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十六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六 (6)

1. 痰嗽第八

張渙論:五臟之中,肺臟最為嫩弱,若有疾亦難調治。蓋小兒氣血未實,若解脫不畏,風寒傷於皮毛,隨氣入於肺經,則令咳嗽。凡小兒常令背暖,夏月背襠之類,亦須畏慎。蓋肺俞在於背上,若久嗽不止,至傷真氣,亦生驚風。如嬰兒百晬內咳嗽,十中一二得瘥,亦非小疾。若膈上痰涎,尤宜隨證療之。

白話文:

張渙評論:五臟中,肺臟是最嫩弱的,如果發生疾病,也很難治療。是因為嬰兒的氣血尚未充實,如果衣物穿著不注意,使風寒侵犯皮膚毛孔,順著氣進入肺經,就會引起咳嗽。凡是嬰兒,通常都要讓背部保暖,即使是炎熱的夏季,背部的衣服也不能輕視。因為肺俞穴在背部,如果咳嗽長時間不痊癒,傷及真氣,還會引起驚風。如果嬰兒在百天內咳嗽,十個中有兩到三個可以痊癒,因此咳嗽也不算小病。如果膈上痰涎積聚,尤其應該根據症狀來治療。

《嬰童寶鑑》:小兒咳嗽,為客風流入於肺,生其痰嗽也。

《玉訣》咳嗽風疾候歌:

咳嗽因風肺受寒,三焦伏熱轉生涎。胃冷虛痰頻嗽吐,時時發熱喘連連。

小兒痰嗽涎生之者,先與下涎,次和胃氣,後與治嗽疾。

《聖惠》治小兒咳嗽,心胸痰壅,咽喉不利,少欲乳食。貝母散方

白話文:

《嬰童寶鑑》:小兒咳嗽,是因為外來的風邪侵入肺部,引發了痰和咳嗽。

《玉訣》咳嗽風疾候歌:

咳嗽是因為風邪使肺受寒,三焦有潛伏的熱邪轉而產生痰涎。胃虛冷則痰多,經常咳嗽吐痰,並且時常發熱喘息不止。

小兒因痰涎增多而咳嗽,應先用藥物清除痰涎,接著調理胃氣,最後治療咳嗽。

《聖惠》治療小兒咳嗽,心胸積痰,咽喉不適,食慾不振。貝母散方。

貝母(煨微黃),桔梗(去蘆頭),馬兜苓,百合,款冬花,半夏(湯浸七遍,去滑),乾薑(炮製),漢防己,麻黃(去根節。各一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銼,研膏,半兩)

白話文:

貝母(用微火烘焙至微黃色),桔梗(去掉蘆頭),馬兜苓,百合,款冬花,半夏(用熱水浸泡七遍,以去除滑膩感),乾薑(用炮製方法加工),漢防己,麻黃(去掉根節,各取一分),甘草(取半兩,炙烤至微紅,切碎),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取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切碎,研磨成膏狀,取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五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咳嗽痰壅,不欲乳食。蟬殼散方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用粗羅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加一小碗水和少許生薑,煎煮至五分熟後,去除渣滓。趁溫熱時服用,每天服用三次或五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劑量。

蟬殼(微炒),桔梗,人參(各去蘆頭),甘草(炙微赤,銼),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各一分),半夏(半分,湯洗七遍,去滑)

白話文:

蟬殼(稍微炒一下),桔梗,人參(各去掉蘆頭),甘草(烤至略帶紅色,切碎),陳橘皮(用湯浸泡,去掉白色瓤,烘焙。各一份),半夏(半份,用湯洗七次,去掉黏滑)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用生薑粥飲調下一字,日三、五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博濟方》治小兒奶食沖脾,傷風咳嗽,墜涎。葶藶丸

白話文:

將上列藥物搗成粉末。每次服用時,以生薑粥送服一湯匙,每天服用三次或五次。依照孩子的年齡大小適當增減藥量。

甜葶藶(紙上炒過),牽牛子,漢防己(各爁熟),大杏仁(去皮尖,炒熟,研。各一兩)

