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 (5)
卷第三十 (5)
1. 大便不通第六
《巢氏病源》小兒大便不通候:小兒大便不通者,腑臟有熱,乘於大腸故也。脾胃為水穀之海,水穀之精化為血氣,其糟粕行於大腸。若三焦五臟不調和,熱氣歸於大腸,熱實,故大便燥澀不通也。
白話文:
《巢氏病源》小兒便祕的病因:小兒大便不通的原因是,臟腑中有熱,熱邪侵襲大腸所致。脾胃是水穀之海,水穀的精華化為血氣,剩下的糟粕在大腸中運行。如果三焦五臟不調和,熱氣聚集在大腸,熱盛,所以大便乾燥難以通暢。
《外臺》:《千金》,紫雙丸,主小兒身熱頭痛,食飲不消,腹脹滿,或小腹絞痛,大小便不利,或重下數起。小兒無異疾,惟飲食過度,不知自止,哺乳失節,或驚悸寒熱,惟此丸治之,不瘥,復可再服。小兒欲下,是其蒸候,哺食減少,氣息不快,夜啼不眠,是腹內不調,悉宜用此丸,不用他藥,數用神驗。《千金》不傳方。
白話文:
《外臺祕要》:“千金”方,紫雙丸。專治小兒發熱、頭痛、食積腹脹、腹脹滿、小腹絞痛、大小便不通,或反覆下痢。小兒沒有其他疾病,只是飲食過度,不知道自己節制,哺乳沒有節制,或驚嚇過度導致寒熱,這些症狀都可用此丸治療。如果沒有痊癒,可以再服用。小兒想下痢,這是腹瀉的先兆。食量減少,呼吸不暢,晚上哭泣睡不著,都是腹中不調。都可以用此丸,不用其他藥物,用幾次就會有很好的效果。《千金要方》沒有記載此方。
巴豆(去皮心,熬),蕤核仁(各十八銖,別搗),麥門冬(十銖,去心),甘草(五銖,炙),甘遂,真朱(各二銖),牡蠣(熬),臘(各八銖)
白話文:
-
巴豆:去除外皮和內核,熬煮。
-
蕤核仁:18銖,分別搗碎。
-
麥門冬:10銖,去除內核。
-
甘草:5銖,烤炙過。
-
甘遂:2銖。
-
真朱:2銖。
-
牡蠣:熬煮過。
-
臘:8銖。
上八味,以湯熟洗巴豆,研,以新布絞去油。別搗甘遂、甘草、牡蠣、麥門冬,細篩畢;搗巴豆、蕤仁令極熟,乃納諸藥散,更搗三千杵。如藥燥,入少蜜。足之半歲兒可服如荏子一雙;一、二歲兒服如半麻子作一雙;三歲兒服如麻子一枚作一雙;四歲兒服如麻子二丸;五、六歲兒服如大麻子二丸;七、八歲兒服如小豆二丸;九歲、十歲兒微大於小豆二丸。常以雞鳴時服,至日出時不下者,飲熱粥汁數合即下,丸皆雙出也。
下甚者,飲冷粥止之。
《外臺》:《必效》療小兒大便不通方。
白話文:
把上面八種藥物一起搗碎,用湯把巴豆煮熟以後,研磨成粉末,用新布把巴豆油擠掉。另外把甘遂、甘草、牡蠣、麥門冬搗碎,過篩後備用。然後把巴豆、蕤仁搗得很細,將其他藥粉倒入,繼續搗三千下。如果藥粉太乾,可以加入少許蜂蜜。半歲的嬰兒可以服用一對荏子大小的藥丸;一、二歲的嬰兒可以服用一對半麻子大小的藥丸;三歲的嬰兒可以服用一對麻子大小的藥丸;四歲的嬰兒可以服用二粒麻子大小的藥丸;五、六歲的嬰兒可以服用二粒大麻子大小的藥丸;七、八歲的嬰兒可以服用二粒小豆大小的藥丸;九、十歲的嬰兒可以服用比小豆略大的二粒藥丸。通常在雞叫時服用,如果到日出時還沒有排便,可以喝下幾杯熱粥就能排便,藥丸都會成對排出。
上用豬苓一兩,以水少許,煮雞屎白一錢匕與服,立瘥。
《聖惠》治小兒臟腑壅熱,心神煩躁,大便不通。大黃散方
白話文:
用濃豬苓湯少量送服雞屎白一錢匕,立即可癒。
川大黃(銼,微炒),紅雪(各一兩),犀角(屑),川升麻(各半兩),當歸,甘草(炙微赤,銼),赤芍藥(各一分)
白話文:
川大黃(切碎,稍微炒一下),紅雪(各一兩),犀角(屑),川升麻(各半兩),當歸,甘草(烤至微紅,切碎),赤芍藥(各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六分,去滓,三、四歲溫服一合。量兒大小加減服之。日三、四服,以利為度。
白話文:
把上列藥搗成粗末的藥粉。每次取一錢藥粉,用一小杯水煎煮,煎至藥液剩下六分之時,將藥渣濾掉,每天早晚溫服一合藥液。視孩子的體型大小增減藥量。一天服用三到四次,以大便順暢為標準。
《聖惠》治小兒大便不通,腹脅妨悶。芎黃散方
芎藭(半兩),川大黃(銼,微炒),郁李仁(湯浸,去皮微炒。各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溫水半盞調服。量兒大小以意分減,以利為度。張渙兼治大小便不通。
《聖惠》又方
白話文:
《聖惠》治療小兒大便不通,腹部脹滿不舒服。芎黃散的配方如下: 芎藭(半兩),川大黃(切片,稍微炒過),郁李仁(用熱水浸泡後去皮,稍微炒過,各三分)。 將上述藥材搗碎,篩選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半盞溫水調和後服用。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酌情減少用量,以排便暢通為準。此方也適用於大小便不通的情況。
