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七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七 (8)

1. 熱吐第十

《聖惠》治小兒嘔吐不止,心神煩熱。麥門冬散,方

白話文:

《聖惠》中提到治療小兒嘔吐不停,心煩體熱的方劑是麥門冬散。

麥門冬(去心,焙),淡竹茹(各半兩),甘草(炙,銼),人參,茅根,陳皮(去白,焙。各一分)

白話文:

  • 麥門冬:去核,烘烤。

  • 淡竹茹:與麥門冬各半兩。

  • 甘草:炙烤後切碎。

  • 人參:一錢。

  • 茅根:一錢。

  • 陳皮:去白色、烘烤後。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煎至五分去滓,稍熱頻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上述藥方將藥搗碎後,用比較粗的籮篩過變成藥粉。每次服用一錢重的藥粉,用一小杯水加入少量的薑汁,熬煮到水減少到原來的五分之一,去除藥渣,乘藥湯溫熱時頻頻服用。視小孩的體型大小增加或減少藥量。

《聖惠》治小兒嘔吐,心胸煩熱。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去心),厚朴(去皮,薑汁炒用),人參(各半兩)

白話文:

《聖惠》中治療小兒嘔吐、心胸煩熱的麥門冬散方劑如下: 麥門冬(去掉中心部分),厚朴(去掉外皮,用薑汁炒過後使用),人參(每種藥材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棗一枚,粟米五十粒,煎至四分去滓。放溫。量兒大小,漸漸與服。

白話文:

將上一帖藥搗成粉末,每服一錢,用一小杯水,加入少許生薑、一個棗子和五十粒粟米,煎煮至四分之一,去除渣滓。放溫後,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逐漸餵服。

《聖惠》治小兒嘔吐,心煩熱渴。蘆根粥方

生蘆根(銼,二兩),粟米(一合)

上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投米作粥入生薑,蜜汁少許食之。

白話文:

《聖惠》治療小兒嘔吐、心煩、熱渴的蘆根粥方: 取生蘆根(切碎,二兩),粟米(一合)。 將上述材料加入兩大碗水中煎煮至剩一碗,濾去渣滓,然後放入粟米煮成粥,再加入少量生薑和蜂蜜調味後食用。

太醫局,定吐救生丹,治小兒伏熱,生涎,心膈煩躁,壯熱霍亂,乳食不下,嘔噦噁心,或發吐逆方。

白話文:

太醫局制定了吐救生丹,用於治療小兒伏熱、生涎、心膈煩躁、壯熱霍亂、乳食不下、嘔噦噁心或發吐逆。

川大戟(漿水煮,切,焙乾為末,一十五兩),膩粉,粉霜(各研七兩半),龍腦(研,二兩半),乳香(八分,研),丁香(為末。各五兩),水銀,鉛(與水銀同結砂子),黃蠟(各十二兩半)

白話文:

川大戟(用漿水煮過,切片後烘乾並研磨成粉末,共一十五兩)、膩粉粉霜(各研磨七兩半)、龍腦(研磨,二兩半)、乳香(八分,研磨)、丁香(研磨成粉末,各五兩)、水銀、鉛(與水銀一起制砂)、黃蠟(各十二兩半)。

上合令研勻,每溶蠟一兩,入蜜二錢半和為丸,如黃米大。每一歲兒服一丸。如煩躁研生芝麻、馬齒水下,如吐逆,煎丁香馬齒湯下。更量虛實加減,食後臨臥服之。此藥除熱化涎,下膈止吐逆。若胃虛傷冷,嘔吐不止者不可服。凡小兒吐逆,宜速療之,久不止,遂為慢驚,常宜此藥備急。

錢乙辰砂丸,治驚風,涎盛潮作及胃熱吐逆不止方。

白話文:

將上文的藥材研磨均勻,每溶蠟一兩,加入二錢半的蜂蜜和成丸狀,大小如黃米。每個一歲的小孩服用一丸。如果有煩躁症狀,可以研磨芝麻和馬齒水服用。如果有吐逆症狀,可以煎煮丁香馬齒湯服用。並且根據虛實的狀況來調整藥物的劑量,在飯後睡前服用。這帖藥可以去除熱氣和化解涎液,降低膈肌,抑制吐逆症狀。如果胃虛受寒,嘔吐不止的人不能服用。凡是小孩有吐逆症狀,應該及時治療。如果長時間不治療,就會發展成慢性驚厥,所以應該常備這帖藥以備不時之需。

