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十九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九 (3)

1. 龜胸論

小兒有龜胸者。因乳母有宿乳惡汁。不捻去之。仍以乳兒。忽遇風熱邪毒相干乘。傷於肺經。致肺氣滯停。重壅胸膈。骨漸高起。狀如龜殼。故曰龜胸。

百合丸

治小兒龜胸。

白話文:

小兒患有龜胸的症狀,是由於哺乳的母親有宿乳惡汁,沒有及時擠乾淨,仍然哺乳給嬰兒。突然遇到風熱邪毒共同侵犯,損傷了肺經,導致肺氣滯停,嚴重的壅塞在胸腔膈膜,骨頭逐漸隆起,形狀像烏龜殼,所以稱為龜胸。

百合(一兩),川朴硝(半兩),木通(半兩),桑白皮(半兩),川大黃(半兩),天門冬(去心半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

上為細末。共蜜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米飲下。

白話文:

百合(一兩),川朴硝(半兩),木通(半兩),桑白皮(半兩),川大黃(半兩),天門冬(去心半兩),杏仁(半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皮和尖端)。

又方,治如前。以龜尿擦摩胸骨。取龜尿法。以蓮葉內頓一物。安龜在上。用鏡照之。則尿自出流蓮葉。以物盛用之。甚佳。

白話文:

另一種方法,治療方法與前面相同。用龜尿擦拭胸骨。取得龜尿的方法是,用荷葉裡面放一個東西,把烏龜放在上面。用鏡子照它,龜尿就會自動流出蓮葉。用容器盛接起來使用,效果非常好。

2. 龜背論

小兒有龜背者。由兒在嬰小時髇骨未成。強令獨坐。則背隆阜。而偶為風邪干襲。與血氣相搏,入骨髓壅滯不散。致背高隆起。若龜殼之狀。故曰龜背。又名隆背。若如駝有峰塊起者。是名駝背。乃胎孕之病。不可治。

松藥丹

治兒龜背。

白話文:

小兒有龜背的症狀。這通常是因為小孩還是嬰兒時,頭骨尚未發育完善,卻被強迫獨自坐著,導致背部隆起。因此當受風邪侵襲時,與血氣相爭,進入骨髓後瘀滯而不散,最終導致背部隆起,如同烏龜殼狀,所以稱為龜背。又稱為隆背。

如果小兒背部像駝峯一樣,高起成塊,這叫做駝背。這種情況是胎孕時造成的疾病,無法治療。

松花(一兩焙乾),枳殼(麩炒去穰一兩),獨活(去蘆一兩),防風(去蘆並叉枝一兩),前胡(去蘆半兩),麻黃(去根節半兩),桂心(半兩),川大黃(半兩炮)

白話文:

松花(一兩,焙乾),枳殼(用麩炒熟,去掉瓤,一兩),獨活(去除蘆葦,一兩),防風(去除蘆葦和叉枝,一兩),前胡(去除蘆葦,半兩),麻黃(去除根節,半兩),桂心(半兩),川大黃(半兩,炮製)。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飲下。

又方,治如前。以龜尿摩背脊骨。取尿法在前。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細末,用蜂蜜調和製成如黍米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粒,用米湯送服。

另一個方法,治療方式與前面相同。使用龜尿來摩擦背脊骨。取龜尿的方法在前面已經提到。

3. 手足拳攣論

小兒有手腳拳攣者。由本氣不強。筋骨力弱。血氣不榮。而為風邪所乘。搏於經絡。則筋脈縮急。骨本無力。則手拳而不能展開。腳攣而不能伸舉也。若生下便拳攣者。此胎孕中病。不可治也。

薏苡仁丸

治手拳不能展開。

白話文:

兒童患有手腳攣縮的情況,是由於他本身體質較弱,筋骨的力量也比較弱,再加上血氣不足,很容易被風邪侵襲,導致風邪在經絡中搏擊,從而導致筋脈收縮變窄,骨骼沒有力氣,所以手會緊握著無法展開,腳會攣縮無法伸展。如果兒童出生時就有攣縮的情況,這屬於胎孕中的疾病,是無法治癒的。

薏苡仁(一兩湯浸洗淨去皮),當歸(去蘆一兩洗焙乾),秦艽(去苗一兩),防風(去蘆叉枝一兩),羌活(去蘆一兩),酸棗仁(去皮一兩)

白話文:

薏苡仁(一兩,用湯浸泡洗淨,去除外皮),

當歸(一兩,去除蘆頭,洗淨後焙乾),

秦艽(一兩,去除根部),

防風(一兩,去除蘆頭和叉枝),

羌活(一兩,去除蘆頭),

酸棗仁(一兩,去除外皮)。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雞頭實大。每服一丸。麝香荊芥湯化下。兒大增之。

海桐皮散

治腳攣不能伸舉。

白話文:

將以上所列藥材搗成粉末。用蜂蜜和藥粉做成雞蛋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一丸。用麝香荊芥湯送服。小孩的劑量減少。

海桐皮,當歸(去蘆洗淨焙乾),牡丹皮(去心),熟乾地黃,牛膝(去蘆酒浸焙乾各一兩),山茱萸,補骨脂(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水八分。入蔥白二寸。煎至五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海桐皮、當歸(去除蘆根後清洗乾淨,烘乾後切片)、牡丹皮(去除心臟)、熟乾地黃、牛膝(去除蘆根後浸泡在酒裡,烘乾後切片,各一兩)、山茱萸、補骨脂(各半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