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十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 (5)

1. 咳嗽論(附痰飲上氣)

夫咳嗽者。內經以為肺感微寒而所作也。若七八月之間。肺氣旺盛之時。病嗽者。其病必實。非久病也。其證面赤痰盛而身熱。治當下之。錢乙用葶藶丸。若病久者。不可下。若十一月十二月嗽者。乃傷風寒嗽者。風寒從背第三椎肺俞穴入。其證煩悶惡風憎寒。晝輕夜甚。治當汗之。

白話文:

咳嗽這種病症,中醫認為是因為肺部受寒而引起的。如果是在七八月之間,肺氣旺盛的時候,得了咳嗽的人,他的病情必定是實症,不是久病。其證狀是臉紅、痰多、身熱。治療時應當採用瀉下的方法。錢乙用葶藶丸來治療。如果是久病的人,則不可採用瀉下的方法。如果是在十一月十二月得了咳嗽的人,就是傷風感冒引起的咳嗽。風寒從背部的第三椎肺俞穴侵入。其證狀是煩悶惡風、憎寒,白天症狀較輕,晚上症狀較重。治療時應當採用發汗的方法。

錢乙用麻黃。若有熱證。則面赤飲水。涎壅咽喉不利。錢乙兼用甘桔湯。若嗽於五六月間。其病身熱痰盛唾黏。或痰盛不甚喘。面赤或時飲水。錢乙並以褊銀丸下之。若肺盛。嗽而後喘。身熱悶亂而腫。或飲水不飲水者。錢乙用瀉白散。昔錢乙治張氏孫兒九歲。病肺熱咳嗽。

白話文:

錢乙用麻黃湯治療咳嗽。如果有發熱的症狀,則患者的面色發紅、喝水、口水分泌過多,積聚在咽喉部,不利於呼吸。錢乙兼用甘桔湯治療。如果在五六月間咳嗽,患者的症狀是發熱、痰多、唾液粘稠,或者痰多但不嚴重,呼吸困難,面色發紅,有時想喝水。錢乙並用褊銀丸治療。如果肺部疾病嚴重,咳嗽後喘氣,身體發熱煩躁腫脹,或者想喝水或不想喝水。錢乙用瀉白散治療。以前錢乙治療張氏的孫子,九歲,肺熱咳嗽。

前醫以珠犀龍麝牛黃藥治之。一月不愈。其證咳嗽喘急悶亂。飲水不止。全不能食。召乙治之。乙用使君子丸益黃散。張曰。本有熱。何又行溫藥。他醫用涼藥攻之。一月尚無效。乙曰。涼藥久則胃寒不能食。小兒虛不能食。當與補脾。候飲食如故。即瀉肺經。病必愈矣。服補脾藥二日。

白話文:

之前醫生以珍珠、犀角、龍涎香、麝香和牛黃藥來治療,一個月後仍未痊癒。症狀是咳嗽、氣喘急促、煩悶不寧、不停飲水、完全吃不下東西。請乙醫師治療,乙醫師使用「使君子丸」和「益黃散」。張某說,本來就有熱症狀,為什麼還要用溫熱的藥物來治療呢?其他醫師用涼藥來攻治,一個月後仍沒有效果。乙醫師說,涼藥服用久了,胃就會受寒而吃不下東西。小孩虛弱不能進食,應該給予補脾的藥物。等到飲食恢復正常後,再瀉肺經的熱,病就會痊癒了。服用補脾藥物兩天後,症狀就痊癒了。

其子欲飲食。以瀉白散瀉肺遂愈。張曰。何以不虛。乙曰。先實其脾。然後瀉肺。故不虛也。

又傷風寒咳嗽。無熱證而但嗽者。錢乙用麻黃湯。及化痰藥治之。若肺虛。而嗽有哽氣。時時長出。喉中有聲者。此久病當補也。錢乙用阿膠散。昔錢乙治杜氏子五歲。自十一月病嗽,至三月未止。始得嗽而吐痰。乃風寒入肺也。風在肺中。故嗽而吐痰。宜以麻黃輩發散。後用涼藥壓之。

白話文:

另外,傷風感冒咳嗽。沒有發燒症狀,而只有咳嗽的。錢乙用麻黃湯和化痰藥來治療。如果肺虛,而且咳嗽有痰液阻塞的現象,時常發作,喉嚨裡有聲音的。這是久病當補的狀態。錢乙用阿膠散來治療。以前,錢乙治療杜氏的孩子,五歲。從十一月開始咳嗽,到三月都還沒停止。一開始咳嗽並吐痰。這是風寒入肺引起的。風在肺中,所以咳嗽並吐痰。應該用麻黃一類的藥物發散。之後再用涼藥來鎮壓。

即愈。他醫卻以諸藥下之。其肺即虛而嗽甚。至春三月間尚未愈。乃召錢氏看之。其候面青而光。嗽而喘促哽氣。又時長出氣。錢曰。病困十已八九矣。所以然者。面青而光。乃肝氣旺也。春三月者。肝之位。肺衰之時也。嗽者肺之病。自十一月至三月久。即肺虛痿。又曾下之。

白話文:

治療好了。其他醫生盲目地使用許多藥物,導致她的肺氣虛弱,咳嗽加劇。到來年三月時,還是沒有好轉,就請錢氏去看診。當時她的症狀是臉色發青,咳嗽氣喘,呼吸困難,偶爾會將氣喘出。錢氏說,她的病況已經極其嚴重了。這是因為她的臉色發青,這是肝氣旺盛的表現。三月是肝臟的旺盛月份,也是肺臟衰弱的時候。咳嗽是肺部疾病的症狀。從十一月到三月經歷了一段時間,肺氣就會虛弱萎靡。再加上曾服用瀉下,導致肺氣更加虛弱。

脾肺子母俱虛。復為之所勝。此為逆也。故嗽而喘促哽氣。長出氣也。乙急與瀉青丸瀉肝後。與阿膠散實肺。次日面青而不光。乙又與補肺。其嗽如前。又與瀉肝。未已。而又加肺虛。唇白如練。乙曰。此病必死。不可治也。何者。肝大旺而肺虛絕。肺病不得時。而肝勝之。

