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 (3)
卷第二十 (3)
1. 骨蒸第三
(骨熱、骨蒸雖有淺深,皆可通用)
翰林待詔楊大鄴問:小兒日漸黃瘦衰弱,皮膚不潤者為何?答曰:因胎氣虛損,筋脈衰弱,本因強行交會,或成娠孕,事出偶然。或母有宿疾,久冷血海,氣衰羸瘦,胎內自已虧傷,及至養得,自然尫悴。此蓋由父母之遺氣,若非巧憑按治之方,終也積為沉疴;其中或少乳、多哺咀嚼之食,腸胃轉轉幹慘。兒少者俗號腑干;長成者則呼為骨蒸。
本孩子夭傷,蓋不精明古始,通達聖情,不知自古迄今已論之也。
白話文:
翰林待詔楊大鄴問:小兒日漸黃瘦衰弱,皮膚不潤澤是為什麼?
回答說:是由於胎氣虛損,筋脈衰弱,本因強行交會,或成娠孕,事出偶然。或母親有宿疾,長期冷血血海,氣衰羸瘦,胎內就已經虧傷,及至養得大些,自然瘦弱。這都是由父母之遺氣造成的,如果不是巧妙地按治之方,終究會積累成沉痾;其中有的乳汁少,餵養多咀嚼的食物,腸胃轉而幹燥慘白。小兒少者俗稱為腑幹;長大後則稱為骨蒸。
太醫局,生犀散,治小兒骨蒸肌瘦,頰赤口乾,日晡潮熱,夜有盜汗,五心煩躁,四肢困倦,飲食雖多,不生肌肉。及大病瘥後,餘毒不解;或傷寒病後,食羊肉體熱不除,並宜服之。
白話文:
太醫院中的生犀散,用來治療小兒骨蒸肌瘦,兩頰發紅口乾,白天傍晚時分潮熱,晚上盜汗,五心煩躁,四肢無力,飲食雖然很多,但肌肉並未生長。以及大病癒後,餘毒未解;或者傷寒病後,吃了羊肉導致身體發熱而未消除,都適合服用。
羚羊角(鎊),地骨皮(去土),秦艽(去苗並土),麥門冬(去心),枳殼(麩炒,去瓤),大黃(蒸,切、焙),柴胡(去苗),茯苓(去皮),赤芍藥,桑白皮(銼),黃耆(銼),人參(去蘆頭),鱉甲(湯煮去裙襴,塗醋炙黃)
白話文:
羚羊角(研磨成粉),地骨皮(去除泥土),秦艽(去除幼苗和泥土),麥門冬(去除中心),枳殼(用麩皮炒制,去除果瓤),大黃(蒸熟,切片,烘烤),柴胡(去除幼苗),茯苓(去除外皮),赤芍藥,桑白皮(切碎),黃耆(切碎),人參(去除蘆頭),鱉甲(煮沸去除裙邊,塗上醋,烘烤至黃色)
上各等分,搗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青蒿少許,煎至六分。去滓溫服,食後。兒小即分為二服。
《聚寶方》,龍虎煎,治癱瘓風,並童男童女骨蒸勞氣。
白話文:
把上面列出的藥材等分,搗成粗末。每次服用二錢,加一茶杯水,放入少許青蒿,煎至六分。除去藥渣後溫服,飯後服用。小孩子服用時可以分成兩次服用。
倒垂楊柳枝(筋粗者,東南上採,細銼勻),槐角(不種者),桑枝(如柳枝。三味各秤一斤。十月盡,十二月上旬採),天仙藤(半斤,細銼)
白話文:
倒垂楊柳枝 (筋粗的,在東南採集,細切研磨均勻),
槐角(不是種植的),
桑枝(像柳枝。三種藥材各稱一斤。十月底,十二月上旬採集),
天仙藤(半斤,細切研磨)。
上四味合用。十歲以下童男小便二斗以來,同浸一宿;於淨鍋內入河水一斗,同小便熬,不得水耗,旋添河水熬至晚傾出淨,布袋內捩汁。再用文武火熬,柳篦子不住手攪,候熬至半,去了焰火,卻便炭火直熬成膏,淨瓷罐盛、封閉。所有捩出者滓別收,要合金枝丸(方在後)。
