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內府秘傳經驗女科》~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崩漏論

婦人崩漏,失血過多,由氣血俱虛損,傷子宮血海也。血氣之行外循經絡,內榮臟腑,重則為崩,輕則為漏。而衝任之氣虛,不能約制其經血,故脾不能統血,肝不能藏血,忽然血崩暴下,此等症候皆由脾胃氣血先損,能受補者可救。誤用止澀寒涼之劑,復傷脾胃生氣,使血反不歸經矣。

白話文:

婦女崩漏,失血過多,是氣血俱虛損,傷子宮血海所致。血氣的運行,在體外循行經絡,在體內榮於臟腑,嚴重時為崩,輕微時為漏。而衝任之氣虛弱,不能約束經血,所以脾不能統攝血液,肝不能儲藏血液,因而忽然血崩暴下,這些症狀都是由脾胃氣血先損所致,能夠接受補益的人就可以救治。但如果誤用止澀寒涼的藥物,反而會損傷脾胃的生氣,使血液反而不歸經絡。

【主方】

人參(一錢),炒白朮(一錢),白茯苓(八分),甘草(五分,炙),小薊(一錢),川芎(七分),當歸頭(一錢,酒洗),側柏葉(一錢,炒),生地黃(一錢,酒洗),

白話文:

人參(一錢):增強元氣、補氣養陰。 炒白朮(一錢):健脾燥濕、補氣止瀉。 白茯苓(八分):健脾祛濕、寧心安神。 甘草(五分,炙):補氣益氣,調和諸藥。 小薊(一錢):清熱利濕、止血止痛。 川芎(七分):活血化瘀、止痛。 當歸頭(一錢,酒洗):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側柏葉(一錢,炒):清熱利濕、止瀉。 生地黃(一錢,酒洗):養陰清熱、涼血止血。

水二盅煎八分食遠服。

加減法

血暈,加荊芥(六分,炒)、澤蘭葉(六分);虛汗,加黃耆(一錢蜜炙),棗仁(八分去殼炒);崩中日久,白帶不止,加龍骨牡蠣(火煅,各一錢,研末,用絲綿裹入藥同煎);血來多不止,加墨棕刷燒灰存性,綿灰(各三分,蓋血遇黑即止也;經血得熱,崩漏不止,口苦咽乾,小便短少,大便燥結,加黃連黃芩、山梔(各五分,俱要酒炒);血多紫黑如泥凝塊者,亦當用之。

白話文:

血暈,再加入荊芥(六分,炒過)、澤蘭葉(六分);容易流虛汗,則再加入黃耆(一錢,以蜂蜜炙烤過)、棗仁(八分,去除外殼後炒過);產後漏血時間長,白帶一直不斷,則加入龍骨和牡蠣(各一錢,火烤過,研磨成粉,用絲綿包覆後與其他藥材一起煎煮);血量多且不止,則加入墨棕刷燒灰後保留灰的特性、綿灰(各三分,因為血遇黑就會止血);經血因熱而造成崩漏不止,嘴巴發苦喉嚨乾燥、小便短少、大便乾燥且硬結,則加入黃連、黃芩、山梔(各五分,都必須以酒炒過);血量多且呈紫黑色,像泥塊一樣凝結,也應該使用上述藥材。

2. 赤白帶論

此症營衛滯氣之所成也。赤者屬榮,白者屬衛,乃病之常。然其症皆因喜怒憂思,素有濕熱傷於榮衛胞絡,使濁氣滲入膀胱,故流帶下。輕則來而不來,重則來而無度,使腰膝疼痛,飲食減常,精神短少,法當清上實下,清濁自分,理脾養氣,濕熱自解。更能薄滋味,溫補下元,則帶症自除矣。

白話文:

這個疾病是由營氣與衛氣滯留造成的。紅色屬於榮氣,白色屬於衛氣,這是病症的常規。然而,這個症狀都是因為喜好、生氣、憂愁和思考所引起的,體內本來就有濕熱之氣傷害了榮氣與衛氣、胞絡,導致濁氣滲透到膀胱,所以引起了白帶。輕微的症狀是時有時無,嚴重的症狀是持續不斷,導致腰膝疼痛、飲食量減少、精神不足。治療方法應該是要清楚上焦實下的情況,讓濁氣與清氣分開,調養脾胃、滋養氣血,濕熱之氣自然就會消散。此外,還可以減少食用口味濃厚的食物,溫補下焦,就可以消除白帶的症狀了。

【主方】

川芎(一錢),當歸(一錢,酒洗),白芍(一錢,酒洗),生地(酒洗),白朮(各一錢),甘草(五分,炙),蓮子(一錢,去心),白扁豆花(七分,炒),白雞冠花子(一錢,炒)

白話文:

川芎(一錢),當歸(一錢,用酒清洗),白芍(一錢,用酒清洗),生地(用酒清洗),白朮(各一錢),甘草(五分,炙烤),蓮子(一錢,去心),白扁豆花(七分,炒),白雞冠花子(一錢,炒)

水二盅,煎一盅食遠溫服。

加減法

或加葵花五朵更妙(即一丈紅也,白者治白帶,赤者治赤帶。)瘦人多熱,加黃柏黃連香附(各五分);肥人多濕痰,加蒼朮天南星半夏(各六分)、椿樹皮(一錢);久下,加熟地黃(一錢)、山茱萸(八分);氣虛,加人參黃耆(各七分);赤帶,加酒炒黃芩(一錢)、荊芥(六分);腹痛,加乾薑(三分)。

白話文:

如果再加入五朵葵花就更好了(即一丈紅,白色治白帶,紅色治赤帶)。瘦人多熱,再加入黃柏、黃連、香附(各五分);肥人多濕痰,再加入蒼朮、天南星、半夏(六分)、椿樹皮(一錢);久下,加熟地黃(一錢)、山茱萸(八分);氣虛,加人參、黃耆(各七分);赤帶,加酒炒黃芩(一錢)、荊芥(六分);腹痛,加乾薑(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