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三 (6)

1. 食疳第七

(亦名脾疳)

《聖惠》:夫小兒食疳者,由脾胃不調,乳食過度,傷於臟腑之所致也。是以小兒百日之內,腸胃尚微,哺乳猶少。三歲之外,氣血漸盛,乳食則多。其乳母須在調適寒溫,知其飲節,減省五味,令氣血和平,則孩孺無病也。若飲食不節,生冷過多,積滯不消,在於腸胃,致成食疳也。

白話文:

《聖惠》:小兒患食疳,是由於脾胃不調,乳食過多,損傷臟腑所致。因此,小兒出生百日內,腸胃尚未發育完善,哺乳還很少。三歲以後,氣血漸盛,乳食則增多。乳母應注意調節寒溫,掌握飲食節制,減少五味的攝入,使氣血平和,則孩童無病。如果飲食不節制,生冷的食物過多,積滯不消,停留在腸胃中,就會導致食疳。

其狀面色痿黃,肌體羸瘦,腹大腳細,毛髮乾焦,鼻口常干,好吃泥土,腦中大熱,肚上青筋,口舌生瘡,水穀不化,下痢無度,漸漸困羸者,是其候也。

白話文:

症狀:臉色蠟黃,身體瘦弱,肚子大腳細,毛髮乾枯,鼻子和嘴巴經常乾燥,喜歡吃泥土,腦中很熱,肚子上有青筋,口舌生瘡,飲食不消化,拉肚子不止,越來越虛弱的人,是這種病的症狀。

《聖惠》治小兒疳氣。長肌膚,益顏色,化宿食。治腹脹,利氣調中,能破積聚。檳榔丸方

白話文:

《聖惠》中記載的檳榔丸方可以治療小兒疳氣,不僅可以使肌膚生長,增長氣色,還能幫助消化積食。治療腹脹氣,能調養氣機,還能破除體內的積聚。

檳榔,硃砂,代赭,麝香(各細研),乳香(研入),五靈脂,肉豆蔻(去殼),木香,阿魏(麵裹煨,面熱為度。各一分),蟾頭(一枚,炙黃焦),巴豆(七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白話文:

檳榔、硃砂、代赭石、麝香(全部研磨成細粉),乳香(研磨成粉後加入),五靈脂、肉豆蔻(去掉外殼),木香、阿魏(用麵粉包裹,烘烤至麵粉變熱即可。各一錢),蟾蜍頭(一個,烘烤至焦黃),巴豆(七顆,去掉皮和籽,研磨成粉,用紙包起來,壓出油脂)

上件藥搗,羅為末,同研令勻,以麵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溫生薑湯下二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搗碎成粉末,混合研磨均勻,用麵糊和成像黍米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時,用溫熱的生薑湯送服兩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和情況適當增減藥丸的數量。

《聖惠》治小兒食疳,腹中多痛,大腸或痢,鼻癢乾瘦,時有體熱。木香丸方

白話文:

  • 小兒消化不良,腹中疼痛,大腸或痢疾,鼻子乾癢,體溫有時會升高。

  • 木香丸配方:

  • 木香一兩
  • 丁香一兩
  • 訶子一兩
  • 訶黎勒一兩
  • 枳殼一兩
  • 大黃一兩
  • 黃連一兩
  • 白芍一兩
  • 甘草一兩
  • 遠志一兩
  • 人參一兩
  • 砂仁一兩
  • 麥芽一兩
  • 菖蒲一兩
  • 鬱金一兩
  • 麝香一錢
  • 琥珀一錢
  • 雄黃一錢
  • 硃砂一錢
  • 沉香一錢
  • 丁香一錢
  • 乳香一錢
  • 沒藥一錢
  • 冰片一錢
  • 薄荷一錢
  • 服用法:
  •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調入蜜中,做成丸狀,大小如芥菜子。
  • 每天服用 2-3 次,每次 3-5 粒。
  • 服用期間,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並注意休息。