《聚寶》又方,金枝丸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成分混合使用。十歲以下的男童尿液,取兩鬥,與四種成分一起浸泡一晚;於乾淨的鍋中加入一斗河水,與小便一起熬煮,在熬煮的過程中,如果水量減少,要隨時添加河水,直到晚上才將熬煮好的藥液倒掉,將藥渣放入布袋中擰出藥汁。然後用文武火熬煮藥汁,並用柳篦子不停地攪拌,等到熬煮到一半的時候,去掉火苗,改用炭火直接熬成膏狀,然後用乾淨的瓷罐盛裝並封閉。將擰出的藥渣另外收好,用於合金枝丸(配方在後面)。
川烏頭(炮裂,去皮臍),仙靈脾(細銼),防風,牛膝(各去蘆頭),晚蠶沙(微炒),桑黃(銼),桃膠,烏蛇(酒浸一宿,炙熟和骨用),桃仁(各一兩。其桃仁用茱萸二兩炒熟,和茱萸傾在瓦罐子,厚紙封口一晝夜。去茱萸,只用桃仁),前藥滓,乾黑桑椹(二兩,不犯鹽者)
白話文:
川烏頭(經過炮裂之後,去除皮臍),仙靈脾(經過細緻的銼碎),防風,牛膝(每種都去除蘆頭),晚蠶沙(經過微炒之後),桑黃(經過銼碎),桃膠,烏蛇(用酒浸泡一夜,之後炙熟並與骨一起使用),桃仁(每種取一兩。而桃仁需要用兩兩的茱萸進行炒熟,然後將桃仁和茱萸一起倒入瓦罐當中,並用厚紙封住罐口,封存一晝夜。之後去除茱萸,只使用桃仁),之前藥渣,乾黑桑椹(取二兩,並且不能與鹽接觸)
上十一味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用前藥一起匕尖,溫酒化之,吞下丸子二十丸,每日空心,日午、臨臥服之。
白話文:
將上面十一味藥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之前,將藥粉和溫酒混合,吞服二十粒藥丸。每天空腹服用,分別在中午和睡覺前服用。
《聚寶方》,國老散,治骨蒸日久,去三焦壅滯虛熱,不思飲食。大人、小兒並可服之。
白話文:
《聚寶方》中的「國老散」,是用來治療骨蒸日久的藥方,可以消除三焦的壅滯虛熱,讓病人重新有食慾。大人和小孩都可以服用。
甘草(炙),銀州柴胡(去苗),秦艽(去土),大烏梅(取肉焙。各二兩)
白話文:
甘草(烤過的),銀州產的柴胡(去掉根鬚),秦艽(去掉泥土),大烏梅(取果肉,烘烤過。各二兩)
上四味為末,每日食後熱湯點服。忌炙爆物。
《聚寶方》,人參柴胡湯,解小兒肌體蒸熱,長肌進飲食。
白話文:
將上述四種藥材研磨成粉末,每天飯後用熱水沖服。避免食用烤炸食物。 《聚寶方》中的人參柴胡湯,用於解決小兒體溫升高、促進肌肉生長及增進食慾。
人參,柴胡(去苗),白茯苓,川芎(各一兩),知母,川升麻,藁本(去土),甘草(炙),天門冬(去心。各半兩),獨活,柏子仁(各一分。研)
白話文:
人參、柴胡(去掉根鬚)、白茯苓、川芎(各一兩),知母、川升麻、藁本(去掉泥土)、甘草(炙過的)、天門冬(去掉心。各半兩),獨活、柏子仁(各一份。研成粉末)。
上十一味為細末。每服一錢,水半盞,生薑、青藁各少許,同煎至三分,去滓,食後溫服。五歲以上、十五歲以下入醋炙鱉甲半兩,同為末,加二錢,水一盞,煎六分。
