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 (1)
卷第二十 (1)
1. 卷第二十
(虛熱蒸疸),凡九門
2. 虛熱第一
錢乙論肺虛熱云:唇深紅色,治之散肺虛熱,少服瀉白散。(方見喘咳上氣門中。)
白話文:
錢乙談到肺虛熱,有嘴脣顏色深紅的症狀,治療時需要分散肺虛熱,少量服用瀉白散。(相關的處方記載在《喘咳上氣門中》中。)
錢乙論虛實熱證云:朱監簿子五歲,忽發熱。醫曰:此心熱也。腮赤而唇紅,煩躁引飲,遂用牛黃丸三服,以一物瀉心湯下之。來日不愈,反加無力而不能食,又下之,便利黃沫。錢曰:心經虛而有留熱在內,必被涼藥下之,致此虛勞之病也。錢先用白朮散生胃中津(方見胃氣不和門,)後以生犀散治之(方見本門)朱曰:大便黃沫如何?曰胃氣正即瀉自止,此虛熱也。朱曰:醫用瀉心湯何如?錢曰:瀉心湯者,黃連性寒,多服則利,能寒脾胃也。
白話文:
錢乙談論虛實熱證時說:朱監簿的兒子五歲,突然發燒,醫生說:這是心熱。腮部發紅嘴脣紅潤,煩躁不安想喝水,於是用了三服牛黃丸,用一物瀉心湯送服。第二天病情沒有好轉,反而更加虛弱不能吃飯,又用藥瀉下,大便帶有黃色泡沫。錢乙說:心經虛弱,而體內還有餘熱,必定是被涼藥瀉下,導致了虛勞的疾病。錢乙先用白朮散生津於胃中(方劑見胃氣不和門),然後用生犀散來治療(方劑見本門)。朱監簿問:大便帶有黃色泡沫是怎麼回事?錢乙回答說:胃氣正常瀉下自然停止,這是虛熱。朱監簿問:醫生用瀉心湯怎麼樣?錢乙說:瀉心湯是黃連性寒,多服則瀉利,能夠寒涼脾胃。
坐久眾醫至,曰實熱。錢曰虛熱。若實熱何以瀉心湯下之不安而又加面黃頰赤,五心煩躁,不食而引飲?醫曰:既虛熱何大便黃沫?錢笑曰:便黃沫者,服瀉心湯多故也。錢後與胡黃連丸治愈。(方見病後虛羸門中。)
白話文:
很多醫生看診後,都說病人的病因是實熱。而錢某卻說病人的病因是虛熱。如果病因是實熱,為何服用瀉心湯後,病人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加重了面黃頰赤、五心煩躁、不思飲食、口渴引飲這些症狀呢?醫生說:既然病因是虛熱,為何病人的大便黃色且帶有泡沫呢?錢某面帶微笑地說:大便黃色且帶有泡沫,這是因為服用了太多瀉心湯才導致的。後來,錢某給病人服用了胡黃連丸,病人的病就治好了。(詳細的藥方請參考病後虛羸門一章。)
《養生必用》治風勞氣冷百疾,,薯蕷丸,。並治風弦、背拘倦,胸滿短氣,羸瘦飲食少,小兒泄利多汗發熱方。
白話文:
《養生必用》中的薯蕷丸,可以治療風勞氣冷等多種疾病。它還可以治療風弦、背拘倦,胸滿短氣,羸瘦飲食少,小兒泄利多汗發熱等疾病。
薯蕷(三兩),當歸,桂(去皮),大黃豆卷(炒),熟乾地黃,神麯(各一兩),乾薑(三錢),白蘞(二錢),甘草(炙,二兩八錢),人參,阿膠(炒令白。各七錢),芎,白芍藥,白朮,麥門冬(去心,焙),杏仁(去皮尖,麩炒黃),防風(去蘆。各六錢),柴胡(去苗),桔梗,白茯苓(各半兩)
白話文:
山藥(三兩)、當歸、桂枝(去皮)、炒過的大黃、熟乾地黃、神曲(各一兩)、乾薑(三錢)、白蘞(二錢)、甘草(炙過,二兩八錢)、人參、阿膠(炒至色白,各七錢)、川芎、白芍藥、白朮、麥門冬(去心,烘烤)、杏仁(去皮尖,用麩炒至金黃)、防風(去蘆葦,各六錢)、柴胡(去苗)、桔梗、白茯苓(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濃煎棗湯,空心嚼一丸,日午每服。有熱人即丸如桐子大,空心、日午米飲下二十丸,止於三十丸。
錢乙,秦艽散,治潮熱減食蒸瘦方。
白話文:
將藥品加工成細微末粉,用蜂蜜煉製成彈子大小的藥丸。煎煮濃棗湯,空腹嚼服一丸,每天中午服用。如果有熱症的人,則將藥丸製成桐子大小,空腹和中午各服用 20 丸,最多可服用到 30 丸以止。
秦艽(去頭,切焙),甘草(炙。各一兩),干薄荷葉(半兩,勿焙)
白話文:
秦艽(切除根部,切片並烘焙),甘草(炙烤。各一兩),幹薄荷葉(半兩,不要烘焙)
上為粗末。每服一、二錢,水一中盞,煎至八分,食後溫服。
錢乙治面黃頰赤身壯熱。補心,安神丸方
白話文:
將草藥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到二錢,用水一杯煎煮至剩下八分滿,飯後溫熱服用。 錢乙用來治療面色黃、兩頰紅、身體壯熱的病症。補心安神丸的方劑。