白話文:

甜葶藶(在紙上炒過)、牽牛子、漢防己(均爁熟)、大杏仁(去皮尖,炒熟,研成粉末,各一兩)

上前三味先搗,羅為末,入杏仁同研;用煮棗肉,再杵為丸綠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薑湯下,一日二服。

白話文:

將前面三味藥材先搗碎,過篩成細末,再加入杏仁一起研磨;用煮過的棗肉,再搗成綠豆般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到五丸,用薑湯送服,一天服用兩次。

太醫局,辰砂化痰丸,治風化痰,安神定志,利咽膈,清頭目,止咳嗽,除煩悶。兼治小兒風壅痰嗽。

白話文:

太醫局出品的辰砂化痰丸,可以治療由風引起的痰壅,安神定志,通利咽喉、隔膜,清利頭目,止住咳嗽,消除煩悶。另外,還可以治療小兒因風壅而引起的咳嗽。

辰砂(飛研),白礬(枯過者,別研。各半兩),天南星(炮,一兩),半夏(洗七遍,生薑汁同拌和,作曲三兩)

白話文:

辰砂(研成粉末),白礬(烘乾過後,研成粉末。各半兩),天南星(炮製,一兩),半夏(洗七遍,加入生薑汁拌勻,製成三兩藥丸)

上半夏、天南星為末,合和令勻。用生薑汁煮麵糊和丸梧桐子大,別用硃砂末為衣。每服十丸,生薑湯下,

白話文:

將半夏和天南星搗成細粉,充分混合。用生薑汁和麵粉煮成糊狀,把藥粉和糊狀物混合揉捏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另取硃砂研磨成粉末,用來包裹丸劑。每次服用十丸,用生薑湯送服。

食後服。亦治小兒風壅痰嗽。一歲兒服一丸,槌碎,用生薑薄荷湯下。

《嬰孺》治少小胸中痰實嗽,並治傷寒逐水。麻黃丸方

白話文:

飯後服用。也治療小兒因風引起的痰多咳嗽。一歲的小孩服用一丸,需搗碎,用生薑薄荷湯送服。

《嬰孺》用於治療小孩胸中有痰實的咳嗽,同時也能治療傷寒和消除體內的水氣。這裡指的是麻黃丸的處方。

麻黃,茯苓(各三分),紫菀(四分),五味子,杏仁(去皮尖),細辛,桂心,乾薑(各二分)

白話文:

麻黃、茯苓(各 9 公克),紫菀(12 公克),五味子、杏仁(去皮尖)、細辛、桂心、乾薑(各 6 公克)

上為末,蜜丸小豆大。三、四歲,二、三丸。不知稍增之。

《嬰孺》治少小咳涎。雞骨散方

雞骨(炙),紫菀(各二分)

上為末,先食服二刀圭,不知加之。

《嬰孺》治少小胸中有痰結熏肺,令兒嘔咳。蜜煎方

細辛,甘草,桂心,乾薑,射干,款冬花,紫菀(各一兩)

上以蜜煎之,用蜜三升,微火煎及二升,服一合。

《嬰孺》治少小胸中嗽滿,涎出撩膈。五味湯方

五味子(四分),甘草(炙),細辛,常山(各一分),麻黃(去節二分)

上件藥,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為三服。服已大驗。

白話文:

上面的材料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如小豆大小的丸子。對於三、四歲的孩子,每次服用二到三丸。如果效果不明顯可以逐漸增加劑量。

《嬰孺》治療小兒咳嗽有痰的雞骨散配方:

雞骨(烤過)、紫菀(各兩份)

將上述材料研磨成粉,飯前服用兩刀圭的量,若無效果可適當增加劑量。

《嬰孺》治療小兒胸中痰結影響肺部,導致嘔吐和咳嗽的蜜煎方:

細辛、甘草、桂心、乾姜、射乾、款冬花、紫菀(各一兩)

以上藥材用蜂蜜煎煮,使用三升蜂蜜,在小火上熬至剩下兩升,每次服用一合。

《嬰孺》治療小兒胸中咳喘滿悶,痰涎上湧至咽喉的五味湯方:

五味子(四份)、甘草(烤過)、細辛、常山(各一份)、麻黃(去掉節點,兩份)

將上述藥材用水三升煮沸,濃縮至一升二合,分成三次服用。服用後效果顯著。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嬰孩、小兒咳嗽有痰,並解諸般藥毒及上焦壅,身上生瘡,消疳氣。三黃丸方

白話文:

漢東王先生的《家寶》用於治療嬰兒和兒童咳嗽帶痰,並能解除各種藥物中毒,以及上焦壅滯、身上生瘡,消疳氣。

三黃丸配方:

  • 黃連 10 克
  • 黃芩 10 克
  • 黃柏 10 克
  • 白蜜 適量

雄黃(研細),鬱金(焙。各一錢),巴豆(三粒,去殼不出油)

白話文:

雄黃(研磨成細粉),鬱金(焙炒。各一錢),巴豆(三粒,去掉殼,不要出油)

上為末,杈爛,飯丸如粟米大。每服嬰孩三丸,半歲五丸,一歲七丸,飯飲吞下,薄荷湯亦可。

錢乙銀砂丸,治涎盛、膈熱實,痰嗽,驚風,積,潮熱。

白話文:

研磨成粉末,加入水攪拌,做出像粟米般大小的藥丸。每服給嬰兒食用三丸,六個月大的孩子服用五丸,一歲大的孩子服用七丸,用飯或水吞服,也可以用薄荷湯送服。

水銀(結砂子三皂子大),辰砂(研,二錢),蠍尾(去毒為末),硼砂,粉霜(各研),輕粉,郁李仁(去皮,焙,秤為末),白牽牛(末。各一錢),鐵粉,好臘茶(各三錢)

白話文:

水銀(凝結成三個皁子大的砂子狀),硃砂(研磨成粉末,二錢),蠍子尾(去除毒液並研磨成粉末),硼砂,粉霜(各研磨成粉末),輕粉,郁李仁(去皮,烘烤後稱重研磨成粉末),白牽牛(研磨成粉末。各一錢),鐵粉,上好的臘茶(各三錢)。

上同為細末,熬梨汁為膏,丸如綠豆大。龍腦水化下一丸至三丸。亦名梨汁餅子。及治大人風涎,並食後。

張渙,蘇香湯方,平小兒心肺,消痰壅、咳嗽。

白話文:

藥物組成的成分都是一些精細的小藥物,熬梨汁並使其濃縮成膏後,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用龍腦水將一丸至三丸藥丸融化溶解。又稱作梨汁餅子。這種藥物還可用來治療成人的風涎,並且適用於進食以後服用,對於飲食導致的風涎也有良好的療效。

紫蘇葉,木香,人參(去蘆頭。各一兩),甘草(炙),五味子,陳橘皮(各半兩)

白話文:

紫蘇葉、木香、人參(去蘆頭,各一兩),甘草(炙)、五味子、陳橘皮(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半錢,入生薑自然汁少許,同荊芥湯調下。

張渙,人參半夏丹方,消小兒痰飲,止嗽。

白話文:

將上述材料搗碎,篩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加入少量新鮮生薑汁,與荊芥湯一同服用。

張渙的人參半夏丹方,用於消除小兒痰飲,止咳。

人參(去蘆頭),半夏(湯浸七遍,焙乾),川面薑,白朮,天南星(並微炮。各一兩)

白話文:

人參(去掉蘆頭)、半夏(用湯浸泡七次,再烘乾)、川面薑、白朮、天南星(都稍微炮製一下,各取一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取生薑汁打麵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生薑湯下。月內百晬嬰兒如針頭大,沾在乳母奶頭上,令兒吮之。

