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九 (17)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九 (17)

1. 百病第十七

《外臺》,仲景三物備急丸,司空裴秀為散,用療心腹諸卒暴百病方。

大黃,乾薑,巴豆(去皮心熬,別搗如脂。各一兩)

上藥各須精新好藥,搗篩蜜和,更搗一千搗,丸如梧子或小豆。服三丸,老小量之。為散不及丸也。若中惡客忤,心腹脹滿,卒痛如錐刀刺痛,氣急口噤,停屍卒死者,以暖水若酒服之。或不下,捧頭起灌令下咽,須臾更瘥。如未,更與三丸,以腹中當鳴轉即吐下便愈。若口已噤,亦須折齒灌之令入,尤妙神驗。忌蘆筍、豬肉、冷水、肥膩。

《外臺》:《必效》,玉壺丸,主萬病與麝香丸同效方。

雄黃,硃砂(各研),巴豆(去皮心熬),特生礜石(燒半日研),附子(炮,去皮),藜蘆(炙。各三兩)

上六味搗篩,蜜和丸如小豆。以飲服二丸,得利病瘥。小兒黍粟一丸,以意量之。

《外臺》劉氏療小兒百病,上冷下熱,上熱下冷難將息方。

犀角(末),甘草,生地黃(各六分),芍藥(五分),白朮,茯苓,梔子(各三分),柴胡,人參,大黃,生薑(各四分),黃芩(二分),桂心(一分)

上十三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服之。

《仙經》治百病方。

上以朴硝制伏為元明粉。朴硝是太陰之精華,水之子也,陰中有陽之藥。《太陰號》曰元明粉:小兒疳氣

陰毒,傷寒表裡,疫癘等候並悉治之。此藥久服,令人身輕目明,駐顏延壽,急解毒藥、補益妙。唐明皇帝聞說終南山有道士劉元真服食此藥,遂詔而問曰:朕聞卿壽約三百歲,服食何藥得住世間,充悅如此?元真答曰:臣接《仙經》修煉朴硝,號元明粉,止服此藥,遂無病長生。其藥無滓,性溫,能除眾疾。

生餌尚能救急難性命,何況修煉長服。益精壯氣,助氣正陰,不拘丈夫、婦人、幼稚襁褓,不問四時冷熱,俱治。一兩分為十二服,但臨時酌量加減。似覺壅熱,傷寒頭痛鼻塞,四肢不舉,飲食不下、煩悶氣服,不論晝夜,急疾要宣瀉求安。即看年紀高下,用藥一分或至半兩,酌量加減。

用桃花湯下為使最上,次用蔥湯下,食後隨冷熱服。

《經驗方》:《備急》治一切疾患,山豆根方

上用山大豆根不拘多少,依下項治療:一名解毒,二名黃結,三名中藥。患蟲毒,密遣人和水研已,禁聲,服少許,不止再服。患禿瘡,以水研敷瘡上。患喉痛,含一片細嚥津。患五種痔,水研服。患齒痛,含一片於痛處。患麩豆等瘡,水研服少許。患頭風,搗末,油調塗之。

患赤白痢,搗末,蜜丸,空心煎水下二十丸,三服自止。患腹脹滿喘悶,搗末少許,煎水調一盞瘥。患瘡癬,搗末,臘月豬脂調塗之。患頭上白雪屑,搗末,油浸塗。如是孩兒,即乳汁調半錢。患中宿冷、寸白蟲,每朝空心,熱酒調三錢,其蟲自出。患五般急黃,空心以水調二錢。

白話文:

《外臺》記載,張仲景的三物備急丸,司空裴秀將其改為散劑,用來治療心腹等突發的各種疾病。

藥方組成:大黃、乾薑、巴豆(去皮去心並熬過,另外搗成膏狀),各一兩。

以上藥材都要精選新鮮優良的,搗碎過篩後用蜂蜜調和,再搗一千下,製成如梧桐子或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丸,老人和小孩要酌情減量。散劑效果不如藥丸。如果遇到中惡、客忤(類似中邪或突發疾病),心腹脹滿,突然劇痛如錐刺,呼吸急促,口噤,甚至昏厥死亡,用溫水或酒送服藥丸。如果難以下嚥,可扶起頭灌下,很快就能痊癒。如果沒好,再服三丸,當腹中發出鳴叫並開始吐瀉時就會痊癒。如果口已經緊閉,必須撬開牙齒灌入,效果會更好更神效。服藥期間忌吃蘆筍、豬肉、冷水、油膩食物。

《外臺》的《必效方》記載,玉壺丸,主治各種疾病,與麝香丸有相同療效。

藥方組成:雄黃、硃砂(分別研磨),巴豆(去皮去心並熬過),特生礜石(燒半天後研磨),附子(炮製去皮),藜蘆(炙烤過),各三兩。

以上六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製成如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次用飲料送服二丸,如果能排泄,疾病就會痊癒。小孩每次服用如黍粟大小的一丸,用量可以自己斟酌。

《外臺》中劉氏記載,治療小兒各種疾病,症狀為上身發冷下身發熱,或上身發熱下身發冷難以調養的藥方。

藥方組成:犀角(末),甘草,生地黃(各六分),芍藥(五分),白朮,茯苓,梔子(各三分),柴胡,人參,大黃,生薑(各四分),黃芩(二分),桂心(一分)。

以上十三味藥材切碎,加三升水煮成一升,分次溫服。

《仙經》記載,治療各種疾病的藥方。

用朴硝經過特殊方法製成元明粉。朴硝是太陰的精華,是水的兒子,是陰中有陽的藥。《太陰號》稱之為元明粉:可以治療小兒疳氣、陰毒、傷寒表裡、瘟疫等各種疾病。長期服用此藥,可以使人身輕體健、目光明亮、容顏不老、延年益壽,而且可以快速解毒、補益身體。唐明皇聽說終南山有道士劉元真服用此藥,於是詔見並問道:我聽說你壽命約有三百歲,服用什麼藥才能如此長壽而且精神飽滿?劉元真回答說:我依照《仙經》修煉朴硝,稱之為元明粉,只服用此藥,所以沒有疾病,得以長生。此藥沒有殘渣,藥性溫和,可以去除各種疾病。

生服就能救治急難,更何況是修煉後長期服用。可以補益精氣,扶助正氣,調和陰陽,無論男女老少、不分四季冷熱,都能治療疾病。一兩分成十二份服用,可以根據情況酌情增減用量。如果感覺身體悶熱、傷寒頭痛、鼻塞、四肢無力、食慾不振、煩悶氣喘,無論白天黑夜,必須快速通瀉才能平安。可以根據年齡大小,服用一分甚至半兩,自行酌情增減用量。

最好用桃花湯送服,其次用蔥湯送服,飯後可以隨冷熱服用。

《經驗方》和《備急方》記載,治療各種疾病的山豆根方。

用山豆根不拘多少,依據以下方法治療:又名解毒、黃結、中藥。如果患蟲毒,秘密讓人用水研磨,禁聲,服用少量,沒好再服。如果患禿瘡,用水研磨敷在瘡上。如果喉嚨痛,含一片細細吞嚥津液。如果患五種痔瘡,用水研磨服用。如果牙痛,含一片在疼痛處。如果患麩豆等瘡,用水研磨服用少量。如果頭痛,搗成末,用油調勻塗抹。

如果患赤白痢,搗成末,用蜂蜜製成藥丸,空腹用煎水送服二十丸,三次就能停止腹瀉。如果腹脹喘悶,搗成末少量,用煎水調和服用一盞就能好。如果患瘡癬,搗成末,用臘月豬油調和塗抹。如果頭上出現白色雪屑,搗成末,用油浸泡塗抹。如果是孩童,用乳汁調和半錢。如果患中宿冷、寸白蟲,每天早上空腹,用熱酒送服三錢,蟲子自然排出。如果患五種急黃病,空腹用水調服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