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 (6)

1. 熱渴第七

《巢氏病源》熱渴候:小兒血氣盛者,則腑臟生熱,熱則臟燥,故令渴。

白話文:

《巢氏病源》提到:小孩子如果血氣旺盛,則會使內臟產生熱氣,熱氣會導致臟腑乾燥,因此會感到口渴。

《小方脈》論小兒渴病,其病吃水太多,腹脹後瀉。此病吃水不歸小腸,卻入大腸,大腸受五穀不受水;小腸受水不受五穀。此病皆惜抱損得心臟熱,心與小腸合,小腸亦受熱。小腸氣熱,其氣上行奔胃口,致孩子吃水,其水待奔小腸,被小腸氣熱滲泄不及,轉入大腸。如醫先下淋藥,後下涼心臟藥,然後止渴乃效。

《經驗方》治大人、小兒一切渴。

白話文:

《小方脈》中討論小兒口渴症,這種病症是因為喝了太多水,導致腹部脹氣然後腹瀉。發生這種病症的原因是水沒有進入小腸,而是進入了大腸,而大腸只能吸收五穀,無法吸收水;小腸只能吸收水,無法吸收五穀。這種病症都是因為愛惜和抱孩子,導致心臟發熱,而心臟與小腸相通,因此小腸也會發熱。小腸氣熱,熱氣會往上衝到胃口,導致孩子想喝水,而水進入小腸後,因為小腸氣熱,無法及時吸收,因此轉入大腸。如果醫師先給予利尿的藥物,再給予清涼心臟的藥物,就可以有效止渴。

上用大牡蠣不計多少,於臘月端午日黃泥裹煅通赤,放冷取出為末,活鯽魚煎湯調下一錢匕。小兒服半錢匕,只兩服瘥。

《聖惠》治小兒心肺積熱,渴不止,咽喉干痛。黃連散方

白話文:

不限量的大牡蠣,在年底或端午節用黃泥包裹煅燒到通紅,冷卻後磨成粉末,用活鯽魚煎湯,加入一錢匙的粉末。小孩服用半錢匙,只需要服用兩次即可治癒。

黃連(去須),射干,川升麻,赤茯苓,麥門冬(去心,焙),元參,甘草(炙微赤,銼),桑根白皮(銼),黃芩(各半兩)

白話文:

黃連(去除須根):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

射干:具有清熱、利尿、解毒的作用。

川升麻:具有升陽、益氣、散寒的作用。

赤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作用。

麥門冬(去除根須,烘烤):具有補陰、益氣、生津的作用。

元參:具有清熱、涼血、滋陰的作用。

甘草(炙至微紅,切碎):具有補中益氣、調和藥性、緩急止痛的作用。

桑根白皮(切碎):具有清熱、止渴、利尿的作用。

黃芩:具有清熱、瀉火、除濕的作用。

各半兩:每種藥材各半兩(約 15 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青竹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入蜜半合,更煎一、二沸。放溫,時時與兒呷之。

《聖惠》治小兒心肺熱,壅悶煩渴不止。麥門冬散方

白話文:

把上面的藥搗碎,用粗羅篩成藥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杯水,加上七片青竹葉,煎至水量剩下五分之一時,將藥渣濾掉。加入半勺蜂蜜,再煎沸一、兩次。放溫後,不時地讓孩子喝一點。

麥門冬(去心,焙),梔子仁,犀角(屑),知母,甘草(炙微赤,銼),黃芩(各半兩)

白話文:

  • 麥門冬: 去掉中心,烘焙。

  • 梔子仁:

  • 犀角: 磨碎成粉末。

  • 知母:

  • 甘草: 烤至微紅,切碎。

  • 黃芩: 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水一小盞,入竹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以意分減,溫服。

《聖惠》治小兒壯熱渴不止。蘆根散方

白話文:

把上列藥材搗碎,用粗羅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的劑量,加一小杯水,放七片竹葉一起煎煮,直到液體減少到原來的一半,過濾掉渣滓。不限定服用時間,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酌情減少劑量,溫熱服用。

