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五 (19)
卷五 (19)
1. 治陰搐慢驚方(附慢脾風)
上同研。自然成膏。丸楊梅核大。梨汁化下一丸。量大小加減。無時。
牛黃丸
治急慢驚。發搐痰壅。及吐瀉生風。
牛黃(一錢),牛膽制天南星末(一錢),滴乳香末(一錢,研),人參(去蘆,一分),天麻(一分,去苗),防風(去蘆叉枝,一分),白殭蠶(炒去絲嘴,一分),茯神(去心內木,一分),硃砂(三錢,研,水飛),麝香(一分),全蠍(一分),腦子(少許)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雞頭實大。荊芥薄荷湯化下一丸。相宜加減。無時。
罷搐丸
治急慢驚發搐。牙關噤。身反張。
水銀(二錢,黑鉛二錢,同水銀結砂子),天麻(半兩,去苗),花蛇肉(酒浸,炙取肉半兩),人參(去蘆,半兩),天南星(半兩,炮),白附子(半兩),乾蠍(半兩,去毒),硃砂(半兩,水飛),青黛(一分),腦子,麝香(各少許)
上為細末。石腦油研和。丸小麻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無時。
虎睛丸
治急慢驚搐。涎熱多睡。及諸惡證。
虎睛(一對碎切,酒浸一宿,焙乾),通明天麻(半兩),白茯神(去心內木,半兩),白附子(一分),天漿子(五十個,炒黃去殼),使君子(一百個,去殼,切碎,焙乾),硃砂(二兩,水飛),全蠍(半兩,去毒),牛黃(半兩),天南星(一兩二錢,慢火炮裂),京墨(半兩燒過),青黛(半兩),麝香,輕粉(各一分)
上同勻細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有急病加作二三丸。極妙。無時。
烏蛇散
治急慢驚。搐如弓。危困難治。療之者。此方主之。
烏蛇肉(酒浸去皮骨,三錢),赤足蜈蚣(二條,去頭足醋浸炙黃),全蠍(二錢,去毒),天麻(半兩),白茯苓(半兩),黑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白附子(一分,炮),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用舊斷井索煎湯調下。其效如神。如急用。無斷井索。煎荊芥湯代之。無時。
白話文:
陰搐慢驚的治療方劑(附帶慢脾風)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自然會形成膏狀。將膏狀藥材搓成楊梅核大小的藥丸,用梨汁化開服用一丸。劑量大小可以根據情況增減,沒有固定的服用時間。
牛黃丸
治療急性或慢性的驚風,出現抽搐、痰多堵塞、以及嘔吐腹瀉引起生風等症狀。
牛黃(3.75克),用牛膽汁炮製過的天南星末(3.75克),研磨過的滴乳香末(3.75克),人參(去除蘆頭,0.375克),天麻(去除根莖,0.375克),防風(去除蘆頭和分枝,0.375克),炒過的白殭蠶(去除絲和頭部,0.375克),茯神(去除中間的木心,0.375克),水飛過的硃砂末(11.25克),麝香(3.75克),全蠍(3.75克),冰片(少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雞頭實大小的藥丸。用荊芥薄荷湯化開服用一丸。劑量可以根據情況適當增減,沒有固定的服用時間。
罷搐丸
治療急性或慢性的驚風,出現抽搐、牙關緊閉、身體向後反張等症狀。
水銀(7.5克,與7.5克黑鉛一起,使其凝結成砂狀),天麻(18.75克,去除根莖),酒浸泡後烤過的蛇肉(18.75克),人參(去除蘆頭,18.75克),炮製過的天南星(18.75克),白附子(18.75克),去除毒性的乾蠍(18.75克),水飛過的硃砂末(18.75克),青黛(3.75克),冰片、麝香(各少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石腦油調和。搓成小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湯化開服用,沒有固定的服用時間。
虎睛丸
治療急性或慢性的驚風抽搐、流涎發熱、嗜睡,以及其他各種危重症狀。
虎睛(一對,切碎後用酒浸泡一夜,焙乾),通明天麻(18.75克),白茯神(去除中間的木心,18.75克),白附子(3.75克),炒黃後去殼的天漿子(50個),去除外殼後切碎焙乾的使君子(100個),水飛過的硃砂末(75克),去除毒性的全蠍(18.75克),牛黃(18.75克),用慢火炮裂的天南星(42克),燒過的京墨(18.75克),青黛(18.75克),麝香、輕粉(各3.75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均勻細末,用酒調製的糊狀物搓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湯化開服用。如有急症,可增加到二三丸,效果極佳,沒有固定的服用時間。
烏蛇散
治療急性或慢性的驚風,抽搐如弓,病情危急難以治療。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這個方劑是主要的治療方法。
用酒浸泡後去除皮骨的烏蛇肉(11.25克),去除頭足並用醋浸泡後烤黃的赤足蜈蚣(2條),去除毒性的全蠍(7.5克),天麻(18.75克),白茯苓(18.75克),炮製後去除皮臍的黑附子(18.75克),炮製過的白附子(3.75克),麝香(少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1.875克,用舊井繩煎煮的湯藥調服,效果神奇。如果急用,沒有舊井繩,可以用煎煮的荊芥湯代替。沒有固定的服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