(炙微赤,銼),黃芩,梔子仁,犀角(犀),牛黃(細研。各半兩),龍腦(半錢,細研)

白話文:

元參、決明子、炙至微紅的甘草(切成碎末)、黃芩、梔子仁、犀牛角,用細小研磨加工的牛黃(各半兩),龍腦(半錢,研成細末)。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以食後以蜜水調下半錢,五歲以上增之。

《聖惠》治小兒肝臟壅熱,兩眼赤痛。龍腦散,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成為細粉。全部混合均勻。每次飯後用蜂蜜水調服半錢,五歲以上的兒童可適當增加劑量。 《聖惠》中治療小兒肝臟熱盛,兩眼紅腫疼痛的方劑,名為龍腦散。

龍腦(一錢,細研),梔子仁,黃芩,麥門冬(去心,焙),地骨皮,川升麻,犀角(屑,各半兩),川大黃(一兩,銼,微炒),甘草(炙微赤,銼),牛黃(細研。各一分)

白話文:

  • 龍腦(一錢,研成粉末)

  • 梔子仁

  • 黃芩

  • 麥門冬(去除種子,焙乾)

  • 地骨皮

  • 川升麻

  • 犀角(研成粉末,各半兩)

  • 川大黃(一兩,切碎,略微炒過)

  • 甘草(炙烤至微紅,切碎)

  • 牛黃(研成粉末。各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水調下半錢,五歲以下可服一字。

《聖惠》治小兒肝臟風熱,上注眼目,赤腫疼痛。羚羊角散,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篩成細粉。每次飯後用溫水調服半錢,五歲以下的小孩可以服用一點點。 《聖惠》記載治療小兒肝臟風熱,上攻至眼目,引起紅腫疼痛的羚羊角散的配方。

羚羊角(屑),犀角(屑),赤芍藥(各三分),黃連(去須),馬牙硝,硃砂(細研。各一分),牛黃,天竺黃(各細研),川升麻,芎藭,甘草(炙微赤,銼),當歸(銼,微炒。各半兩)

白話文:

羚羊角(研成粉末),犀牛角(研成粉末),赤芍藥(各三錢),黃連(去須),馬牙硝,硃砂(研磨成細粉。各一錢),牛黃,天竺黃(各研磨成細粉),川升麻,川芎,甘草(烤至微紅,切成小段),當歸(切斷,微炒。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煎竹葉湯,放溫調下一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肝臟風熱上攻,眼目赤痛。真珍散,方

白話文:

  1. 將以上的中藥搗碎,研磨成細粉。

  2. 將研磨好的藥粉與竹葉湯混合均勻。

  3. 每劑藥服用時,以溫水調和一錢的藥粉。

  4. 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適當調整用藥量。

真珠(末研入),青葙子(各一分),牛黃(細研),甘草(炙微赤,銼),黃連(去須。各半分),蔓菁子(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都研令勻。每服以熟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真珠(研磨成末):1份

青葙子:1份

牛黃(研磨得非常細):0.5份

甘草(烤至微紅,切成小塊):0.5份

黃連(去除須子):0.25份

蔓菁子:0.5兩

《聖惠》治小兒肝臟久積風熱,毒上攻兩眼,赤痛。宜服,胡黃連散,方

胡黃連,真珠(末,研入。各一分),梔子仁,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

白話文:

《聖惠》中關於治療小兒肝臟長久積聚風熱,毒氣攻上雙眼,導致眼睛發紅疼痛的方劑:

胡黃連散:

配方:

  • 胡黃連 3 克
  • 黃芩 3 克
  • 連翹 3 克
  • 金銀花 3 克
  • 菊花 3 克
  • 桑葉 3 克
  • 薄荷 3 克
  • 牛蒡子 3 克
  • 桔梗 3 克
  • 甘草 1.5 克

製法:將以上所有藥材混合、研磨成細粉。

用法用量:每次取 3-4 公克藥粉,以溫開水送服,每日 2 次。

功效:清肝熱、解毒、消炎、明目。

主治:小兒肝臟久積風熱,毒上攻兩眼,赤痛。

上件藥搗,羅為散,入真珠粉同研令勻。每服一字,濃煎竹葉湯溫溫調下,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肝心壅熱上衝,眼赤腫疼痛。牛黃丸,方

