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一 (5)

1. 中寒論

兒才生。畢遲。或斷臍晚者。令見冒冷。故寒中之也。又先斷臍。後洗浴。則水氣得入之。或洗時水氣所幹。亦為中寒之候。其證腹中絞痛。夭矯啼呼。面青黑。尿清白。當以當歸末為粉。著於絮上。灸而熨臍腹。日日頻熨。至啼止臍乾為度。仍不可灸令大熱。恐引驚也。

白話文:

小孩子剛剛出生,臍帶遲遲沒有脫落,或是臍帶斷了之後才洗浴,就會讓水氣進到身體裡,或者洗浴時水氣沒有擦乾,也會導致中寒。症狀是腹中絞痛、哭鬧不止、臉色青黑、尿液清白。此時應將當歸末磨成粉末,敷在棉花上,用艾灸灸臍腹,每天多次,直到啼哭停止、臍帶乾了為止。但是不能灸得太熱,以免引起抽搐。

2. 初生不乳論

初生洗浴斷臍䙀包。革穢汙。下臍糞都了。經日不飲乳。及不小便者。此因難產。或包裹舉遲。中寒。或被風邪微干。傷動藏氣所致。有此候者。多為撮口。治不可稍緩。

白話文:

剛出生的嬰兒,要先清洗沐浴後,再剪斷臍帶,然後用紗布包紮好。去除污穢汙垢後,再將肚臍下的胎糞清除乾淨。如果嬰兒連續一天都不喝奶、小便,可能是因為難產或生產過程拖延太久,導致嬰兒受寒所造成的。或者因為嬰兒被風邪輕微引發了不適,損害了內臟的元氣所致。出現這種情況時,嬰兒通常會閉著嘴巴不肯吃東西。治療這種情況時,必須儘快處理,不能再拖延。

治初生兒不飲乳。及不小便。以石銀器中貯奶汁二合。入四破蔥白一寸。煎取一合。注子分灌之。服盡立效。

白話文:

治療初生兒不喝奶,也不小便。用一個石頭或銀質的器皿,盛裝約兩百毫升的奶汁。加入四分之一寸長的破蔥白,一起煎煮,煎取約一百毫升的藥汁。用注子分次灌服。服用後馬上就會有效果。

3. 臍風撮口論

兒自初生。至七日內外。忽然面青。啼聲不出。口撮唇緊。不能哺乳。口青色。吐白沫。四肢逆冷。乃臍風撮口之證也。此由兒初生剪臍。不定傷動。或風濕所乘。其輕則病在皮膚。而為臍瘡不瘥。其重則病入腑臟。而為臍風撮口。亦如大人因破傷而感風。則牙關噤而口撮。

白話文:

嬰兒自出生後,至出生後七天內,忽然臉色發青,哭不出聲,嘴巴緊閉,不能哺乳,嘴脣發青,吐出白色泡沫,四肢冰冷,這是臍風撮口的症狀。這是因為嬰兒出生後剪臍帶時,不小心傷到了嬰兒,或者因風濕所致。病情較輕的,則病在皮膚上,會形成臍瘡而無法癒合。病情嚴重的,則病入腑臟,形成臍風撮口。這就像大人因外傷而感染風寒,牙關緊閉,嘴巴無法張開。

不能入食。身硬。四肢厥逆。與此候頗同。故謂之臍風撮口。乃最惡之病也。千金有曰。小兒忽患臍風撮口者。百無一活。皆坐視而斃。良可憫惻。有一法極驗。但世罕有知者。凡遇其患。則看兒齒齦上有小泡子如米狀。急以溫水蘸熟綿子。裹手指。輕輕擦破。即便口開而安。

白話文:

小兒如果突然患上「臍風撮口」這種病,幾乎沒有人能活下來,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死亡,實在令人憐憫。有一種方法非常有效,但很少有人知道。