蘆根,黃耆(炙,銼),人參(去蘆頭),甘草(炙),麥門冬(去心,焙),知母(各半兩)

白話文:

蘆根、炒過的黃耆(切碎)、人參(去除蘆頭)、炒過的甘草、焙乾並去除中心的麥門冬、知母(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竹葉七片,粟米一百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熱渴不止。煎銀飲子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搗碎,用粗羅篩過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放入七片竹葉,一百粒粟米,煎至五分之一,去掉藥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根據兒童的大小酌情加減用量。

銀(五兩),石膏,寒水石,蠶蛹繭(各二兩)

白話文:

  • 銀(五兩):銀,一種金屬元素,具有清熱解毒、涼血鎮靜的作用。

  • 石膏(二兩):石膏,一種礦物,具有清熱除煩、瀉火解毒的作用。

  • 寒水石(二兩):寒水石,一種礦物,具有清熱涼血、止渴除煩的作用。

  • 蠶蛹繭(二兩):蠶蛹繭,蠶蛹的外殼,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

上件藥,以水三升,入銀石三味,煎至一升去銀石;次下蛹繭,煎至七合去滓。每服半合,不計時候,溫溫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熱渴不止,煩悶。栝蔞根散方

栝蔞根(三分),黃芩,知母(各半兩)

白話文:

第一種藥方,用三升水,加入銀石三味,煎到一升後去掉銀石;再加入蛹繭,煎到七成後去掉渣滓。每次服用半合,不限時間,溫熱服用。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量增減。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小麥、粟米一百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用粗糙的羅網過濾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加一小碗水,放入一百粒小麥和粟米,煎至藥液只剩五分之一,去除藥渣。不拘泥於服用時間,溫熱服用。根據兒童的大小酌量加減用量。

《聖惠》又方

栝蔞根(三分),黃芩(半兩),小麥(半合)

上件藥都銼,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聖惠》又方

生葛汁,竹瀝(各二合)

上件藥汁,相和令勻,不計時候服半合。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熱渴不止。膩粉散方

膩粉(一分),皂角(一挺,不蚛,可長七八寸者。去黑皮,塗酥、炙令香熟)

上將皂角搗,羅為末,入膩粉同研令勻,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一字。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熱渴久不止。石蓮散方

石蓮心(三十枚,炒令黃),浮萍(一分)

白話文:

《聖惠》另一個方子 栝樓根(三錢),黃芩(半兩),小麥(半合) 將上述藥材全部切碎,用水兩大碗煎煮至剩一碗,去渣。不分時間,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調整藥量,溫服。 生葛汁,竹瀝(各兩合) 將上述藥汁混合均勻,不分時間服用半合。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適量增減。 《聖惠》治療小兒熱渴不止的方子:膩粉散 膩粉(一錢),皂角(一根,無蟲蛀,長約七到八寸。去掉黑色外皮,塗上酥油,烤至香熟) 將皂角搗碎,過篩成粉末,加入膩粉一同研磨均勻,不分時間,用溫水送服一字量。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適量增減。 《聖惠》治療小兒長期熱渴不止的方子:石蓮散 石蓮心(三十枚,炒至微黃),浮萍(一錢)

上件藥都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少許,煎至六分去滓。每服半合,徐徐服之。看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上面所述的藥方,都以一中盞的水煎服,加入少許生薑,煎至六分去渣。每次服用半合,慢慢服用。根據孩子的大小,酌情增減藥量。

《聖惠》又方

上用葛根半兩細銼,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減溫服。

《聖惠》治消渴飲水過甚,並小兒渴疾方。

黃狗膽,獖豬膽(各一枚)

白話文:

《聖惠》另有一方: 使用葛根半兩細切,加水一碗,煎煮至剩六分,濾去渣滓。不分時間,分次溫服。 《聖惠》治療消渴症飲水過多,以及小兒口渴病症的方子。 黃狗膽,公豬膽(各一枚)。