《惠眼觀證》,柴胡丸,治疳勞,骨蒸發熱,及上焦渴甚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一味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取一錢藥末,加入半盞水,再加入少許的生薑和青藁,一起煎煮至藥液減少三分之二,然後濾去渣滓,在飯後溫熱服用。對於年齡在五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的患者,在藥方中加入半兩醋炙鱉甲,研磨成細末,增加二錢藥量,加入一盞水,煎煮至藥液減少六分之一,服用。
柴胡,茯苓(各一兩),木香,桂心(一分),枳殼(麩炒,去瓤),大黃(微炙。各一分)
白話文:
柴胡、茯苓各1兩,木香、桂心各1分,枳殼(麩皮炒過,去果仁)、大黃(微火炙烤過)各1分。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此○大,每服七丸,熟水吞下。作散子亦得。
《劉氏家傳》治童男蒸熱。八仙飲子方
白話文:
上面的材料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如○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七粒,用溫開水送服。也可以做成散劑服用。 《劉氏家傳》用於治療童男的蒸熱症。[八仙飲子]的配方。
人參,地骨皮,茯苓,牛膝(酒浸),菊花(各一兩),麥門冬(三兩,去心),甘草(炙),遠志(去心。各半兩)
白話文:
人參、地骨皮、茯苓、牛膝(酒浸)、菊花、麥門冬(去心)、甘草(炙)、遠志(去心)各取一兩,麥門冬取三兩。
上件㕮咀,袞勻。每服五錢匕,水兩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計時候,日進二服。
《張氏家傳》治小兒骨蒸體熱,成勞倦。地黃散方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均勻。每次使用五錢的份量,加入兩碗水煎煮至剩一碗,濾去藥渣後溫服。不限時間,每日服用兩次。 《張氏家傳》治療小兒骨蒸體熱,勞累疲倦的地黃散方。
熟地黃(去土,洗),當歸,地骨皮(各洗),枳殼(去瓤,麩炒),柴胡,秦艽(各去蘆),知母,鱉甲(去黑皮盡,醋炙黃。各等分)
上件為末。每服一錢半,水一盞、烏梅半個,煎七分,和梅熱服。
白話文:
熟地黃:(去土,洗淨)
當歸:(洗淨)
地骨皮:(洗淨)
枳殼:(去瓤,用麩子炒黃)
柴胡:(去蘆)
秦艽:(去蘆)
知母:(洗淨)
鱉甲:(去黑皮盡,用醋炙黃。以上各藥等量)
《莊氏家傳》治小兒骨蒸勞熱,肌膚羸瘦,可思飲食,夜多盜汗及諸疳熱。青蒿丸方
白話文:
《莊氏家傳》用於治療小兒骨蒸勞熱,肌肉皮膚消瘦,食慾不振,經常盜汗,以及各種疳熱。
青蒿丸配方:
- 青蒿
- 黃柏
- 黃連
- 木香
- 黃芩
- 茯苓
- 澤瀉
- 山藥
- 白朮
- 茵陳蒿
- 艾葉
- 蒼朮
- 川芎
- 當歸
- 熟地黃
- 菟絲子
- 杜仲
人參,茯苓,鱉甲(浸、去裙,醋炙),柴胡,秦艽(各去苗),綿黃耆(各一兩)
上取青蒿洗過,研濾自然汁一升,銀石器內熬取三合,入蜜四兩同再熬得所,搗、羅藥末入,同忤一千下,
白話文:
人參、茯苓、鱉甲(浸泡後去除邊緣,用醋烤製)、柴胡、秦艽(各自去除莖葉)、綿黃耆(各自一兩)。 取青蒿清洗乾淨,研磨過濾取自然汁一升,在銀或石質容器中煎熬至剩三合,加入四兩蜂蜜一同再次煎熬至所需濃度,搗碎藥材粉末混入,共同搋搗一千次。
綠豆大丸之。米飲或麥門冬熟水下十丸,空心、米飲、日午。
白話文:
將綠豆製成綠豆大的丸子。用米湯或麥門冬煮熟的水吞服十粒。空腹時、米湯、中午。
《莊氏家傳》治小兒骨蒸,及一切疳。煮雞丸方
黃腳雌雞(一隻,去毛並肚腸),柴胡,黃連(各四兩)
白話文:
《莊氏家傳》治療小兒骨蒸,以及各種疳病的雞丸方: 取黃腳母雞一隻(去除羽毛和內臟),柴胡、黃連各四兩。
上二味為粗末,用夾生絹袋盛,內雞肚中縫合,煮令極爛漉出,去骨取藥,相和焙乾,搗為末。用酒麵糊丸如綠豆大,隨兒大小自二十丸加減,熟水下,不拘時候。
白話文:
以上兩種藥物,是用粗末藥材,用生絲綢的袋子裝著,放在雞肚子裡縫合起來,煮到極其軟爛,將藥渣濾出,去掉骨頭,取藥,混合後焙乾,搗成粉末。用酒麵糊丸成綠豆大小,依照嬰兒的大小,從二十丸增減,用溫開水送服,不限服用時間。
《莊氏家傳》治骨蒸唇紅,頰赤氣粗,口乾,遍身壯熱;或多虛汗,大腸秘澀,小便赤黃,飲食全少。豬肚丸(出《博濟方》)
白話文:
《莊氏家傳》中的豬肚丸用於治療骨蒸脣紅、臉頰發紅且呼吸急促、口乾、全身壯熱;或者多虛汗、大腸便祕、小便赤黃,飲食全無。
鱉甲(醋炙黃),柴胡(銀州者),木香,青蒿,生乾地黃(各一兩),黃連(去須。二兩),青橘皮(去白,半兩)
白話文:
鱉甲(用醋炙至焦黃),柴胡(銀州產的),木香,青蒿,生曬的熟地黃(各一兩),黃連(去掉鬚根,二兩),青橘皮(去掉白色的部分,半兩)
上七味,為細末。用嫩小豬肚一枚,淨洗去脂,入藥末在內,系定,蒸令極軟如泥,研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丸,溫水下。食前、日午、臨臥,日三服。忌濕面、毒物。
《莊氏家傳》,胡連丸,治骨蒸潮熱,羸瘦,生肌消疳黃等方。
白話文:
將前面所列出的七種藥材研磨成細末,然後取一個幼嫩的小豬肚,清洗乾淨並去除脂肪,將藥末放入豬肚內,並將豬肚繫緊,放入蒸鍋中蒸至極其柔軟,像泥一樣。然後將蒸好的豬肚研磨成丸,丸的直徑約為綠豆大小。每次服用 15 粒藥丸,用溫水送服。每天服用三次,分別在飯前、中午和睡前服用。服藥期間忌食濕面和有毒之物。
胡黃連,黃連(大者,去須,秤),柴胡(去苗,秤。各一兩),烏犀(磨),赤茯苓,使君子(去皮,秤),黃芩(細者),鱉甲(炙令黃。各半兩)
上為細末,豬膽麵糊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二十丸,熟水下。
白話文:
胡黃連、黃連(大的,去掉須毛,稱重),柴胡(去除苗,稱重。各一兩),烏犀(磨成粉末),赤茯苓,使君子(去皮,稱重),黃芩(細的),鱉甲(燒烤至黃色。各半兩)
《莊氏家傳》治小兒骨蒸發熱,遍身如火,黃瘦虛汗,咳嗽心忪,日久不已者,只可一料好安。硃砂柴胡丸方
好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曬過),柴胡(去苗土,淨洗,為末,二兩)
白話文:
《莊氏家傳》中記載治療小兒骨蒸發熱的方子:
症狀:小兒骨蒸發熱,遍身如火,黃瘦虛汗,咳嗽心忪,日久不已。
方劑:硃砂柴胡丸
組成:
- 硃砂:1錢
- 柴胡:5錢
- 當歸:5錢
- 黃芪:5錢
- 白芍:5錢
- 川芎:5錢
- 熟地黃:5錢
- 山藥:5錢
- 丹皮:5錢
- 澤瀉:5錢
- 車前子:5錢
- 茯苓:5錢
- 炙甘草:5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加水或蜂蜜調成丸劑,每丸重3克,每日服2次,每次服3丸。
功效:清熱涼血,滋陰養血,益氣養血。
主治:小兒骨蒸發熱,遍身如火,黃瘦虛汗,咳嗽心忪,日久不已。
上二味令勻,用獖豬膽汁拌和勻濕,入一瓷合子內蓋;於炊飲甑上蒸之,至飯熟為度取出,急和丸如小豆大。每日空心、臨臥,煎桃仁、烏梅湯放冷,下十丸。
唐中書侍郎崔知悌灸二十二種骨蒸法:
白話文:
將上面的兩種藥材混合均勻,用獖豬膽汁拌和濕潤,放入一個瓷器容器中並蓋上蓋子。將容器放在蒸飯的鍋上蒸,等到飯熟了就取出,趁熱將藥材搓成小豆般大小的丸劑。每天早上空腹和晚上睡覺前,用煎好的桃仁和烏梅湯放涼後,送服十粒藥丸。
夫含靈受氣稟之於五行,攝生乖理降之以六疾。若岐黃廣記,蔚有舊經;攻灸兼行,顯著斯術。骨蒸病者,亦名傳屍,亦謂殗殜,亦稱復連,亦曰無辜。丈夫以癖氣為根,婦人以血氣為本。無問少長,多染此疾;嬰孺之流,傳注更苦。其為狀也,發乾而聳,或聚或分,或腹中有塊,或腦後兩邊有小結,多者乃至五六。
白話文:
人類受天地五行之氣蘊育而生,若不注意養生,就會患上六種疾病。岐黃廣記,就是古代著名的醫書,其中記載了許多治療疾病的方法,攻取和灸刺兼行,使醫術顯著。
骨蒸病,又名傳屍、殗殜、復連、無辜。男子骨蒸病是因癖氣所致,女子骨蒸病是因血氣所致,不論年紀大小,大多都會染上此病,嬰幼兒更是會傳染得更嚴重。其病狀為:頭髮乾枯豎立,或聚或分,有的腹部有塊狀物,有的腦後兩側有小結,多的可達五六個。
或夜臥盜汗,夢與鬼交,雖目視分明而四肢無力,上氣食少,漸就沉羸,縱延日時,終於𣩄盡。予昔忝洛州司馬,嘗三十日灸活一十三人,前後瘥者,數逾二百。至於貍骨、獺肝,徒聞曩說;金牙、銅鼻,罕見其能。未若此方,扶危極急。非止單攻骨蒸,又別療氣療風,或瘴或勞,或邪或癖,患狀既廣,灸活者不可具錄。
白話文:
有人在夜晚睡眠時會盜汗,做夢與鬼魂交媾,雖然看得很清楚,但是四肢無力,上氣不接下氣,食慾不振,逐漸變得虛弱,即使拖延時間,最終還是會耗盡生命。我以前有幸擔任洛州司馬,曾經在三十天內用灸法治好了十三個人,前後治好的人數超過兩百。至於狸骨、水獺肝,只聽過古書上的說法;金牙、銅鼻,很少見到它們的功效。沒有什麼比這個方法更能救急扶危了。不僅僅是治療骨蒸病,還可以治療氣病、風病,或者是瘴氣、勞損,或者是邪氣、癥瘕,病症範圍很廣,被灸法治好的人無法一一記載。
略陳梗概,又恐傳授訛謬,以誤將來。今故具圖形狀,庶令覽者易悉。使所在流布,頗用家藏,未暇外請名醫,傍求上藥,還魂返魄,何難之有?遇疾者可不務乎。
白話文:
簡單的敘述梗概,恐怕口述會產生錯誤,以誤導之後的人。現在จึง用圖形描繪的具體方法,希望讓看的人容易瞭解。讓這種方法到處流傳,讓許多家庭都藏有它,不需費時另外請求名醫,另外尋找好的藥物,就能讓人還魂返魄,這是非常容易的。遇到疾病的人,能不努力去做嗎?