麥門冬(去心,焙),馬牙硝,白茯苓,乾山藥,寒水石(研),甘草(各半兩)硃砂(一兩,研),龍腦(一字,研)
白話文:
將麥門冬去除心後焙乾,馬牙硝、白茯苓、乾山藥、研磨寒水石,甘草各取半兩,硃砂一兩研磨,龍腦一字研磨。
上末之,煉蜜丸雞頭大。每服半丸,沙糖水化下,無時。
錢乙,生犀散,治目淡紅,心虛熱方。
白話文:
將上面的藥末製成丸劑,用蜂蜜煉製成雞頭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半丸,用沙糖水化開後服用,不限時間。 錢乙的生犀散,用來治療眼睛淡紅、心臟虛熱的方劑。
生犀(二錢,錯取末),地骨皮(自採佳),赤芍藥,柴胡根,乾葛(銼。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白話文:
生犀牛角(二錢,研成細末),地骨皮(自己採摘的品質較佳),赤芍藥,柴胡根,乾葛(切成小段。各一兩),甘草(炙過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一、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食後。
錢乙,地骨皮散,治虛熱潮作,亦治傷寒壯熱及餘熱方。
白話文:
將草藥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到二錢。用一盞水煎煮至剩下七分,待溫熱時服用。飯後服用。 這是錢乙的地骨皮散,用來治療虛熱引起的潮熱現象,也可以治療傷寒導致的高燒以及其餘熱症狀。
地骨皮(自採佳),知母,銀州柴胡(去蘆),甘草(炙),半夏(湯洗七次,切,焙),人參(切去頂,焙),赤茯苓(各等分)
白話文:
地骨皮(自己採集的最好),知母,銀州產的柴胡(去除蘆葦),炙甘草,半夏(用湯清洗七次,切片,烘焙),人參(切掉頂部,烘焙),赤茯苓(各取等量)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薑五片,水一盞,煎至八分,食後溫服。量大小兒加減。
張渙,秦艽散,治肌熱病方。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兩錢,加入五片生薑和一碗水,煎煮至剩下八分的水量,飯後溫熱服用。根據小孩的年齡和體重調整用量。 張渙的秦艽散,是用來治療肌熱病症的方劑。
秦艽(一兩),川大黃(銼碎,微炒),黃耆,赤小豆,糯米(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食後。
白話文:
秦艽(6克),川大黃(切碎,微炒),黃耆、赤小豆、糯米(各3克)
《莊氏家傳》,人參犀角散,治小兒榮衛不和,上焦虛熱,因積變為肌熱,肌熱不已,變為疳勞,夜汗頰赤,多嗽不止方。
白話文:
《莊氏家傳》中記載的人參犀角散,用於治療小兒榮衛不和、上焦虛熱、積食化熱、肌熱不退、轉變為疳勞、夜間盜汗、面頰潮紅、咳嗽不止等症狀。
人參,茯苓,白朮(各半兩),犀角,柴胡(去苗),鱉甲(醋炙),甘草(炙),半夏(薑製。各一分)
上八味為末,薑棗煎。每服半錢,水半盞,煎至三分,濾滓溫服。食後。
《莊氏家傳》初秋虛熱驚悸方。
白話文:
人參、茯苓、白朮(各二錢),犀角、柴胡(去掉根鬚),鱉甲(用醋炙過),甘草(炙過),半夏(用生薑炮製,各三分)
藿香,土瓜根(各二兩),甘草(一兩,炮),草豆蔻(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五分,煎至三分,溫服。
白話文:
-
藿香 (2 兩)
-
土瓜根 (2 兩)
-
甘草 (1 兩,經炮製)
-
草豆蔻 (0.5 兩)
《莊氏家傳》治小兒因患體虛,時復發熱,不思飲食,或多驚悸。壯氣補虛,,黃耆丸方
白話文:
**《莊氏家傳》**中,針對小兒因身體虛弱,時常發燒、不想進食、或多有驚悸的症狀,提出治療方法。
方藥名稱:黃耆丸
**配方:**黃耆、黨參、白朮、茯苓、甘草、遠志、龍骨、牡蠣、硃砂。
**製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
**服用方法:**每日兩次,每次服用一丸,溫開水送服。
**功效:**壯氣補虛,增強小兒體質,改善發燒、不思飲食、驚悸等症狀。
黃耆(薄切,用蜜炒黃色),人參,柴胡(去苗,淨洗),干薯蕷,赤茯苓(各半兩),黃芩(小緊者),生犀末(各一分)