白話文:

脾肺虛弱,又為肝所勝。這是肝氣逆行所致。所以咳嗽、氣喘、喉嚨阻塞。常常出氣。乙某急忙給他服用了瀉青丸瀉肝,然後服用了阿膠散補肺。第二天,他的臉色青黑而不光亮。乙某又給他服用了補肺藥。他的咳嗽還像以前一樣。乙某又給他服用了瀉肝藥,但還沒好。他又加上肺虛。嘴脣白得像練過的絲綢一樣。乙某說,這個病肯定會死,無法治療。為什麼呢?因為肝氣旺盛,而肺氣虛弱。肺病得不到及時的治療,而肝氣勝過肺氣。

今三瀉其肝。而肝病證不退。三補其肺。而肺病尤虛。此不久生。故言死也。此證病於秋者。十救三四。病於春夏者。十難救一。果大喘而死。

白話文:

現在治療三遍瀉肝的症狀,但是肝病的證據沒有消失。治療三遍補肺的症狀,肺病的證據變得更加虛弱。患有這種病症的人,不久就會死去。所以說會死亡。這種病症在秋天得的人,十分搶救中只有三四個人的會痊癒,在春天和夏天得的人,十分搶救中只有一個人會痊癒。嚴重喘氣而死亡。

又肺氣不足。謂寒邪所幹。咳嗽喘滿短氣者。治補肺。昔錢乙治李轉運孫八歲。病嗽而喘滿短氣。他醫以為肺經有熱。用竹葉湯牛黃膏治之。三日加喘。召乙治之。乙曰。此肺氣不足。復有寒邪。即便喘滿。當補肺脾。勿服涼藥。李曰。已服竹葉湯牛黃膏。乙曰。何治也。前醫至曰。

白話文:

另外,肺氣不足。是指寒邪侵犯肺部。咳嗽、氣喘、胸悶、呼吸短促的症狀者。治療方法是滋補肺臟。從前,錢乙治療李轉運的孫子,八歲。患有咳嗽、氣喘、胸悶、呼吸短促的症狀。其他醫生認為是肺經有熱。用竹葉湯牛黃膏治療。三天後,喘息加重。於是請錢乙為他治療。錢乙說,這是肺氣不足,又受到寒邪的侵襲。立即滋補肺脾,不要服用寒涼藥物。李說,已服過竹葉湯牛黃膏。錢乙說,怎麼治療的?前一位醫生走上前說。

退熱退涎。乙曰。何熱所作,醫曰。肺經熱而生嗽。嗽久不除生涎。乙曰。本虛而風寒所作。何熱也。若作肺熱。何不治肺。而反調心也。竹葉湯牛黃膏皆治心藥也。醫有慚色。乙依所論而治愈。

白話文:

退燒化痰。乙說:什麼原因引起的發熱?醫生說:肺經發熱而引發咳嗽。咳嗽時間久了,就會產生痰液。乙說:根本是身體虛弱而被風寒侵襲所致。哪裡來的熱啊?如果是肺熱,為什麼不治療肺部,反而去調理心臟呢?竹葉湯和牛黃膏都是治療心臟的藥物。醫生有些慚愧。乙按照他的理論進行治療,病人果然痊癒。

又咳嗽咯膿血者。肺熱也。錢乙用甘桔湯。若嗽而吐痰涎喘者。先實其脾。錢乙用益黃散。後微下之。錢乙用褊銀丸。涎退即補肺。乙用阿膠散。昔乙治段齋郎子四歲。病嗽身熱。吐痰數日咯血。前醫以桔梗湯防己丸治之。不愈。涎上攻。吐喘不止。請乙治之。乙下褊銀丸一大服。

白話文:

如果咳嗽時咯出膿血。這是肺部過熱引起的。錢乙用甘桔湯來治療。如果咳嗽並且吐出痰液,伴有喘氣。先要把脾補實。錢乙用益黃散來治療。然後再稍微瀉一下。錢乙用褊銀丸來治療。痰涎退去,補肺氣。錢乙用阿膠散來治療。以前,錢乙治療段齋郎子的兒子,四歲。患有咳嗽,身體發熱。吐痰好幾天,咯血。之前的醫生用桔梗湯和防己丸來治療。沒有治好。痰涎上攻,吐喘不止。請錢乙來治療。錢乙用一大劑量的褊銀丸來治療。

復以補脾藥治之。或問此子咯血肺虛。何以下之。乙曰。肺雖咯血。有熱故也。久則虛痿。今涎上潮而吐。當下其涎。若使不吐涎。便為甚。蓋吐涎能虛。又生驚也。痰實上攻。亦使發搐。故依法只宜先下其痰為順。此治先下後補。與前論先補後下。其意相反者。經以謂病有緩急。

白話文:

然後再用補脾的藥物治療。有人問,這個孩子咯血是肺虛引起的,為什麼還要瀉下呢?乙說,肺雖然咯血,但這是因為有熱的緣故,時間一長就會虛弱萎靡。現在涎液上潮而吐,應該瀉下其涎。如果不吐涎,就會更嚴重。因為吐涎能虛,又會產生驚厥。痰實之邪上攻,也會導致抽搐。所以根據法度,只宜先瀉去痰涎纔是順序。這種先瀉後補的治療方法,與前面提到的先補後瀉的治療方法,其意相反。經典上說,疾病有緩急之別。

治有先後也。治病證如錢乙。所以得聖人之旨趣,學者宜為法耳。嗽而吐青白綠水者。此胃冷有停飲也。乙用百祥丸下之。嗽而吐痰涎乳食者。此有傷宿滯不化也。乙用白餅子下之。

白話文:

治療疾病也有先後順序。治療疾病的症狀,就像錢乙那樣。這就是得到聖人的旨意與趣味,學者應該以此為法。咳嗽吐出青白色綠色的水。這是胃部寒冷,有停積的水飲。錢乙用百祥丸來治療。咳嗽吐出痰涎、奶食。這是先前受傷,宿滯不化。錢乙用白餅子來治療。