白話文:

把前面所說的藥搗碎,篩製成粉末,加入珍珠粉,一起研磨到均勻。每次服用一支藥匙的藥粉,用濃煎的竹葉湯調成溫熱的藥液服下,不受時間限制。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增減藥量服用。

牛黃,熊膽(各細研,一分),硃砂(細研,水飛過),黃連(末,各半兩),龍腦(細研),膩粉(各一錢)

白話文:

牛黃、熊膽 (各研成細末,各一分);硃砂 (研磨細膩,水飛過),黃連 (研成末,各半兩);龍腦 (研磨細膩),膩粉 (各一錢)

上件藥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熱毒,眼赤痛。黃連水藥煎,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全部研磨均勻,用煉蜜混合製成如麻子大小的丸劑。不分時間,用溫水送服五丸。根據孩童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聖惠》記載治療小兒熱毒、眼睛紅腫疼痛的方子,使用黃連煎水服用。

黃連(去須),蕤仁(湯浸,去皮,研入),杏仁(各四十九枚。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入),黃柏(銼),青鹽(各半兩),膩粉,龍腦(細研。各一錢)

白話文:

黃連(去除鬚)

蕤仁(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研磨成粉放入)

杏仁(四十九枚,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尖端和雙仁,研磨成粉放入)

黃柏(切碎)

青鹽(各半兩)

膩粉

龍腦(研磨成細粉,各一錢)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以生絹袋盛,用雪水二大盞,浸藥一七日,取出藥袋子,將藥汁灌在竹筒內,密裹封,坐在重湯鍋中,煮一伏時,掘地坑子深三尺,埋一宿取出,入龍腦攪令勻,以瓷瓶盛,旋取點之。

白話文:

把藥材搗成細粉,均勻混合。用生絹袋子裝好,加入兩大杯雪水,浸泡7天。取出藥袋,將藥汁倒入竹筒中,封口密封,放在沸騰的鍋中煮一個伏時(10天)。挖一個3尺深的坑,將藥置於坑中,埋一個晚上。取出後,加入龍腦攪拌均勻,裝入瓷瓶中,旋轉取出使用。

《聖惠》治小兒暴赤眼澀痛神效方。

龍腦(半錢),秦皮(銼),黃連(去須),甘草(生銼),馬牙硝(煉過,細研。各半兩)

白話文:

《聖惠》治療小兒突然出現的紅眼、澀痛的神奇有效方: 冰片(半錢),秦皮(切碎),黃連(去除鬚根),甘草(生用,切碎),馬牙硝(煉製過,細研。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水一大盞浸藥一宿,以銀銚子煎至五分,以新綿濾過,入龍腦攪令勻,用瓷器盛。日三度,以銅箸點之。

白話文:

將藥搗成粉末。用水一大碗浸泡藥粉一整晚,用銀銚子煮至藥汁減少五分之一,用新的棉花過濾,加入龍腦攪拌均勻,用瓷器盛裝。每日三次,用銅製的筷子點著藥液塗抹。

《聖惠》治小兒暴赤眼澀痛,點眼方。

黃連(末),杏仁(湯浸,去皮尖。各一分),膩粉(半錢),蕤仁(半分,湯浸,去皮)

白話文:

黃連(磨成粉末),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各取等量),鉛粉(取半錢),蕤仁(取半分,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

上件藥先將杏仁、蕤仁爛研如膏,後入黃連、膩粉相和研了,以新綿厚裹卻,以新汲水半小盞,於淨器內浸藥半日,捩取汁。日三、四度點之。

白話文:

首先將杏仁、蕤仁搗爛成膏狀,然後加入黃連、膩粉一起研磨均勻,用新的厚棉布包好藥丸,用半小盞新汲來的水,在乾淨的器皿中浸泡藥物半天,擰出藥汁。每天點藥三到四次。

《聖惠》又方

甘蔗汁(三合),黃連(末,半兩)

上件藥於銅器中以慢火熬養,令汁減半,以綿濾。每日三、四度點之。

《聖惠》又方

龍腦(一錢),川朴硝(半兩)

