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十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五 (2)

1. 傷寒頭汗出第二

《活人書》論傷寒小兒、大人治法:一般但小分劑,藥性差涼耳。問:頭汗出者,何也?病人表實裡虛,元腑不開則陽氣上,出汗者見於頭。凡頭汗出者,五內乾枯,胞中空虛,津液少也。慎不可下,下之者謂之重虛。然頭汗出者有數證: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也,脈沉亦有里也。

白話文:

《活人書》中關於傷寒小兒、大人治療方法的論述:一般來說,傷寒的治療方法是分劑量服用藥物,藥性比較涼。如果有人問:頭上出汗是什麼原因?回答是:病人表實裡虛,元腑不開,則陽氣上升,汗液就會從頭部排出。凡是頭上出汗的人,五臟六腑乾枯,胞中空虛,津液少。治療時務必不可下瀉,下瀉則會重虛。然而,頭汗出也有多種證狀:傷寒五、六天時,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這是陽微結的表現。必有表證,又兼有裡證,脈沉也是裡證的表現。

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裡,此為半在裡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小柴胡湯主之。)傷寒五、六日,已汗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表未解。(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

白話文:

汗水外溢是陽氣虛微的表現,如果假設純陰內結,就沒有外部的症狀,都進入體內了,這就是半在體內半在體外的狀況。脈象雖然沉緊,不能認為是少陰病。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陰證不應該出汗,現在頭部出汗,所以知道不是少陰病。(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傷寒五、六天,已經出汗過,胸脅疼痛,稍微結滿,小便不通暢,口渴但不嘔吐,只有頭部出汗,冷熱交替,心煩的,這是表證沒有解除。(可以用柴胡、桂枝、幹薑湯治療。)

)病人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五苓散、茵陳湯。)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心下緊滿,無大熱,頭汗出者,(茯苓湯主之。仲景云:傷寒心下緊滿,無大熱,但頭汗出者,此名為水結在胸脅,以汗頭出別水結證,用小半夏加茯苓湯。)

《活人書》,仲景小柴胡湯

白話文:

如果病人只有頭部汗出,身體無汗,胸部以上發熱,小便不利,口渴引水漿者,這是熱邪蘊於體內,身體一定發黃。(五苓散、茵陳湯治療。)陽明經病證下利後,體表有熱,手足溫熱,胸膈不痞滿,心中煩躁不安,飢餓卻不能吃東西,但只有頭部汗出者。(梔子豉湯治療。)心下緊滿,無大熱,但頭部汗出者。(茯苓湯治療。仲景雲:傷寒病心下緊滿,無大熱,但頭部汗出者,這是水飲停留在胸脅,以通過頭部汗出區別水飲停滯的證,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治療。)

柴胡(四兩),黃芩(一兩半。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一兩半。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二兩),人參(一兩半。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一兩半,溫覆微汗愈。若咳嗽者,去人參並棗子,加五味子一兩一分、乾薑一兩),甘草(一兩半),半夏(一兩一分,湯洗。若胸中煩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半枚,用四分之一。

白話文:

柴胡(160 公克),黃芩(60 公克。如果有腹痛,去掉黃芩,加入芍藥 60 公克。如果有心悸、小便不利,去掉黃芩,加入茯苓 80 公克),人參(60 公克。如果不渴,但有輕微發熱,去掉人參,加入桂枝 60 公克,溫熱敷蓋微汗可癒。)如果有咳嗽,去掉人參和棗子,加入五味子 42 公克、乾薑 40 公克),甘草(60 公克),半夏(42 公克,用湯水洗乾淨。如果胸中煩悶但不嘔吐,去掉半夏和人參,加入栝蔞實半個,使用四分之一。)

若渴者去半夏,更加人參三分,苦栝蔞根二兩),棗子(六枚。若脅下痞硬,去棗子加牡蠣二兩,熬)

白話文:

如果患者口渴,去除半夏,另加入人參三錢,苦瓜根二兩,大棗六枚。如果患者脅下痞硬,去除大棗改加牡蠣二兩,慢火熬製。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個,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成麻豆般大小。每次服用 5 錢,加入生薑 4 片、棗子 1 個、水 1.5 碗,煮至剩八分滿,去除渣滓後溫熱服用。一天服用三次。

《活人書》,仲景柴胡桂枝幹薑湯

柴胡(二兩),桂枝(去皮),黃芩(各一兩半),栝蔞根(二兩),乾薑,甘草(炙),牡蠣(熬。各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食頃再服。

《活人書》仲景五苓散,方見傷寒自汗門中。

《活人書》,仲景茵陳蒿湯

白話文:

柴胡兩錢,桂枝(去皮)一錢半,黃芩一錢半,栝樓根兩錢,乾薑一錢,炙甘草一錢,牡蠣(炒)一錢。

以上藥材切碎至如麻豆大小。每次取五錢,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八分滿,去渣後溫服,飯後再服一次。

《活人書》中記載的仲景五苓散,配方詳見於治療傷寒自汗的篇章中。

《活人書》中記載的仲景茵陳蒿湯。

茵陳蒿(嫩者,一兩半),大黃(半兩,去皮),梔子(大者,三枚半)

白話文:

茵陳蒿(嫩的,一兩半),大黃(半兩,去皮),梔子(大的,三枚半)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二大白盞,先煮茵陳,減半盞,次內二味,煮八分,去滓溫服。日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中去也。

白話文:

藥材切碎至像麻豆般大小,加入約兩個大白杯的水量,先煮茵陳讓水減少半杯,接著加入其餘的藥材,再煮至水量減少至八分,過濾後溫熱飲用。每天服用三次。服用後應當能順暢排尿,尿液應該呈現皁莢汁的顏色,且顏色是正常的鮮紅色。一晚後肚子就會消瘦,體內的黃色膽汁也會隨著小便排出。

《活人書》,仲景梔子豉湯

肥梔子(十四枚,掰),香豉(四合)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煎至八分,去滓溫服。得快吐止後服。

《活人書》,赤茯苓湯

白話文:

《活人書》中記載的梔子豉湯配方如下:

肥大的梔子(十四粒,要掰開),香豉(四合)

將以上材料切碎至像麻豆般大小。每次使用五錢,加水一碗,煎煮至剩下八分滿,去除殘渣後趁溫熱服用。等到快速吐出後再繼續服用。

《活人書》中記載的赤茯苓湯。

赤茯苓,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人參(去蘆頭。各一兩),半夏(湯洗七遍,去滑),芎藭,白朮(炮。各半兩)

白話文:

赤茯苓、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去掉白色瓤,烘烤)、人參(去掉蘆頭,各一兩)、半夏(用熱水洗七次,去掉滑溜感)、芎藭、白朮(炒過,各半兩)

上件藥搗為粗末。每服四錢,以水一鍾半,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活人書》,小半夏加茯苓湯

半夏(五兩,湯浸洗七遍),白茯苓(三兩,去黑軟皮)

白話文:

將藥材搗成粗末。每次使用四錢,加水一杯半,放入五片生薑,煎煮至剩七分滿,濾去藥渣。不論時間,溫熱服用。

《活人書》中的小半夏加茯苓湯配方如下:

半夏(五兩,用湯水浸泡並清洗七次),白茯苓(三兩,去除黑色軟皮)。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半兩,水三盞,煎至一盞;秤生薑四錢,取自然汁,投藥中更煎一、兩沸。熱吃,不拘時候。

白話文:

將藥材弄成像綠豆般的大小。每次服半兩,加三碗水煎煮至剩一碗;稱取四錢的生薑,取其自然汁液,加入藥中再煎煮一兩沸。熱飲,不拘食前食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