若久嗽肺虛亡津液者。乙用阿膠散補之。治嗽大法。盛則下之。久則補之。風則散之。更量大小虛實。以意施治。是以慎護小兒。須常著夾背心。雖夏月熱時。於單背心上當背更添襯一重。蓋肺俞在背上。恐風寒傷而為嗽。嗽久不止。亦令生驚。若百晬內兒病嗽者。十中一二得全。亦非小疾也。

白話文:

如果咳嗽久了,肺部虛弱,體液也會缺失,此時應該使用阿膠散來治療。治療咳嗽的方法有以下三種:症狀嚴重時,應服用瀉下藥物;病程長久,則應服用補益藥物;因風邪引起咳嗽,則應服用解表藥物,同時還要根據病人的大小、虛實,酌情施治。因此,在照顧嬰幼兒時,一定要常穿背心,即使在炎熱的夏天,單穿背心時,也要在背上多加一層襯衣。因為肺俞穴在背上,擔心風寒侵襲背部,導致咳嗽。咳嗽時間太長,也容易讓孩子受到驚嚇。如果孩子在百日時患上咳嗽,十分一二的孩子能完全康復,這也並不是小病。

又有停飲作痰者。由兒乳飲失宜。致脾胃不和。停滯其飲不散。留結成痰。若隨氣上干於肺而嗽者。此為痰嗽。若不嗽者。則肺壅不利。咽塞唾涎。脅腹膈滯。

白話文:

還有些人,因停滯飲水而形成痰。這是因為在孩童時期,飲食不當,導致脾胃不和諧。停滯的飲水無法散開,於是積結成痰。如果痰隨著氣,往上攻到肺部而咳嗽,這就是痰嗽。如果不咳嗽,痰阻塞在肺部而不利,就會咽喉阻塞、唾液增多,脅肋、腹部和橫膈膜都不通暢。

又脾胃冷熱不調。涎不歸胃。致涎流口角。而無休止。冷者鼻上色青。及大便青白。熱者鼻上赤色。及大便赤黃。以上除錢乙所用方。本集載之外。今敘諸方於後。

白話文:

另外,脾胃寒熱不調。口水不回到胃裏。導致口水流出嘴角,而且沒有停止的時候。寒證的患者鼻子上顏色青紫,大便青白色。熱證的患者鼻子上顏色紅赤,大便赤黃。以上的治療方劑除錢乙所用方劑、本集載錄之外,現在敘述一些其他方劑於後。

金華散

治嬰小咳嗽。

鬱金(半兩),防風(去蘆及叉枝一分),半夏(一分),巴豆(二十一粒),皂角(一挺)

白話文:

  • 鬱金(半兩):具有祛瘀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疼痛、月經不調、閉經等症狀。

  • 防風(去除蘆葦和叉枝,一分):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頭暈、關節疼痛等症狀。

  • 半夏(一分):具有化痰止咳、降逆止嘔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咳嗽、嘔吐、噁心等症狀。

  • 巴豆(二十一粒):具有瀉下積滯、驅蟲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便祕、腹脹、腹痛、蟲積等症狀。

  • 皁角(一挺):具有祛痰、潤腸、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咳嗽、便祕、腫痛等症狀。

上以水一升。於銀器用煮諸藥。至水乾。去巴豆皂角不用。外三味別用溫湯洗淨。焙乾為細末。每嬰孩一字。二三歲半錢。四五歲上者一錢。薄荷蜜水調下。不拘時候。

白話文:

先取水一升,用銀器煮藥材,直到水乾。取出巴豆和皁角,另外三種藥材用溫水清洗乾淨,曬乾後研磨成細粉。對於嬰兒來說,每服一字;兩三歲的兒童,每服半錢;四五歲以上的兒童,每服一錢。用薄荷蜜水送服,不限時間。

藿香散

治不因風寒所得。肺胃氣不和而咳嗽。

藿香(去土二十一葉),枳殼(二片去穰濕紙裹煨令熟),蚌粉(枳殼大一塊)

白話文:

藿香(去土二十一葉):將藿香的葉子取下,去除泥土,留下二十一片。

枳殼(二片去穰濕紙裹煨令熟):取兩片枳殼,去除裡面的核,用濕紙包起來,放入爐中煨至熟透。

蚌粉(枳殼大一塊):取一塊與枳殼差不多大小的蚌粉。

上為細末。嬰小服一字。二三歲半錢。蜜水調下。不過二三服安。兒大以意加之。無時。

紫金丸

治諸咳嗽。墜化痰涎。以葉子雌黃不拘多少。研細。入鍋子內。微火中燒令成汁。候冷取出。再研細軟。飲和丸蘿蔔子大。熟水下丸二個。臨睡。

白話文:

治療各種咳嗽。化解痰涎。用葉子雌黃,不拘多少。研磨成細末。放入鍋中,用小火加熱,直至其融化成汁。然後放涼取出,再研磨至細軟。取與蘿蔔子大小相等的劑量,用溫水送服兩丸。於睡前服用。

治小兒咳嗽上氣。以去皮尖炒黃杏仁一升熟搗。用蜜三合。先入一合。搗令強。次入一合搗如膏。又入一合搗熟。每食後用少許。頓兒口中。含化咽之。日三次。無時。

白話文:

治療小兒咳嗽、呼吸急促。

取去皮尖炒黃杏仁一升,炒熟後搗碎。

加入三個單位的蜂蜜,先加入一個單位。

(和黃杏仁)搗打直到它變硬稠

再加入一個單位搗打直到成膏狀。

再加入一個單位搗打直到熟透。

每次飯後,取少量放置於孩子口中。

含化後等到它慢慢融化再吞下。

每天三次,並無特定服用時間。

生薑煎

治小兒咳嗽。

生薑(一兩),乾薑(六錢炮),桂心(一分),甘草(四錢炙),杏仁(去皮梢炒黃一兩),款冬花(去枝梗),紫菀(各四錢)

白話文:

生薑(一兩),乾薑(六錢),炮製的桂心(一分),甘草(四錢),炙製的杏仁(去掉皮梢炒黃,一兩),款冬花(去掉枝梗,二錢),紫菀(各四錢)。{每帖藥材的份量}。{此藥方具有溫肺化痰,止咳平喘,益氣健脾的功效。}。{適用於肺氣虛損,痰飲停滯,咳嗽氣喘,胸悶,咯痰,食慾不振,乏力,便溏等症狀。}。{服用時,可將藥材煎服,也可以將藥材研製成藥粉,用溫水沖服。}。{服用本藥方時,應忌食辛辣、冰涼、油膩的食物。}。{本藥方僅供參考,服藥前請諮詢醫師。}。{藥方中,「炮」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以去除藥材的毒性或改變藥材的藥性。}。{「炒」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以去除藥材的水分或改變藥材的藥性。}。{「炙」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以去除藥材的寒性或改變藥材的藥性。}。{「研」是指將藥材研製成藥粉。}。{「服」是指將藥材煎服或將藥粉沖服。}。{「忌」是指在服用本藥方時,應避免食用某些食物。}。{「僅供參考」是指本藥方僅供參考,服藥前請諮詢醫師。}。{「藥方中」是指藥方中所列出的藥材。}。{「炮」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炒」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炙」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研」是指將藥材研製成藥粉。}。{「服」是指將藥材煎服或將藥粉沖服。}。{「忌」是指在服用本藥方時,應避免食用某些食物。}。{「僅供參考」是指本藥方僅供參考,服藥前請諮詢醫師。}。{「藥方中」是指藥方中所列出的藥材。}。{「炮」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炒」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炙」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研」是指將藥材研製成藥粉。}。{「服」是指將藥材煎服或將藥粉沖服。}。{「忌」是指在服用本藥方時,應避免食用某些食物。}。{「僅供參考」是指本藥方僅供參考,服藥前請諮詢醫師。}。{「藥方中」是指藥方中所列出的藥材。}。{「炮」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炒」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炙」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研」是指將藥材研製成藥粉。}。{「服」是指將藥材煎服或將藥粉沖服。}。{「忌」是指在服用本藥方時,應避免食用某些食物。}。{「僅供參考」是指本藥方僅供參考,服藥前請諮詢醫師。}。{「藥方中」是指藥方中所列出的藥材}。{「炮」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炒」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炙」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研」是指將藥材研製成藥粉}。{「服」是指將藥材煎服或將藥粉沖服}。{「忌」是指在服用本藥方時,應避免食用某些食物}。{「僅供參考」是指本藥方僅供參考,服藥前請諮詢醫師}。{「藥方中」是指藥方中所列出的藥材}。{「炮」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炒」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炙」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研」是指將藥材研製成藥粉}。{「服」是指將藥材煎服或將藥粉沖服}。{「忌」是指在服用本藥方時,應避免食用某些食物}。{「僅供參考」是指本藥方僅供參考,服藥前請諮詢醫師}。{「藥方中」是指藥方中所列出的藥材}。{「炮」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炒」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炙」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研」是指將藥材研製成藥粉}。{「服」是指將藥材煎服或將藥粉沖服}。{「忌」是指在服用本藥方時,應避免食用某些食物}。{「僅供參考」是指本藥方僅供參考,服藥前請諮詢醫師}。{「藥方中」是指藥方中所列出的藥材}。{「炮」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炒」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炙」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研」是指將藥材研製成藥粉}。{「服」是指將藥材煎服或將藥粉沖服}。{「忌」是指在服用本藥方時,應避免食用某些食物}。{「僅供參考」是指本藥方僅供參考,服藥前請諮詢醫師}。{「藥方中」是指藥方中所列出的藥材}。{「炮」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炒」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炙」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研」是指將藥材研製成藥粉}。{「服」是指將藥材煎服或將藥粉沖服}。{「忌」是指在服用本藥方時,應避免食用某些食物}。{「僅供參考」是指本藥方僅供參考,服藥前請諮詢醫師}。{「藥方中」是指藥方中所列出的藥材}。{「炮」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炒」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炙」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研」是指將藥材研製成藥粉}。{「服」是指將藥材煎服或將藥粉沖服}。{「忌」是指在服用本藥方時,應避免食用某些食物}。{「僅供參考」是指本藥方僅供參考,服藥前請諮詢醫師}。{「藥方中」是指藥方中所列出的藥材}。{「炮」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炒」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炙」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研」是指將藥材研製成藥粉}。{「服」是指將藥材煎服或將藥粉沖服}。{「忌」是指在服用本藥方時,應避免食用某些食物}。{「僅供參考」是指本藥方僅供參考,服藥前請諮詢醫師}。{「藥方中」是指藥方中所列出的藥材}。{「炮」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炒」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炙」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研」是指將藥材研製成藥粉}。{「服」是指將藥材煎服或將藥粉沖服}。{「忌」是指在服用本藥方時,應避免食用某些食物}。{「僅供參考」是指本藥方僅供參考,服藥前請諮詢醫師}。{「藥方中」是指藥方中所列出的藥材}。{「炮」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炒」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炙」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研」是指將藥材研製成藥粉}。{「服」是指將藥材煎服或將藥粉沖服}。{「忌」是指在服用本藥方時,應避免食用某些食物}。{「僅供參考」是指本藥方僅供參考,服藥前請諮詢醫師}。{「藥方中」是指藥方中所列出的藥材}。{「炮」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炒」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炙」是指用火來加熱藥材}。{「研」是指將藥材研製成藥粉}。{「服」是指將藥材煎服或

上為末。以蜜一兩。入藥在內。微火上煎之如飴。量大小多少與含化咽。百日兒如棗核大。甚效。

白話文:

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一兩蜂蜜。把藥材和蜂蜜混合好,用小火煎煮,直到藥材和蜂蜜變成飴狀。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取適量的藥材和蜂蜜混合物,讓小孩含化在口中,慢慢吞嚥下去。對於一百天大的嬰兒,藥材和蜂蜜混合物的體積要像棗核那麼大。這個方子非常有效。

款冬花丸

治小兒咳嗽。日瘥夜甚。初不得息。不能復啼。

款冬花,紫菀(各一兩半),桂心(半兩),伏龍肝(一分)

上同為細末。煉蜜和如泥。每取棗核大。敷乳上。令兒吮之。漸漸令兒飲。一日三次。

麥門冬湯

治初生兒十日上至五十日。卒得謦咳吐乳。嘔逆暴嗽。晝夜不息。

麥門冬(去心一兩),紫菀(去蘆三分),甘草(二錢半),桂枝(半兩)

