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十六 (1)
卷第十六 (1)
1. 卷第十六
(咳嗽諸疾),凡十一門
2. 咳嗽第一
《巢氏病源》小兒嗽候:嗽者,由風寒傷於肺也。肺主氣,候皮毛,而俞在於背。小兒解脫,風寒傷皮毛,故因從肺俞入傷肺,肺感寒即嗽也。故小兒生須常暖背,夏月亦須生單背襠。若背冷得嗽,月內不可治,百日內嗽者,十中一兩瘥耳。
白話文:
《巢氏病源》中關於小兒咳嗽的記載:咳嗽是由於風寒損傷肺臟引起的。肺臟主導氣,管理皮毛,而它的背部是肺臟的俞穴。小兒抵抗力較弱,風寒容易損傷皮毛,因此從肺臟的俞穴進入肺臟,損傷肺臟,肺臟受到寒邪侵襲就會咳嗽。因此,小兒出生後要經常保暖背部,即使在夏天也要穿單背襠。如果背部受涼引起咳嗽,一個月內是無法治癒的。如果咳嗽超過一百天,十個中只有一兩個能治癒。
《嬰孺》論曰:嗽病所生,兒離其母,獨居而啼,其氣未定,因而乳之,啼時陰陽俱盛,虛實更作,肺胃受邪,故令兒嗽。
白話文:
《嬰孺》一書裡說:咳嗽的產生,是因為孩子離開了母親,獨自哭泣,還未平靜之時,就餵其乳食,哭啼之時,陰陽二氣都旺盛,虛實更替,肺和胃受到邪氣入侵,所以導致孩子咳嗽。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嗽病症:小兒發嗽,由風寒傷於肺,月內小兒不可治也。百日內嗽者,十中可一兩全活爾。宜先進麥湯散二、三服(方見傷寒發斑門中),以金花散二、三服(方見本門),間觀音散二、三服(方見胃氣不和門中)。大凡小兒,尤宜慎風,不可使嗽。
白話文:
漢東王先生的《家寶》中記載了治療咳嗽的症狀:小兒咳嗽,是由風寒侵襲肺部引起的,出生一個月內的小兒不能治療。出生一百天內咳嗽的,十個中有兩三個可以治癒。應該先服用麥湯散二、三劑(方見傷寒發斑門中),再服用金花散二、三劑(方見本門),間服觀音散二、三劑(方見胃氣不和門中)。總之,小兒尤其要注意防風寒,不要讓他們咳嗽。
錢乙論咳嗽云:夫嗽者,肺感微寒。八、九月間,肺氣大旺,病嗽者,其病必實,非久病也。其症面赤、痰盛、身熱。法當以葶藶丸下之(方未見),若久者不可下也。十一月、十二月患嗽者,乃傷風嗽也,風從背脊第三椎肺俞穴入也,當以麻黃汗之(方未見)。有熱證面赤、飲水涎熱、咽喉不利者,宜兼甘桔湯治之(方見實熱門中)。
白話文:
錢乙在論述咳嗽時說,咳嗽是肺部稍微受到寒氣的影響。在八、九月份時,肺氣最為旺盛,如果有人這個時候咳嗽,病情必定是由體內正氣旺盛所造成的實證,並不是慢性咳嗽。症狀通常是臉色發紅、痰液增多、身體發熱。治療方法應該用葶藶丸來瀉下(確切的方劑已失傳)。如果是慢性咳嗽,則不宜瀉下。在十一月、十二月時咳嗽的人,則是因風寒而引起的咳嗽,風邪通常從背脊的第三椎肺俞穴侵入人體。應該用麻黃湯來發汗(確切的方劑已失傳)。如果有發熱的症狀,臉色發紅、喝水會覺得口水發熱、咽喉不舒服,則應該服用甘桔湯來治療(詳細的方劑請參閱實熱篇)。
若五、七日間,其症身熱痰盛、唾黏者,以褊銀丸下之(方見痰涎門中)。有肺盛者,咳而後喘、面腫,欲飲水,有不飲水者,其身即熱,以瀉白散瀉之(方見喘咳上氣門中)。若傷風咳嗽,五、七日無熱證而但嗽者,亦葶藶丸下之(方未見),後用化痰藥。有肺虛者,咳而哽氣,時時長出氣,喉中有聲,此久病也,以阿膠散補之(方見喘咳上氣門中)。痰盛者,先實脾,從以褊銀丸微下之(方見同前)。
白話文:
如果感冒咳嗽五到七天,沒有發熱的症狀,但是一直咳嗽,也可以用葶藶丸來治療。然後再用化痰的藥物來調理身體。有肺虛的人咳嗽時會哽住氣,累了之後會長出氣,喉嚨裡有聲音。這是老毛病了,可以用阿膠散來補氣(詳細配方請參照喘咳上氣一章)。痰多的人,先用藥物來補氣,然後用褊銀丸來輕微地瀉下(詳細配方請參照前面)。
如果症狀在五到七天後,依然發熱,有痰,且痰液黏稠,則使用褊銀丸來瀉下(詳細配方請參照痰涎一章)。如果有肺氣盛的情況,會表現為咳嗽後喘氣、臉腫,想喝水,但喝了水後身體就會發熱,可以用瀉白散來瀉下(詳細配方請參照喘咳上氣一章)。
涎退即補肺,補肺如上法。有嗽而吐水,或青綠水者,以百祥丸下之。(方見瘡疹倒黶門中。)有嗽而吐痰涎、乳食者,以白餅子下之(方見搐搦門中)。有嗽而略膿血者,乃肺熱,食後服甘桔湯(方見同前)。久嗽者,肺亡津液,阿膠散補之(方見同前)。咳而痰實不甚,喘而面赤、時飲水者,可褊銀丸下之(方見同前)。
治嗽大法,盛即下之,久即補之,更量虛實,以意增損。
白話文:
唾液減少的時候,就用補肺的方法。補肺的方法,見上文。如果有咳嗽、吐出水,或者吐出青綠色的水,用百祥丸來治療。(方子見瘡疹倒黶一章。)有咳嗽、吐出痰液、乳汁樣物質的,用白餅子來治療。(方子見搐搦一章。)有咳嗽、吐出少許膿血的,是肺部有熱,飯後服用甘桔湯。(方子見前文。)若長期咳嗽,是肺部津液不足,用阿膠散來治療。(方子見前文。)咳嗽,但痰不多,喘氣、臉紅,有時口渴想喝水的,可以用褊銀丸來治療。(方子見前文。)
錢乙論嗽病訣死云:東都藥鋪,杜氏有子五歲,自十一月病嗽至三月未止。始得嗽而吐痰,乃外風寒搐入肺經,今肺病嗽而吐痰,風在肺中故也。宜以麻黃輩發散,後用涼藥壓之即愈。時醫與鐵粉丸、半夏丸、褊銀丸諸法下之,其肺即虛而嗽甚,至春三月間尚未愈。召錢氏視之,其候面青而光,嗽而喘促哽氣,又時長出氣。