白話文:

上面的藥先搗碎,篩成細末。取生薑汁和麵粉揉成黍米粒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粒,用生薑湯送服。一個月內,嬰兒口中的百晬會像針頭一樣大,用母乳沾在乳頭上,讓嬰兒吮吸。

張渙,乳香半夏丹方,治小兒壯熱,喘嗽痰實。

乳香(研),半夏,(白礬水浸一宿,焙乾),木香(各一兩)

白話文:

張渙的乳香半夏丹方,用於治療小兒高燒、喘息咳嗽且痰多的情況。

乳香(研磨),半夏(用白礬水浸泡一夜後,烘乾),木香(各一兩)。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硃砂(細研,水飛,一兩),麝香(研,一錢),金箔(二十片,研)

白話文:

將以上的藥物搗碎,研成細末。然後使用:硃砂(細研,用水面飛法提純,一兩),麝香(研磨,一錢),金箔(二十片,研磨)

上件都拌勻,用生薑自然汁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生薑湯下。量兒大小加減。

《嬰童寶鑑》治小兒咳嗽、墜痰。紫金丸方

上以葉子雌黃,不限多少細研,入鍋子內微火中燒令成汁,候冷研細。飯為丸如蘿蔔子大,熟水下二丸。

白話文:

所有材料混合均勻,用生薑的自然汁液調和至黍米大小。每次服用十粒,用生薑湯送服。根據孩童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嬰童寶鑑》中治療小兒咳嗽、痰多的紫金丸配方

取葉子雌黃,不限量,研磨成細粉,放入鍋中用小火加熱至成汁,待冷卻後再研磨細緻。以飯為基底製成如蘿蔔籽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兩丸,用溫水送服。

《保生信效方》,利膈丸,治大人、小兒風盛痰實,喘滿咳嗽,風氣上攻。

白話文:

《保生信效方》中的利膈丸,可以治療成人和兒童的風盛痰實、喘滿咳嗽、風氣上攻等症狀。

黑牽牛(四兩,半生半熟),青橘皮(去白),槐角子(各半兩),皂角(不蚛,肥者,去皮子,酥塗炙,二兩),齊州半夏(湯浸洗七次,切、焙,秤一兩)

白話文:

黑牽牛(四兩,一半生一半熟),青橘皮(去掉白色),槐角子(各半兩),皁角(沒有蟲蛀,肥厚的,去掉皮,用酥油塗抹並烤,二兩),齊州半夏(用湯浸泡清洗七次,切片、烘烤,稱取一兩)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打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要疏風痰,加至三、四十丸。小兒風涎痰熱,可作小丸,量多少與之。

《保生信效方》,玉塵散,治大人、小兒痰壅咳嗽,氣促喘滿,咽膈不利及大治勞嗽。

白話文:

上為細末,用生薑汁打麵糊丸,如桐子般大。每次服用十五丸。如果要疏散風痰的話,可以增加到三、四十丸。對於小兒風涎痰熱,可以做成小丸,根據小兒的年齡和體質,酌量服用。

天南星(去皮),半夏(各用湯浸,洗七遍,切,焙),桔梗,桑根白皮(自採土下者。各等分)

白話文:

天南星(剝掉外皮),半夏(分別用熱水浸泡,清洗七次,切片,烘烤),桔梗,桑根白皮(採自地下的。等量)

上為粗末。每服三大錢,水一盞半,生薑如錢六、七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小兒痰盛咳嗽等亦宜與之。政和癸巳歲,官守豫章以此方官舍施人,無不得效。

白話文:

這種藥方比較粗糙簡略。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盞半,再加入六、七片錢幣大小的生薑,煎煮至八分熟,去掉藥渣後溫熱服下,不限時間。小孩痰多咳嗽等症狀也適合服用。政和癸巳年,官府在豫章用這個方子施藥給民眾,沒有不有效的。