木香,胡黃連,蟾頭(炙令焦黃),麝香,蘆薈,青黛,雄黃(各細研),香墨,熊膽(各一分),使君子(半兩)

白話文:

木香、胡黃連、蟾蜍頭(烤至焦黃)、麝香、蘆薈、青黛、雄黃(均研細粉)、香墨、熊膽(各一份)、使君子(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先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細末,然後用蜂蜜和勻,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丸,用粥送服。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適當增減用量。

《聖惠》治小兒食疳,水穀不消,心腹脹滿,好吃泥土,肌體瘦弱。訶梨勒丸方

訶梨勒皮(三分),肉豆蔻(一枚,去殼),青黛,麝香,蘆薈,硃砂(各細研),熊膽(研入。各一分)

白話文:

《聖惠》中有一個治療小兒食疳的方子,適用於孩子消化不良、腹部脹滿、喜歡吃泥土、身體瘦弱的情況。這個方子叫做訶梨勒丸,其成分包括:

  • 訶梨勒皮(三分)
  • 去殼的肉豆蔻(一枚)
  • 青黛
  • 麝香
  • 蘆薈
  • 硃砂(每種都需細細研磨)
  • 熊膽(研磨後加入。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用酒煮粳米飯和丸,如黍粒大。每服以粥飲下三丸,日二服。量兒大小增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食疳,腹脹體瘦,宿食不消,多啼壯熱。代赭丸方

白話文:

將上邊藥粉研磨成末,一起研磨均勻,用酒煮粳米飯和成丸,丸子的大小如同黍粒。每一次服用用粥送服三丸,一天服用兩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增減藥量。

代赭,硃砂(各細研),赤石脂(各一分),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杏仁(二、七枚,銅針穿,燈上燎作聲為度,別研)

白話文:

代赭、硃砂(均研磨成細膩粉狀)、赤石脂(各取等量的份量)

巴豆(取十枚,去除外皮和內核,研磨成粉末),用紙包起來,並以重物壓去油份

杏仁(取二至七枚,用銅針串穿,用燈火燒烤至發出聲響為度,然後另行研磨)

上件藥並須新好,入乳缽同研令勻,用飲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以粥飲下一丸,乳汁亦得。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食疳,心腹虛脹、妨悶,或時熱渴。大黃丸方

白話文:

所有的中藥材都必須是新的且品質要好,放入乳缽中一起磨碎,直到均勻,用適量的藥汁將藥材混合搓成粟米大小的藥丸。在服用中藥丸時,可以用稀飯吞服,也可以用母乳送服。可以根據兒童的年齡以及病情輕重適當增減藥丸的數量。

川大黃(銼,微炒),黃連(去須),桂心,代赭(細研。各一兩),硃砂,麝香(各細研),巴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各一分),木香,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研如膏。各半兩),肉豆蔻(二顆,去殼)

白話文:

川大黃(切碎,微炒),黃連(去掉須根),桂心、紅石硯(研磨成細粉,每種各一兩),硃砂、麝香(研磨成細粉,每種各一分),巴豆(去皮、研磨,包在紙裡壓出油,每種各一分),木香、杏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去尖,去掉雙仁,用麵粉炒至金黃,研磨成膏狀,每種各半兩),肉豆蔻(兩個,去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杏仁,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食疳腹脹。桃花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然後加入巴豆和杏仁,一起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如芝麻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時,以稀粥送服三丸。根據小兒的年齡和體型調整劑量。 此方出自《聖惠》,用於治療小兒因飲食不當引起的疳積腹脹。[桃花散]方

桃花(一分),乾蟾(塗酥,炙令焦),肉豆蔻(去殼),青黛(細研),赤芍藥,紫筍茶(各半兩)

白話文:

  • 桃花(一分):桃花的花朵,約一分(古時容量單位)的量。

  • 乾蟾(塗酥,炙令焦):乾燥的蟾蜍(即:蛤蟆),塗抹上酥油,然後烤焦。

  • 肉豆蔻(去殼):肉豆蔻的種子,去除外殼後使用。

  • 青黛(細研):青黛是中藥材,取自菘藍的葉子,研磨成細粉。

  • 赤芍藥:赤芍藥是中藥材,即:赤芍的花。

  • 紫筍茶(各半兩):紫筍茶,又稱「竹葉茶」,是由毛竹的嫩葉製成的茶葉,取半兩(古時重量單位)的量。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粥飲調下半錢。看兒大小臨時加減。

《聖惠》治小兒食疳,不欲飲食,羸瘦。抵聖散方

蟾(一枚,塗酥,炙微黃),蜣螂(去翅足,微炒),麥櫱(微炒),神麯(炒微黃。各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每次服用時,用溫熱的粥湯調和半錢藥粉。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適當增減劑量。 聖惠方中的抵聖散可以治療小兒食積引起的疳積症狀,比如不想吃東西、體弱消瘦等。所需材料包括:一隻塗上酥油並烤至微黃的蟾蜍,去掉翅膀和腳後稍微炒一下的蜣螂,稍微炒過的小麥芽,以及炒至微黃的神曲,各取一分。將這些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細粉,每次用粥湯調和半錢藥粉服用,並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調整用量。

《博濟》治小兒疳食氣,頭面虛腫,腹內泄瀉,面色痿黃,頭髮作穗,心腹脹滿,肚上青筋。蚵蚾黃連丸方

白話文:

《博濟》治療小兒疳食症,症狀包括頭面虛腫,腹內泄瀉,面色蠟黃,頭髮枯黃,心腹脹滿,肚子上出現青筋。

蚵蚾黃連丸方

成分:

  • 蚵蚾(生牡蠣)
  • 黃連(黃連素)

製備方法:

  1. 將蚵蚾洗淨,曬乾,研成細粉。

  2. 將黃連研成細粉。

  3. 將蚵蚾粉和黃連粉混合均勻。

  4. 加入適量的水,製成丸劑。

用法用量:

  • 每日三次,每次一丸,溫水送下。

禁忌:

  • 孕婦、哺乳期婦女禁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疥蝦蟆(一個,洗腹肚,以酒浸,炙令黃、香熟住),木香,沉香,丁香(各一分),麝香(少許),胡黃連,黃連(九節者),木鱉子(燒令煙黃。各半兩),巴豆(二十一粒,用水淘洗,去心、膜並油,並以紙裹用重物壓出油,再研如面)

白話文:

疥蝦蟆(一隻,洗淨腹部,浸泡在酒中,烤到金黃,熟透)

木香、沉香、丁香(各 1 分)

麝香(少量)

胡黃連、黃連(9 節)

木鱉子(燒到變成黃色煙,各半兩)

巴豆(21 粒,用水清洗,去除蕊、膜和油,用紙包好,用重物壓出油,再研磨成粉末)

上件一十味細杵,羅為末,以水浸,蒸餅為丸如蘿蔔子大。空心,臨臥,米飲下一丸,三歲以上二丸至三丸。忌黏滑物。

張渙,使君子丹,治脾疳能食,不生肌肉,或時下痢方。

白話文:

把以上十種藥材搗碎成粉末,用清水浸泡後,加入蒸熟的米餅,搓成像蘿蔔種子那麼大的丸子。空腹時,在睡覺前,用米湯送服一丸,三歲以上的孩子服兩丸到三丸。服用期間忌食黏滑的食物。

使君子(二兩,去皮炒),丁香,木香,厚朴(薑汁製),沒石子(南蕃者),胡黃連,肉豆蔻(並搗,羅為細末。各二兩。次用),真蘆薈,麝香(各研,一分)

白話文:

使君子(四錢,去皮炒),丁香、木香、厚朴(用薑汁浸過),沒石子(產自南方的),胡黃連、肉豆蔻(都搗碎,過篩成細末,各四錢,下列順序加入),真蘆薈、麝香(都研成粉,各零點二錢)。