白話文:
錢乙在論述咳嗽病症候死亡的訣竅時說:東都的藥鋪裏,有個叫杜氏的人,他的兒子五歲,從十一月開始咳嗽,到三月都還沒好。一開始咳嗽時會咳出痰,這是因為外來的風寒侵入了肺經,現在肺部的病症是咳嗽並且咳出痰,這是因為風邪在肺中的緣故。應該用麻黃類的中藥來發散外邪,然後再用涼藥來抑制咳嗽,就可以痊癒了。當時的醫生給他吃了鐵粉丸、半夏丸、褊銀丸等藥物來瀉下,結果他的肺反而虛弱,咳嗽更加嚴重,到了春天的三月間還是沒有好。於是請錢乙來看診,他的症狀是臉色青黑並且有光澤,咳嗽、喘促、氣息哽咽,而且有時會長長地吐氣。
錢曰:病困十已八九,所以然者,面青而光,肝氣王也。春三月者,肝之位也,肺衰之時也。嗽者肺之病,肺自十一月至三月,久即虛痿,又曾下之,脾肺子母也。復為肝所勝,此為逆也。故嗽而喘促哽氣、長出氣也。錢急與瀉青丸瀉之(方見驚熱門中),後與阿膠散實肺(方見同前)。
白話文:
錢乙說:病人十有八九都得病是因為肝氣過於旺盛。春天是肝臟旺盛的時期,肺臟衰弱的時期。咳嗽是肺部疾病,肺臟從十一月到三月,如果咳嗽時間長了,就會虛弱萎縮,再加上曾經瀉下,脾臟和肺臟是母子關係。現在又被肝臟剋制,這是違背自然的。因此咳嗽喘促、氣息哽塞、呼吸困難。錢乙趕緊用瀉青丸瀉下(方劑見驚熱門中),然後用阿膠散來補肺(方劑見同前)。
次日面青而不光,錢又補肺,而嗽如前。錢又瀉肝,瀉肝未已,又加肺虛,唇白如練。錢曰:此病必死,不可治也。何者?肝大王,而肺虛絕,肺病不得其時而肝勝之。今三瀉肝而肺病不退,三補肺而肺證猶虛,此不久生,故言死也。此證病於秋者,十救三四;春夏者,十難救一。
白話文:
第二天,病人的臉色青灰,沒有光澤,錢醫師又用藥方補肺,但咳嗽的症狀並沒有改善。錢醫師接著用藥方瀉肝,但瀉肝的治療還沒完成,又加上肺虛的症狀,病人的嘴脣變成了白色,像練過的絲綢一樣。錢醫師說:「這個病人必定會死,無法治癒了。」為什麼呢?肝臟是人體的大王,而肺虛到了極點,肺病在不該發生的季節發作,而且肝臟又強盛地壓制它。現在已經瀉肝三次了,但肺病還是沒有好轉,補肺三次了,但肺虛的症狀還是沒有改善,他活不了多久了,所以我說他會死。這種疾病在秋天發作的,十個病人中能救活三四個;在春天或夏天下發作的,十個病人中很難救活一個。
果大喘而死。
《嬰童寶鑑》咳嗽死候:嗽而眼時上視,下青黑糞。
《五關貫真珠囊》小兒咳嗽候:因乳哺無節,傷於肺,或乳之,次與氣相沖,氣乳相沖於肺,故令氣逆而嗽也。
白話文:
果然是因為大喘而死。
《嬰童寶鑑》記載咳嗽致死的徵兆:咳嗽時眼睛經常向上看,排出青黑色的糞便。
《五關貫真珠囊》描述小兒咳嗽的原因:由於哺乳沒有節制,傷害到肺部,或是喝奶後,奶水與氣相互衝撞,氣和奶水在肺部相衝,因此導致氣逆而咳嗽。
《惠眼觀證》:凡生下一月至百日,或周歲,或三、五歲以上嗽分數種:有奶下嗽者,因吃熱奶傷肺而得,只下溫肺散(方見疳嗽門中)及人參膏塗唇(方見本門中)。有齁䶎嗽,氣急嗽速,早起眼腫,乃下渾金丹(方見咳嗽作呀呷聲門中);量大小與,吐下涎,即用勻氣化涎、涼心肺藥服之。
白話文:
《惠眼觀證》:所有出生一個月到一百天,或一歲,或三、五歲以上的咳嗽,分為幾種:有因吃熱奶而傷了肺而得的奶下嗽,只要服用溫肺散(配方請參照疳嗽篇)和人參膏塗抹嘴脣(配方請參照本篇)。有齁齁鳴喘、氣促咳嗽急、早上眼睛腫的,就是下渾金丹(配方請參照咳嗽作呀呷聲篇);根據患者的年齡大小服用,吐出帶有涎沫的痰,立即服用勻氣化涎、涼心肺的藥物。
有疳嗽者,此因久瀉,脾胃虛,上嗽發熱,攻擊心氣,宜先以疳藥蘆薈丸(方是人常服者)夾烏犀丸(方見肥疳門中)服之,後用退心熱及防己丸治之(方見疳嗽門中)。有傷寒嗽者,此因客風在肺,其肺氣伏熱,嗽後多吐,宜以金粉散治之(方見傷風嗽門)。上件諸般嗽,如脾胃氣實,胸膈太壅,先以鮮湯丸利之(方見急慢驚風門中。
白話文:
生薑(350公克),乾薑(200公克),桂心(100公克),甘草、款冬花、紫菀(各150公克),杏仁、蜂蜜(各500毫升)
上合諸藥末之,微火上煎,取如飴餔,量其大小多少,與兒含咽之。百日小兒如棗核許,日四、五服,甚有驗。
《千金》治少小十日以上至五十日,卒得聲咳吐乳,嘔逆、暴嗽、晝夜不得息。桂枝方
白話文:
將各種藥末混合在一起,用小火在爐子上煎煮,煮到藥汁像糖膠的稠度。根據小孩的年齡和體質,決定藥丸的大小和數量,讓小孩含服。如果小孩還只有100天大,藥丸的大小就像棗核一樣,每天服四、五次。這種藥丸非常有效。
桂枝(半兩),甘草(二兩半),紫菀(十八銖),麥門冬(一兩十八銖)
白話文:
桂枝(3克),甘草(9克),紫菀(2.7克),麥門冬(6.6克)
上四味㕮咀,以水二升,煮取半升,以綿著湯中,捉綿滴兒口中,晝夜四、五過與之,節乳哺。
《千金》治小兒嗽,日中瘥,夜甚,初不得息,不能復啼。四物款冬丸方
款冬花,紫菀(各一兩半),桂心(半兩),伏龍肝(六銖)
上末之,蜜和如泥,取如棗核大,敷乳頭上,令兒飲之,日三敷之,漸漸令兒飲之。
孫真人治小兒咳嗽方。
生薑(四兩)
上銼碎,水五升,煎湯與兒沐浴。
《仙人水鑑》小兒百日內嗽逆不止方。
咳嗽不止使神攻,梔子乾薑力不同,乳煎一合分三分,必定獲安五臟通。
上此是五臟氣不和,小孩子不宜大藥。