《萬全方》治小兒咳嗽痰壅,不欲乳食。蟬殼散方

蟬殼(微炒),桔梗,陳橘皮(去瓤),人參,甘草(炙。以上各一分),半夏(半分,湯洗七次,去滑)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一字,生薑粥飲調下。

《聚寶方》,半夏丸,治小兒痰疾嗽方。

半夏(七個丸大者,湯洗七遍,切,生薑汁浸一宿),澱粉,北礬灰(各一大錢)

上三味為末,麵糊丸如綠豆大。濃煎白茅根湯下五丸至七丸,食後服。

《劉氏家傳》治小兒咳嗽喘促,利膈化痰。漢防己膏

漢防己,人參,半夏(洗去滑),甜葶藶(隔紙炒),白礬(枯)

上件各等分為末,煉蜜為膏。每服一皂子大,薄荷薑湯化下。

《張氏家傳》治小兒痰壅咳嗽。

白話文:

《萬全方》治療小兒咳嗽痰多,不願吃奶或食物。蟬殼散的配方如下:

蟬殼(稍微炒過),桔梗,陳皮(去掉白色部分),人參,炙甘草(以上各成分各取一分),半夏(取半分,用開水洗七次,去除黏液)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生薑粥湯送服。

《聚寶方》中的半夏丸,用於治療小兒痰多咳嗽的病症。

半夏(選七顆大的,用開水洗七次,切片,浸泡在生薑汁中一夜),澱粉,北礬灰(各取一大錢)

將上述三種材料研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用濃煎的白茅根湯送服五到七丸,飯後服用。

《劉氏家傳》治療小兒咳嗽氣喘,疏通胸膈,化解痰液的方子是漢防己膏。

漢防己,人參,半夏(洗淨去除黏液),甜葶藶(隔著紙炒),白礬(烘乾)

上述成分等量混合研磨成粉末,用煉蜜調和成膏狀。每次服用一皂角大小,用薄荷薑湯融化後服用。

《張氏家傳》治療小兒痰多咳嗽。

木通,青橘皮,天南星,皂角(燒為灰。各一兩),杏仁(湯浸,去皮尖),巴豆(燈上燒),輕粉(二十合),麝香(半銖),雄黃(六銖)

白話文:

木通、青橘皮、天南星、皁角(燒成灰,各一兩),杏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和尖端),巴豆(用火烤),輕粉(二十合),麝香(半銖),雄黃(六銖)

上同研為散子。食後茅香、燈心湯下兩字許。

《孔氏家傳》,惺惺散,解小兒風壅痰熱,化涎嗽,止煩渴。

白話文:

將以上材料一同研磨成粉末。飯後用茅香和燈心草煎湯送服,每次約兩字大小的份量。

根據《孔氏家傳》的記載,惺惺散可以治療小兒因風邪引起的痰熱,幫助化解口中的涎沫和咳嗽,同時能夠止住煩躁和口渴。

桔梗,人參,甘草(炙),栝蔞根,白朮(各一兩),白茯苓,防風(各半兩),細辛(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銀盞,入荊芥少許,同煎至五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桔梗、人參、甘草(經過炙烤)、栝蔞根、白朮(各一兩),白茯苓、防風(各半兩),細辛(一分)

《王氏手集》,白朮半夏丸,化痰,治小兒嗽。和胃止逆,寬利胸膈,思乳食。

白話文:

《王氏手集》記載的白朮半夏丸,具有化痰、治療小兒咳嗽的功效。它可以和胃止嘔逆,寬利胸膈,使小兒想要吃乳食。

半夏(半兩,湯浸,洗去滑),白朮,人參,甘草(炙),乾薑(各二錢半)

上為細末,生薑汁打麵糊為丸綠豆大。每服十丸,乳食後稍空,煎生薑湯下。

白話文:

半夏(半兩,用湯水浸泡,洗淨黏液),白朮,人參,炙甘草,乾薑(各二錢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生薑汁和麵糊調合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丸,在哺乳或飲食後稍微空腹時,用煎好的生薑湯送服。

