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十九 (4)

回本書目錄

卷十九 (4)

1. 風疾癮疹論

小兒風疾癮疹者。小兒肌膚嫩。血氣微弱。或因暖衣而腠理疏開。或天暄而汗津潤出。忽為風邪所幹。搏於血氣。藏流於皮膚之間。不能消散。而成碢成㪍。相連而生。其狀如生薑片。輕者名曰風斑。不至改色。重者名曰癮疹。改赤紫色。發瘙癢。搔之不解。甚者使人心神悶亂。

右先看其色澤。白者以牛膝酒浸一宿。焙乾為末。每服一錢或半錢。溫酒調下。若色赤者。以灶下黃土研細末。生薑蜜水調下一錢或半錢。

又洗方,治如前。

荊芥,細辛(去苗),白芷,薄荷葉(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用兩大匙。水一桶。取羊蹄菜一棵。連根葉枝莖細銼。同煎至葉爛。傾盆中。先以尋常熱湯暖處浴身體。候有汗出。即用藥湯淋洗。洗畢避風。忌海鮮鮓醬毒物。

又塗方,治如前。以白礬一兩二錢。暖酒投化。用馬尾搵塗之。

防風湯

治如前。

防風(去蘆叉枝),鼠黏子,荊芥穗,人參(去蘆各一兩),甘草(炙),天麻(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用一錢。水八分。入生薑薄荷各少許。同煎至五分。去滓溫服。

治卒發風疹,以石灰不拘多少。和酸漿水調塗之。隨手滅。

治小兒癮疹。若不治。入腹即能殺人。以鹽湯洗了。用蓼子挼爛敷之。又以枳殼銼末。煎湯洗之。又以蠶砂二錢。水二碗。煮一碗洗之。

又方,治如前。以吳茱萸半升。酒二升半。煮取五合。以綿蘸拭。

三奇散

治風疾癮疹遍身。掐之不認痛癢。

凌霄花,白扁豆,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用一字或半錢。蜜湯調服。

又方,治風疾癮疹。心神迷悶。以巴豆二兩捶破。用水七升。煮取三升。綿蘸搵拭之。

麝犀丹

治風疹不瘥。甚者如癩。服之神驗。

犀角屑(一兩),烏蛇肉(半兩酒浸去皮骨焙),天麻(半兩),白附子(半兩),白殭蠶(半兩炒以上先為末),龍腦,硃砂(一兩研水飛),麝香(各一錢)

上拌勻。煉蜜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煎金銀薄荷湯下。

又方,治風疹入腹。身強舌乾。亦能殺人。以蔓青子為末。溫酒調下一錢或半錢。又以蠶砂二錢。水二碗。煮一碗洗之。

白話文:

小兒風疾癮疹,是因小兒皮膚嬌嫩,血氣虛弱,可能因為穿太暖導致毛孔疏鬆,或是天氣熱而流汗,突然受到風邪侵襲,風邪侵入血氣,停留在皮膚之間無法消散,形成疙瘩或小疹子,相連而生,形狀像生薑片。輕微的叫做風斑,不會改變膚色;嚴重的叫做癮疹,會變成紅色或紫色,發癢難耐,搔抓也無法止癢,嚴重時會使人心神煩亂。

首先要觀察疹子的顏色。如果是白色,就用牛膝泡酒一晚,曬乾後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或半錢,用溫酒調服。如果是紅色,就用灶底的黃土磨成細末,用生薑蜜水調服一錢或半錢。

以下是洗澡的方子,適用於上述情況:

荊芥、細辛(去除苗)、白芷、薄荷葉(等量)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每次用兩大匙,加入一桶水中。再取一棵羊蹄菜,連根帶葉、枝莖都切碎,一起煎煮到葉子爛掉。把藥湯倒入盆中,先用一般的熱水溫熱身體,等有汗出來,就用藥湯淋洗全身,洗完後要注意避風。要忌吃海鮮、醃製食品等有毒性的食物。

以下是外塗的方子,適用於上述情況:

白礬一兩二錢,用溫酒溶化,用馬尾毛沾取塗抹患處。

以下是防風湯,適用於上述情況:

防風(去除蘆葦和枝叉)、鼠黏子、荊芥穗、人參(去除蘆葦,各一兩)、甘草(炙烤)、天麻(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用一錢,加水八分,再加入少許生薑和薄荷,一起煎煮到剩五分,去除藥渣後溫服。

治療突然發作的風疹,可以用石灰不拘多少,用酸漿水調和塗抹,可以立即見效。

治療小兒癮疹,如果不及時治療,侵入腹內會導致死亡。可以用鹽水清洗患處,然後將蓼子揉爛敷在上面。也可以用枳殼切碎磨成末,煎湯清洗患處。還可以取蠶砂二錢,加兩碗水煮成一碗,用來清洗患處。

以下是另一個方子,適用於上述情況:吳茱萸半升,加酒二升半,煮到剩五合,用棉布沾取擦拭患處。

以下是三奇散,治療風疾癮疹遍佈全身,按壓沒有痛癢的感覺:

凌霄花、白扁豆、甘草(等量)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用一字或半錢,用蜜湯調服。

以下是另一個方子,治療風疾癮疹,導致心神迷亂:巴豆二兩捶破,加水七升,煮到剩三升,用棉布沾取擦拭患處。

以下是麝犀丹,治療風疹久治不癒,嚴重時像癩病一樣,服用後有奇效:

犀角屑(一兩)、烏蛇肉(半兩,用酒浸泡後去除皮骨,焙乾)、天麻(半兩)、白附子(半兩)、白殭蠶(半兩,炒過,以上先磨成粉)、龍腦、硃砂(一兩,磨成水飛粉)、麝香(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用煉蜜和成丸子,像黍米一樣大。每次服用十粒,用煎好的金銀花薄荷湯送服。

以下是另一個方子,治療風疹侵入腹內,導致身體僵硬、舌頭乾燥,也可能致命。將蔓青子磨成末,用溫酒調服一錢或半錢。也可以取蠶砂二錢,加兩碗水煮成一碗,用來清洗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