《外臺》:《小品》療少小咳嗽、腹脹。七物小五味子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幾種藥材切碎,用兩升水煮至剩下半升,然後把棉布放入藥湯中,再拿棉布滴藥液到嬰兒口中,白天黑夜大約四到五次,同時要控制母乳的餵養。
《千金》治療小兒咳嗽,症狀在白天有所好轉,夜晚加重,開始時呼吸急促,無法安睡,甚至哭不出聲。四物款冬丸配方如下:
款冬花、紫苑(各一兩半),桂心(半兩),伏龍肝(六銖)。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與蜂蜜混合成泥狀,取如棗核大小,塗抹在乳頭上,讓嬰兒吸吮,每日三次,逐漸增加嬰兒的攝取量。
孫真人治療小兒咳嗽的方法。
生薑(四兩)。
將其切碎,加入五升水中煎煮,用此湯水為嬰兒沐浴。
《仙人水鑑》治療一百天內嬰兒咳嗽不止的方子。
咳嗽不止時使用此方,梔子和乾薑的功效各異,將藥材用水煎煮後分成三份,嬰兒服用後必定能安撫五臟,使其通暢。
以上是因為五臟氣不和,小孩子不宜使用強烈的藥物。
《外臺》引用《小品》治療幼童咳嗽和腹脹的方子。七物小五味子湯配方。
五味子(研),紫菀(各二分),黃芩,甘草(炙),麻黃(去節),生薑,桂心(各一分)
上藥㕮咀,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分五服。忌如常法。
白話文:
五味子(研磨成粉),紫菀(各二錢),黃芩,甘草(炙烤過的),麻黃(去掉節),生薑,桂心(各一錢)
《外臺》:《小品》又療少小十日以上至五十日,卒得暴咳,吐乳嘔逆,晝夜不得息。四物湯方
桔梗,紫菀(各三分),甘草(炙,一分),麥門冬(去心,七分)
白話文:
《外臺》:《小品》又治療十二歲以下五十歲以上的,忽然得暴咳,吐乳嘔吐,晝夜都不停止。
四物湯方:
木瓜、桂枝、細辛、茯苓各一兩。
上研末,分三服。
上藥切,以水一升,煮取六合,去滓;分五服,以瘥為度。《千金》有桂心無桔梗,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以綿著湯中,捉綿滴兒口中,晝夜四、五過與,節哺乳。
《外臺》:劉氏療小兒咳嗽,不得臥方。
白話文:
把藥材切碎,用一升水煮至六分,去渣滓;分成五份服用,以痊癒為準。《千金方》中桂心無桔梗,用二升水煮至一升,用棉絮放在湯中,用棉絮蘸湯滴到口中,晝夜四、五次,節制哺乳。
甘草(炙,六分),桔梗(四分),桑白皮,貝母,茯苓(各三分),大青,吳藍,五味子,人參(各二分)
白話文:
甘草(經乾烤或烘烤後的甘草,六分),桔梗(四分),桑白皮、貝母、茯苓(各三分),大青、吳藍、五味子、人參(各二分)
上九味切,以水二升,煮取八合,去滓;量多少、大小與服。忌如常法。
《勝金方》治小兒咳嗽。
上以蜂房二兩,淨洗蜂糞及泥土,以快火燒為灰。每服一字,飯飲下。
《聖惠》治小兒心胸煩悶,體熱咳嗽。天門冬散方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九味切成片,用兩升水煎煮至剩八合,濾去藥渣;根據病人的年齡和體重調整用量服用。禁忌事項依照常規方法。
《勝金方》治療小兒咳嗽。
取蜂巢二兩,清潔乾淨蜂巢中的蜂糞和泥土,用大火燒成灰。每次服用一小撮,飯後用溫水送服。
《聖惠方》治療小兒心胸煩悶,體熱咳嗽。天門冬散方。
天門冬(去心,焙),桑根白皮(銼),赤茯苓,柴胡(去苗),百合,紫菀(洗去苗土),藍葉,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半兩)
白話文:
天門冬(去除中心,烘烤),桑根(桑樹的根白色表皮,銼碎),赤茯苓,柴胡(去除嫩芽),百合,紫菀(洗去根部的泥土),藍葉,甘草(略烤至微紅,然後銼碎。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以意分減,溫服。
《聖惠》治小兒咳嗽,胸中滿悶,不欲乳食。陳橘皮散方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篩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碗,加入少量生薑,煎煮至剩五分之三,濾去渣滓。根據孩童年齡大小酌情調整用量,溫服。
《聖惠》用於治療小兒咳嗽,胸中滿悶,不願吃奶或食物。此為陳橘皮散的方劑。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桔梗(去蘆頭),雞蘇,杏仁(湯浸,去皮尖,麩炒微黃),人參(去蘆頭。各一分),貝母(煨微黃,半兩)
白話文:
陳橘皮(用湯浸泡過的橘子皮,去除白色內皮,並烘烤過)
桔梗(去除莖的根部)
雞蘇
杏仁(用湯浸泡過的杏仁,去除尖端,並用麥麩炒至微黃)
人參(去除莖的根部,都是一份的量)