甘草(炙微赤,銼),陳橘皮(湯浸,去皮瓤,焙。各一分),牽牛子(微炒),川大黃(銼,微炒。各半兩)
白話文:
甘草(烤成微赤,切碎),陳年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和瓤,烘烤。各一份),牽牛子(微炒),川大黃(切碎,微炒。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煎蔥白湯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日三、兩服,以效為度。
白話文:
先將藥搗碎,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時,用蔥白湯送服半錢藥粉。服用量應根據小孩的年齡和體型適當增減。每天服用兩次或三次,直到症狀消失為止。
《聖惠》治小兒大便不通,心神煩熱,臥忽多驚,腹脅妨悶。丹砂丸方
丹砂(半兩,研細,水飛過),續隨子(三分),膩粉(一錢)
白話文:
《聖惠》治療小兒大便不通,心神煩躁,睡眠時易驚醒,腹部脹滿不適。丹砂丸的處方如下: 丹砂(半兩,研磨細緻,用水漂洗過),續隨子(三分),膩粉(一錢)。
上件藥都細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三歲兒每服以溫水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張渙兼治大小便不通。
《聖惠》治小兒大便不通,心腹壅悶,臥即煩喘。通中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都研磨成細粉,均勻混合後,用蜂蜜將藥粉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三歲的小孩每次服用三丸,用溫水送服。視小孩的大小,酌量加減藥丸數量。張渙同時治療大小便不通的症狀。
巴豆霜(二分),皂莢(不蚛者去皮、子,燒令焦黑),川大黃(銼,微炒。各一兩)
白話文:
巴豆霜(二錢),皁莢(去皮和籽,微焦。)川大黃(切碎,微炒,各一兩)。
上件藥大黃、皂莢搗羅為末,入巴豆霜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四、五歲兒以溫水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臟腑壅滯,腹脅妨悶,大便不通。犀角丸方
白話文:
上等的大黃、皁莢,搗碎成細粉,加入巴豆霜充分研磨混合均勻,用蜂蜜和丸,丸子大小如綠豆。四、五歲的孩子,用溫水服用三丸。根據孩子的大小,酌情增減。
犀角(屑),當歸(銼,炒),丹砂(細研,水飛過。各半兩),巴豆(十粒,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川大黃(一兩,銼,炒)
白話文:
犀角(磨碎),當歸(切碎,炒熟),丹砂(研磨至細,水飛過濾。各半兩),巴豆(十粒,去皮、去心,研磨,用紙包起來,壓出油),川大黃(一兩,切碎,炒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丹砂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三歲兒以溫水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大便不通,心腹壅悶。大黃丸方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加入巴豆和朱砂一起研磨均勻,用煉蜜調合成如綠豆大小的丸劑。三歲的小孩用溫水送服三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出自《聖惠方》,用於治療小兒大便不通、心腹脹滿。此方名為大黃丸。
川大黃(一兩,銼、炒),枳殼(麩炒),梔子仁,郁李仁(湯浸,去皮,炒。各三分)
白話文:
川大黃(一兩,銼碎後炒至微焦)、枳殼(用麩皮炒過的枳殼)、梔子仁、郁李仁(用熱水浸泡後,去皮,炒至微黃,各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熟水下五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大便不通,臍腹妨悶,宜用,桃葉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篩成粉末,用煉蜜調和做成如麻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時,以溫開水送服五粒,根據孩童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聖惠方》中用於治療小兒大便不通、肚📐子不適,適合使用桃葉湯方。
