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 (2)

1. 嗽血第二

《王氏手集》,解肌丸,治外搏風邪,內挾痰飲,寒熱往來,煩渴頰赤,心忪減食,熱在上焦,咳嗽有血方。

白話文:

《王氏手集》記載的「解肌丸」,是一種用於治療外感風邪、內挾痰飲導致的寒熱往來、煩渴頰赤、心忪減食、熱在上焦、咳嗽有血的方劑。

防風,地骨皮(各一分)

上件燒沙糖為丸。每服一丸,食後煎紫蘇湯下。

《王氏手集》,丸參丸,治嗽血方。

阿膠,皂兒黃,人參(各半兩)

上件膠為細末。湯少許,烊膠和如雞頭大,白湯化下。

《朱氏家傳》治咳嗽出血下涎,雞清散方

白話文:

防風和地骨皮各取一份。 將上述藥材與燒過的沙糖混合製成丸劑。每次服用一丸,在飯後用煎好的紫蘇湯送服。 這是《王氏手集》中的丸參丸,用於治療咳血的方子。 阿膠、皂兒黃和人參各取半兩。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加入少量熱水使阿膠融化,並將藥粉揉成如雞頭大小的團狀,然後用白開水沖服。 這是《朱氏家傳》中記載的雞清散,用來治療咳嗽出血伴有唾液增多的情況。

鬱金(半兩,用皂莢漿水一盞或酸菜汁亦得,煮乾為度),滑石(半兩,生),雄黃(半兩,醋煮半乾用)

白話文:

鬱金(半兩,用皁莢漿水一盞或酸菜汁也可以,煮乾為止),滑石(半兩,生用),雄黃(半兩,用醋煮至半乾使用)。

上為細末。每服一字,常服,薄荷湯調下。止嗽,螺粉水下;嗽血,雞子清調下。

白話文:

弄成細末,每次取一錢,經常服用,用薄荷湯送服。止咳則以螺粉水送服,咳血則以雞蛋白清送服。

2. 鼻衄第三

《巢氏病源》小兒鼻衄候:小兒經脈血氣有熱,喜令鼻衄。夫血之隨氣,循行經脈,通遊腑臟。若冷熱調和,行必依其常度,無有壅滯,亦不流溢也。血性得寒,即凝澀結聚,得熱即流散妄行。小兒熱盛者,熱乘於血,血隨氣發溢於鼻者,謂之鼻衄。凡人血虛受熱,即血失其常度,發溢漫行,乃至發於七竅,謂之大衄也。

白話文:

《巢氏病源》中記載了小兒鼻衄的病因:小兒的經脈氣血有熱,容易導致鼻衄。血是跟著氣走的,在經脈中運行,遍佈臟腑。如果寒熱調和,氣血運行正常,沒有瘀滯,也不會外溢。血的性質是遇寒凝固,遇熱流動。小兒熱盛時,熱氣會影響到血,血跟著氣一起從鼻子溢出,這就是鼻衄。凡是血虛的人受熱,血就會失去其正常的運行規律,外溢漫行,甚至從七竅中溢出,這就是大衄。

《千金翼》:脈浮發熱,口乾鼻燥,能食者即衄。

《嬰童寶鑑》:小兒心熱,肺氣貫血,隨熱入肺經,為鼻衄。

《惠濟》論小兒鼻衄候歌:

白話文:

《千金翼》:脈象浮起且有熱徵,口渴鼻腔乾燥,若食量不減,則會出現鼻血。

《嬰童寶鑑》:小孩心火旺盛,肺部功能導引血液循環,隨著熱度進入肺部,導致鼻血。

《惠濟》關於小孩鼻血的評論歌詞:

欲衄之候脈弦洪,鼻中乾燥響如風。氣衝積血停留肺,臟腑煩冤邪脈攻。數合出紅猶可治,更加升鬥命須終。明師若欲知調治,涼血清胸始有功。(清胸,清肺也。)

《葛氏肘後》療人少小亟鼻衄,小勞輒出方。

白話文:

想讓鼻血停止時,患者脈搏弦而洪大,鼻腔乾燥又有聲響、像吹風一樣。肺氣衝擊積血並淤積在肺部,臟腑有病邪氣攻擊脈絡。鼻血流出幾次還可治癒,一旦鼻血增加到升鬥,那麼患者的生命也就要到盡頭了。高明的醫生想要知道調治方法,要清涼血液並使肺部清淨,這樣纔有療效。(清肺即清肺部。)

