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二 (8)
卷第二十二 (8)
1. 傷飽第八
(食不知飽時附)
《巢氏病源》小兒傷飽候:小兒食不可過飽,飽則傷脾,脾傷不能磨消食也,令小兒四肢沉重,身體苦熱,面黃腹大是也。又小兒食不知飽候:小兒有嗜食,食已仍不知飽足,又不生肌肉,其亦腹大,其大便數而多泄,亦呼為豁泄,此腸胃不守故也。
白話文:
《巢氏病源》小兒飲食過飽的症狀:小兒飲食不可過飽,過飽則傷害脾胃,脾胃受傷不能消化食物,導致小兒四肢沉重、身體燥熱、面黃腹大。另外,小兒食慾旺盛,吃再多吃不飽,也不長肉,也會導致腹大,大便次數多且稀,這種情況被稱為豁泄,是腸胃不能正常運作所致。
《聖惠》論:夫小兒氣血不調,腸胃虛嫩,凡於乳哺,須是合宜。若乳食過多,脾胃脹滿,不能消化,故謂之傷飽也。
《仙人水鑑》小兒吃食太多傷脾,即不食嘔逆方。
白話文:
《聖惠》一書中提到:小孩子的氣血不能調節,腸胃柔弱,凡餵奶,須要適度。如果餵的奶水太多,會造成脾胃脹滿,消化不良,這種情況就叫做「傷飽」。
半夏(二分。生),黃葵子,防風,遠志,款冬花,桂心,前胡,乾薑(各一兩)
上並搗為散。空心米飲下一錢,服之立效。乳母不可服。
白話文:
-
半夏(二兩,生):化痰降逆,燥濕消痞,止咳平喘。
-
黃葵子(一兩):潤肺止咳,清熱利尿,潤腸通便。
-
防風(一兩):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芳香化濕。
-
遠志(一兩):補益心腎,寧心安神,益智強志。
-
款冬花(一兩):清肺止咳,化痰平喘,潤肺生津。
-
桂心(一兩):溫心通陽,益氣活血,止痛止瀉。
-
前胡(一兩):解表透疹,祛風止咳,解痙止痛。
-
乾薑(一兩):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痰。
《聖惠》治小兒傷飽太過,脾氣稍壅,面色赤黃,手足俱熱,心腹脹悶。檳榔散方
白話文:
《聖惠》醫治小孩暴飲暴食太過,脾氣稍微壅滯,面色發紅或黃,手腳都發熱,心裡和腹部發悶的食積症。
用 檳榔散 的處方。
檳榔,枳殼(麩炒微黃,去瓤),人參(去蘆頭),川大黃(銼碎微炒。各半兩),赤茯苓,神麯(炒微黃),陳皮(湯浸,去白瓤,焙),甘草(炙微赤,銼),麥櫱(炒微黃。各一分)
白話文:
檳榔、枳殼(麩炒至微黃, 去掉果肉)、人參(去掉蘆頭)、川大黃(切碎、微炒,每樣半兩)、赤茯苓、神麴(炒至微黃)、陳皮(用湯浸泡,去掉白色果肉,烘烤)、甘草(炙烤至微紅,切碎)、麥麩(炒至微黃,每樣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蔥白二寸,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傷飽,心腹滯悶,不能乳哺。宜服,前胡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用粗篩篩成藥粉。每次服用一錢,加入一小杯水、少許生薑和二寸蔥白,煎至五分之一,去除渣滓,溫熱服用,每天服用三次或四次。另外,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酌情增減服用量。
前胡(去蘆頭),檳榔,川大黃(銼碎,微炒),枳殼(麩炒微黃,去瓤),赤茯苓,沉香(各半兩),訶梨勒皮(三分),木香,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分)
白話文:
前胡(去蘆頭)、檳榔、川大黃(切碎,微微炒過)、枳殼(麩炒至微黃,去瓤)、赤茯苓、沉香(各半兩)、訶梨勒皮(三分之一)、木香、甘草(炙至微紅,切碎。各一份)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乳食過度,腹中脹滿。木香散方
白話文:
將上列的藥材搗碎,用粗羅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以一小杯水,加入少許生薑,煎至五分,取出藥渣,溫熱服用,一天服用三次或四次。依照兒童的大小酌量加減藥量。
木香,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牽牛子(微炒),川大黃(銼碎,微炒。各半兩),赤茯苓(一分)
白話文:
木香,鱉甲(塗上醋,烤至黃色,去除裙襴),牽牛子(微炒),川大黃(切碎,微炒。各半兩),赤茯苓(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漿水調下半錢,晚後再服。更看兒大小,以意增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傷飽,心腹妨悶,脅下或痛。宜服,赤芍藥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搗碎,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用溫熱的漿水調服,晚上再服用一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服用量。
赤芍藥,柴胡(去苗),赤茯苓,訶梨勒皮,檳榔(各半兩),川大黃(銼碎,微炒),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各三分),桂心,木香(各一分)
白話文:
赤芍藥、柴胡(去掉根苗)、赤茯苓、訶梨勒皮、檳榔(各半兩)、川大黃(切碎,微炒)、鱉甲(塗醋烘烤至黃色,去掉裙和胸骨。各三分)、桂心、木香(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四服。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將上面的藥材搗碎,篩成細末,加入蜂蜜和成丸劑,丸劑大小約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五丸,用稀飯送服,每天服用三次或四次。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適當增減藥量。
《嬰孺》治傷飽羸瘦,不生肌肉,乳食不化。芍藥丸方
芍藥(七分,炙),柴胡(四分),大黃(三分),桂心(一分),茯苓,乾薑,鱉甲(炙。各二分)
上為末,蜜為丸。一歲兒先哺乳,吞小豆大三丸,日三服。
白話文:
《嬰孺》用來治療孩子因受傷而變得虛弱消瘦,肌肉無法正常生長,以及飲食不易消化的情況。芍藥丸的配方如下: 芍藥(七分,烤過),柴胡(四分),大黃(三分),桂心(一分),茯苓,乾薑,鱉甲(烤過。各二分)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以蜂蜜調合成丸狀。對於一歲大的幼兒,在哺乳前,每次服用三粒如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日三次。
《嬰孺》治少小傷食苦飽,臥失衣當風,居溫地,其為病:腹大膨脝,時泄,困甚,如寒熱狀,又如霍亂,動作時利,腹出膿血。大黃丸方
白話文:
《嬰孺篇》是專門治療兒童飲食積滯、飽食生冷、因蓋衣不周受風寒、久居溫地所造成的疾病。這種疾病通常表現為:肚子大且腫脹,時常腹瀉、身倦乏力,像得了感冒或霍亂一樣。發病時小兒會腹瀉,排出膿血。
其中一個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服用大黃丸。大黃丸的配方如下:
- 大黃:10克
- 枳實:5克
- 厚朴:5克
- 茯苓:5克
- 甘草:3克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加入適量蜂蜜製成丸劑,每次服用3-5丸。
大黃,苦參,人參,桔梗,杏仁(去皮尖),芎(各三分),半夏(洗),黃芩(各二分),葶藶(四分。炒)
白話文:
大黃、苦參、人參、桔梗、杏仁(去皮和尖端)、芎藭(各三分),半夏(洗淨)、黃芩(各二分),葶藶(四分,經過炒製)
上為末,蜜為丸小豆大。一丸,日進三服。
《千金》附方治小兒食不知飢飽方。
上用鼠屎二、七枚,燒為末服之。
白話文:
上面的材料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如小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一天服用三次。 《千金》附錄中的方子,用於治療小兒飲食不知飢飽。 使用鼠糞兩枚至七枚,燒成灰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