上件同拌勻,以粟米飯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煎橘皮湯下,乳前。

張渙,木香煎,治食疳,不知飢飽,積滯內停,腹大腳細,下利無度方。

白話文:

將上述材料混合均勻,用粟米飯揉成黍米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粒,用橘皮湯煎煮後,在哺乳前服用。 張渙的木香煎,用於治療食疳,症狀包括不知饑飽、食物積滯在體內不消化、腹部脹大而腿部細瘦、無限制地腹瀉。

南木香(銼),肉豆蔻,使君子(各去殼),胡黃連,五靈脂(各一兩),乾蟾(二個,酥炙)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巴豆(七個,去皮心、膜,紙裹出油,細研),麝香(一分,細研)

白話文:

南木香(銼成粉末),肉豆蔻,使君子(各去殼),胡黃連,五靈脂(各一兩),乾燥蟾蜍(兩個,用酥油烤過)

上件同拌勻,滴水於石臼中搗一、二百下,和如黍米大。每服二粒至三粒,溫生薑湯下,乳食後。看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先將上列藥物混合均勻,再滴入少許水,於石臼中搗一百到二百下,直到藥物大小與黍米相當。每次服用二到三粒,以溫熱的生薑湯送服,最好在喝完牛奶後服用。具體劑量視兒童的身體狀況而定,可適當增減。

張渙檳榔丹,治食疳,能食不生肌肉,宜常服方。

檳榔(麵裹炮,面干為度),胡黃連,木香(各一兩),代赭石(一分)

以上各搗,羅為細末。次用:香墨(燒存性,細研),麝香(研細。各一分)

白話文:

張渙的檳榔丹,用來治療食疳症,對於那些能吃但不長肉的情況,適合長期服用。 所需材料:

  • 檳榔(用麵粉包裹後炮製,直到麵粉乾燥)
  • 胡黃連
  • 木香(以上三種各一兩)
  • 代赭石(一分) 將上述所有材料搗碎並過篩成細末。接著使用:
  • 香墨(燒至存性,然後細研)
  • 麝香(細研,各一分)

上件同拌勻,糯米飯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煎橘皮湯下,食後。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將以上所有藥材混合均勻,做出形狀如米飯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粒,以煎好的橘皮湯送服,在飯後服用。可以根據兒童的年齡調整藥丸顆數。

張渙,肉豆蔻丹,治食疳,肌瘦挾積,常服尤佳方。

肉豆蔻,使君子(各去殼),青橘皮(炒黃),牽牛子(一分,炒黃)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入:蘆薈(一分,研),麝香(一錢,研)

白話文:

張渙的肉豆蔻丹,用來治療因飲食引起的疳積,對於體型消瘦且有積滯的人尤其適用。此方由以下成分組成: 肉豆蔻、使君子(都需要去掉外殼),青橘皮(炒至黃色),牽牛子(一分,也需炒至黃色)。 將上述材料搗碎並篩成細末。接著加入:蘆薈(一分,研磨成粉),麝香(一錢,同樣研磨成粉)。

上件一處拌勻,用糯米飯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生薑湯下,食後。量兒大小加減。

《萬全方》治小兒脾疳,水穀不消,心腹脹滿,好吃泥土,肌體瘦弱。訶梨勒丸

白話文:

將上列中藥混合均勻,使用糯米飯和成丸,大小像黃米一樣。每次服用十粒,用生薑湯送服,在飯後服用。依小孩大小調整服用的藥量。

訶梨勒皮(三分),肉豆蔻(一枚,去殼),檳榔(半兩),陳橘皮(去瓤),人參,蘆薈,青黛,麝香,熊膽,硃砂(五味並細研。各一分)

白話文:

訶梨勒皮(三分),肉豆蔻(一枚,去殼),檳榔(半兩),陳橘皮(去瓤),人參,蘆薈,青黛,麝香,熊膽,硃砂(這五味藥材均需細研成粉末,每味各取一份)

上件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用酒煮粳米飯和丸如黍粒大。每服三丸,粥飲下。量兒歲數增減服。