桃葉(一握),木通(二兩),燈心(五大束),川朴硝(一兩),蔥白(七莖)
白話文:
桃葉(一大把),木通(二兩),燈心草(五束),川朴硝(一兩),蔥白(七根)
上件藥細銼,用醋漿水三大碗,煎十餘沸,去滓,傾向盆中,稍溫,便坐兒在盆內。將滓以手帕裹熨於臍下,冷即出之,後吃地黃稀粥半盞,良久便通。
白話文:
將上面的藥物搗碎,用醋漿水三碗,煎煮十幾沸,去掉渣滓,倒入盆中,稍微溫暖一些,然後讓孩子坐在盆裡。將渣滓用布包好,敷在肚臍下,冷了就取出來,然後吃一碗地黃稀飯,不久就會排便。
《聖惠》治小兒大便不通,連腰滿悶,氣急困重,宜用,走馬煎方
羊膽(一枚),蜜(一合),鹽花(半兩)
上件藥同煎如餳,捻如箸粗,可長一寸,內下部中,須臾即通。
《聖惠》治小兒大便不通,心中煩熱。牛黃丸方
牛黃(一錢,細研),川大黃(三錢,銼,微炒,搗、羅為末)
上件藥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七丸,以利為度。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大便五、六日不通,心腹煩滿,宜用此方。
上取青顆鹽末於臍中,以手摩良久即通。大人用之亦得。《嬰孺》方同,止內下部中,手熱摩之。
《聖惠》治小兒卒大便不通,蜂房散方
白話文:
《聖惠》治療小兒大便不通,連腰感到脹滿悶痛,氣息急促沈重,應該使用走馬煎方: 羊膽(一個),蜂蜜(一杯),鹽晶(半兩) 將上述藥物一同煎煮至如糖漿狀,捏成如筷子粗細,約一寸長,放入肛門中,不久即可通便。 《聖惠》治療小兒大便不通,心煩熱,使用牛黃丸方: 牛黃(一錢,細磨),川大黃(三錢,切碎後輕微炒制,搗碎篩成粉末) 將上述藥物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合成如麻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時,以稀飯湯水吞服七粒,以排便為準則。根據孩童的年齡大小調整服用量。 《聖惠》治療小兒大便五、六天不通,心腹煩躁滿悶,應使用此方法: 在肚臍中放置青色鹽末,用手搓揉一段時間即可通便。成人也可使用此法。《嬰孺》方相同,只是將藥物置入肛門中,用手加熱搓揉。 《聖惠》治療小兒突然大便不通,使用蜂房散方。
上用蜂房一枚,炙令微焦,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葛氏肘後》、《嬰孺》方同。《嬰孺》以酒調少許。
白話文:
將一個蜂巢烤到微焦,搗碎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以粥水送服。根據孩子的年齡增減劑量服用。《葛氏肘後方》和《嬰孺方》的配方相同。《嬰孺方》裏以酒調少許服用。
茅先生治小兒大便不通方。
朴硝(三錢),大黃(一兩,生用)
上為末,周歲一錢半,水五分,煎四分,溫服。
茅先生治小兒大便不通,目赤,瘡癤癰腫,熱毒心熱,宜服之,大人加用。
白話文:
茅先生治療小兒大便不通的方子。 使用朴硝(三錢),大黃(一兩,生用)。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一周歲的小兒服用一錢半,用水五分煎煮至四分,溫服。 茅先生用此方治療小兒大便不通、眼睛紅、瘡癤腫痛、熱毒引起的心煩,適合服用,成人可酌情增加用量。
大黃(一分),黑牽牛(半分),檳榔(一錢半),朴硝(二錢)
上為末。每服,一字半錢,用蜜熟水調下。
《嬰孺》治小兒大便不得方。
白話文:
-
大黃(6克)
-
黑牽牛(3克)
-
檳榔(9克)
-
朴硝(12克)
上用半夏一分,炒黃為末,以蜜為丸黍米大。乳服一丸,日再服。此方頻救垂困,功效不可具言。
白話文:
將半夏一分錢的量,炒到微黃研磨成粉,加入蜂蜜做成黍米大小的丸子。在喝奶前服一丸,每日服用兩次。此方常能救助瀕死之人,具體療效難以一一言盡。
《嬰孺》治小兒大便不通方。
上杵白花調葵子為末,煮汁服之。
《嬰孺》又方
上用豬脂一斤,水煮,取一升,服五合,日三服,兒小量之。
《嬰孺》又方
上煎蜜,令可索索之,捻如匕柄,內下部中二寸許,立通。
《嬰孺》又方
上取羊膽汁灌下部中,須臾通。
《嬰孺》治小兒大便不通,腹滿。丹參湯方
丹參,硝石,甘草(炙。各等分,並杵為末)
上以水二升,煮棗三個,三沸,去滓,下末三方寸匕,又煮三沸,去滓。五歲兒服五合,不瘥,再服。
《嬰孺》治小兒腹大鳴,及內熱堅不得大便,,更衣大黃丸方
白話文:
《嬰孺》治療小兒大便不通的方子。 取白花和葵子研磨成粉末,煮成汁液服用。 《嬰孺》另一個方子 使用一斤豬油,加水煮沸,取一升的油水混合物,每次服用半升,一天三次,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用量。 將蜂蜜煎熬至可以拉絲的程度,搓成像勺子把手的形狀,插入肛門約兩寸深,馬上就能通便。 取羊膽汁灌入肛門,不久即可通便。 《嬰孺》治療小兒大便不通,伴有腹部脹滿的丹參湯方子 丹參、硝石、炙甘草(各等份,共同研磨成粉末) 用水兩升,加入三個棗子煮沸三次,去除殘渣後,加入三方寸匕的藥粉,再次煮沸三次,去除殘渣。五歲的小孩每次服用半升,如果無效,可以再次服用。 《嬰孺》治療小兒腹部脹大有聲響,以及內熱便秘的更衣大黃丸方子。
大黃(七分),葶藶(四分,炒),牛黃(三分),人參,厚朴(炙),芫花(炒。各二分),桂心,黃芩(各一分)
白話文:
大黃(七錢),葶藶(四錢,炒熟),牛黃(三錢),人參,厚朴(炙),芫花(炒熟,各二錢),桂心,黃芩(各一錢)
上為末,蜜丸小豆大,飲下三丸,不知加之。
《嬰孺》治小兒胃中熱,更衣起黃赤而難,或四、五日乃大便難乃方。
大黃,甘草(炙),栝蔞(各三分),大棗(三十個)
上以水二升半,煮一升。每服一雞子許,日進三服。
《嬰孺》治小兒調中利大便,牛黃丸方
牛黃,大黃,麝香
上三味,等分為末,蜜丸如小豆大。飲下二丸,日再,以利為度。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小兒大腸秘不通兼血痢,金花散方
皂子仁(一分,炒),檳榔(一個,生),甘草(一錢,炙)
上為末。每服一字半錢,沙糖,熟水調下。
張銳《雞峰方》治大便秘結不通方。
上用麻子以水研汁飲之。
《莊氏家傳》治小兒大腸風熱盛不通方。
大黃(一兩),防風(一兩),朴硝(二兩)
上件為末,用蜜湯或蔥湯調下。
白話文:
上方材料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如小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丸,如果效果不明顯可以增加劑量。 《嬰孺》治療小兒胃熱,排便困難且大便顏色黃赤,或四、五天才大便一次的情況。 使用大黃、甘草(炙)、栝樓(各三分),大棗(三十個)。 將上述材料用水二升半煮至一升。每次服用約一個雞蛋大小的量,一天服用三次。 《嬰孺》治療小兒調理腸胃,促進排便的牛黃丸方。 使用牛黃、大黃、麝香。 上述三種藥材等量混合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如小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兩丸,一天兩次,以通便為度。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療小兒大腸不通合併血痢的金花散方。 使用皂角仁(一分,炒過)、檳榔(一個,生用)、甘草(一錢,炙過)。 將上述材料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點五錢,用砂糖和溫水調服。 張銳《雞峰方》治療大便秘結不通的方子。 使用麻子研磨成汁飲用。 《莊氏家傳》治療小兒大腸風熱旺盛導致不通的方子。 使用大黃(一兩)、防風(一兩)、芒硝(二兩)。 將上述材料磨成粉末,用蜂蜜湯或蔥湯調服。
《孔氏家傳》治小兒大便不通,於硝風散中入鷹條一、二寸遂通。蓋庸醫見小兒大便不通,多服涼藥與疏轉藥,積於中涼轉藥一併發,則其人困矣,此方最佳。
白話文:
《孔氏家傳》中記載一治療小兒大便不通的方劑,在硝風散中加入一至二寸長的鷹條,服用後即可通便。一般庸醫遇到小兒大便不通,大多採取服用涼藥與疏解藥物的方法,但是這樣容易導致體內涼藥與疏解藥物積累,使患者更加痛苦。相比之下,此方更加有效。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治小兒大便不通方。
大黃(二分,銼碎,炒),陳皮(一分,去瓤,慢炒)
上二味為末。每服一錢,水八分,煎至五分,去滓。量大小加減服。
《外臺》灸法:療小兒大便不通,灸口兩吻各一壯。
白話文:
長沙醫生丁時發傳下來治療小兒大便不通的藥方。 大黃(兩份,搗碎,炒過),陳皮(一份,去掉白色內層,慢慢炒) 以上兩種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八分量煎煮至五分量,濾掉渣滓。根據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外臺秘要》中的灸法:治療小兒大便不通,可灸燙嘴唇兩側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