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十 (2)
卷十 (2)
1. 治吐方
上為末拌勻。生薑自然汁糊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人參薄荷湯送下。無時。
四季散
治驚吐及番胃。諸藥不效者。服之立驗。以好硫黃半兩。研細。入水銀一分。同再研至無星。如墨煤色。再用一錢或半錢。以生薑自然汁同酒各半同煎。用少許調藥。空心服之。服畢覆臥。當自汗出乃愈。
集香散
治脾胃不和。氣虛吐逆不食。漸成羸瘦。
丁香,沉香,木香,白朮,藿香葉(去土),製厚朴(各半兩),白茯苓,白豆蔻(各一分)
上為細末。入麝香少許拌勻。以水半升。蜜四兩。大棗十五個。生薑十五片。於銀器內慢火熬成膏。去薑棗不用。以膏和藥丸如皂子大。於當風處窨干。每服一丸。米飲化下。量兒大小加減。乳食前。
人參白朮散
治胃氣不和吐逆。不思乳食。亦治霍亂吐逆。
厚朴(去粗皮生薑制二兩),人參(去蘆),白朮,半夏(湯洗七次),陳皮(去白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生薑二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人參藿香散
治脾胃不和。吐逆不定。
人參(去蘆一兩塗薑汁微炙),藿香葉(去土半兩),白朮(銼炒),丁香,良薑,枇杷葉(去毛薑汁炙令香熟),甘草(各一分炙)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入木瓜一片。煎至五分。溫服無時。去滓通口服。
藿香散
治脾胃氣不和吐逆。心腹脹滿。
藿香葉(去土),半夏曲,甘草(炙各一兩),陳皮(去白),厚朴(去粗皮薑製各二兩),人參(去蘆),白朮(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或一錢。水一小盞。生薑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無時。
萬安丹
治胃虛傷冷吐逆。
半夏(一分湯洗七次焙乾),白朮(一分),附子(一個炮製去皮臍),硫黃(一分研),硃砂(半兩研飛)
上前三味。先為末。入研藥拌勻。生薑汁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飲下。乳食前。
聖石散
治如前。經驗。
礞石(四兩炭火燒一伏時),不灰石(二兩炭火燒一伏時),母丁香(一兩),木香(一兩),人參(去蘆一兩),白茯苓(一兩),半夏(半兩湯洗七次焙乾),真陽起石(半兩先同上為末),阿魏(湯化去砂石以曲和成餅焙乾一錢),巴豆,杏仁(各十四個並連皮燈上燒作炭略存性)
上同勻細。湯泡蒸餅細丸荔枝子大。每服一粒。水一大盞。入姜皂子大。掰破同煎。至五分放溫。時時服之。煎藥須用銀石器。
厚朴散
治胃冷氣逆。吐不思食。
白茯苓(一兩五錢),肉豆蔻(麵裹煨半兩),厚朴(去皮生薑制一兩),枇杷葉(炙去毛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生薑二片。煎至六分。去滓空心溫服。無時。
人參膏
治脾胃虛冷。乳食不化。吐逆連並。不喜乳食。
白話文:
[治吐方]
通用止吐方:
將藥材磨成粉末,攪拌均勻。用生薑汁調成糊狀,再搓成小米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丸,用人參薄荷湯送服,不拘時間。
四季散:
治療因驚嚇引起的嘔吐,以及腸胃功能失常導致的嘔吐,其他藥物無效時,服用此方能立即見效。將上好的硫磺磨成細粉,加入少量水銀,一起研磨至沒有星點,呈現墨煤般的顏色。每次用一錢或半錢,與生薑汁和酒各一半一同煎煮。用少量藥汁調和,空腹服用。服藥後蓋被子躺下,出汗後就會痊癒。
集香散:
治療脾胃不和,氣虛導致的嘔吐,食慾不振,逐漸變得消瘦。
藥材:丁香、沉香、木香、白朮、藿香葉(去土)、製厚朴(各半兩),白茯苓、白豆蔻(各一分)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加入少量麝香攪拌均勻。用水半升、蜂蜜四兩、大棗十五個、生薑十五片,用銀器慢火熬成膏狀。去掉薑和棗,將藥膏和藥粉搓成皂子大小的丸子,放在陰涼通風處陰乾。每次服用一丸,用米湯化開送服。根據兒童大小調整用量,在吃奶或吃飯前服用。
人參白朮散:
治療胃氣不和引起的嘔吐,不思飲食,也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
藥材:厚朴(去粗皮,用生薑製過,二兩),人參(去蘆),白朮,半夏(用湯洗七次),陳皮(去白,各一兩)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杯,加入生薑兩片煎煮至六分。去掉藥渣,溫服。
人參藿香散:
治療脾胃不和,反覆嘔吐。
藥材:人參(去蘆,一兩,塗上薑汁稍微烤過),藿香葉(去土,半兩),白朮(切碎炒過),丁香、良薑、枇杷葉(去毛,用薑汁烤至香熟),甘草(各一分,烤過)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杯,加入木瓜一片煎煮至五分。溫服,不拘時間,去掉藥渣後直接吞服。
藿香散:
治療脾胃氣不和引起的嘔吐,以及心腹脹滿。
藥材:藿香葉(去土)、半夏曲、甘草(烤過,各一兩),陳皮(去白)、厚朴(去粗皮,用薑製過,各二兩),人參(去蘆)、白朮(各半兩)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用水一小杯,加入生薑三片煎煮至六分。去掉藥渣,溫服,不拘時間。
萬安丹:
治療胃虛受寒引起的嘔吐。
藥材:半夏(一分,用湯洗七次後烘乾),白朮(一分),附子(一個,炮製後去皮臍),硫磺(一分,研磨),硃砂(半兩,研磨至細粉)
將前三味藥材先磨成粉,加入後兩味研磨過的藥粉攪拌均勻,用生薑汁調成糊狀,再搓成小米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粒,用米湯送服,在吃奶或吃飯前服用。
聖石散:
治療與上述相同的症狀,效果顯著。
藥材:礞石(四兩,用炭火燒一個時辰),不灰石(二兩,用炭火燒一個時辰),母丁香(一兩),木香(一兩),人參(去蘆,一兩),白茯苓(一兩),半夏(半兩,用湯洗七次後烘乾),真陽起石(半兩,先和上述藥材一起研磨成粉),阿魏(用湯化開後去除砂石,用麵粉和成餅狀後烘乾,一錢),巴豆、杏仁(各十四個,連皮放在燈上燒成炭,略留藥性)
將上述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用湯泡蒸餅搓成荔枝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粒,用水一大杯,加入生薑如皂子大小,掰開一同煎煮至五分,放溫後隨時服用。煎藥必須使用銀或石器。
厚朴散:
治療胃寒氣逆,嘔吐不想吃東西。
藥材:白茯苓(一兩五錢),肉豆蔻(用麵粉裹住烤過,半兩),厚朴(去皮,用生薑製過,一兩),枇杷葉(烤過,去毛,一錢)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杯,加入生薑兩片煎煮至六分。去掉藥渣,空腹溫服,不拘時間。
人參膏:
治療脾胃虛寒,消化不良,導致嘔吐不止,不喜歡吃奶或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