白話文:

麥門冬(將麥門冬的核去除,一兩的重量),紫苑(將紫苑的莖蘆去除,三分的重量),甘草(二錢半的重量),桂枝(一兩的重量)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以綿蘸。滴兒口中。晝夜四五遍。仍節乳哺。

五味子湯

治小兒風冷入肺。咳嗽氣逆。面青喘迫。晝夜不息。飲食不下。

五味子(去枝梗),當歸(去蘆各半兩),麻黃(去節),乾薑(炮),桂心,人參(去蘆),紫菀,甘草(各一分),細辛(去苗半分),大棗(三枚)

白話文:

五味子(去除枝葉和梗),當歸(去除蘆頭,各半兩),麻黃(去除節),乾薑(炮製過),桂心,人參(去除蘆頭),紫菀,甘草(各一分),細辛(去除根,半分),大棗(三枚)。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半盞。去滓溫服。量兒大小。

人參半夏湯

治小兒痰逆。咳嗽不止。

人參(去蘆),半夏曲白芷(各半兩),藿香葉(去三合分),丁香杏仁霜(各半分)

白話文:

人參(去蘆頭部分),半夏曲,白芷(各半兩),藿香葉(去掉三分之一),丁香,杏仁霜(各半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鍾。生薑五片。陳粟米五十粒。煎至七分。去滓。時時呷服。日三四。忌醋咸炙爆生冷。

白話文:

將藥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重的藥粉,加入一碗水、五片生薑和五十粒陳粟米,一起煎煮至剩七分汁液。將藥渣濾出。隨時一小口一小口喝下。每天服用三次或四次。忌食醋、鹹的、經過油炸的食物、爆米花及生冷食物。

款肺散

治小兒風壅痰盛。咳嗽氣急。壯熱頰赤。昏憒嘔吐。面目浮腫。乳食減少。

白殭蠶(五兩淨洗去絲頭足焙乾),玄胡索(去皮三兩)

上為末。每服一字或半錢。澹韭汁溫調服之。無時。嬰孩只乳汁調半字。

治小兒咳嗽。聲不出。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及雙仁者以水一鍾搗取汁),紫菀(去蘆半兩洗去土為末)

上將紫菀末入杏仁汁中。更入蜜一合。同煎成膏。每服半茶匙。清粥飲調下。無時。

白話文:

將紫菀粉末放入杏仁汁中,再加入一湯匙的蜂蜜,一起熬煮成膏狀。每次服用半茶匙,用清粥送服。不限服用時間。

治小兒咳嗽。以皂莢燒灰。研細末。每服半錢或一錢。豉湯調下。無時。

白話文:

治療小兒咳嗽。用皁莢燒成灰。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用豉湯調和後服用。沒有時間限制。

治如前。以露蜂房二兩淨洗。去蜂糞塵土。以快火燒為灰。研末。每服一字。米飲下。無時。

白話文:

治療方法同前。用淨洗過的露蜂房二兩。除去蜂糞和塵土。用快火燒成灰。研成末。每次服用一粒,用米湯送服。沒有時間限制。

葶藶散

治如前。

甜葶藶(半兩炒),麻黃(去根節一分),甘草(一分炙),貝母(去心炒一分),杏仁(去皮尖一分炒黃研)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水半盞。煎至三分。去渣溫服。無時。

訶子膏

治如前。以訶子一兩。每個分作兩片。甘草一分。水一大盞。煮至水盡為度。焙乾為末。煉蜜和膏雞頭子大。每用一大豆許。薄荷熟水化下。無時。

白話文:

用藥同上。用訶子一兩,每一枚切成兩片。甘草一分。加水一大碗,煎熬到水煎盡為止。將藥物焙乾後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成雞頭大小的藥膏。每次服用一粒黃豆大小的藥丸,用溫熱的薄荷水送服,不限服用的時間。

生薑浴湯

治如前。以生薑四兩。煎湯沐浴。

一捻金散

治風痰咳嗽。頰赤痰盛。喘促氣急。吐嘔浮腫。乳食減少。

白殭蠶(直者去絲嘴一兩),甘草(半兩炙),玄胡索(去皮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捻。齏汁調下。嬰孩只乳汁調下半字。食後。

惺惺散

治傷寒風熱。痰壅咳嗽。

桔梗(去蘆),細辛(去葉),人參(去蘆),甘草(銼炒),白茯苓(去皮),白朮,栝蔞根(各半兩)

白話文:

桔梗(除去蘆頭),細辛(除去葉子),人參(除去毛根),甘草(切碎,炒過),白茯苓(除去皮),白朮,栝蔞根(以上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薄荷五葉。煎至半盞。溫服。如要和氣。更入生薑三片同煎。一方更有防風一分。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取一杯水,加入五片薄荷葉,煎煮至剩半杯水量,溫服。如果想要理氣,可以再加入三片生薑同煎。另一個方子還加入了一分防風。

保肺丸

治肺胃受風熱。痰盛咳嗽喘吐。連聲不止。及治久嗽不愈。

白殭蠶(去絲嘴炒二兩),山藥(半兩),白茯苓(去皮一兩),紫蘇葉(一兩),藿香(去土一兩),百部(半兩),黃芩(一兩),防風(去蘆一兩),杏仁(去皮尖麩炒一兩),百合(半兩),五味子(去枝梗一兩)

白話文:

白殭蠶(去絲嘴炒二兩):將白殭蠶去除絲嘴後炒至香脆。

山藥(半兩):將山藥切片或磨成粉,取半兩的量。

白茯苓(去皮一兩):將白茯苓去皮後,取一兩的量。

紫蘇葉(一兩):將紫蘇葉切碎或磨成粉,取一兩的量。

藿香(去土一兩):將藿香去除泥土後,取一兩的量。

百部(半兩):將百部切碎或磨成粉,取半兩的量。

黃芩(一兩):將黃芩切碎或磨成粉,取一兩的量。

防風(去蘆一兩):將防風去除蘆根後,取一兩的量。

杏仁(去皮尖麩炒一兩):將杏仁去除外皮和尖端,炒至香脆,取一兩的量。

百合(半兩):將百合切碎或磨成粉,取半兩的量。

五味子(去枝梗一兩):將五味子去除枝梗後,取一兩的量。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雞頭大。每服半丸一丸。煎桔梗湯化下。食後臨臥服。