上件狗膽併入豬膽內陰乾,候堪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麝香湯下二丸,小兒半丸。

茅先生治小兒,諸渴龍涎膏方

白話文:

將上等狗膽和豬膽混合在一起,在陰涼通風處風乾,等適合作為藥丸時,將其丸成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時,以麝香湯送服兩丸,小孩子服用半丸即可。

上用陰林下大螺不以多少,去殼爛研,入盡粉看與其螺一樣多,入腦少許同研,滴水為丸○此大,每服十丸、十四丸,用枇杷葉火炙去毛,濃煎湯吞下,以藥丸懸起當風處吹極久甚妙。

茅先生治小兒諸渴及疳渴,及解諸般熱。胡黃連散方

白話文:

上等的陰林木和巨大的空心樹螺,不拘多少,除去殼後搗爛研磨,加入粉末直至與螺的重量一樣多,再加入少許牛腦一起研磨,加上幾滴水製成丸劑,丸劑的大小均勻。每次服用十丸或十四丸,用枇杷葉在火上炙烤後去除毛茸茸的絨毛,再用濃煎湯送服藥丸,將藥丸懸掛在當風處吹製很長時間,效果極佳。

胡黃連,麥門冬子,乾葛,元參,甘草(炙),枇杷葉(炙去毛)

白話文:

胡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暑濕泄瀉、痢疾、黃疸、熱淋、目赤腫痛等。

麥門冬子: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於肺燥咳嗽、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

乾葛:生津止渴,清熱除煩,用於暑熱口渴、煩躁、痢疾、泄瀉等。

元參:滋陰涼血,清熱除煩,用於熱病煩渴、吐血、衄血、瘡癤腫痛等。

甘草(炙):益氣補中,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腹痛泄瀉、咳嗽氣喘等。

枇杷葉(炙去毛):清肺止咳,化痰平喘,用於肺熱咳嗽、痰多氣喘、百日咳等。

上各等分為末。每服一錢,水七分一盞,生薑一片,同煎五分後放蜜三、五滴,同煎至四分,溫服。如無龍涎膏,此藥大妙。(方在前。)

《嬰孺》治小兒夏天服藥大下後,胃中虛熱,渴欲飲水。麥門冬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所有藥材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加上七分一盞水,一片生薑,一起煎煮至剩五分之一,再滴入三到五滴蜂蜜,繼續煎煮至四分之一,溫熱服用。如果沒有龍涎膏,這個藥方也很有效。(藥方在前面。)

麥門冬(去心),甘草,龍骨(各四分),枳實(炙),黃芩,茯苓,人參(各三分)

白話文:

麥門冬(去掉芯)、甘草、龍骨(各四分)、枳實(烤過的)、黃芩、茯苓、人參(各三分)。

上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為三服。服此湯後渴不瘥,取水芹煮濃汁飲之,間湯湯服之。甚者,恣意與之服。

《嬰孺》治小兒渴不止方。

上取冬瓜炮過,杵、絞汁一升,量大小與之服。

《嬰孺》治小兒壯熱渴兼嘔不止。蘆根飲子方

白話文:

用四升水煎煮,取一升半,分三次服用。服此湯後若口渴未止,取水芹煮濃汁飲用,與湯交替服用。病情嚴重者,可隨意增加服用次數。 《嬰孺》治療小兒口渴不止的方子。 取冬瓜炒過,搗碎絞取一升汁液,根據年齡大小適量給予服用。 《嬰孺》治療小兒高熱口渴並嘔吐不止的方子,使用蘆根飲子。

生蘆根(切,五合),淡竹青皮,人參(各八分),桔梗(五分),知母(十分),粟米(三合)

白話文:

生的蘆根(切成小段,五合),淡竹的青皮,人參(各八分),桔梗(五分),知母(十分),粟米(三合)。

上以水五升,煮之一升半。量兒大小與之服。

《嬰孺》治小兒熱渴,或吐下後虛熱渴。栝蔞湯方

栝蔞(五分),黃芩(三分),知母,蘆根(各二分),生米(一合),生麥門冬(三分,去心)

上切,以水五升,煮二升,如飲漿水度服之。

《嬰孺》治小兒夏天服藥大下後,胃中虛熱,渴唯飲水。麥門冬方

麥門冬(四分,去心),甘草,黃芩(各三分),龍膽(二分),乾葛(六分)

上以水四升半,未食,溫分三服。服此不瘥,取水芹煮濃汁恣與飲,勿禁節之。

《嬰童寶鑑》治小兒渴不止,腹急身熱。浮水散方

白話文:

用五升水煮到剩下一升半,根據孩子的大小來給他服用。 《嬰孺》治療小兒因熱而口渴,或是嘔吐或腹瀉後出現虛熱口渴的情況。栝蔞湯配方如下: 以上材料切好後,用五升水煮至兩升,像喝漿水一樣適量服用。 《嬰孺》治療小兒夏季服藥後大便次數增多,胃中虛熱,只想要喝水的情況。麥門冬方如下: 以上材料用四升半水煮,未吃飯前溫服,分三次服用。如果服用後症狀沒有改善,可以取水芹煮成濃汁隨意給孩子飲用,不要限制。 《嬰童寶鑑》治療小兒口渴不停,腹部緊張,身體發熱。浮水散配方如下:

蝸牛(二、七個,甘草水洗),草龍膽(一兩,末。以蝸牛搜作餅子後陰乾)

上件為末。每服一捻許,浮水與飲,只一服效。

《小方脈》論治渴先下淋藥方。

白話文:

蝸牛(二、七個,用甘草水洗),草龍膽(一兩,研磨成粉末。將蝸牛搗碎做成餅子後在陰涼處晾乾)

鬱金,滑石(各一兩),旱蓮子(半兩)

上件為末。每服半錢,煎蔥湯調下,急進三服涼心藥。

《小方脈》論欲止渴,以涼心臟藥方。

白話文:

鬱金:一兩

滑石:一兩

旱蓮子:半兩

烏賊魚骨,海浮石(各一兩),蒲黃(炒,半兩)

上件為末。每服半錢,用枇杷葉煎湯下。

《莊氏家傳》:小兒疳渴及大人酒渴方。

白話文:

烏賊魚骨和海浮石各一兩,蒲黃炒過後,半兩。

枇杷葉(去毛,炙赤者),甘草(炙),乾薑(炮),桑白皮

上等分為末。每服一錢,熟水調服。

白話文:

枇杷葉(去毛,烘烤至微焦),甘草(烘烤),乾薑(炮製),桑白皮

《莊氏家傳》:小兒因疾而致渴甚者,疾未除不免與水,水須入烏梅、陳小麥煎,水與雖多飲無害,即化入小便而出,不攻大腸矣。

白話文:

《莊氏家傳》中提到:小孩子因為生病而導致非常口渴,在病情未好的情況下不能不吃水,這時喝的水需要加入烏梅和陳小麥一起煎煮,即使多喝也不會造成傷害,水會直接轉化為尿液排出,而不會積留在腸道中。

《莊氏家傳》治小兒渴疾方。

龍膽(半兩洗,生為末),熊膽(一錢),托胎(五個,生、細研)

上件三味一處。每服一字,用井花水三合調下。

《孔氏家傳》治小兒消渴方。

上取熟瓜,切作二片;去青並子,用手取瓤,以水調瓜瓤飲之立愈。

《吉氏家傳》治小兒虛渴方。

白話文:

《莊氏家傳》治療小兒口渴病的方子。 龍膽(半兩,洗淨後搗成粉末),熊膽(一錢),托胎(五個,生用,細細研磨) 以上三種藥材混合。每次服用時取一點點,用三合井水調勻後服用。 《孔氏家傳》治療小兒消渴的方子。 取成熟的瓜,切成兩片;去掉綠皮和籽,用手取出瓜瓤,用水調勻後飲用,立刻就能痊癒。 《吉氏家傳》治療小兒虛弱引起的口渴方子。

藿香,甘草(炙),馬牙硝,苦參(各一錢),乾葛(二錢)

白話文:

藿香、甘草(烤過)、馬牙硝、苦參(各一錢),乾葛(二錢)

上件為末。每服一錢,水五分,煎至四分,溫服。

《吉氏家傳》治虛渴。調中散方

白話文:

每次使用藥末一錢,加水五分,煎煮至剩四分,溫熱服用。 《吉氏家傳》治療虛渴的[調中散]方。

人參,白朮(各半錢),肉桂,犀角,藿香,甘草(炙。各一錢)

白話文:

人參(半錢)、白朮(半錢)、肉桂(一錢)、犀角(一錢)、藿香(一錢)、甘草(炙。一錢)

上件為末。每服半錢,棗湯調下。

《吉氏家傳》:潤肺止渴。紫蘇丸方

紫蘇,白梅肉(各五兩),官桂(三分)

上件為末,煉蜜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含化。

《吉氏家傳》治渴塗唇。瑞蓮膏方

白話文:

上述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棗湯送服。 《吉氏家傳》記載:潤肺止渴。紫蘇丸的配方如下: 紫蘇、白梅肉(各五兩),官桂(三分) 將上述材料研磨成粉末,用煉蜜製成如雞頭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含化。 《吉氏家傳》治療口渴及唇部乾燥。瑞蓮膏的配方如下:

旱蓮子心,浮石,乾葛,海螵蛸,蒲黃(各等分)

白話文:

旱蓮子心:具有清熱涼血、止血固精的作用。

浮石:具有清熱化痰、熄風止痙的作用。

乾葛:具有生津止渴、清熱涼血的作用。

海螵蛸:具有化痰軟堅、散結消痞的作用。

蒲黃: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化瘀止血的作用。

以上五種藥材各取等份,混合後即可使用。

上件為末,煉蜜為膏,逐時丸如綠豆大。極渴煎枇杷葉湯下,看兒大小加減。小渴可只塗唇上。

白話文:

將前面的幾味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調成藥膏,然後每次搓成綠豆般大小的藥丸。孩子很渴的時候,煮沸枇杷葉湯送藥丸服用,視孩子年紀大小增減藥丸數量。如果孩子只是輕微口渴,可以只在嘴脣上塗抹藥膏。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治小兒、大人渴方。

上用枇杷葉三兩去毛燒灰,為灰汁,要一大盞,入桑白皮二寸同煎七分溫服。日五、七服。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渴不止。蓮房飲子方

白話文:

長沙的醫生丁時發傳授治療小兒和大人口渴的方子。 使用三兩去毛的枇杷葉燒成灰,做成灰汁,取一大盞,加入兩寸桑白皮一同煎煮至七分滿,溫熱服用。每日服用五到七次。 長沙的醫生鄭愈傳授治療不停口渴的方子。蓮房飲子方。

蓮房,紫蘇,乾葛(各一分),木香(一分),甘草(炙),草果子(各三分)

白話文:

蓮房、紫蘇、乾葛(皆各一錢),木香(一錢),炙甘草、草果子(各三錢)

上為粗末。以水一碗,煎至七分,濾滓溫服。

《聖惠》灸治小兒飲水不渴,面目黃者,只陽剛二穴各一壯,在第十椎下兩傍各三寸陷者中。炷如小麥大。

白話文:

上面的是粗末。用水一碗,煎煮到七分滿,過濾渣滓後溫熱服用。 《聖惠》記載治療小兒飲水不渴且面目發黃的情況,只需在陽剛兩穴各灸一次,位置在第十椎骨下方兩側各三寸的凹陷處。艾炷大小如同小麥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