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十三 (3)
卷第十三 (3)
1. 胎風第一
《聖惠》治小兒胎風,手足抽掣。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天竺黃(各半兩),羌活(末),麝香(各一分),蠍(二枚,頭尾全,炒)
上件藥研,羅為細末,煉蜜和為丸如麻子大。一、二歲兒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三丸,三四歲兒每服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胎風,四肢驚掣,痰涎壅滯。宜服,水銀丸方
水銀(半兩,黑錫半兩同結作砂子),天麻(酒浸,焙乾),乾蠍(微炒),半夏(湯洗七遍去滑),鬱金,白附子(炮裂。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軟飯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一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四十八候治小兒胎風。通經散方
人參,茯苓,硃砂(各一分),當歸(半兩),蠍,牛膠(各一錢),蟬蛻(七個),紅芍藥(二分),甘草(五寸,炙),犀角(少許)
上為末。每服一錢半,麥門冬湯調下,杏仁湯亦可。
《張氏家傳》,蠍梢散,治小兒胎風,天瘹,客忤,急慢驚風,往來潮搐,涎盛喘逆,哽氣不安。
人參(三錢),白殭蠶(一分,直者),全蠍(一十四個),辰砂,真麝(各一分)
上件三味為細末外,再入辰砂、麝香同研勻。每服一字,金銀薄荷湯調下。如慢驚,即入白附子末一分。
白話文:
《聖惠》治療小兒胎風,手腳抽搐的藥方:
使用牛黃丸,配方如下:
牛黃、天竺黃各半兩,羌活末、麝香各一分,全蠍兩隻(去除頭尾後炒過)。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一到兩歲的小孩不限時間,用薄荷湯送服三丸;三到四歲的小孩每次服用五丸。可根據小孩的體型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聖惠》治療小兒胎風,四肢抽搐,痰液阻塞的藥方:
使用水銀丸,配方如下:
水銀半兩與黑錫半兩混合製成砂狀,天麻(用酒浸泡後烘乾)、乾蠍(稍微炒過)、半夏(用熱水洗七遍去除黏液)、鬱金、白附子(炮裂)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用軟飯調和製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不限時間,用薄荷湯送服一丸。可根據小孩的體型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四十八候治療小兒胎風的藥方:
使用通經散,配方如下:
人參、茯苓、硃砂各一分,當歸半兩,蠍、牛膠各一錢,蟬蛻七個,紅芍藥二分,甘草五寸(炙烤過),少量犀角。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半,用麥門冬湯調服,也可以用杏仁湯調服。
《張氏家傳》蠍梢散,治療小兒胎風、癲癇、受驚嚇引起的疾病、急慢性驚風、時好時壞的抽搐、痰多喘氣、呼吸困難、煩躁不安:
配方如下:
人參三錢,白殭蠶(直的)一分,全蠍十四隻,辰砂、真麝各一分。
將以上三味藥材研磨成細末,再加入辰砂、麝香一起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一字,用金銀花薄荷湯調服。如果是慢性驚風,則加入白附子末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