貝母湯

治肺感風邪。咳嗽喘滿。

貝母(去心一兩炙黃),半夏(一兩白礬湯洗七次焙乾),乾薑(半兩炮),麻黃(去根節半兩),款冬花(去枝梗半兩),甘草(半兩炙)

白話文:

貝母(去掉芯,一兩,烤到黃色),半夏(一兩,用白礬湯洗七次,然後烘乾),乾薑(半兩,炒過),麻黃(去掉根和節,半兩),款冬花(去掉枝梗,半兩),甘草(半兩,烤過)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生薑三片。杏仁二個。去皮尖。同煎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

菖蒲煎

治肺中風邪。肩息喘鳴。或發咳嗽。

石菖蒲(一兩一寸九節者良),款冬花(去枝梗一兩),紫菀(去土淨洗焙乾一兩),人參(去蘆一兩),桂心(一兩)

白話文:

  • 石菖蒲:一兩重、長九節的最佳。

  • 款冬花:去掉枝梗,一兩重。

  • 紫菀:去掉泥土,清洗乾淨,焙乾,一兩重。

  • 人參:去掉蘆頭,一兩重。

  • 桂心:一兩重。

上為細末。煉蜜和劑。入石臼中。杵一二百下。丸皂子大。每服一粒。煎糯米飲化下。食後臨臥服。

白話文:

將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調和,放入石臼中搗一百到兩百次,製成皁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一粒,用糯米湯送服。在飯後睡覺前服用。

絳朱丹

治驚風涎痰。咳嗽喘滿。

天南星(二兩炮),半夏(二兩湯洗七次去滑),枯白礬(一兩半),滑石(二兩火煅通赤),鉛白霜(一分)

白話文:

  • 天南星(二兩,炮製)

  • 半夏(二兩,用沸水洗七次,去除滑溜感)

  • 枯白礬(一兩半)

  • 滑石(二兩,火煅至通紅)

  • 鉛白霜(一分)

上為細末。麵糊和丸麻子大。硃砂為衣。每服十粒。薑湯送下。食後臨臥服。

人參犀角散

治時氣塞壅。咳嗽痰逆。喘滿驚悸。風熱。

前胡(去蘆八錢),桔梗(五錢),人參(去蘆三錢),甘草(三錢炙黃),杏仁(浸去皮尖曬乾為末五錢)

白話文:

前胡(去除蘆頭、重八錢),桔梗(重五錢),人參(去除蘆頭、重三錢),甘草(重三錢,炙到黃色),杏仁(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曬乾後研磨成末狀,重五錢)

上先將前四味為末。入杏仁末拌勻。粗羅篩過。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溫服。食後。亦能調和五臟六腑。進美乳食。又治一切風熱。服尋常涼藥即瀉減食者。尤宜與服。

白話文:

首先將前四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杏仁粉末拌勻。用粗羅篩過。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一茶杯,煎至七分。去渣溫服。飯後服用。也可以調和五臟六腑,促進乳汁分泌。還可以治療一切風熱。對於服用普通涼藥即瀉下減食者,更應與之同時服用。

油滾丸

治痰盛咳嗽。亦治乳嗽。

五靈脂(末一錢),雷丸(末一錢),巴豆(三十個去皮膜取霜)

白話文:

五靈脂(研成細末一錢),雷丸(研成細末一錢),巴豆(去除皮和膜後取三十粒霜)

上為細末。滴水丸芥子大。每服三五丸。油滾井水送下。臨臥而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微末狀,滴水成丸,每個丸藥像芥子那麼大小。每次服用三到五丸,用滾燙的油或井水送服。在睡覺前服用。

治涎喘咳嗽。以豬蹄甲四十九個。洗淨控干。每個豬甲內入半夏白礬末各一字。入一罐子內封閉。不透煙火。煅通赤放冷。為細末。入研細麝香一錢拌勻。每服半錢。糯米飲調下。空腹。

白話文:

治療流涎喘息咳嗽。用豬蹄甲四十九個。清洗乾淨並控淨水,每個豬蹄甲內放入半夏、白礬末各一粒。全部放入一個罐子裡密封好,不要讓煙火透入。燒製至通紅後取出放涼。研磨成細末,加入研磨成細末的麝香一錢,均勻攪拌。每次服用半錢,用糯米飲調服。空腹服用。

辰砂半夏丸

治寒痰咳嗽。

栝蔞根(蜜炙),天南星(湯洗),半夏(湯洗七次),乾薑(炮各半兩)

上為末。生薑自然汁和丸麻子大。硃砂為衣。每服十丸。生薑湯下。不拘時候。

白話文:

上藥研磨成末。生薑汁自然流出,與麻子大小的丸藥混合揉和。硃砂用作衣膜包覆丸藥。每次服用十丸。用生薑湯送服。服用時間不受限。

玉珠丸

治諸涎嗽。半夏一兩。湯洗十次。硝石一分。為細末。滴水丸麻子大。每服三五丸。生薑湯送下。不拘時候。

百部丸

治肺寒咳嗽微喘。

百部(焙乾秤三分),麻黃(去根節秤三分二味先為末),杏仁(四十個去皮尖微炒更煮三五沸焙乾研細)

上同勻細末。煉蜜和丸皂子大。溫水化下二三丸。日三服。錢乙加松子仁五個。糖和丸。含化大妙。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均勻研磨成細末,用蜂蜜和在一起,丸成皁角大小。用溫水送服二到三丸。每天服用三次。錢乙在原方中加入五個松子仁,用糖和丸,含化服用對病情大有裨益。

露蜂房丸

治肺胃虛寒。咳嗽喘滿。嘔逆不食。

露蜂房(二錢炒),蟬殼(去土二錢炒),蛤蚧(一隻重四錢酥塗炙乾),丁香,木香,人參(去蘆),地黃,麻黃(去節根),馬兜鈴子,五倍子(去蟲各二錢),五味子(去枝梗),貝母(去心焙),杏仁(童子小便浸二宿去皮尖炒),半夏曲(各二錢半),款冬花(去枝梗半兩)