《王氏手集》,墜痰丸,治小兒痰實咳嗽,壯熱生驚,呀呷喘滿,頭痛心忪,胸膈不利,心嘈噁心。

白話文:

《王氏手集》記載的墜痰丸,用於治療小兒痰多咳嗽、高燒引起驚嚇、喘滿、頭痛心悸、胸悶膈阻、心煩噁心等症狀。

半夏(一兩,生薑制),天南星(米泔浸,切作片子,炙),杜薄荷,白茯苓,白礬灰,人參(各半兩)

上件為細末,生薑汁打麵糊為丸。每服五、七丸至十丸,生薑薄荷湯下。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華蓋散,治小兒痰壅咳嗽。

白話文:

半夏(一兩,用生薑處理),天南星(用米泔水浸泡後,切成片,烘烤),杜薄荷,白茯苓,白礬灰,人參(各半兩)。

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生薑汁和麵糊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五到七丸或十丸,用生薑薄荷湯送服。

此方由長沙的醫生丁時發所傳,名為「華蓋散」,用於治療小兒痰多咳嗽。

桑白皮(炙,一兩),甘草(炙),黃耆(炙。各三錢),桔梗(洗,三分)

白話文:

桑白皮(以火烤製,一兩),甘草(以火烤製),黃耆(以火烤製,各三錢),桔梗(清洗乾淨,三分)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湯點服。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小兒化涎去風,止咳嗽方。

半夏(三分,湯洗七次),天南星(半兩,炮),甘草(三錢,炙),皂角子(二十一粒,炒焦)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六分,入生薑二片,同煎三分,去滓溫溫服。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治小兒痰鳴,咳嗽氣粗,不食涎潮。牽牛丸,定喘。

牽牛(取末,半兩),螺青,白礬(火飛,各一分),硼砂(一錢),巴豆(燈上燒),杏仁(各七粒)

上件為末,水煮糊為丸綠豆大。每服七粒,淡薑湯下。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治丈夫、婦人、小兒痰鳴涎響,咳逆喘嗽。半夏丸

半夏(半兩)

白話文:

上方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用湯水送服。

長沙的醫生丁時發傳授的小兒化痰袪風、止咳的方子。

半夏(三分,用湯水洗七次),天南星(半兩,炮製),甘草(三錢,炒至微黃),皂角子(二十一粒,炒至焦黑)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六分,加入生薑兩片,一同煎煮至三分之二水量,濾去殘渣後趁溫熱服用。

長沙的醫生丁時發傳授治療小兒痰鳴、咳嗽氣喘、食慾不振、多涎的方子。

牽牛子(取粉末,半兩),螺青,白礬(火煅,各一分),硼砂(一錢),巴豆(燈上燒燋),杏仁(各七粒)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煮成糊狀,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七粒,用淡薑湯送服。

長沙的醫生丁時發傳授治療男性、女性及小兒痰鳴、涎響、咳嗽喘息的方子。

半夏(半兩)

上用大蘿蔔一個,開一小竅子;取成罐子,入半夏在內,用好醋煮透赤色,取出細研蘿蔔、半夏如泥;又別研入硃砂、雄黃各一錢,同為丸綠豆大。每服量兒小大,五、七丸至十丸,生薑湯下。

白話文:

使用一個大蘿蔔,挖開一個小洞。

取一個罐子,將半夏放入其中,用好的醋煮到透徹變成紅色,取出將蘿蔔和半夏研磨成泥。

另外研磨硃砂和雄黃各一錢,將它們混合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

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每次服用五到十丸,用生薑湯送服。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小兒涎盛、咳嗽,上膈壅熱。

鉛白霜,百藥煎(各半兩)

上件為末,煉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用薄荷湯化下,不計時候。

白話文:

長沙的醫生鄭愈傳下來治療小兒多涎、咳嗽,以及上膈熱壅的方子。

使用鉛白霜和百藥煎(各半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調和做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湯送服,不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