上用桑耳無多少,熬令焦,搗下篩。每衄發,輒以杏仁大塞鼻數度,即可斷。《外臺》法燒用為丸,以內亦得。

《仙人水鑑》小兒百日內鼻中出血方。

白話文:

先取適量桑耳,燒焦研磨成粉。每次鼻血直流時,就用杏仁大小的桑耳粉塞住鼻子好幾次,就能止血。

《外臺》方中,將桑耳燒焦後做成藥丸,服用也能止血。

葵花一字急吹之,白礬水浴更相宜。此是鼻風不消藥,莫教虛懼奶頭兒。

白話文:

葵花(菊花)一字的藥方,急著作水煎服下;

白礬水沐浴全身,效果更佳。

這是治療鼻子流膿不止的藥物,

不要虛驚自己把奶頭兒弄丟了。

《外臺》:《古今錄驗》療小兒鼻衄不止方。

上以馬矢綿裹塞鼻孔中。

《外臺》:《古今錄驗》又方

上燒發灰為末,吹鼻孔中亦佳。《本草》、《聖惠》、《嬰孺》法同,甚妙。

《外臺》:《古今錄驗》又方

上單服白馬屎汁三合,甚良。

《外臺》:深師治少小衄血方。

桂心(十八銖),亂髮(洗,燒灰),乾薑(各六銖)

上三味,搗篩為散。服方寸匕,日再。

《聖惠》治小兒鼻衄或唾血。升麻散方

白話文:

《外臺》:《古今錄驗》治療小兒鼻血不止的方法。 用馬糞包裹在絹布裡塞入鼻孔中。 《外臺》:《古今錄驗》另一個方法 將頭髮燒成灰,磨成粉末後吹入鼻孔中也很有效。《本草》、《聖惠》、《嬰孺》中的方法相同,效果非常好。 《外臺》:《古今錄驗》還有一個方法 單獨服用白馬的糞汁三合,效果很好。 《外臺》:深師治療兒童流鼻血的方法。 桂心(十八銖)、洗淨後燒成灰的亂髮、乾薑(各六銖) 將以上三種材料搗碎篩過成為散劑。每次服用方寸匕的量,一天兩次。 《聖惠》治療小兒鼻血或唾血。使用升麻散。

川升麻(半兩),羚羊角(屑),甘草(炙微赤,銼),黃芩,赤芍藥(以上各一分)

白話文:

  • 川升麻(半兩):川升麻半兩,具有升舉清陽、宣通氣滯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頭痛、眩暈、鼻塞、流涕等症狀。

  • 羚羊角(屑):羚羊角屑一錢,具有清熱涼血、止驚安神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心煩口渴、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

  • 甘草(炙微赤,銼):炙微赤甘草一錢,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短乏力、咳嗽痰多等症狀。

  • 黃芩:黃芩一錢,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濕熱証引起的黃疸、痢疾、瘡毒等症狀。

  • 赤芍藥:赤芍藥一錢,具有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腫脹、瘀斑等症狀。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淡竹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入地黃汁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白話文:

將上述的藥物搗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放入七片淡竹葉,煎至五分之三,去渣,加入半合地黃汁,再煎一兩沸,不計時。根據小孩的大小分減溫度,服用。

《聖惠》治小兒鼻衄不止,,生地黃煎方

生地黃,刺薊(各取汁半斤),蜜(一合),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別研),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為末)

上件藥,都入銀鍋中,以慢火熬為膏,不計時候,用新汲水調下一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又方

刺薊,蒲黃(各半兩),亂髮(灰,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冷水調下半錢,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鼻衄不止方。

亂髮(灰,半兩),伏龍肝(一兩)

上件藥都研令勻。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又方

刺薊汁(二合),地黃汁(一合),生薑汁(少許)

上調和令勻。徐徐服半合,仍將滓塞鼻中,即瘥。

《聖惠》又方

上炒桑耳,令焦熟,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冷水調下半錢,亦吹少許於鼻中。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聖惠》治療小兒鼻血不止的方法如下: 生地黃煎:

  • 准備生地黃和刺薊各取汁半斤,蜂蜜一合,杏仁一兩(先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尖,選雙仁的,用麩炒至黃色,再研細),阿膠半兩(搗碎後炒至黃燥並磨成粉末)。
  • 將上述材料全部放入銀鍋中,以慢火熬製成膏狀。
  • 不限定時間,每次服用時用新鮮抽取的井水調勻,服用約一錢。根據小孩年齡大小調整劑量。 另一個方法:
  • 準備刺薊和蒲黃各半兩,燒過的頭髮灰一分。
  • 將這些藥材搗碎並篩成細粉。
  • 每次服用時,以冷水調勻半錢,不限定時間。根據小孩年齡大小調整劑量。 還有另外一個配方:
  • 準備燒過的頭髮灰半兩,伏龍肝一兩。
  • 將這些材料研磨均勻。
  • 任意時間都可以服用,用新鮮抽取的井水調勻半錢。根據小孩年齡大小調整劑量。 又有一種方法:
  • 準備刺薊汁二合,地黃汁一合,少量生薑汁。
  • 將它們混合均勻。
  • 緩緩服下一半的量,並將剩下的渣滓塞入鼻子中,這樣可以止血。 最後一種方法:
  • 將桑耳炒至焦熟,然後搗碎並篩成細粉。
  • 不限時間,用冷水調勻半錢服用,同時也可以將少量吹入鼻孔內。根據小孩年齡大小調整劑量。

《譚氏殊聖》方:小兒鼻衄數還啼,顏色青黃漸改移,忽爾發時饒莽躁,連忙走起索東西。只緣積熱三焦壅,凝水川消貝母知,更取荷衣煎五合,蜜調頓服定無凝。

凝波散

白話文:

《譚氏殊聖》方:小兒鼻血不止,哭泣不止,臉色青黃漸漸消退,突然發作時煩躁不安,走來走去索要東西。這都是因為積熱導致三焦淤塞,導致水液凝結,川貝母可以消散水液,再取荷葉煎煮五合,加入蜂蜜頓服,一定能止血。

寒水石,貝母,知母(為末。各一分半),馬牙硝(細研,川硝亦得。各一分),荷葉(一兩,以水一升煮五七沸,濾干,焙)

白話文:

寒水石、貝母、知母(研磨成細末。各一錢半),馬牙硝(研磨成細末,川硝也可以。各一錢),荷葉(一兩,用一升水煮五到七沸,濾乾,烘烤)

上為末。每服半錢,蜜水調下。

茅先生治小兒鼻血出方。

山梔仁(半兩,半生,半炒),陳槐花(一分)

上同為末,用熟水調下半錢。《聖惠方》同,只槐花微炒,梔子不炒。

張渙,抵聖散,治不以疾病鼻衄不止方。

盆硝(研),亂頭髮(燒灰,研),紅藍花(取末。各一分)

上同研勻細。以綿纏,搵藥塞鼻中。

張渙,槐花散,治衄血方。

槐花(一兩,炒),蒲黃(半兩),川面薑(一分)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半錢,新水調下。

張銳《雞峰》方治衄血。

上每用石榴花末一字許,搐鼻內。

張銳《雞峰》又方

上每用龍骨末少許,吹鼻中。

《惠眼觀證》,調英散,治衄血不止方。

血餘(父母者上者一團,用綠竹筍殼一片,裹燒過)

上為末。每服半錢或一錢,新汲井花水下。

《吉氏家傳》,黃藥散,治小兒鼻衄不止方。

上黃藥一味,為細末。每服半錢或一錢,井水調下。

白話文: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蜂蜜水調服。 茅先生治療小兒鼻血的方法。 山梔子(半兩,一半生用,一半炒),陳槐花(一分) 以上藥材共同磨成粉末,用溫開水調服半錢。《聖惠方》記載相同,只是槐花稍微炒過,梔子不炒。 張渙,《抵聖散》,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鼻血不止。 盆硝(研磨),亂頭髮(燒成灰,研磨),紅藍花(取粉末。各一分) 以上藥材共同研磨均勻。用棉線纏繞,塗抹藥物塞入鼻孔。 張渙,《槐花散》,治療鼻血。 槐花(一兩,炒),蒲黃(半兩),川面姜(一分) 上述藥材搗碎,篩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用新鮮水調服。 張銳《雞峰》方治療鼻血。 每次使用石榴花粉末一小撮,塞入鼻內。 張銳《雞峰》另一方法 每次使用龍骨粉末少許,吹入鼻中。 《惠眼觀證》,調英散,治療鼻血不止。 血余(父母提供的上等一束,用綠竹筍殼一片包裹燒制) 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用新鮮汲取的井水送服。 《吉氏家傳》,黃藥散,治療小兒鼻血不止。 黃藥一味,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用井水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