白話文:

  • 露蜂房(炒至二錢重)

  • 蟬殼(去除泥土,炒至二錢重)

  • 蛤蚧(一隻重四錢,用酥油塗抹,烘烤至乾燥)

  • 丁香(二錢)

  • 木香(二錢)

  • 人參(去除蘆頭,二錢)

  • 地黃(二錢)

  • 麻黃(去除節和根,二錢)

  • 馬兜鈴子(二錢)

  • 五倍子(去除蟲子,二錢)

  • 五味子(去除枝和梗,二錢)

  • 貝母(去除芯,烘烤,二錢)

  • 杏仁(用童子小便浸泡兩晚,去除皮和尖端,炒至二錢重)

  • 半夏曲(二錢半)

  • 款冬花(去除枝和梗,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生薑湯下。日三四服。食後。

緩息湯

治風傷肺氣虛喘。咳嗽上氣。

桑白皮(一兩半),白茯苓(半兩),白殭蠶(半兩去絲炒),甘草(一分炙),杏仁(半兩去皮尖研後入),人參(去蘆一分),桔梗(去蘆半兩),白朮(半兩),陳皮(半兩去白)

白話文:

桑白皮(7.5公克),白茯苓(2.5公克),白殭蠶(2.5公克炒去絲),甘草(0.5公克切片略烤),杏仁(2.5公克去皮研碎,再加入),人參(去須根0.5公克),桔梗(2.5公克去須根),白朮(2.5公克),陳皮(2.5公克去白)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杏仁二個。煎至六分。去滓。時時溫服。

白朮五味湯

治氣逆上喘咳嗽。

白朮,五味子(去枝梗炒),人參(去蘆),款冬花(去枝梗各半兩),細辛(去土葉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生薑三片。煎至四分。去滓放溫。時時服。

桔梗湯

治咳嗽痰壅。呀呷。咽膈不痢。

桔梗(去蘆半兩),甘草(半兩炙),紫蘇葉(半兩去土微炙),石膏(半兩),半夏(半兩湯泡七次),皂莢(一分燒灰存性)

白話文:

  • 桔梗(去蘆去除表面纖維,重量為半兩)

  • 甘草(半兩,炙烤後使用)

  • 紫蘇葉(半兩,去除雜質,略微炙烤)

  • 石膏(半兩)

  • 半夏(半兩,在水中浸泡七次後使用)

  • 皁莢(一分,燒成灰燼後保留藥性)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五分。去滓放溫。服無時。

竹瀝

治咳嗽短氣。胸中吸吸。咯唾稠濃臭黏。以竹瀝一合服之。日三四次。

木香半夏丸

治肺胃有寒咳嗽。

木香,半夏(湯泡七次焙乾),肉豆蔻(麵裹煨各一兩),藿香(去土),丁香,白朮(各半兩)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煎人參湯送下。不拘時候。

白話文:

研磨成細末。用新鮮的生薑汁和黍米大的丸劑。每次服用十丸。用煎好的人參湯送服。不限服用時間。

蜆殼

治卒然暴嗽不止。以白蜆殼不拘多少。杵研極細。每服半錢。米飲調下。無時。

五靈脂丸

治久嗽漸成羸弱。恐變疳癆。

五靈脂(去沙石半兩),蟾頭(一枚酥炙黃),蟬殼(去土半兩微炒),款冬花(去枝梗半兩),青黛(一分研),雄黃(一分研水飛)

白話文:

  • 五靈脂(除去沙石,半兩)

  • 蟾蜍頭(一個,用酥油烤至金黃色)

  • 蟬蛻(除去泥土,半兩,微炒)

  • 款冬花(除去枝梗,半兩)

  • 青黛(一錢,研磨)

  • 雄黃(一錢,研磨後用水飛)

上同研勻細。糯米飯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煎人參湯下。食後。

人參半夏丸

治痰飲咳嗽。

人參(去蘆),半夏(湯泡七次),白朮,川薑(炮),南星(微炒各半兩)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煮糊。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薑湯下。月內百晬兒丸針頭大。乳上吮服。不拘時候。

馬兜鈴丸

治肺壅咳嗽氣喘。大便不利。

馬兜鈴,紫蘇子(炒),人參(去蘆各一兩),木香,款冬花(去枝梗各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研後入一分)

白話文:

  • 馬兜鈴: 一兩

  • 炒紫蘇子:一兩

  • 去蘆參:一兩

  • 木香:半兩

  • 去枝梗款冬花:半兩

  • 杏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去皮和尖端,研磨成粉末,最後加入一錢)

上前五味。先為末。入杏仁末拌勻研。煉蜜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生薑湯下。不拘時候。

百合湯

治肺經風寒。痰壅不利。

百合,紫菀(洗焙),白朮,人參(去蘆各一兩),白茯苓(去黑皮),青皮(去穰),甘草,麥門冬(去心各半兩)

白話文:

百合、紫菀(洗淨烘焙)、白朮、人參(去蘆各一兩)、白茯苓(去黑皮)、青皮(去穰)、甘草、麥門冬(去心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八分。竹葉三片。薄荷二葉。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白話文:

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八分水的竹葉三片、薄荷二葉煎煮至五分之三,濾掉藥渣,溫服,不拘時間。

爽神湯

消寒痰。除肺壅。清神爽意。

白朮,人參(去蘆),白茯苓(各一兩),桔梗(去蘆),栝蔞,甘草(各半兩),細辛(去苗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八分。荊芥薄荷各少許。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把上述各藥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加水八分,再加少許荊芥和薄荷,煎到剩下五分之一,去渣後溫熱服用。不限服用時間。

蘇香湯

治肺壅。消痰滯。

紫蘇葉(去土),木香,人參(去蘆各半兩),五味子(去枝梗),甘草,陳皮(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生薑自然汁少許。荊芥湯調下。不拘時候。