只要一發現孩子患上這種病,就要仔細觀察孩子的牙齦上是否有一個米粒大小的小泡。如果看到,就要用溫水蘸取熟棉子,把它包在手指上,然後輕輕擦破那個小泡。這樣,孩子的嘴就能張開,病也會好轉。

又法。視小兒口中上下齦間。若有白色如豆大許。便以指甲於當中掐之。自外達內。令匝至。微有血出亦不妨。又於白處兩邊盡頭。亦依此掐令內外氣斷。不必直破入指甲矣。恐太甚則傷兒。此二法相類。子母秘錄云。於掐破處以蜈蚣末敷之。大良。及有治方集之後。

白話文:

還有一種治療鵝口瘡的方法。觀察小兒口中上下牙牀之間,如果出現白色如豆粒大小的東西。就用指甲在中間掐它。從外面掐到裡面,讓它四周都被掐到。即使有少量出血也沒有關係。此外,在白色斑點的兩端也按照這個方法掐,讓內外都斷氣。不必直接掐破指甲,以免傷到孩子。這兩種方法是相似的。《子母祕錄》中說,在掐破的地方敷上蜈蚣末,效果很好。還有一款治療鵝口瘡的藥方。

治小兒斷臍之後。不慎照管。致風濕所乘。令兒不能乳哺。名曰臍風。宜速療之。不久則為撮口也。

當歸(去須半兩洗焙),天漿子(去殼三個微炒),亂髮(一錢燒灰)

白話文:

  1. 當歸:
  • 去除根鬚,取半兩。
  • 洗淨並烘烤。
  1. 天漿子:
  • 去除種殼,取三個。
  • 略微炒至焦黃。
  1. 亂髮:
  • 取一錢。
  • 燃燒成灰。

上為細末。入麝香一字許。時時敷臍。

又方

黃柏(銼),釜下墨煤,亂髮(燒灰存性)

上各等分。同為細末。用一字或半錢敷之。

金兩黃散

治小兒臍瘡不瘥。因風傳變。欲為撮口。或為發癇者。

黃連(去須一分為末),胡粉(一錢研),龍骨(一錢煅紅研)

白話文:

  • 川黃連(祛除鬚根,研末一錢)

  • 胡粉(研磨一錢)

  • 龍骨(煅燒至紅色,研磨一錢)

上同為細末。每用少許敷之。時時用。

定命散

治小兒剪臍中風。唇青撮口。吐白沫。四肢冷。

赤足蜈蚣(半條酒炙令乾),川烏頭尖(三個生),麝香(少許)

上為末。入麝研勻。每服半字。煎金銀薄荷湯調灌。

治小兒初生撮口

蛇蛻皮(一分微炒),鉤藤(一分),乾蠍梢(一分以上先細末),硃砂(一分別研水飛),麝香(半錢別研),真牛黃(半錢別研)

白話文:

  • 蛇蛻皮(1錢略微炒過)

  • 鉤藤(1錢)

  • 乾蠍梢(1錢以上先研磨成細末)

  • 硃砂(1錢分別研磨,用清水研磨,使其成極細粉末)

  • 麝香(0.5錢分別研磨)

  • 真牛黃(0.5錢分別研磨)

上同研細。拌勻再研。每服一字。取竹瀝一二點。同乳汁調灌下。一方只蛇蛻硃砂麝香各一分。每用半字。津調塗口中。日五七次。

白話文:

將上述的藥材研磨細膩,然後拌勻再研磨。每次服藥一字(約3公克)。取竹瀝一、兩滴,與乳汁調和後服用。另一種藥方只包含蛇蛻、硃砂和麝香,各取一分(約3公克)。每次服用半字(約1.5公克),用唾液調和後塗抹在口中。每天塗抹五到七次。

又方,以鹽豉置臍上灸之。

又方,以夜合花枝濃煎汁。拭口並洗。

又方,於兒口傍。先刺令見血。碎雀甕(即天漿子)汁塗之。

又方,生搗鼠婦。並雀甕汁相和。調塗抹口中。漸漸乳。得效。鼠婦乃濕生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