貝母(用微火烘烤至微黃,半兩的量)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燈心十莖,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品搗碎,用粗羅篩成粉末。每次服藥一錢,加入一小碗水,放入十根燈芯草,煮至剩五分之一的量,去掉渣滓,溫熱後服用,每天服用三到四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適當增減劑量。
《聖惠》治小兒咳嗽,壯熱,胸膈壅滯。麥門冬煎方
麥門冬(去心,一兩),生薑(半兩,汁),酥蜜(各二合),杏仁(湯浸,去皮尖,二兩)
白話文:
《聖惠》治療小兒咳嗽,發高燒,胸部悶塞。麥門冬煎方:
麥門冬(去除中心部分,一兩),生薑(半兩,搾取汁液),酥油和蜂蜜(各兩湯匙),杏仁(用開水浸泡後,去除皮和尖端,二兩)。
上件藥,先以水一大盞,煎麥門冬及杏仁至四分,入沙盆內研,絞取汁,卻入銀器中;次內生薑汁等,以熳火熬成膏,收於瓷器中。每服以清粥飲調下半茶匙,日三服,夜一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卒得咳嗽,吐乳。桔梗散方
白話文:
首先取水一大碗,將麥門冬和杏仁煎至四分之一的量,放入砂鍋中研磨,絞取汁液,倒入銀器中;然後加入生薑汁等,用小火熬成膏狀,收於瓷器中。每次服用時,用清粥調和半茶匙膏,每天服用三次,晚上服用一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劑量。
桔梗,人參(去蘆頭),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分),甘草(炙略赤,銼),麥門冬(去心,焙),紫菀(去苗土。各半兩)
白話文:
桔梗、人參(去掉須根)、陳橘皮(用湯浸泡、除去白色的部分,焙乾後使用。各1分),甘草(烤至略微發紅,切碎)、麥門冬(去掉中心部分,焙乾)、紫菀(去掉根部泥土。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以大小,分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咳嗽、頭熱、令乳母服。百部散方
百部,貝母(煨黃),紫菀(洗去苗土),葛根(銼。各一兩),石膏(二兩)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篩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碗煎煮至剩五分之三,去掉渣滓。根據孩童的年齡大小,調整劑量服用。
《聖惠方》用於治療小兒咳嗽、頭熱,讓哺乳的母親服用。百部散的配方如下:
百部,貝母(炒至微黃),紫菀(洗淨去雜質和根部),葛根(切片。各一兩),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小盞,入竹葉二十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服食後令兒飲乳甚佳。
白話文:
把上面的藥搗碎,篩成藥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小杯,加入竹葉二十片,煎到六分滿,去掉藥渣。每次服用完後讓孩子喝奶,效果很好。
《博濟方》治大人、小兒咳嗽大妙。犀灰散
巴豆,杏仁(去尖),半夏(各等分)
白話文:
《博濟方》治療成人和小兒咳嗽非常有效。使用巴豆、杏仁(去除尖端)、半夏(各用相同份量)。
上用一合子盛之,以赤石脂閉縫了;用三斤炭火煆,令透赤即取出,放冷,細研如粉。小兒半字,淡薑湯調下。大人咳嗽,薑湯下一字。
《靈苑》治小兒咳嗽。金杏煎丸
白話文:
用一個小盒盛裝起來,用赤石脂封閉縫隙;用三斤炭火燒,等到藥材變成通紅的顏色就取出,放涼,研磨成粉末。小兒吃半個字的量,用淡薑湯沖服。大人咳嗽,用薑湯沖服一個字的量。
杏仁(四十九個,去皮尖,生研),栝萎(大者一枚),不蚛皂角(一錠,捶碎),生百部(一兩。三味各用水挼,搗碎,絞取濃汁)
以上入銀石器內,慢火熬成膏。入後藥:
白話文:
杏仁(四十九粒,去皮尖,生研),栝萎(大的一個),不蚛皁角(一錠,敲碎),生百部(一兩。這三種藥材分別用水研磨,搗碎,絞取濃汁)
牽牛子(搗一味末,一兩),木香(半兩,為細末)
白話文:
牽牛子(研成細末,一兩),木香(半兩,研成細末)
上入煎藥膏內,杵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用糯米飲下。量兒大小加減丸數。
茅先生小兒,咳嗽雌黃丸,方
白話文:
將藥煎好後加膏藥混合在一起搗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至七粒,以糯米湯送服。藥丸的數量依孩子的年齡增減。
雌黃(細研),雞內金(是雞糞黃),延胡索,半夏(生用)
白話文:
-
雌黃:研磨成細粉。
-
雞內金:雞的砂囊內襯膜。
-
延胡索: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可入藥。
-
半夏: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可入藥。