取穴法:先兩穴,令患人平身正立,取一細繩(蠟之勿令展縮,順腳底貼肉堅踏之(男左女右),其繩前頭與大拇指端齊,後頭令當腳跟中心,向後引繩循腳肚貼肉,直上至曲⿰身軍中大橫紋截斷。
白話文:
取穴方法:先確定兩個穴位,讓患者平身站直,取一條細繩(用蠟封住,以防鬆緊不一,將細繩順着腳底貼肉堅實地踩住(男性左腳女性右腳),細繩的前端與大拇指端齊,後端對準腳跟中心,反摺細繩,沿着腳肚貼肉,一直向上到小腿肚中間的大橫紋線截斷。
又令患人解發分兩邊,令見頭縫,自囟門平分至腦後;乃平身正坐,取向所截繩一頭,令與鼻端齊,引繩向上,正循頭縫至腦後貼肉垂下,循脊骨引繩向下至繩盡處,當脊骨以墨點記之(墨點不是灸處)。又取一繩子,令患人合口將繩子按於口上,兩頭至吻卻鉤起繩子中心,至鼻柱根下如「△」字,便齊兩吻截斷,將此繩展令直,於前來脊骨上墨點處橫量取平,勿令高下。
白話文:
-
讓患者披散頭髮,分成兩邊,露出頭縫,從囟門平均分開到腦後。
-
讓患者平身端坐,取來所截斷的繩子一端,讓它與鼻端齊平,向上沿著頭縫拉到腦後貼著皮膚垂下。
-
沿著脊骨向下拉繩子,直到繩子盡頭,在脊骨上用墨點做記號(墨點不是灸治的地方)。
-
再取一條繩子,讓患者合上嘴巴,將繩子壓在嘴巴上,兩端到嘴角,再將繩子中心鉤起,到鼻柱根部,呈「△」字形,然後在兩嘴角截斷。
-
將這條繩子展開拉直,在前來脊骨上的墨點處橫量取平,不要高低不平。
(繩子先中折,當中以墨記之,卻展開繩子橫量,以繩子上墨點正壓脊骨上墨點為正,兩頭取平,勿令高下。)於繩子兩頭以白圈記。(白圈是灸穴。)
以上是第一次點二穴。
白話文:
首先把繩子從中間折斷,在折斷處用墨塗記,然後將繩子展開橫向量度,以繩子上的墨點正對著脊椎上的墨點為正確的位置,兩端要取平衡,不要高低不平。在繩子兩端用白圈作記號。(白圈是灸穴的位置。)
次二穴,令其人平身正坐,稍縮臂膊,取一繩繞項向前雙垂與鳩尾齊(鳩尾是心岐骨,人有無心岐骨者,至心胸前兩岐骨下量取一寸即是鳩尾也)即雙截斷,卻背翻繩頭向項後,以繩子中停取心正,令當喉嚨結骨上其繩兩頭夾項雙垂,循脊骨以墨點記之(墨點不是灸處)。
又取一繩子,令其人合口橫量齊兩吻截斷,還於脊骨上墨點橫量如法,繩子兩頭以白圈記之。(白圈是灸處。)
白話文:
取完第二個穴位後,讓病人身體平直地坐好,把手稍微縮回去,拿一條繩子繞過脖子,讓兩端垂到鳩尾的位置(鳩尾是心窩部位的骨頭,有的人沒有心窩骨,可以從心口前面算起,兩根骨頭分叉的下方一寸就是鳩尾)。然後把繩子剪斷,把繩子的兩端從腦後繞到脖子前面,讓繩子中間的部分正對著心臟,繩子的兩端夾著脖子垂下來,沿著脊骨用墨點做記號(這些墨點不是艾灸的位置)。
以上是第二次點穴,通前共四穴,同時灸,日別各七壯至二七壯,累灸至一百或一百五十壯為妙,候瘡欲瘥,又依後法灸二穴。
白話文:
以上是第二次點穴,前面和現在一共選取了四個穴位,同時灸,每天分別灸七到二十七次壯,累計灸一百或一百五十壯的效果最好。等瘡口快要癒合的時候,再依據後面的方法灸二穴。
又次二穴,以第二次量口吻繩子,於第二次雙繩頭盡處墨點上,當脊骨直上下直點,令繩中停中心在墨點上,於上下繩盡頭以白圈記兩穴。(白圈是灸處。)
白話文:
再下來的兩個穴位,用第二次量口吻的繩子,在第二次雙繩頭的盡頭處做記號。當脊骨直上下直點,讓繩子的中心點停在記號上,在上下的繩子的盡頭以白色圓圈標記兩個穴位。(白色圓圈是灸的地方。)
以上是第三次點兩穴,謂之四花。灸兩穴各百壯,三次共六穴,各取離日量度,度訖即下火,准須三月三日又最佳。疾瘥百日內慎飲食、房室,安心靜處將息,若一月後覺未瘥,復初穴上再灸。
白話文:
上述是艾灸的第三次操作,稱之為四花。在兩穴各艾灸一百次,三次總共六個穴位,各根據離灸日的度量取穴,度量完畢隨即施灸。選擇三月三日施灸最為適宜。疾病痊癒的百日內,要謹慎飲食,不要房事,安心靜養。如果一個月後覺得疾病還沒痊癒,可再在當初施灸的穴位上,再次施灸。
以上六穴名六花。
今具崔知悌點穴圖:
自大拇指端當
腳跟向後至曲
⿰身軍大橫紋當中
自鼻端量向上循頭縫
至腦後(灸腦門禁穴)
循脊骨引繩頭向下至繩
盡處當脊骨以墨點之
合口以繩子按於口上鉤
起繩子中心至鼻柱下便
齊兩吻截斷
將量口吻繩子展直於前來脊骨上
墨點處橫量兩頭以白圈記(白圈記是)
(灸穴墨點處不是灸穴)
以上第一次點二穴。
取一繩繞項向前雙垂與鳩尾齊
翻繩頭向項後以繩兩頭
夾項雙垂循脊骨向下至
兩繩頭盡處以墨點記之
以繩子令人合口橫量齊
兩吻截斷
用量口吻繩子於脊骨墨
點上橫量兩頭以白圈記
(白圈記是灸穴墨點不是灸穴)
以第二次量口吻繩
子於第二次雙繩頭
盡處墨點上直上一
直量盡頭用白圈記
以上是第二次點二穴。
此係已點成四花
凡骨蒸之候所起,辨驗有二十二種,並依上項灸之。
一,胞蒸(小便赤黃,)
二,玉房蒸(男遺尿失精,女月漏不調)
三,腦蒸(頭眩熱悶)
四,髓蒸(覺髓沸熱)
五,骨蒸(齒黑)
六,筋蒸(甲熱)
七,血蒸(發赤)
八,脈蒸(急緩不調)
九、肝蒸(或時眼前昏暗)
十,心蒸(舌焦或瘡,或時胸滿)
十一,脾蒸(唇焦熱或口瘡)
十二,肺蒸(口乾生瘡)
十三,腎蒸(耳乾焦)
十四,膀胱蒸(右耳焦)
十五,膽蒸(眼目失光)
十六,胃蒸(舌下痛)
十七,小腸蒸(下瀝不禁)
十八,大腸蒸(右鼻孔痛)
十九,三焦蒸(乍寒乍熱)
二十,肉蒸(別人覺熱自覺冷)
二十一,皮蒸(皮肉生雞肉起)
二十二,氣蒸(遍身壯熱,不自安息)
用尺寸取穴法:,凡孔穴尺寸,皆髓人身形大小,須男左女右量手指中心一節,兩橫紋中心為一寸。
白話文:
以下是六個穴位名稱,稱為六花。 現在列出崔知悌的點穴圖如下: 從大拇指尖開始, 沿著腳後跟向後到彎曲處, 身體側邊的大橫紋中間, 從鼻尖向上測量,沿著頭部的縫隙, 到達腦後(此處為禁灸的腦門穴)。 沿著脊椎拉一條線向下,直到線的盡頭,在脊椎上用墨做標記。 閉口,將繩子放在嘴唇上鈎起, 提起繩子的中心到鼻梁下方, 與兩嘴角對齊並剪斷。 將測量口角的繩子平鋪在前面的脊椎上, 從墨點處橫向測量兩端,並用白色圓圈標記(白色圓圈標記的是灸穴,而墨點本身並非灸穴)。 以上是第一次標記的兩個穴位。 取一根繩子繞過頸部前方,雙垂下來與鳩尾穴對齊, 將繩頭翻轉到頸後,用繩子的兩端 夾住頸部雙垂下來,沿著脊椎向下, 當兩條繩子的盡頭時,用墨做標記。 讓人閉口,橫向測量, 使用測量口角的繩子, 在脊椎上的墨點處橫向測量兩端,用白色圓圈標記 (白色圓圈標記的是灸穴,而墨點本身並非灸穴)。 