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 卷二 (1)
卷二 (1)
1. 附案
予高友少年不慎,嘗發梅瘡,治不如法,以致毒氣內伏,外雖愈而內成結毒。每夏月則手心多現紫疹,如鵝掌風樣。及其生子,皆於月內二十七日必發此毒。初從陰囊之下,紅癍數點,似火丹之狀;不數日,則延及遍體,皮肉潰爛,形類火燒,晝夜啼號,諸藥莫救;延至半月,則精神竭脫而死。連生三子,有如一轍,友悔恨無及,力懇於予。
予雖感其誠敬,而實不得其法,因靜思熟計,恍然有得。蓋此毒從泄精後,乘虛透入命門,直灌衝脈,已為負隅之虎矣,而且盤踞多年,根深蒂固,何可動搖!倘剿捕不得其法,反致蹂躪疆場,損我民物。古人云:多算勝,少算不勝。苟非攻堅破壘,搗巢覆穴,不足以絕其根株。
因自制一方,名竄毒丸。以鯪鯉甲頭尾、胸脊以及四足,各用鱗甲數片,取其穿山透穴,率領諸藥,直趨毒巢,則內而臟腑,外而經絡,凡衝脈所行之地,無處不到,以之為君;用刺猥皮仍以上法,各取其刺,雖搜毒之功不如鯪鯉,而以毒攻毒,力則過之,故以為臣;用蟬蛻、蛇蛻,雖為解毒清熱之需,實所以取其蛻脫之義,以之為佐;以芩、連、梔、柏清其雷龍之火,用皂刺、土苓、槐花領毒外出,不使久留精竅,以之為使;復略加人參護其胃氣,使之宣行藥力,庶無潰亂壅遏之虞,以為四路救應。制而服之,誠所謂得心應手,針芥相投,藥未盡而毒出。
忽於左腳臁發一惡瘡,皮肉紫黑,痛苦異常,號呼床第,一月方痊。嗣是手掌如故,所生子女,不特不發梅瘡,而並毫無疥癬。可見病有萬殊,理無二致。予素未諳外科,而能拔茲社鼠城狐之毒,恃此理也;倘無其理,而欲邀天之幸,吾未能信。
小兒梅瘡,最為惡候,倘發於一二月間,或半歲之內,最難救治。以其毒稟先天,來路既遠,方藥難及,即日服數匙之藥,杯水車薪,終難有濟。昧者但以搽洗之法治之,適足以阻其出路,反致內攻不救。只當緩以圖之,庶能保全。先以胡麻丸修制精細,每日服之,三七之後,內毒將盡,方用點藥,不三日而瘡盡愈矣。
此法至神至捷,第不可用之太早,恐內毒未盡也。
白話文:
我的朋友高先生年輕時不小心得了梅毒,因為治療方法不對,導致毒氣潛伏在體內,表面上雖然好了,但體內卻形成了毒結。每到夏天,他的手心就會出現很多紫色的疹子,像鵝掌風一樣。他生下的孩子,都在滿月後第二十七天必定會發作這種毒。一開始是從陰囊下面出現幾點紅斑,像火丹一樣;沒過幾天,就蔓延全身,皮膚潰爛,像火燒一樣,日夜啼哭,吃什麼藥都沒用;拖到半個月,就會精疲力竭而死。他接連生了三個孩子都這樣,朋友後悔莫及,懇求我幫忙。
我雖然很佩服他的誠意,但其實也沒把握,經過一番仔細思考,才恍然大悟。原來這種毒是從射精後,趁虛侵入命門,直接灌入衝脈,已經像是負隅頑抗的老虎了,而且盤踞多年,根深蒂固,怎麼可能輕易動搖!如果剿滅的方法不對,反而會擾亂身體,損害元氣。古人說:「多算勝,少算不勝。」如果不是採取攻堅破壘、搗巢覆穴的方法,就不能徹底清除病根。
因此我自製了一個藥方,名叫「竄毒丸」。用穿山甲的頭尾、胸脊和四肢的鱗片各取一些,取其穿山透穴的特性,帶領其他藥物直搗毒巢,這樣內到臟腑,外到經絡,凡是衝脈所經過的地方,無處不到,以穿山甲為君藥;用刺蝟皮也用同樣的方法,取其刺,雖然搜毒的效果不如穿山甲,但以毒攻毒,藥力更強,所以作為臣藥;用蟬蛻和蛇蛻,雖然是為了清熱解毒,但實際上是取其蛻變之意,作為佐藥;用黃芩、黃連、梔子、黃柏來清除體內的火氣,用皂刺、土茯苓、槐花引導毒素向外排出,不讓毒素在精竅停留太久,作為使藥;再略加人參來保護胃氣,使藥力能順利發揮,避免出現潰爛或阻塞的危險,作為四方救應。製作出來服用後,果然非常有效,就像針和芥子一樣合拍,藥還沒用完,毒就排出來了。
他突然在左小腿發了一個惡瘡,皮膚紫黑,疼痛異常,在床上哀嚎,一個月才痊癒。之後,手掌恢復正常,所生的孩子,不僅沒有發作梅毒,連疥瘡癬也沒有了。可見疾病有千萬種,但道理卻只有一個。我本來不懂外科,卻能拔除這種難纏的毒,憑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沒有這個道理,卻想僥倖成功,我是不相信的。
嬰兒梅毒,是最凶險的病症,如果發作在一兩個月,或半歲以內,最難治療。因為這種毒是從先天帶來的,來源遙遠,藥力難以到達,即使每天服用很多藥,也像杯水車薪,終究難以奏效。不明道理的人,只用外敷清洗的方法治療,只會阻礙毒素外排,反而導致毒素內攻,無法救治。應該慢慢調理,才能保全性命。先用製作精細的胡麻丸,每天服用,三七天之後,體內的毒素將盡,再用點塗的藥,不用三天,瘡就會痊癒。
這個方法非常神奇有效,但切記不能用得太早,恐怕體內的毒素還沒排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