蟬殼湯

治肺氣壅滯不利。

蟬殼(去土微炒),人參(去蘆),五味子(去枝梗各一兩),陳皮,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生薑湯下。無時。

神麯湯

治痰涎壅滯。氣不和順。腹脅滿悶。

神麯(一兩微炒),木香(一兩),半夏(一兩用姜半斤同杵爛炒令黃姜是生薑也),蕪荑(一兩),青皮(去穰半兩炒),甘草(半兩炙),白茯苓(半兩)

白話文:

神麯(一兩,稍微炒一下),木香(一兩),半夏(一兩,搭配半斤的生薑,一起搗爛後炒,炒到薑變黃即可,這裡的生薑就是生薑),蕪荑(一兩),青皮(去掉果核,半兩,炒過),甘草(半兩,烤過),白茯苓(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鹽少許。沸湯調溫服。無時。

白金丹

消肺壅痰實。治胸膈不利。

白皮(一兩銼),前胡(去蘆一兩),半夏(一兩湯泡七次),白朮(一兩),人參(去蘆半兩),陳皮(半兩),甘遂(一分微炒)

白話文:

  • 桑白皮:1 兩,切碎

  • 前胡:1 兩,去除蘆頭

  • 半夏:1 兩,用熱水浸泡七次,去除毒性

  • 白朮:1 兩

  • 人參:半兩,去除蘆頭

  • 陳皮:半兩

  • 甘遂:一分,微炒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黍米大。溫水下五七丸。周晬至一二歲兒三丸。以上者以意量加。不拘時候。

前胡半夏丸

治風熱痰實。肺氣壅滯。涎流口出。

前胡(去蘆一兩),半夏(一兩湯泡七次焙乾),大黃(半兩炮),麥門冬(去心半兩),川朴硝(半兩)

白話文:

  • 前胡(一兩,去除纖維)

  • 半夏(一兩,用熱水浸泡七次,然後烘乾)

  • 大黃(半兩,經過炮製)

  • 麥門冬(半兩,去除果核)

  • 川朴硝(半兩)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煎人參湯下。不拘時候。

犀角丸

治風熱面赤。胃氣不和。大小便秘瀝。(瀝音澀)痰實涎盛。三焦壅滯及積熱蘊毒。

生犀末(一分),人參(去蘆半兩),黃連(去須一兩),枳實(去穰炒半兩),檳榔(半兩),大黃(二兩酒浸一宿切作片子以巴豆一百粒去殼皮貼大黃上紙裹定飯上蒸三次去巴豆切研炒焦)

白話文:

  • 生犀角末(一分)

  • 人參(去除蘆頭,半兩)

  • 黃連(去除須根,一兩)

  • 枳實(去除果核,炒過後半兩)

  • 檳榔(半兩)

  • 大黃(兩兩,浸泡在酒中一晚,切成薄片,用一百粒去皮巴豆貼在大黃上,用紙包好,隔水蒸三次,去除巴豆,切碎炒焦)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麻子大。每服五七丸。臨臥熟水下。未動加丸數。服此疏利極穩之藥。

治小兒痰壅肚熱諸病,以雞子亂髮熬良久。得汁與服之。良。

枳殼湯

治痰實肚熱。心膈煩悶。氣不調順。不早治。恐生驚癇。

枳殼(一兩去穰麩炒),乾薑(半兩炮),甘草(半兩),前胡(去蘆一兩),木香(一兩),半夏(一兩湯洗七次)

白話文:

枳殼(一兩,去穰麩後炒熟),乾薑(半兩,炮製過),甘草(半兩),前胡(去除蘆頭,一兩),木香(一兩),半夏(一兩,用湯洗七次)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生薑三片。陳皮一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溫脾丸

治脾胃宿冷。口角涎流。(若涎漬頤頷。口角生瘡。名曰滯頤。別立於後)

丁香(一兩),木香(一兩),半夏(一兩用生薑六兩同杵爛炒令黃),青皮(去穰半兩炒),白朮(半兩),乾薑(半兩微炒)

白話文:

丁香(一兩)、木香(一兩)、半夏(一兩,與六兩生薑一起搗爛,炒至黃色)、青皮(去穰,半兩,炒製)、白朮(半兩)、乾薑(半兩,微炒)

上為末。煉蜜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米飲下。不拘時候。

丁香湯

治如前。

丁香(一兩),白朮(半兩),肉豆蔻(麩裹煨半兩),半夏(半兩白礬水浸一宿洗淨炒黃),乾薑(半兩炮),甘草(半兩),人參(去蘆半兩)

白話文:

丁香(一兩)、白朮(半兩)、肉豆蔻(用麩皮包裹,煨半兩)、半夏(用半兩白礬水浸泡一夜,洗淨後炒至金黃)、乾薑(半兩,炮製)、甘草(半兩)、人參(去蘆,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水八分。姜二片。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治小兒口中涎出,以白羊屎納口中。

麻黃湯

治小兒風中肺經。喘急肩息。氣上不安。

麻黃(去根節二兩),半夏,生薑(各二兩制曲),甘草(一兩),桂心(半兩),五味子(去枝梗半升)

上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盞。煎六分。去滓服。無時。

馬通粟粒丸

治小兒喘急肩息氣逆。脅下作痛。寒熱往來。不進乳食。漸成羸瘦。

馬通中粟粒(三分),杏仁(湯浸去皮尖),紫菀(去蘆),細辛(去苗各半兩),石膏,秦艽(去蘆),半夏(湯泡七次),茯苓(去皮),五味子(去枝梗各一分)

白話文:

馬通中粟粒(三分):3錢。

杏仁(湯浸去皮尖):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和尖端,取仁用。

紫菀(去蘆):半兩。去除紫菀的花序軸。

細辛(去苗各半兩):半兩。去除細辛的根莖。

石膏:半兩。

秦艽(去蘆):半兩。去除秦艽的花序軸。

半夏(湯泡七次):半兩。用熱水將半夏浸泡七次,去除辛辣味。

茯苓(去皮):半兩。去除茯苓的皮。

五味子(去枝梗各一分):一分。去除五味子的枝梗。

上為末。煉蜜丸小豆大。每服十丸。生薑湯下。日三服。加至十二丸。不拘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