用第二次測量口角的繩子, 在第二次雙繩頭的 盡頭墨點上垂直向上, 一直量到盡頭,用白色圓圈標記。 以上是第二次標記的兩個穴位。 至此已經標記完成四個花。 凡是骨蒸的症狀出現時,可以辨別驗證二十二種情況,均依據上述方法進行灸治。 一,胞蒸(小便呈紅黃色) 二,玉房蒸(男性遺尿失精,女性月經失調) 三,腦蒸(頭部感到眩暈發熱) 四,髓蒸(感覺骨髓沸騰發熱) 五,骨蒸(牙齒變黑) 六,筋蒸(指甲發熱) 七,血蒸(頭髮變紅) 八,脈蒸(脈搏忽快忽慢) 九,肝蒸(有時眼前昏暗) 十,心蒸(舌頭髮乾或生瘡,有時胸悶) 十一,脾蒸(嘴唇乾燥發熱或口腔潰瘍) 十二,肺蒸(口乾生瘡) 十三,腎蒸(耳朵乾燥發焦) 十四,膀胱蒸(右耳乾燥發焦) 十五,膽蒸(眼睛失去光澤) 十六,胃蒸(舌下疼痛) 十七,小腸蒸(排泄物不禁) 十八,大腸蒸(右鼻孔疼痛) 十九,三焦蒸(忽冷忽熱) 二十,肉蒸(別人覺得熱而自己覺得冷) 二十一,皮蒸(皮膚肌肉長出雞皮疙瘩) 二十二,氣蒸(全身發熱,坐立不安) 使用尺寸取穴的方法:所有穴位的尺寸,都根據人體的大小來定,必須男性量左手,女性量右手,手指第一節中心的兩橫紋之間的距離為一寸。
艾炷大小法:,凡艾炷須令足三分,若不足三分,恐覆孔穴不備,穴中經脈火氣不行,即不能抽邪氣、引正氣,雖小兒必以中指取穴為準。
白話文:
艾炷的大小法則:所有的艾炷,必須一定要夠三分大,如果不足三分,恐怕會覆蓋到穴孔又不完全,穴孔中的經脈火氣就無法行遍,也就不能抽出邪氣、引進正氣了,即使是小孩,也必須以中指取穴來做為依據。
艾法:,端午日,日未出,以艾中以意求其似人者,輒拮之以灸殊有效。幼時見一書中雲:爾忘其為何書也,艾未有真似人者,於明暗間苟以意命之而已。萬法皆妄無一真者,此何疑耶?
白話文:
艾灸方法:每逢端午節當天,在日出前,取艾草中形狀似人(或動物)者,立刻灸於穴位上,會有特殊的效果。我幼時見書中寫道:我已忘記書名了,艾草中沒有真正形似人的,只是在明暗之間勉強以主觀的意識來判斷而已。萬物皆為虛幻,沒有一樣東西是真實的,這又有什麼好懷疑的呢?
用火法:黃帝曰:松柏柿桑棗榆柳竹等木用火,灸必害肌血,慎不可用。凡取火者,宜敲石取火,或水晶鏡子於日得太陽火為妙,天陰則以槐木取火亦良。
白話文:
使用火法:黃帝說:松柏柿桑棗榆柳竹等木頭用火灸,必定會損害肌膚血脈,慎重不可使用。凡是取火,應該敲打石頭取火,或者水晶鏡子在太陽下獲得太陽火最好,天陰則用槐木取火也很好。
灸後宜服治勞地黃丸。
地黃丸方
白話文:
灸療之後適合服用治勞地黃丸。 地黃丸的配方
生地黃(汁),青蒿(汁),薄荷(汁),童子小便,好酒(各二升,同煎成膏入),柴胡(去蘆),鱉甲(醋炙),秦艽(各一兩),硃砂,麝香(各半兩,研)
上五味為末,入膏和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至二十丸,溫酒下。切忌生冷物。
白話文:
生生地黃汁、青蒿汁、薄荷汁、童子尿,以及好的酒(各二升,一起煎煮成膏狀,用來加入其他藥物),柴胡(去除蘆),鱉甲(用醋炙過),秦艽(各一兩),硃砂,麝香(各半兩,研磨成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