上件各等分,為末,用棗肉為丸如○此大。每服七丸、十丸,用燈心湯吞下。(與呀呷門《惠眼觀證》內金丸同。為各有牽引,故兼存之。)
白話文:
將以上各味藥等份研磨成細末,用棗肉做成如○此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七粒或十粒,用燈心湯吞服。(與「呀呷門《惠眼觀證》」中的金丸相同。由於兩者各有牽引的作用,所以同時保留。)
茅先生治小兒咳嗽,,金杏丸方
杏仁(去皮尖),漢防己,甜葶藶,馬兜苓(去皮)
上等分為末,用蜜和丸如○此大。每服十丸,用麥門冬湯吞下。
茅先生小兒是嗽奶。豆膏
白話文:
茅先生治療小兒咳嗽,使用金杏丸的方子:
杏仁(去掉皮和尖),防己,甜葶藶,馬兜鈴(去掉皮)
將以上藥材等量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如○這樣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粒,用麥門冬湯送服。
茅先生的小兒咳嗽時會嘔吐奶。使用豆膏。
栝萎瓤,蜜(各半盞),人參,鉛白霜(各半兩),陳槐花(一分),栝萎子(一百二十粒)
白話文:
-
栝萎瓤:栝萎果實內部的柔軟部分。
-
蜜:蜂蜜。
-
人參:一種中藥材,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的功效。
-
鉛白霜: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收斂止血的功效。
-
陳槐花:存放多年的槐花,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
栝萎子:栝萎的種子,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功效。
將這些材料混合在一起,製成藥物,可以治療以下症狀:
- 咳嗽、氣喘。
- 肺熱引起的發燒。
- 咽喉腫痛。
- 口渴。
上將栝萎瓤及蜜煉成膏,入諸藥末,同為膏。每服一大黃豆大,用杏仁煎湯調服之。
《嬰孺》治小兒嗽,體羸弱不堪治者。貝母煎方
白話文:
主治醫師取栝萎的瓜瓤和蜂蜜一起熬煉成膏狀,加入其他藥物的末藥,一起做成膏狀。每次服用,取一大黃豆大小的劑量,並用杏仁煎的湯調和服用。
貝母,杏仁(研泥。各六分),升麻,甘草(炙),黃芩(各三分),紫菀(三分半),款冬花(二分),蜣蜋(五個,去羽)
白話文:
貝母、杏仁(磨成泥,各六分),升麻、甘草(烤過的)、黃芩(各三分),紫菀(三分半),款冬花(二分),蜣螂(五個,去掉翅膀)
上為末,以蜜二斤和末,入銅器中沸煎,湯內煎之,不住手攪如飴,煎成拍合收,以匕抄棗核大。一歲啖七粒,日四、五服,百日兒四、五枚,量兒與之。
《嬰孺》治小兒嗽方。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成細末,再加入二斤蜂蜜,放入銅器中加熱煮沸,在湯中不停攪拌,直到湯液變得像飴糖一樣濃稠,煮好後將其拍合收好,用小勺子舀出棗核大小的一粒。一歲的兒童每天服用四到五次,每次服用七粒;百日齡的嬰兒每天服用四到五次,每次服用四到五粒,根據嬰兒的年齡酌情服用。
紫菀,射干(各五分),貝母,升麻(各十分),杏仁(研成膏,別入),柴胡,茯苓,芍藥,黃芩(各八分),甘草(四分,炙),枳殼(六分,炒),竹葉(切,一升),蜜(十合)
白話文:
-
紫菀、射干各五分。
-
貝母、升麻各十分。
-
杏仁研成膏,另計。
-
柴胡、茯苓、芍藥、黃芩各八分。
-
甘草四分,炙用。
-
枳殼六分,炒用。
-
竹葉切碎,一升。
-
蜂蜜十合。
上以水三升,煮及一升八合,去滓;下杏膏、蜜,熳火煎取一升六合,一歲兒服一合。
《嬰孺》治少小兒嗽。生薑煎方
生薑(七兩),乾薑,桂心,杏仁(各二兩),甘草,紫菀(各三兩),款冬花(三合),蜜(一升)
上微火煎如飴,含棗核大一枚,咽汁,日進四、五服;如百日兒,含半棗許。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小兒嬰孩咳嗽。金花散方
白話文:
先用三升水煮到剩下約一升八合,去掉渣滓;再加入杏仁膏和蜂蜜,在小火上慢慢熬煮至一升六合,一歲大的小孩每次服用一合。
《嬰孺》用於治療幼小兒童的咳嗽。[生薑煎]方:
生薑(七兩),乾薑、桂心、杏仁(各二兩),甘草、紫菀(各三兩),款冬花(三合),蜂蜜(一升)
在小火上熬煮至如糖漿狀,每次含服一粒如棗核大小,每日服用四到五次;如果是百日大的嬰兒,則含服半顆棗子大小。
漢東王先生《家寶》用於治療嬰兒和小孩的咳嗽。金花散方
鬱金,防風,半夏(各一分),巴豆(二十一粒),皂角(一莖)
白話文:
鬱金、防風、半夏各取一分,巴豆二十一粒,皁角一莖。
上以水一升於銀器內煮,令乾,去巴豆、皂角不用,以溫湯澤洗,餘三味焙乾為末。每服嬰孺一字,二、三歲半錢或一錢,薄荷蜜熟水調下。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不因傷風得嗽,名曰胃氣嗽。藿香散方
白話文:
先在銀器中煮一升水,直到水乾了,然後把巴豆、皁角去掉不用,用溫水清洗其餘三味藥材,烘乾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嬰兒服用一分,二、三歲兒童服用半錢或一錢,用薄荷、蜂蜜和熟水調和服用。
藿香(二十一葉),枳殼(二片,用濕紙裹,煨令熟),蚌粉(一塊,如枳殼大)
白話文:
藿香(二十一片),枳殼(兩片,用濕紙包起來,煨到熟),蚌粉(一塊,大小與枳殼相同)
上為末。每服嬰孩一字,二、三歲半錢,蜜飯飲調下,不過二、三服安。
張渙,馬兜苓丹方,治小兒肺壅咳嗽,大便不利。
白話文:
上方研成細末。每次服用,嬰兒用一錢,兩三歲的小兒用半錢,用蜂蜜和飯湯送服,通常服二三次即可痊癒。
張渙的馬兜苓丹方,用於治療小兒肺部堵塞引起的咳嗽,以及大便不通。
馬兜苓,紫蘇子,人參(去蘆頭。各一兩),款冬花,木香(各半兩,併為細末,次用),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細研)
白話文:
馬兜鈴、紫蘇子、人參(去除根須,各一兩),款冬花、木香(各半兩,一起磨成細末,備用),杏仁(一分,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和尖端,磨成細粉)
上件同拌勻,煉蜜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生薑湯下。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順肺湯方,治小兒心肺不利,咳嗽。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均勻混合,煉製蜂蜜,使其大小如黍米。每次服用十粒,用煎煮的生薑湯送服。根據兒童的身高體重加減藥量。
半夏(湯浸七次,焙乾),紫蘇葉(各一兩),陳橘皮(湯浸、去白),款冬花,桂心,木香,五味子(各半兩)
白話文:
半夏(用熱水浸泡七次,烘乾),紫蘇葉(各一兩),陳年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部分),款冬花,桂心,木香,五味子(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八分一盞,入生薑、人參各少許,煎至四分,去滓,放溫服。
張渙,養肺湯方,治小兒嗽,溫養肺胃。
紫菀(洗去土,焙乾),半夏(湯洗七次),款冬花,真阿膠(各一兩),人參(去蘆頭),桂心(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入生薑二片,糯米五粒,煎至五分,去滓,放溫,時時服。
張渙,遺方雄黃膏,治月里兒咳嗽,並三歲以下皆可服。
白話文:
以上藥材搗碎,篩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八分滿的一盞水,加入少量的生薑和人參,煎煮至剩四分,去掉殘渣,待溫熱後服用。
張渙的「養肺湯」配方,用於治療小兒咳嗽,具有溫養肺胃的功效。
紫苑(洗淨去除泥土,烘乾),半夏(用開水洗七次),款冬花,真阿膠(各一兩),人參(去除蘆頭),桂心(各半兩)。
以上藥材搗碎,篩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盞水,加入兩片生薑和五粒糯米,煎煮至剩五分,去掉殘渣,待溫熱,適時服用。
張渙傳下的「雄黃膏」配方,用於治療新生兒及三歲以下幼童的咳嗽。
雄黃(一錢,細研),杏仁(七粒,去皮尖),半夏(七個,童子小便浸一宿,切作片子,焙乾,末)
白話文:
雄黃(一錢,研磨成細粉),杏仁(七粒,去皮和尖端),半夏(七個,用童子小便浸泡一夜,切成片狀,烘乾,研磨成粉末)
上一處研勻,用生薑自然汁半兩,蜜半兩,一處入藥末於罐子內,重湯內熬,用柳枝子攪成膏。每服一皂皂大,塗奶頭,與兒吮,或糯米飲調下。
《聚寶方》,補肺散,治大人、小兒咳嗽,不以深淺皆效。
白話文:
將前面的藥研磨均勻,與生薑汁、蜂蜜各半兩混合,一起加入藥末,放入罐子中,隔水燉煮。取柳條攪拌,煮成膏狀。每次服一皁角大小,塗抹在乳頭上,讓嬰兒吮吸,或者用糯米飲調和服用。
款冬花,鐘乳石(研五日,水飛,秤),甘草,桂心(取有末者),白殭蠶(直者),鉛白霜(研。各半兩),白礬(三錢,飛),馬屁勃(半錢),木香
白話文:
款冬花、鐘乳石(研磨五天,水飛,稱重)、甘草、桂心(取有末的)、白殭蠶(直的)、鉛白霜(研磨,各半兩)、白礬(三錢,飛過)、馬屁勃(半錢)、木香
上九味為末。每服半錢,手心攤得令薄,用荻筒子中心令淨吸盡;以蜜半匙,細細吃送下。如患年深,以蜜作麵糊下藥;齁䶎,燒蘿蔔下,小兒蜜水調一字吃。忌酒、膩物。
白話文:
將上九種中藥材研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以手掌心將藥粉攤薄,使用荻草的筒狀莖將藥粉乾淨吸入;以半匙蜂蜜慢慢含著藥粉吞下。如果病症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可以用蜂蜜做成麵糊來服藥;如果喉嚨有痰,可以用蘿蔔湯送服;如果是小孩子,可以用蜂蜜水調和藥粉,讓小孩服用。服用藥物期間應忌酒及油膩的食物。