上件細銼、焙燥,搗為末,煉蜜為丸如大櫻桃大。麥門冬熟水磨下。
白話文:
-
黃耆:薄切後,用蜂蜜炒至黃色。
-
人參。
-
柴胡:去除莖葉,清洗乾淨。
-
幹薯蕷。
-
赤茯苓:各半兩。
-
黃芩:選擇較細小的。
-
生犀末:各一分。
《莊氏家傳》治小兒虛熱煩渴;又療因吐瀉、煩渴不止及疏轉後並宜服之。人參散方
人參(五兩),茯苓(八兩三錢),甘草(一兩,煨),桔梗,乾葛(銼),生犀(各半兩)
白話文:
莊氏家傳治療小孩虛熱、煩渴症狀的藥方,另外也適用於因嘔吐、腹瀉導致煩渴不止,以及其他治療後調理身體的藥方。人參散方:
藥材:
- 人參 1兩
- 白朮 1.5兩
- 甘草 0.5兩
- 山藥 1.5兩
- 茯苓 1.5兩
- 黨參 1.5兩
- 地黃 1.5兩
- 黃芩 0.5兩
- 晚蠶砂 0.5兩
製法:
將所有的藥材研磨成細粉。
服用方法:
取 1 錢的藥粉,用開水沖服,一天服用 2 次。
上為末。每服一大錢,水一中盞,入燈心五莖,同煎至六分,放溫,不計時候。煩渴者入新竹葉。
白話文:
研成細末即可。每次服用一大錢的量,加一中杯水,(先將)燈心的五個莖燒成灰,一起煎煮至六分,放溫,不拘泥於煎煮的時間。煩躁口渴的人加入新砍下來的竹葉。
《孔氏家傳》治童男、室女潮發虛熱,煩躁羸瘦方。
柴胡,地骨皮(各半兩),甘草(炙),細辛(各一分)
上為末,二錢,水一盞,煎七分,溫服。
白話文:
《孔氏家傳》中治療少年男性和未婚女性因潮熱引起的虛弱、煩躁及消瘦的方子如下: 柴胡和地骨皮各半兩,炙甘草和細辛各一分。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取二錢藥粉,加入一盞水煎煮至剩七分量時,溫熱服用。
《孔氏家傳》,桃奴丸,治心虛有熱,恍惚不常,言語錯亂,屍注客忤,魘夢不祥,小兒驚癇,並宜服方。
白話文:
《孔氏家傳》中的「桃奴丸」,是一種治療心虛有熱、恍惚不常、言語錯亂、屍注客忤(邪氣侵襲)、魘夢不祥、小兒驚癇等疾病的藥方。
「桃奴丸」的配方如下:
- 桃核(去皮,炒黃)20個
- 茯苓(去皮,炒黃)10克
- 人參(去鬚,切片)10克
- 遠志(去鬚,切片)10克
- 酸棗仁(去殼,炒黃)10克
- 麥門冬(去心,炒黃)10克
- 五味子(去核,炒黃)10克
- 甘草(炙)10克
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每次服用3克,每日服用3次。
「桃奴丸」具有養心安神、益氣補血、清熱除煩、鎮驚定驚的功效,適用於治療心虛有熱、恍惚不常、言語錯亂、屍注客忤、魘夢不祥、小兒驚癇等疾病。
桃梟(七枚,別為末。桃不成實,各在枝上者),桃仁(十四枚,去皮尖),安息香(以無灰酒酌多少研、飛,去砂石,銀器中慢火熬成膏,硇合貯之),雄黃(用桃葉煮,研、飛取。各三分),辰砂,生玳瑁(各一兩),琥珀(別研),黑犀(石上水磨,澄去水取。各半兩),牛黃,腦麝(各一分,別研)
白話文:
-
桃梟(七枚,研磨成粉末。沒有結果且掛在樹枝上的桃子)
-
桃仁(十四枚,去掉外皮尖端)
-
安息香(用不含灰分的酒適量研磨、炒香,除去砂石,在銀器中用慢火熬成膏狀,用蠟密封保存)
-
雄黃(用桃葉煮過,研磨、炒香後取用。各三分)
-
辰砂
-
生玳瑁(各一兩)
-
琥珀(單獨研磨)
-
黑犀(在石頭上用水磨,澄清水後取粉。各半兩)
-
牛黃
-
腦麝(各一分,單獨研磨)
上為細末,和入煎膏,丸如雞頭大,密器封閉,淨室安置。煎人參湯磨下一丸,食後服。病去止藥,未知加丸數。
《孔氏家傳》童男、室女肌瘦潮熱方。
白話文:
將上藥磨成細末,和入其他藥物熬煎成膏,做成雞頭大小的藥丸,用密封的容器盛裝,放置在乾淨的房間裡。煎好人參湯後,研磨一粒藥丸放入湯中,飯後服用。當疾病痊癒後即可停止服藥,但具體要服用多少藥丸,則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上用青蒿焙乾為末,每服三錢。甘草一寸,烏梅一個,小麥五十粒,河水一盞,煎七分溫服。
白話文:
用青蒿曬乾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甘草一寸長,烏梅一個,小麥五十粒,河水一杯,煎至七分熟即可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