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十六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六 (5)

1. 咳嗽聲不出第五

《嬰童寶鑑》云:小兒咳嗽聲不出,為客風傷於肺管、吸門。肺主聲音故也。

《聖惠》治小兒咳嗽聲不出。杏仁煎方

杏仁(湯浸,去皮尖,入水一大盞,研濾取汁,二兩),蜜酥(各一合)

白話文:

《嬰童寶鑑》說:小孩子咳嗽時發不出聲音,是因為外來的風邪侵犯了肺部和喉嚨。因為肺主管聲音的緣故。

《聖惠》治療小孩子咳嗽時發不出聲音的方法。杏仁煎的配方如下:

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皮和尖端,加入一大杯水,研磨過濾取汁,用量為二兩),蜂蜜和酥油(各用一合)。

上件藥,先以杏仁汁於鐺中,以重湯煮,減去半;入酥、蜜,又重湯煮二十沸;入貝母、紫菀末各一分,甘草末半分,更煎攪如餳,收瓷器中。每服以清粥飲調下半錢,日三服,夜一服,嗽止為度。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上一個藥方,首先用杏仁汁放在鍋中,用沸水煮,減去一半;放入酥油和蜂蜜,再用沸水煮二十次;放入貝母、紫菀末各一分,甘草末半分,繼續煎煮攪拌成糊狀,收在瓷器中。每次服藥時,用清粥調和半錢,每天服用三次,晚上服用一次,咳嗽停止即可。根據兒童的大小酌情加減用量。

《聖惠》又方

貝母(半兩,煨微黃),牛黃(細研,一錢),甘草(炙微赤,銼,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水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又方

白話文:

《聖惠》另有一方:

貝母(半兩,炒至微黃),牛黃(研細,一錢),甘草(炙至微紅,切碎,一分)

將上述藥材搗碎,篩成細粉。每次用溫水送服半錢,每日三到四次。根據孩童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麥門冬(去心,焙),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炙微赤,銼),貝母(煨微黃),款冬花(各一分),紫菀(半兩。洗去苗土)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乳汁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麥門冬:去除麥門冬的硬心,再用火焙乾。

杏仁:用熱水浸泡杏仁,去除外皮和尖端,將雙仁取出,用小火炒至微黃。

甘草:將甘草炙烤至微紅,再切碎。

貝母:將貝母煨至微黃。

款冬花:將款冬花各自取一份。

紫菀:取半兩紫菀,將根部洗淨去除泥土。

2. 驚膈嗽第六

(驚瘥而嗽作)

茅先生:小兒有驚膈嗽,因驚風候好,便此嗽,故號驚膈嗽。下金杏丸夾勻氣散與服,安樂。(方並見本門。)小兒月日內有嗽候,不治必死。氣未盛而日月內嗽,所以不治。嗽如調理得變,久嗽不止,心陷胸高,渴水不進食,死候。

白話文:

茅先生說:小兒有驚嚇後引起的咳嗽,因為驚嚇的症狀好轉了,但咳嗽卻一直持續,因此稱之為驚膈嗽。服用金杏丸和夾勻氣散,就能夠治癒。(具體的藥方請參閱本篇中的條目。)小兒在出生後一個月內出現咳嗽的症狀,如果不治療的話,必定會死亡。因為小兒的氣血還沒有發育完全,一個月內出現咳嗽,所以無法治癒。咳嗽如果能夠及時調理並發生變化,但久咳不止,導致心臟下陷、胸部高聳,口渴卻不想喝水、不進食,就會有死亡的危險。

茅先生,金杏丸

杏仁(去皮尖),甜葶藶,漢防己,馬兜苓(去皮)

白話文:

茅先生的金杏丸配方如下:杏仁(去掉外皮和尖端),甜葶藶,漢防己,馬兜鈴(去掉外皮)。

上等分為用,蜜為丸如○此大。每服十丸,用麥門冬熟水吞下。茅先生亦於前咳嗽門中已有此方。為各有牽引不可除,故兼存之。

茅先生勻氣散

白話文:

把上等藥材分開服用,用蜂蜜做成像○一樣大的丸劑。每次服十丸,用麥門冬煮成的水吞下。茅先生在前一節咳嗽的治療中也有這個方子。因為各有引發咳嗽的原因難以去除,所以應考慮一起服用。

桔梗(去蘆頭,洗淨,干秤五兩),縮砂仁,茴香(洗),陳橘皮(去瓤。各一兩),甘草(二兩,炙),白薑(一分)

白話文:

桔梗(去除根部,清洗乾淨,乾燥後稱重五兩),縮砂仁,茴香(清洗乾淨),陳橘皮(去除果肉。各一兩),甘草(二兩,炙烤過),白薑(一分)

上為末。每服半錢、一錢,用霜木瓜煎湯調下。如無即用紫蘇、鹽煎湯下。

白話文:

上藥研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至一錢,用霜木瓜煎水送服。若沒有霜木瓜,可以用紫蘇和鹽煎水送服。

3. 傷風嗽第七

茅先生:有一種百日內傷風嗽,是百日內發也。即下奶豆膏(方見咳嗽門中),相夾硃砂膏與服(方見驚積門中)即愈。

張渙,菖蒲煎方,治小兒肺中風邪,喘鳴肩息。

白話文:

茅先生:有一種咳嗽病,在百日內發作,叫做「百日內傷風嗽」。只要服用奶豆膏(配方請參照「咳嗽門」)和硃砂膏(配方請參照「驚積門」),就能治癒。

石菖蒲(一寸九節者),款冬花,紫菀(去土洗,焙乾),人參(去蘆頭),桂心(各一兩)

白話文:

石菖蒲(長度為一寸九節的),款冬花,紫菀(去除泥土後清洗乾淨、烘乾),人參(去除蘆頭),桂心(各一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煉蜜同石臼中搗一、二百下,和皂皂大。每服一粒,煎糯米飲化下。

張渙,貝母湯方,治肺中風,咳嗽喘滿。

白話文:

上等的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把蜂蜜和藥末一起放入石臼中搗一千到兩百下,和皁角一樣大小。每次服一粒,用煮好的糯米湯送服。

貝母(炒黃色),半夏(白礬湯洗七遍,焙乾。各一兩),乾薑(炮),麻黃(去根節),甘草(炙),款冬花(各半兩)

白話文:

貝母(炒成黃色),半夏(用白礬水洗七次,烘乾。各一兩),乾薑(炮製過),麻黃(去除根和節),甘草(炙烤過),款冬花(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入生薑三片,杏仁二枚去皮尖,同煎至五分,去滓。放溫服。

白話文:

將上等的藥材搗碎,研磨成細粉。每次取一錢藥粉,加一小杯水,再加入三片生薑和兩枚去皮去尖的杏仁,一起煎煮至藥液僅剩五分之一。去渣滓,等藥液冷卻至溫熱時服用。

《惠眼觀證》,杏仁散,治小兒咳嗽,凡傷寒、涎壅發嗽。

杏仁,巴豆,半夏,皂莢,銅青

白話文:

《慧眼觀證》中的「杏仁散」,用於治療小兒咳嗽,包括因傷風、痰多而引起的咳嗽。

配方包含:杏仁、巴豆、半夏、皂莢、銅青。

上等分,藥入甘鍋子內,以鹽泥固濟火煆之,勿令走去藥氣,候冷取出為末。服半錢或一字,生薑、蜜熟水調下。

白話文:

上等中藥材料,放入耐高溫的鍋子裡,用濕鹽土封住鍋子的縫隙,用文火加熱烘烤鍋子,不要讓藥材裡的藥效流失。等鍋子冷卻後,取出鍋裡的中藥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的藥粉,用生薑、蜂蜜和溫熱的水調和後服用。

《惠眼觀證》,金粉散,是治傷風咳嗽或回嗽後多吐,宜服。

麻黃(不去節),貝母,糯米,鬱金(皂角水煮),杏仁(去皮尖,別研),甘草(炙),天南星(薑汁浸一宿,作餅子炙),人參,地膽,知母(以上各等分)

白話文:

《惠眼觀證》中的金粉散,用於治療傷風咳嗽或是咳嗽後多吐,適合服用。

配方包括:麻黃(不去節)、貝母、糯米、郁金(用皂角水煮過)、杏仁(去皮尖,另外研磨)、甘草(炒炙)、天南星(用姜汁浸泡一夜,製成餅狀再烤炙)、人參、地膽、知母(所有藥材等量)。

上為末,卻入杏仁膏同研勻。每服一錢,水半盞,蜂糖二分盞,薄荷二葉,同煎五、七沸服。

白話文:

將上藥研成細末,倒入杏仁膏中,一同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一錢藥粉,加半盞水、二分盞蜂蜜和二片薄荷葉,一起煎煮至沸騰五到七次後服用。

《劉氏家傳》:小兒肺中風形候,咳嗽氣急,咽喉有涎。

麻黃(去根節,三錢),訶子(用肉二錢),甘草(炙,一錢,打碎)

上件藥以水三碗,煎至半碗,去滓溫服。一歲小盞內三分,二歲五分,三歲七分,五歲一盞,不拘時候。

《劉氏家傳》:小兒傷風嗽及一切嗽。

五靈脂(半錢),半夏(五個,炮裂),甘草(炙,半兩)

上件藥末之。每服半錢,熟調下。

《王氏手集》,菖蒲散方,治肺中風嗽。

菖蒲,官桂,甘草(炙。各等分)

上為粗本。每服一錢,水六分,煎至三分,溫服。量兒小大增減。

白話文:

《劉氏家傳》記載:小孩肺部受風的症狀,會出現咳嗽、呼吸急促、咽喉有痰的情況。

使用麻黃(去掉根和節,三錢)、訶子(取肉二錢)、甘草(炒過,一錢,打碎)。

以上藥材用水三碗煎煮至剩半碗,去除藥渣後溫服。一歲的小孩每次服三分之一小杯,兩歲五分之一小杯,三歲七分之一小杯,五歲一小杯,不限時辰。

《劉氏家傳》又記載:小孩因風邪引起的咳嗽及其他種類的咳嗽。

使用五靈脂(半錢)、半夏(五個,炮製過)、甘草(炒過,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半錢,用熱水調勻後服用。

《王氏手集》中的菖蒲散方,用於治療肺部受風引起的咳嗽。

使用菖蒲、官桂、甘草(炒過,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六分煎煮至剩三分,溫服。根據小孩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