辰砂(別研),水銀砂子(各一分),牛黃,腦麝(各別研半錢),生犀(末),天麻,白殭蠶(酒炒),蟬殼(去土),乾蠍(去尾炒),麻黃(去節根),天南星(湯浸七次,切,焙乾稗。各一分)

白話文:

辰砂(要另外研磨),水銀砂子(各一分),牛黃,腦麝(各自分別研磨成半錢),生犀牛角粉末,天麻,白色僵蠶(用酒炒過),蟬殼(去除泥土),乾蠍子(去除尾部並炒過),麻黃(去除節和根部),天南星(用熱水浸泡七次,切片,烘乾,每種各一分)。

上同為末,再研勻,熟蜜丸綠豆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二丸或五、七丸,食後服之。煎薄荷湯送下。

張渙,丁香益胃湯方,治胃虛挾熱,嘔吐不止。

白話文:

把上面的藥材全部研磨成粉末,然後再研磨均勻,用煮熟的蜂蜜將藥粉搓成綠豆般大小的藥丸,最後用硃砂把藥丸包起來。每次服用一、兩粒或五、七粒藥丸,飯後服用。用煎好的薄荷湯送服。

丁香,人參(去蘆頭。香一兩),訶梨勒皮(一分),官桂,大黃(炮黑黃。各半兩)

白話文:

  • 丁香:一錢

  • 人參(去除蘆頭,香品一兩)

  • 訶梨勒皮:一錢

  • 桂皮:半兩

  • 大黃(炮製成黑色或黃色,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入生薑二片,煎至五分,去滓溫服。

張渙,保命膏方,治吐逆不定,服熱藥過多不能瘥者。

白話文:

將上述材料搗碎,過篩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加入一小杯水和兩片生薑,煎煮至水量剩下一半,去掉渣滓後溫熱服用。 張渙的保命膏方,用於治療嘔吐不止,以及因服用太多熱性藥物而未能痊癒的情況。

山大戟,丁香,大黃(炮),不灰木(燒紅放冷),甘遂(各一分)

白話文:

  1. 山大戟: 一種草本植物,根部可入藥,具有瀉下作用。

  2. 丁香: 一種常綠喬木,花蕾可入藥,具有芳香健胃作用。

  3. 大黃(炮): 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部可入藥,具有瀉下作用。

  4. 不灰木(燒紅放冷): 一種樹木,木材燒紅後放冷,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作用。

  5. 甘遂: 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實可入藥,具有瀉下作用。

以上先為細末,次入:硃砂,水磨雄黃(並研細,水飛。各半兩),粉霜,水銀(用錢結砂子。各一錢),巴豆(去皮心膜,不出油,細研十個)

白話文:

首先是細小的藥物,然後加入:硃砂,水磨雄黃(同時研磨成細粉,用水飛。各半兩),粉霜,水銀(用錢幣把砂子結起。各一錢),巴豆(把皮和心膜去掉,不滲油,研磨成細粉十個)。

上件都研勻,用黃蠟四兩,銀石器中溶掩成膏,旋旋取和丸如黍米大。每服末周晬一粒,二、三歲兩粒,四、五歲三粒,六、七歲五粒,十歲以上七粒,新汲水下。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研磨均勻,用四兩黃蠟,在銀器容器中溶化並攪拌成膏狀,然後旋轉著將藥物和黃蠟膏混合,搓成黍米大小的丸劑。每服用一次,一歲以下的嬰兒服用一粒,兩到三歲的兒童服用兩粒,四到五歲的兒童服用三粒,六到七歲的兒童服用五粒,十歲以上的兒童服用七粒,用新汲取的涼水送服。

《孔氏家傳》凡小兒胃熱吐,清胃散,方

上用生薑薄切,以生面拌,曬極幹略焙為末,用紫蘇湯調下。

白話文:

對於小兒因胃熱而引起的嘔吐,可以使用清胃散。將生薑切成薄片,與生麵混合均勻後曬至非常乾燥,稍微烘烤後研磨成粉末,然後用紫蘇湯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