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正

《幼幼集成》~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

1. 黃疸簡便方

小兒急黃,以絲瓜連皮帶子,火燒存性研末,每服一錢,米湯下。連進數服愈。小兒黃如金色,因積滯凝於脾家,以糯稻草煎濃湯飲之,數次效。

治小兒黃疸如金,取山間薏苡仁根,洗極淨,煎湯,服之自愈。

治濕熱發黃,用生薑半斤、茵陳半斤,同搗爛,以布包之,時時周身擦之,其黃自退。

白話文:

黃疸簡易療法

小孩子突然得了急性黃疸,可以用絲瓜連皮帶籽,燒到炭化後磨成粉末,每次吃一錢,用米湯送服。連續服用幾次就會好。小孩子黃疸像金色一樣,是因為脾胃積滯造成的,可以用糯稻草煮成濃湯給他喝,喝幾次就會有效。

治療小孩子黃疸像金子一樣的,可以取用山裡面的薏苡仁根,洗得非常乾淨,煮湯服用,自然就會痊癒。

治療因為濕熱引起的黃疸,用生薑半斤、茵陳半斤,一起搗爛,用布包起來,隨時擦拭全身,黃疸自然就會消退。

2. 腹痛證治

帝曰:願聞人之五臟卒痛,何氣使然?岐伯對曰: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凡病心腹痛者,有上中下三焦之別。上焦者痛在膈上,此即胃脘痛也;中焦者在中脘,脾胃間病也;下焦痛在臍下,肝腎病也。

然有虛實之分,不可不辨。辨之之法,但察其可按者為虛,拒按者為實。久病者多虛,暴病者多實;得食稍減者為虛,脹滿畏食者為實;痛徐而緩,莫得其處者為虛,痛劇而堅,一定不移者為實。虛實既確,則治有準則。

夫腹痛之證,因邪正交攻,與臟氣相擊而作也。有冷有熱,有蟲痛,有食積,辨證無訛,而施治必效。

挾冷痛者,面色或青或白,冷甚者,面色暗淡,唇口爪甲皆青。此脾氣虛寒之極,輕者當歸散,重者燒脾散,有吐瀉者,保童丸。

挾熱痛者,面赤壯熱,四肢煩,手足心熱。宜四順清涼散加青皮、枳殼;大便秘者,木香檳榔丸;大便調者,芍藥甘草湯。

食積痛者,口中氣溫,面黃唇白,目無精光,或白睛多,多眠惡食,大便酸臭。宜三稜丸,甚者消積丸,下後六君子湯調之。

蟲痛者,面白唇紅,六脈洪大,心腹疼痛,口中涎沫及清水出,腹內結聚成團,摸之梗起一條。小兒脾胃虛者,最多此證。宜烏梅丸。

凡腹痛喜手按及熱熨者,為虛為寒,速宜溫補;如手不可按者為實,速宜下之。

白話文:

黃帝問:我想知道人體五臟突然疼痛,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岐伯回答說:經脈中的氣血運行不止,周而復始沒有停歇。寒氣侵入經脈,導致氣血運行遲緩停滯,停留在經脈外側就會使血液減少,停留在經脈內側就會使氣機不暢,所以會突然發生疼痛。凡是心腹疼痛的,可以分為上、中、下三焦來區分。上焦疼痛是在膈膜以上的部位,也就是胃脘痛;中焦疼痛是在中脘部位,是脾胃之間的疾病;下焦疼痛是在肚臍以下的部位,是肝腎的疾病。

然而腹痛有虛證和實證的區別,不可以不辨別清楚。辨別的方法是:可以按壓的屬於虛證,拒絕按壓的屬於實證。病程久的腹痛多為虛證,突然發作的腹痛多為實證;吃東西後疼痛稍有減輕的屬於虛證,腹脹滿且害怕進食的屬於實證;疼痛緩慢且位置不定的屬於虛證,疼痛劇烈且位置固定不移動的屬於實證。虛實證確定後,治療就有了準則。

腹痛的病症,是因為邪氣和正氣互相交戰,與臟腑的氣機相衝擊而發生的。有寒痛、熱痛、蟲痛、食積痛等不同,辨證沒有錯誤,治療必定有效。

屬於寒痛的,面色可能青白,寒氣很重的,面色暗淡,嘴唇和指甲都呈現青紫色。這是脾氣虛寒到極點的表現,症狀輕的用當歸散,症狀重的用燒脾散,有嘔吐腹瀉的,用保童丸。

屬於熱痛的,面色紅赤且身體發熱,四肢煩躁,手心腳心發熱。適合用四順清涼散加青皮、枳殼;大便不通暢的,用木香檳榔丸;大便正常的,用芍藥甘草湯。

屬於食積痛的,口中氣息溫熱,面色黃,嘴唇發白,眼神無光,或者眼白較多,嗜睡且厭食,大便酸臭。適合用三稜丸,嚴重的用消積丸,排泄後用六君子湯調理。

屬於蟲痛的,面色白而嘴唇紅潤,脈象洪大有力,心腹疼痛,口中流涎沫或者清水,腹內有團塊聚集,摸起來像一條東西。小兒脾胃虛弱的,最容易出現這種病症。適合用烏梅丸。

凡是腹痛喜歡用手按壓或者熱敷的,是屬於虛證或者寒證,要盡快用溫補的方法治療;如果手不能按壓的,屬於實證,要盡快用瀉下的方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