上件藥都研令細。每用如綠豆大,日三、四度點之。

《聖惠》治小兒眼暴赤痛,點眼方。

雞子(一枚),黃連(末,半兩)

白話文:

《聖惠》另一個方子: 甘蔗汁(三合),黃連(粉末,半兩) 將上述藥物放在銅器中用小火煎煮,直到汁液減少到一半,然後用棉布過濾。每天點眼三到四次。 將上述藥物全部研磨成細粉。每次使用如綠豆大小,每天點眼三到四次。 《聖惠》治療小兒眼睛突然變紅且疼痛的點眼方: 雞蛋(一個),黃連(粉末,半兩)

上取雞子敲破頭,作小竅子,出黃取清,調拌黃連末,卻內雞子殼中,蠟紙封裹,於青泥坑中浸三兩日,不得令沒。取出。日三、四度點之。

白話文:

把雞蛋敲開一個小洞,倒出蛋黃,放入黃連粉攪拌均勻,再倒回蛋殼中,用蠟紙封好,浸泡在青泥坑中三兩天,但不要浸沒。取出後,每天點三到四次。

《聖惠》又方

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龍腦(三豆許大)

上件藥先研杏仁,後入龍腦,同研如膏。頻點少許目眥中,瘥。

《聖惠》治小兒目暴赤,熱毒腫痛方。

蕤仁(一分,去皮,研),黃連(末,半兩)

白話文:

《聖惠》另一個處方: 杏仁(一份,用湯水浸泡後去除皮和尖),龍腦(大約三粒豆子大小) 將上述藥材先研磨杏仁,然後加入龍腦,一同研磨成膏狀。經常取少量點在眼內角,直至痊癒。 《聖惠》治療小兒眼睛突然變紅,因熱毒引起腫痛的方子。 蕤仁(一份,去皮後研磨),黃連(研成粉末,半兩)

上件藥同研,以綿裹,內雞子白中,浸一宿後,和如膏。以半小豆大,點目兩眥,良久,用熱水洗之。

《聖惠》治小兒眼痛赤,洗眼方。

白話文:

把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用棉花包起來,放在雞蛋清中浸泡一夜,然後和成膏狀。取半小豆大小的膏藥,點在眼睛的眼角處,過一段時間後,用熱水清洗乾淨。

黃柏,秦艽(去苗。各一兩),蕤仁(半兩,湯浸,去皮),干棗(一七枚,去核)

白話文:

黃柏、秦艽(去除根須,各一兩),蕤仁(半兩,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幹棗(十七枚,去除果核)。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大盞,煎至二盞,去滓。放溫時時用洗之。

生地黃,黃芩,決明子(各一兩),竹葉(切,一升),赤芍藥(半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二碗煮一二十沸,去滓,澄清。日三、四度洗之。

《聖惠》治小兒眼赤痛,不能開方。

竹瀝(三合),人乳汁(一合)

上件藥相和,以綿濾過,時時拭眼中。月內兒及三歲以下,並宜用之。

《聖惠》治小兒肝臟風熱,上攻於目,疼痛不止。宜用,牛黃膏,方

牛黃(一分),川大黃(一兩,細銼,生用)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細切。用水三大碗煎煮至剩下兩大碗,濾去藥渣。待藥液溫暖時,隨時可用來清洗。 生地黃、黃芩、決明子(各三十克),竹葉(切碎,一百克),赤芍藥(十五克) 將上述藥材細切,用水兩碗煮沸十到二十次,去除藥渣,澄清藥液。每日三到四次清洗使用。 《聖惠方》治療小兒眼睛紅腫疼痛,無法睜開的方法。 竹瀝(九十毫升),人乳汁(三十毫升) 將上述藥物混合,用棉布過濾,隨時擦拭眼睛。一個月內的嬰兒及三歲以下的小孩都適合使用。 《聖惠方》治療小兒肝臟風熱上攻於目,引起疼痛不止的方劑,宜使用牛黃膏。 牛黃(三克),川大黃(三十克,細切,生用)

上先搗、羅大黃為末,與牛黃同研令勻,以生地黃汁調如稀膏。勻於紙上貼眼,候乾,時時以冷水潤之,如食頃間重換。

白話文:

首先將大黃搗碎、篩去粗末,與牛黃一起研磨至均勻,再用生地黃汁調成稀稠適當的膏狀。將藥膏均勻地塗抹在紙上,貼在眼睛上,等藥膏乾了之後,時時以冷水潤濕,就像吃東西的時間那樣,隔一段時間再重新更換新的藥膏。

《聖惠》治小兒蓐內患赤眼方。

黃連(去須),黃柏(各一錢)

上件藥細銼,以奶汁浸半日,綿裹濾去滓,頻點之。

太醫局,羚羊角散,治大人、小兒一切風熱,毒氣上衝,眼目暴發赤腫,或生瘡疼痛,隱澀羞明方。

白話文:

《聖惠》治療小兒臥室內患赤眼的方子。 黃連(去除鬚根),黃柏(各一錢) 將上述藥材細切,用奶汁浸泡半天,用棉布包裹過濾掉殘渣,頻繁滴用。 太醫局的羚羊角散,用於治療成人及小兒所有因風熱引起的,毒氣上衝,眼睛突然紅腫,或生瘡痛,視物模糊,畏光等症狀。

羚羊角(鎊),川升麻,黃芩,車前子,甘草(微炙。各十兩),決明子(二十兩),草龍膽(去蘆頭),梔子仁(各五兩)

白話文:

  • 羚羊角(鎊):瓦上鎊。

  • 川升麻:十兩。

  • 黃芩:十兩。

  • 車前子:十兩。

  • 甘草(微炙):十兩。

  • 決明子:二十兩。

  • 草龍膽(去蘆頭):五兩。

  • 梔子仁:五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食後溫熟水調下,日進三服。小兒可服半錢。

太醫局,秦皮散,治大人、小兒風毒赤眼,腫痛癢澀,眵淚昏暗方。

秦皮(銼),桂府滑石(槌碎),黃連(去須。各十兩)

上為末。每用半錢,沸湯點,去滓,溫熱頻洗。

《嬰孺》治小兒赤眼方。

黃連(半兩,槌),丁香(五個),棗(一枚,去核)

上以水半升,銅器中煎至一大合,勿令灰入,澄了。卻入銅器中,紙封頭避塵土,點眥中。

《嬰孺》治小兒頭眼熱痛方。

木香,白檀香(各三分)

上為末,以水塗額上,干則易之。

《嬰孺》又方

上取芭蕉汁塗額上,立愈。

《嬰孺》治小兒肝熱沖眼。決明湯,方

白話文: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飯後用溫開水調服,每日三次。兒童可減半服用。 太醫院的秦皮散,用於治療成人及兒童因風毒引起的紅眼,症狀包括腫脹、疼痛、癢感、澀滯、眵淚以及視力模糊。 秦皮(銼碎),桂府滑石(敲碎),黃連(去須。各十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使用半錢,用沸水衝泡,濾去渣滓,保持溫熱頻繁清洗眼睛。 《嬰孺》中記載的小兒紅眼治療方法。 黃連(半兩,敲碎),丁香(五個),棗(一枚,去核) 用水半升,在銅器中煎煮至剩一大合,避免灰燼混入,澄清後。再倒入銅器中,用紙密封頂部以防塵土,點眼內側。 《嬰孺》中記載的小兒頭部與眼睛發熱疼痛的治療方法。 木香,白檀香(各三分)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塗抹在額頭上,乾燥後更換新的藥粉。 《嬰孺》中的另一方法 取芭蕉汁塗抹額頭,立即見效。 《嬰孺》中治療小兒肝熱上衝至眼睛的決明湯配方。

決明子,大黃,子芩,梔子仁(各七分),升麻,芍藥,柴胡(各六分),枳殼(三分,炙),竹葉(切,八合),石膏(十分,碎,綿裹),杏仁(去皮、碎),甘草(炙。各二分)

白話文:

決明子、大黃、芩子、梔子仁(各七錢),升麻、芍藥、柴胡(各六錢),枳殼(三錢,烤過),竹葉(切碎,八合),石膏(十錢,搗碎,用棉布包好),杏仁(去皮、搗碎),甘草(烤過,各二錢)。