《惠眼觀證》人參膏治小兒嗽。塗唇膏
人參,馬兜苓(各一錢),款冬花(半錢)
上為末,煉蜜為膏。每服少許,塗兒唇上,同乳服之。
《劉氏家傳》牙兒咳嗽,注唇膏
雌黃(一錢),白殭蠶(直者三個,去絲略焙)
上研細,煉蜜調得所,抹唇上或乳頭上。
《孔氏家傳》治乳下嬰兒咳嗽,,注唇膏
白話文:
人參,馬兜鈴(各三克),款冬花(一克半)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用煉過的蜂蜜調和成膏狀。每次取少量,塗在小孩的嘴唇上,與母乳一同服用。
雌黃(三克),白僵蠶(直的三條,去除絲狀物後稍微烘焙)
以上材料研磨至細,用煉過的蜂蜜調勻,塗抹在嘴唇上或乳頭上。
治療哺乳期嬰兒的咳嗽,塗抹唇膏。
甜葶藶(搗爛訖,即於紙上炒熟,一分),乳香(為末,一錢),白殭蠶(直者十四枚,研細),天南星(一個)
白話文:
甜葶藶(搗爛後,放在紙上炒熟,一份),乳香(研成末,一錢),白殭蠶(直的十四枚,研成細末),天南星(一個)。
上四味,先將乳香末入葶藶末內,和為劑,再研為末。次入諸藥袞研,濕紙裹之,慢火炮以紙焦為度,取出,去黑者不用,只用黃者。末一錢,入麝香少許,每用一字,置於乳上。乳兒、乳母忌冷物。如要為膏,即煉蜜為之,注兒唇上,自然並乳嚥下。
白話文:
首先,將乳香磨成粉末,加入葶藶粉末中,混合均勻,再磨成細末。然後,將其他藥物碾磨成粉末,用濕紙包裹,用文火烘烤,直到紙張燒焦為止。取出後,除去黑色的部分,只使用黃色的部分。研磨成細末,一錢,加入少許麝香粉末。每次使用時,取一字的量,放在乳頭上。餵乳的嬰兒和哺乳的母親忌食生冷食物。如果要製成膏狀,可以用煉蜜調和,塗抹在嬰兒的嘴脣上,嬰兒自然會連同母乳一起嚥下。
《王氏手集》治小兒嗽方。
百部,黃蠟,杏仁(各一兩)
上件同搗,分七服,豬胰子內炙熟,米飲嚼下。
《王氏手集》治小兒咳嗽,聲連不止方。
雄黃,蟬殼
上等分,為末,以蜜成膏,於淨瓷器內盛之。如孩子絕小,即注於唇上令自咽。如稍大,即以一豆大溫水化下。
《王氏手集》,阿膠散方,治小兒咳嗽。
阿膠(炒),甘草(炙,各四錢),半夏(七次湯浸洗),糯米(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薑一片煎服。
《王氏手集》,天門冬煎,治小兒咳嗽方。
天門冬,紫菀,百部,款冬花(各半兩),官桂,甘草(炮。各一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一兩作八十丸。每服一丸,白湯化下。
《王氏手集》,蘇香散方,治小兒嗽。
白話文:
《王氏手集》治療小兒咳嗽的方子。
百部、黃蠟、杏仁(各一兩)
以上材料一同搗碎,分成七份服用,用烤熟的豬胰子包裹,以米湯送服。
《王氏手集》治療小兒咳嗽不止的方子。
雄黃、蟬殼
以上材料等量混合,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成膏狀,存放在乾淨的瓷容器中。若孩子非常小,可塗抹於嘴唇上讓其自然吞嚥;若稍大一些,則可用溫水溶解一粒大小的藥膏後服用。
《王氏手集》阿膠散方,治療小兒咳嗽。
阿膠(炒過)、甘草(炙過,各四錢)、半夏(七次用湯水洗淨)、糯米(各一兩)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加水一碗,放一片薑煎煮後服用。
《王氏手集》天門冬煎,治療小兒咳嗽的方子。
天門冬、紫菀、百部、款冬花(各半兩)、官桂、甘草(炮製。各一錢)
以上材料研磨成細粉,用煉蜜製成丸,一兩做成八十丸。每次服用一丸,用白開水化開後服用。
《王氏手集》蘇香散方,治療小兒咳嗽。
(此處未提供具體藥材及用量,故無法直接轉換)
紫蘇,半夏(湯洗),知母,貝母,人參,款冬花,五味子,桑白皮(各半兩),厚朴(炙,炒),甘草(炙。各二錢)
白話文:
紫蘇、半夏(用熱水洗淨)、知母、貝母、人參、款冬花、五味子、桑白皮(各半兩),厚朴(烤熱,炒熟)、甘草(烤熱。各二錢)
上為細末。米飲調一錢,不拘時候。
《王氏手集》,紫菀散方,治小兒嗽。
紫菀,官桂,甘草(炙。各一兩),款冬花(半兩)
上為細末。生薑、米飲食前調,一服一錢。
《趙氏家傳》治小兒未晬咳嗽方。
白殭蠶(直者)
上為末,塗少許在奶頭上,令兒吃,立效。
《吉氏家傳》治生下一百二十日內咳嗽,,紫金膏方
白話文: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米湯調和一錢,不限時間服用。
《王氏手集》中的紫菀散方,用於治療小兒咳嗽。
紫菀、官桂、甘草(炒)。各一兩,款冬花(半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在飯前用生薑和米湯調和,每次服用一錢。
《趙氏家傳》中的治療未滿週歲小兒咳嗽的方子。
白僵蠶(直的)。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塗抹少許在奶頭上,讓嬰兒吸食,立刻見效。
