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十六 (3)
卷十六 (3)
1. 骨蒸論
小兒自周晬以上。至十餘歲。血氣隆盛,因厚衣溫燠。將養過宜。食羊肉肥甘果食諸物。臟腑生熱。熏蒸肌骨。身體發熱。夜有盜汗。漸漸瘦悴。乃成骨蒸。若不即治。則為急勞。今敘方於後。
秦艽散
治潮熱蒸瘦減食。
白話文:
小孩從周歲開始到十歲左右,血氣旺盛,宜穿厚衣保暖。飲食宜清淡,忌食羊肉、油膩食物、水果等。以免臟腑生熱,燻蒸肌肉骨骼,導致身體發熱,晚上盜汗,逐漸消瘦,形成骨蒸。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發展爲急勞。下面介紹一些治療方法。
秦艽(去蘆切焙),甘草(炙各一兩),干貓兒薄荷葉(半兩不見火)
白話文:
秦艽(去除蘆葦,切片焙乾),甘草(炙制,各取一兩),乾燥的貓薄荷葉(半兩,不要經過火烤)。
上為粗末。每服一二錢。水一中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
地骨皮湯
治骨蒸體熱肌瘦。
白話文:
上方是粗末。每次服用一到二錢。用一碗水煎煮至剩下七分滿。濾去渣滓,溫熱後服用。飯後服用。
地骨皮湯
治療骨蒸導致的身體發熱、肌肉消瘦。
地骨皮(去骨),胡黃連(各一兩),鱉甲(塗酥炙黃去裙盡),柴胡(去苗),犀角(銼取屑),嫩桃枝(銼),川大黃(炮),知母(各半兩)
白話文:
-
地骨皮(去除骨頭)
-
胡黃連(各一兩)
-
鱉甲(塗上酥油烤黃,去除裙邊)
-
柴胡(去除苗)
-
犀角(銼成屑)
-
嫩桃枝(銼碎)
-
川大黃(炮製)
-
知母(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無時。
麥煎散
治童男室女。骨蒸肌熱盜汗。減食痿瘦。
白話文:
上方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大錢。用水一碗,煎煮至剩下五分之三。去渣後溫服。不限時間。
麥煎散用於治療童男童女的骨蒸肌熱、盜汗、食慾不振及體弱消瘦。
鱉甲(醋炙去裙襴),大黃(紙裹煨熟),恆山,柴胡(去苗),赤茯苓(去黑皮),干生漆(炒煙盡),當歸(去蘆洗淨酒浸一宿),白朮,生地黃,石膏(各一兩),甘草(半兩炙)
白話文:
鱉殼(塗醋烘乾後颳去下部裙子一樣的邊緣),大黃(用紙包起來在火上煨熟),恆山、柴胡(去除根鬚)、赤茯苓(去黑皮)、幹生漆(用火烘直到沒有煙為止)、當歸(去除根鬚,洗淨後用酒浸泡一晚)、白朮、生地黃、石膏(各一兩),甘草(半兩,烤炙後使用)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入小麥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溫服。食後臨臥。有虛汗者。加麻黃根一兩。
連艽散
治骨蒸肌瘦。漸為急勞。
白話文:
上等的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加水一杯和小麥五十粒一起煎煮,直到湯藥減少至原體積的六分之四。將藥渣濾掉,把溫熱的湯藥服用。在飯後臨睡前服用。如果有虛汗症狀的人,可以加入一兩的麻黃根。
黃連(去須一兩),秦艽(去蘆一兩),天靈蓋(一枚塗酥炙黃),甘草(半兩炙)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粥飲調下。無時。
白話文:
-
黃連(一兩,去掉須子)
-
秦艽(一兩,去掉蘆頭)
-
天靈蓋(一個,塗上酥油後烘烤至黃色)
-
甘草(半兩,烘烤過)
2. 腹皮青黑論
小兒腹肚皮腠虛薄。為風寒邪氣所乘。而真氣微弱。不能滋其血氣,失於榮養。致邪氣著而不去。故腹皮卒然青黑也。此候危惡。今敘方於後。
二聖散
白話文:
小孩子的肚皮皮肉很薄弱,容易受到風寒邪氣的侵襲。而小孩子的元氣很微弱,無法滋養其血氣,失去了正常的營養供給,導致邪氣滯留不去。因此,肚皮突然變青變黑。這是非常危險的徵兆。現在敘述治療方法如下:
治腹肚皮膚。忽然青黑。以胡粉苦參各一兩。為細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兼塗患處。
白話文:
治療腹部或皮膚忽然變青變黑的症狀:
將胡粉和苦參各取一兩,磨成細末。
每次服用一錢的藥粉,用溫酒調和後服用。
同時將藥粉塗抹在患處。
又方,治卒腹皮青黑。不能喘息。宜急用此方。以大青為末。納口中。酒送之。
白話文:
另有一個方子,治療忽然肚子腫大,皮膚變青發黑,無法呼吸的症狀。應該緊急使用這個方子。將大青研成粉末,倒入口中,再喝下一口酒。
又方,治卒腹皮青黑。不急治。須臾即死。以酒和胡粉塗之。干則再塗。仍於臍四邊各半寸。並鳩尾下一寸。共五處。各灸三壯。
白話文:
另一個方劑,治療突然發生的腹部皮下青黑色病症。如果不緊急治療,很快就會死亡。用酒和胡粉混合塗在患處。塗乾後再塗一遍。還在肚臍周圍四邊各半寸處,以及鳩尾穴下一寸處,一共五個地方。每個地方灸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