上以水四升,煮一升二合為四服。一、二歲兒一合。若生障翳,加地膚子五分。

《嬰孺》治小兒眼赤膜,膜不開,隔中有熱。決明湯,方。

白話文:

使用四升水,煮至剩下一升二合,分成四次服用。一到兩歲的小孩每次服用一合。如果長了翳障,可加入五分的地膚子。 《嬰孺》中記載治療小兒眼睛紅腫、眼皮粘連不開,以及眼內有熱症的方子,名為決明湯。

決明子,子芩,淡竹葉(切,五合),大黃(各五分),升麻,梔子,石膏(綿包,碎。各四分),柴胡,枳殼(炙,各三分),甘草(一分半)

白話文:

決明子,炒過的子芩,淡竹葉(切碎,五合),大黃(各五分),升麻,梔子,石膏(用棉布包好,搗碎。各四分),柴胡,枳殼(炒過,各三分),甘草(一分半)

上以水二升七合,煮七合,二百日兒為三服。

《嬰孺》治小兒眼赤痛,有膿壯熱,已服湯自下不消。澤瀉湯,方

白話文:

用兩升七合的水,煮至剩下七合,分三次服用。 《嬰孺》治療小兒眼睛紅腫疼痛,有膿且發燒,已經服藥但自行排便後症狀未消。使用澤瀉湯的處方。

澤瀉,升麻,知母,柴胡,梔子仁,芍藥(各八分),決明子(五分),枳殼(炙,四分),竹葉(切,一升),杏仁(去皮尖),寒水石(碎。各六分)

白話文:

澤瀉、升麻、知母、柴胡、梔子仁、芍藥(各八公克),決明子(五公克),枳殼(炙,四公克),竹葉(切,三兩),杏仁(去皮尖),寒水石(碎。各六公克)

上以水五升,煮一升半,五、六歲為三服。

《嬰孺》治小兒眼痛方。

上取齏杵汁,注目中佳。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小兒目赤腫痛等,,洗肝散,方。

芍藥,防風(各一分),羌活,大黃(濕紙裹,煨),甘草(炙。各半分)

白話文:

先用五升水煮到剩下一半多一點,對於五、六歲的小孩可以分成三次服用。 《嬰孺》中的治療小兒眼痛的方子。 取搗碎的菜汁,滴入眼中效果很好。 漢東王先生《家寶》中的治療小兒眼睛紅腫疼痛的洗肝散配方如下: 芍藥,防風(各一份),羌活,大黃(用濕紙包著烤過),甘草(炒過的。各半份)。

上為末。每服嬰孩一字;二、三歲半錢及一錢。水一藥注或半銀盞,燈心、黑豆各少許,同煎十數沸,食後服之。

白話文:

要把藥粉磨成末狀。嬰兒每次服用一字分量;二、三歲兒童每次服用半錢到一錢。用一藥注或半銀盞的水,加入燈心、黑豆少許,一起煎煮十幾次沸騰,在餐後服用。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小兒目赤,上焦壅熱及退諸般潮熱,大便不通。四順散,方

當歸(洗去土),芍藥(洗),大黃(濕紙裹,煨),甘草(炙)

上等分為末。每服嬰孩一字;二、三歲半錢及一錢。水一藥注或半銀盞,於銀、石、砂銚中煎十數沸,溫服。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赤眼腫痛,貼太陽穴。清涼膏,方

上芙蓉葉見秋了採,陰乾為末。每用半錢或一錢,以井華水調貼之。

《四十八候》治風毒赤眼,通頂散,方

白話文: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療小兒眼睛紅赤,上焦熱盛以及退各種潮熱,大便不通。四順散,配方如下: 當歸(清洗去除泥土),芍藥(清洗),大黃(用濕紙包裹後烘烤),甘草(炒制) 以上材料等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嬰兒用量為一字;兩三歲的小兒半錢到一錢。用水一碗或半碗,在銀、石、砂鍋中煮沸十多次,溫熱服用。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療眼睛紅腫疼痛,貼太陽穴。清涼膏,配方如下: 取秋季採集的芙蓉葉,陰乾後研磨成粉末。每次使用半錢到一錢,以井水調和後貼敷。 《四十八候》治療風毒引起的眼睛紅腫,通頂散,配方如下:

石膏(煅),薄荷花(各一錢),川芎(二錢,炙),硼砂,牙硝(各半錢),甘草(二寸,炙)

白話文:

  • 石膏(煅燒):一錢

  • 薄荷花:一錢

  • 川芎:二錢(先炙乾)

  • 硼砂:半錢

  • 牙硝:半錢

  • 甘草:二寸(先炙乾)

上為末,麝香、蜜水調。

《劉氏家傳》小兒赤眼及斑瘡入眼方。

龍腦,薄荷,川黃連(各一兩)

上同末之,新汲水調塗頂上。

《張氏家傳》治上焦壅熱,牛黃散子,,偏療諸眼疾及小兒諸疾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麝香和蜂蜜水調勻。 《劉氏家傳》用於治療小兒赤眼及斑瘡入眼的方子。 龍腦、薄荷、川黃連(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一同研磨成末,用新打的井水調勻塗抹在頭頂。 《張氏家傳》用於治療上焦熱盛的牛黃散子,特別適用於各種眼疾及小兒多種疾病的治療方子。

肉桂,鬱金(各一兩),馬牙硝(四兩),甘草(半兩)

白話文:

肉桂、鬱金(各 30 克),馬牙硝(120 克),甘草(15 克)

上四味並生用,搗羅為散。有患眼十五年二十年,只吃一、二兩便瘥。小小赤眼,凡吃十服已來便瘥。臨臥用新汲水調一錢匕。

《莊氏家傳》截赤目,清神膏,方。

白話文:

把上述四味中藥材混合研磨成粉末。患有眼疾達十五到二十年的人,服用一到二兩就能治癒。輕微的紅眼病,服用十劑藥就能治癒。睡前用新汲取的水送服一錢匕的藥粉。

上每用杏仁三、四枚,去尖連皮,淨漱口爛嚼,以膩粉少許相拌,青色得所(用急熱湯浸散)。正臥用紙腳子去眼中時時點之,覺藥力行且便睡一時已來,或臨夜睡時用之,睡至曉神效,甚妙。

白話文:

  1. 每次使用三到四顆杏仁,去除尖端和外皮,漱口後將杏仁細嚼,加入少許膩粉攪拌,使之呈青色。(如果急用,可以用熱湯浸泡杏仁,使之快速變軟。)

  2. 在牀上平躺,用紙腳子沾取藥物,時時點於眼部。當藥物開始發揮作用時,就趕緊閉上眼睛睡覺,睡上一個時辰即可。

  3. 也可在臨睡前使用,睡到天亮後藥效就會顯現,效果非常顯著。

《王氏手集》大治小兒赤眼不可忍方。

上射干不許多少,細搗羅為末,每服一錢。用臘茶清調下,臨臥服。

《吉氏家傳》治目腫出血方。

甘草(五寸,用豬膽汁浸炙盡)

上為末,每服半錢。米泔調下。

《吉氏家傳》治小兒赤眼方。

牛黃,決明子,蕤仁(各等分)

上為末,蜜為丸如麻子大。臨臥乳汁下二丸,或豬膽丸妙。

白話文:

《王氏手集》治療小兒赤眼不能忍受的方子。 取適量射乾,細碎後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臘茶水調勻服用,睡前服用。 《吉氏家傳》治療眼睛腫脹出血的方子。 取五寸長的甘草,用豬膽汁浸泡後烤乾。 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米泔水調勻服用。 《吉氏家傳》治療小兒赤眼的方子。 取牛黃、決明子、蕤仁(各等份)。 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如麻子大小的丸劑。睡前用乳汁送服兩丸,或使用豬膽丸效果更佳。

《聖惠》灸法:小兒二、三歲,忽發兩眼大小眥俱赤。灸手大指、次指間後一寸五分,口陷者中各三壯,炷如小麥大。

《聖惠》又小兒熱毒風盛,眼睛疼痛,灸手中指本節頭三壯,名拳尖也。炷如小麥大。

白話文:

《聖惠》灸法記載:小孩子二、三歲時,突然發作兩眼大小眼角都發紅。在手掌的大拇指和食指之間,往後一寸五分的地方,凹陷處各灸三壯,每炷灸條的大小像小麥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