《吉氏家傳》中的治療出生後一百二十天內嬰兒咳嗽的紫金膏方。
殭蠶(七個,洗炒),硼砂(半錢),鐵粉(一分)
白話文:
-
殭蠶(七個,洗淨後炒過)
-
硼砂(半錢,約 1.5 公克)
-
鐵粉(一分,約 0.3 公克)
上末,用蜜為膏。每服如綠豆大,麥門冬水化下。
《吉氏家傳》治小兒咳嗽。參藶散
人參,甜葶藶,栝萎根
上等分為末。每服一錢,蜜水調,香熟水下。
《吉氏家傳》治小兒咳嗽。參藶丸
人參,葶藶(炒),半夏(湯浸七次),漢防己,白礬(火煆),赤茯苓(各一錢)
白話文:
取藥材最細的部分,用蜂蜜調製成膏狀。每次服用量如同綠豆大小,以麥門冬煎的水送服。
《吉氏家傳》治療小兒咳嗽的參藶散配方如下:
人參、甜葶藶、栝萎根
將上述藥材等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以蜂蜜水調和,再以香熟水送服。
《吉氏家傳》治療小兒咳嗽的參藶丸配方如下:
人參、葶藶(炒過)、半夏(用水浸泡七次)、漢防己、白礬(火烤過)、赤茯苓(各一錢)
上細末,蜜為丸○,每服五、七丸,烏梅湯下。疳嗽,甘草湯下。
《吉氏家傳》治小兒咳嗽。防己散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蜂蜜做成丸劑,每次服用五到七粒丸,用烏梅湯送服。治療疳嗽,則用甘草湯送服。
漢防己(一錢),半夏(小者十七粒,湯浸七次),白礬(煆),葶藶(炒。各半錢),黃栝萎子(三十一粒,炒)
白話文:
-
漢防己(一錢)
-
半夏(小顆的,十七粒,沸水浸泡七次)
-
白礬(煅燒過)
-
葶藶(炒過的。各半錢)
-
黃栝萎子(三十一粒,炒過的)
上末。每服半錢,煎杏仁湯下。
《吉氏家傳》治小兒咳嗽。洗心散
沙糖,懸劍(用酥炙,是皂角也),棗子,知母(各一兩)
上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一日五服,五日效。兒小量度。
《吉氏家傳》治小兒咳嗽。
麻黃(半兩),皂角(一寸,醋炙)
上件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
《吉氏家傳》治小兒嗽,貝母散
貝母(半兩,每個去心,以麵裹煨令熟)
上為末。每服一錢,百沸湯點,不拘時候。
《朱氏家傳》治小兒奶嗽。
雄黃(一錢),硼砂(一分),白礬(少許,火飛過,共為末)
上大人掌心調,點吃一錢,小兒以奶汁調下一字。
長沙醫者鄭愈傳,注唇膏,治小兒諸般咳嗽。
鬱金(三個大者,銼細,生薑汁浸一宿),白殭蠶(七個,直者),鉛白霜(半錢,研),腦子(一字)
白話文:
每次服用半錢,用杏仁湯煎服。
《吉氏家傳》治療小兒咳嗽。洗心散
白糖,懸劍(用酥油烤過,即皂角),棗子,知母(各一兩)
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碗,煎至七分滿,溫服。一天五次,五天見效。小兒根據年齡調整劑量。
《吉氏家傳》治療小兒咳嗽。
麻黃(半兩),皂角(一寸,醋烤)
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送服。
《吉氏家傳》治療小兒咳嗽。貝母散
貝母(半兩,每個去心,用麵包裹煨熟)
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開水沖服,不限時間。
《朱氏家傳》治療小兒奶咳。
雄黃(一錢),硼砂(一分),白礬(少許,火煅後共同研磨成粉末)
在大人掌心調和,成人服用一錢,小兒用奶汁調和服用少許。
長沙醫生鄭愈傳下的方子,用於製作唇膏,治療小兒各種咳嗽。
郁金(三個大的,切細,用生薑汁浸泡一夜),白僵蠶(七個,直的),鉛白霜(半錢,研磨),冰片(少許)
上件為細末,煉蜜為膏,用綠豆大注孩兒唇上。二、三歲桐子大,十歲以上皂皂大,薄荷生薑湯化下。
白話文:
前一種方法比較靈巧,將蜜煉成膏狀,像綠豆那麼大塗抹在嬰兒的嘴脣上。二、三歲大的孩子用桐子那麼大,十歲以上的孩子用皁角那麼大的劑量,用薄荷生薑湯送服。
長沙醫者丘松年傳,蜜瓜膏,治小兒嗽。
栝萎皮(不拘多少用蜜塗,慢火上炙焦赤色)
上為末。每服一錢,蜜調成膏,時時抹兒口內。
又方,黃芩散
黃芩(不拘多少,用童子小便浸三日取出,銼碎,焙乾)
上為細末。每服一字或半錢,白湯少許調下,乳食後服。
《嬰童寶鑑》灸法:小兒咳嗽,灸肺俞穴、風府各三壯。
白話文:
長沙的醫生丘松年傳下來的方子,蜜瓜膏,用來治療小兒咳嗽。
取栝蔞皮(不限量,用蜂蜜塗抹,放在慢火上烤至紅黑色)
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蜂蜜調成膏狀,隨時抹在孩子的嘴裡。
另一個方子,黃芩散
黃芩(不限量,用孩童的小便浸泡三天後取出,搗碎,烘乾)
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字或半錢,用少量開水調勻,飯後服用。
《嬰童寶鑑》中的灸法:小兒咳嗽,灸肺俞穴、風府穴各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