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 卷五 (3)
卷五 (3)
1. 見形證治歌
口中腥臭氣沖沖,邪毒炎蒸肺作癰。瀉火清金須急用,淹延七日禍相從。
凡痘初出,若口中之氣腥臭沖人,此肺中邪火熬煎炎燥,故令腥臭出於口,急與清金瀉火湯解之。倘淹延不治,至七日而死矣。經曰:肺絕者,七日死。此證之變。或失聲,或喘,或乾嘔,皆其候也。
皮中簇簇如寒粟,肉腫隆隆似熱瘤。如此豈能延日月,哀哉不久返瀛州!
凡痘初出,欲期顆粒分明,皮肉柔潤。若簇簇生於皮間,似風寒粟子之狀,此痘變於反掌,不待起發即隱而不見,啼叫煩悶而死矣。或有正面、腰背、胸膈、手足腫硬成塊,似丹瘤之狀,此證俟起發之時,其處瘡先黑陷,破爛不能成漿,乾硬而死,皆為不治。
出形未定先涵水,起發之時便戴漿。膿水未成收靨急,休誇妙術有青囊。
凡痘初出一點血,血化為水,水化為膿,膿成而毒解,此自然之序;若初出之時,半為水泡,或將起發,便戴白漿,或膿水未成,忽然收靨,此毒火太甚,失其自然之序。不應至而至,謂之太過,不久倒陷入里而死,無有治矣,蓋不應至而至,所謂早發還先萎也。比之應至不至者,因其氣血不充,尚有補救,所謂人奪天功,此則不相侔矣。
鼻如灶突面烘煙,皮似塗朱或橘然。唇舌咽喉痘叢聚,任教和緩莫迴天。
凡痘瘡之證,始終歸重於太陰、陽明,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足太陰脾、足陽明胃者是也。蓋鼻者肺之竅,貴於滋潤,鼻乾黑燥如灶突之狀,火刑金也;面者陽明經所聚,貴於鮮明,面黑而枯,精華散矣;皮者肺之合,欲其色紅白如常,色若塗朱,火之象也,或如橘柚,火極如土則黃矣。咽喉肺胃之管籥,唇吻脾之竅也,舌者脾之絡也。
痘甚於此,其毒極矣,安可治哉?
白話文:
口中散發著強烈的腥臭氣味,這是因為邪毒侵入,導致肺部發炎化膿。必須趕緊使用瀉火清金的藥物治療,如果拖延超過七天,將會帶來死亡的禍患。
通常痘疹剛開始發作時,如果口中的氣息散發出令人不適的腥臭味,這表示肺中的邪熱煎熬,導致過度乾燥,所以腥臭味從口中散發出來,必須立刻使用清金瀉火的藥方來治療。如果拖延不治,可能會在七天內死亡。古籍記載:「肺氣耗盡者,七日而亡。」這是這種病症的變化。可能出現失聲、喘氣或乾嘔等症狀,都是這種病症的徵兆。
皮膚上出現密密麻麻像寒冷的粟米一樣的疹子,肌肉腫脹隆起像發熱的腫瘤。像這樣的情形,怎麼可能再延續生命?真是可悲,不久就會死去。
通常痘疹剛開始發作,應該顆粒分明,皮膚肌肉柔潤。如果痘疹密密麻麻地長在皮膚間,像風寒造成的粟米一樣,這表示痘疹已經產生變化,不等到完全發出來就消退不見,患者會哭鬧煩躁而死亡。或者有的患者正面、腰背、胸部、手腳腫硬成塊,像丹瘤一樣,這種情況要等到痘疹開始發出來時,那個地方的瘡先變成黑色凹陷,破損腐爛無法化膿,乾硬而死,這些都是無法治癒的。
痘疹剛發出來時,還沒定形就先出現水泡,開始發出來時就帶有膿漿。膿水還沒形成就快速消退,不要自誇自己醫術高明,可以起死回生。
通常痘疹剛開始發出來時,先出現一點血,血會變成水,水會變成膿,膿形成後毒素就會解除,這是自然的過程。如果剛開始發出來時,一半是水泡,或者將要發出來時就帶有白色膿漿,或者膿水還沒形成就突然消退,這是因為毒火太過旺盛,失去了自然的過程。不應該出現的現象卻出現了,表示太過分了,不久就會向內倒陷而死,沒有辦法醫治了,因為不應該出現的卻出現了,就是所謂的「早發還先萎」。這和應該出現卻沒出現的情形不同,是因為氣血不足,還可以補救,也就是所謂的「人為地改變了自然規律」,這兩者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鼻子像灶的煙囪一樣乾燥突起,臉色像火燒一般,皮膚像塗了朱砂或橘子的顏色。嘴唇、舌頭、喉嚨長滿了痘疹,即使再溫和的治療也無法挽回。
通常痘瘡的病症,始終與太陰、陽明經脈有關,也就是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鼻子是肺的孔竅,應該滋潤,鼻子乾燥黑燥像灶的煙囪,是火在傷害肺金。面部是陽明經匯聚的地方,應該鮮明,面色黑枯,表示精華散失。皮膚是肺所主,應該紅潤如常,如果顏色像塗了朱砂,是火的現象,或者像橘柚的顏色,是火到了極致轉為土的黃色。咽喉是肺和胃的通道,嘴唇是脾的孔竅,舌頭是脾的絡脈。
痘疹如果嚴重到這個地步,毒素已經到了極點,怎麼可能還治得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