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正

《幼幼集成》~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入方

茵陳五苓散,方見卷二傷濕門。

胃苓湯加茵陳,方見卷二傷濕門。此加茵陳一錢。

集成沆瀣丹,方見卷一胎疾門

四君子湯,方見卷三瘧疾門。

五君煎,治脾胃虛寒,嘔吐泄瀉而兼濕者。

官揀參(一錢),漂白朮(二錢),白雲苓(二錢),炮薑炭(一錢),炙甘草(一錢)

水一盅半,煎服。

溫胃飲,治中寒嘔吐,吞酸泄瀉,不思飲食。

官揀參(一錢),漂白朮(二錢),白扁豆(一錢),廣陳皮(五分),炮薑炭(一錢),大當歸(一錢),炙甘草(六分)

水一盅,煎七分服。

集成肥兒丸,治小兒脾胃虛弱,飲食不消,肌膚瘦削。如多服能令兒肥。此丸久經效驗,比諸家肥兒丸功獨甚。

建蓮肉(二兩四錢,去心皮,炒),西砂仁(六錢,酒炒),漂白朮(一兩,土炒),官揀參(一錢,切片,焙乾),京楂肉(四錢,炒),杭白芍(四錢,酒炒),廣陳皮(四錢,酒炒),法半夏(四錢,炒),白雲苓(一兩,乳汁蒸曬),真雅連(二錢,薑製),苡仁米(六錢,炒),六神麯(六錢,炒),炙甘草(二錢)

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彈子大。每日早午晚各服一丸,米飲化下。

六君子湯,方見卷二類搐門。

八味地黃丸,方見卷一保產門。

白話文:

茵陳五苓散,這個方子在第二卷的傷濕門有記載。

胃苓湯加茵陳,這個方子也在第二卷的傷濕門有記載,只是這裡額外加入了茵陳一錢。

集成沆瀣丹,這個方子在第一卷的胎疾門有記載。

四君子湯,這個方子在第三卷的瘧疾門有記載。

五君煎,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因為脾胃虛寒,導致嘔吐腹瀉並且兼有濕氣的病症。

使用的藥材有:上等的人參(一錢)、漂洗過的白朮(二錢)、白茯苓(二錢)、炮製過的乾薑炭(一錢)、炙烤過的甘草(一錢)。

用水一盅半煎煮後服用。

溫胃飲,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因為體內寒氣導致嘔吐、吞酸、腹瀉、食慾不振的病症。

使用的藥材有:上等的人參(一錢)、漂洗過的白朮(二錢)、白扁豆(一錢)、廣陳皮(五分)、炮製過的乾薑炭(一錢)、大當歸(一錢)、炙烤過的甘草(六分)。

用水一盅煎煮至七分後服用。

集成肥兒丸,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小孩子因為脾胃虛弱,導致消化不良、身體消瘦。如果長期服用可以讓孩子長胖。這個藥丸的療效經過長時間的驗證,比其他所有的肥兒丸都更加有效。

使用的藥材有:建蓮肉(二兩四錢,去除心和皮,炒過)、西砂仁(六錢,用酒炒過)、漂洗過的白朮(一兩,用土炒過)、上等的人參(一錢,切片,烘乾)、京楂肉(四錢,炒過)、杭白芍(四錢,用酒炒過)、廣陳皮(四錢,用酒炒過)、法半夏(四錢,炒過)、白茯苓(一兩,用乳汁蒸曬過)、真正的黃連(二錢,用薑處理過)、薏仁米(六錢,炒過)、六神曲(六錢,炒過)、炙烤過的甘草(二錢)。

將所有藥材磨成細末,然後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彈珠大小的藥丸。每天早、中、晚各服用一丸,用米湯送服。

六君子湯,這個方子在第二卷的類搐門有記載。

八味地黃丸,這個方子在第一卷的保產門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