《萬全方》治小兒脾疳,心腹虛脹、妨悶,或時熱渴。大黃丸

白話文:

將上述材料搗碎,過篩成粉末,全部研磨均勻,然後用酒煮的粳米飯混合製成如黍粒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丸,以粥飲送下。根據兒童年齡調整服用量。 《萬全方》用於治療小兒脾疳、心腹虛脹、感覺不適或偶爾熱渴的大黃丸。

川大黃(銼,炒),黃連,桂心,代赭(細研),巴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硃砂,麝香(研。各一兩),木香,人參,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研如膏),京三稜(各半兩),肉豆蔻(二顆,去谷)

白話文:

大黃(銼碎,炒過),黃連,桂心,代赭(研磨成細末),巴豆(去皮去心,研磨後用紙包裹,壓去油脂),硃砂,麝香(研成細末。各一兩),木香,人參,杏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去尖,雙仁,用麩皮炒至金黃,研磨成膏),京三稜(各半兩),肉豆蔻(兩顆,去核)

上件搗,羅為末,入巴豆、杏仁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一服三丸,以粥飲下。

《張氏家傳》治小兒消疳,消食丸方

神麯,麥櫱,胡黃連,蕪荑(等分)

上為末,酒煮糊為丸如粟米粒大,飲下。

《莊氏家傳》治小兒脾疳,冷熱瀉方。

宣連(一分),木香(半分)

上件二味微炒過,羅成細末,米飯為丸如粟米大。每服五丸、七丸,米飲下,日三服,大妙。

《孔氏家傳》治小兒脾疳方。

胡黃連,使君子,五味子,檳榔(各一錢),南木香(半錢)

上為末,粟飯丸如綠豆大。飯內與五、七丸,日三服。

白話文:

將材料搗碎,過篩成粉末後,加入巴豆和杏仁一起研磨均勻,再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如芝麻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粒,用粥送服。 《張氏家傳》治療小兒疳積的消食丸配方: 神曲、麥芽、胡黃連、蕪荑(等量) 將上述成分搗碎成粉末,用酒煮糊後製成如粟米般大小的丸子,用水送服。 《莊氏家傳》治療小兒脾疳及冷熱瀉的方劑: 宣連(一份)、木香(半份) 把這兩味藥材稍微炒一下,然後搗碎成細末,用米飯做成如粟米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到七粒,用米湯送服,一天三次,效果非常好。 《孔氏家傳》治療小兒脾疳的方劑: 胡黃連、使君子、五味子、檳榔(各一錢)、南木香(半錢) 將這些成分搗碎成粉末,用粟飯做成如綠豆般大小的丸子。在飯裡加入五到七粒,一天服用三次。

《王氏手集》,消疳丸,治小兒食疳乳癖,腹脹羸瘦,揉鼻咬甲,好食泥土,下痢色雜,煩渴,面黃,寒熱,喘滿,不生肌膚方

白話文:

《王氏手集》中記載的消疳丸,可用於治療小兒因飲食不節損傷脾胃而引起的疳積、乳癖,導致腹脹羸瘦的症狀。患有此症狀的兒童通常會有揉鼻子、咬指甲等異常行為,且喜歡吃泥土,大便顏色多變,並且經常煩渴、面黃,時而寒戰時而發熱,呼吸急促而氣滿,皮膚乾枯而,難以長出新肉。

訶子皮(五個),檳榔(二個),肉豆蔻(一個),木香,丁香,蓽澄茄,青皮(各一錢),縮砂(十個),粟米(一合),巴豆(二十一個)

上為粗末,與巴豆一處炒令黃色,揀去巴豆不用,為末,墨水麵糊和丸。每服十丸,食前粟米飲下。

白話文:

訶子皮(五粒)、檳榔(二粒)、肉豆蔻(一粒)、木香、丁香、蓽澄茄、青皮(各一錢)、縮砂(十粒)、粟米(一合)、巴豆(二十一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