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五 (15)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5)

1. 治陰搐慢驚方(附慢脾風)

上為末。以水一升浸三日。濾去其滓。用寒食麵一袋和勻。踏作曲。楮葉罨七日取出。以紙袋盛吊起。十四日可用。遇小兒吐瀉。精神昏困。多睡不乳。四肢逆冷。欲發慢驚者。以曲一兩為末。入腦子末一字。每服半錢或一錢。溫水調下。若已發慢驚者。此五臟俱虛。皆受其病。

心主血。病則血亂。肺主氣。病則氣並。肝主筋。病則抽掣。脾主困。病則昏困。腎主寒。病則身冷。故病者血亂氣並。四肢抽掣。吐瀉昏困。唇口色白。身體冰冷。神情忪悸。面青喉響。哭如鴉聲。將上件已成藥。更入硃砂末一錢半。當拌勻。服依上法。若慢驚吐痢。傳為脾風者。

用曲末一兩。硃砂末一錢半。拌勻。煉蜜和丸雞頭大。名丙丁膏。溫水化下。又別以曲末一兩。硃砂末雄黃末各抄一錢。琥珀末甘草末各抄二錢。拌勻。煉蜜丸雞頭大。名太乙丹。治小兒百病。此方陳易簡家藏。服之無時。

閻孝忠云。小兒吐瀉。脾胃虛而生風。以為慢驚。或傳成脾風。大便不聚。至虛損危憊者。當速生胃氣。宜與理中丸。並研金液丹作末。煎生薑米飲調灌之。多服乃效。服至二三兩無害。候胃氣漸生。手足漸暖。陰退。四肢猶然瘛瘲。即減金液丹一二分。卻用青州白丸子一二分。

同研。如上法與服。以意詳之。漸減金液丹。加白丸子。兼用異功散(此乃溫中正氣。治虛吐瀉藥方。具吐瀉門)羌活膏溫白丸鉤藤飲子之類。(方並具前)依此治之。仍頓與粥食。雖至危殆。往往死中得生。十有七八。予於岳太尉處得一方。稱自王運使所傳。治小兒急慢驚風。

吐瀉不止。危不可治者。名為安胃丸。與上相似。大同而小異。

好青州白丸子(三十粒),好金液丹(三十粒),全蠍(一枚,去刺),麝香(少許)

上同研為細末。以糯米飯和丸黍米大。每服三二十丸。煎蘿蔔糯米湯下。無時。

麝香牛黃丸

治小兒急慢驚風。慢脾風。

牛黃(一錢),麝香(一錢,研),蠍梢(一錢生),乳香(一錢,研),沒藥(一錢,研),蜈蚣(一條,酥炙),花蛇肉(去骨,一錢,酒浸一宿),天南星(二錢半炮),草烏(二錢半,炮去皮),天麻(二錢半,銼研),防風(去苗,並叉枝二錢半),雄黃(半錢,研,水飛),硃砂(八錢,研)

上為細末。酒糊和劑。如皂子大。一歲至三歲兒每服一丸。研細煎金銀薄荷湯調下。七歲至十歲服二丸至三丸。煎人參湯調下。慢驚風細研三丸灌下。大有神效。無時。

麝香餅子

治小兒吐瀉之後。脾虛生風。目睛斜視。背脊強硬。手足瘛瘲。及治心肺中風。昏塞不省。(此方與前方相犯而小異)

川烏(炮去皮臍,一分),天南星(炮,一分),白花蛇(酒浸一宿,去皮骨取肉,焙乾,用一分),蠍梢(一分),蜈蚣(一條,去頭足以上先為細末),硃砂(半分,研,水飛),麝香(一分),乳香(半分,研),鐵粉(半分,研),牛黃(半分,研)

白話文:

治療陰搐慢驚的藥方(附帶慢脾風)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一升水浸泡三天,過濾掉藥渣。取一袋寒食麵粉,與藥汁攪拌均勻,踩成藥餅。用楮樹葉包裹七天後取出,用紙袋裝好吊起來,十四天後可以使用。當幼兒出現嘔吐、腹瀉、精神萎靡、嗜睡、不喝奶、四肢冰冷,即將發作慢驚時,取藥餅末一兩,加入少許冰片末,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用溫水調服。如果已經發作慢驚,這是因為五臟都虛弱,才會都受到疾病侵擾。

心臟主管血液,生病則導致血液紊亂;肺臟主管氣,生病則導致氣息不順;肝臟主管筋,生病則導致抽搐;脾臟主管運化,生病則導致昏迷;腎臟主管寒氣,生病則導致身體冰冷。所以,患病者會出現血液紊亂、氣息不順、四肢抽搐、嘔吐腹瀉、昏迷、嘴唇發白、身體冰冷、神情恍惚、面色發青、喉嚨發出像鴨子叫的哭聲。將上面做好的藥加入硃砂末一錢半,攪拌均勻,按照上面的方法服用。如果慢驚轉為吐瀉,並且發展成脾風,

用藥餅末一兩、硃砂末一錢半,攪拌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子,像雞頭大小,稱為「丙丁膏」。用溫水化開服用。另外,取藥餅末一兩、硃砂末、雄黃末各少許,琥珀末、甘草末各少許,攪拌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丸子,像雞頭大小,稱為「太乙丹」。此藥方能治療幼兒各種疾病,是陳易簡家傳秘方,不論何時都可服用。

閻孝忠說,幼兒嘔吐腹瀉,是因為脾胃虛弱而產生風邪,誤認為是慢驚,或者進而轉變成脾風。大便不成形,直到虛弱衰竭的,應當儘快恢復胃氣。應該服用理中丸,同時將金液丹磨成粉末,用生薑米湯調服。多服幾次才有效,服用到二三兩沒有害處。等到胃氣逐漸恢復,手腳漸漸溫暖,陰冷症狀消退,但四肢仍然抽搐時,就減少金液丹的用量一二分,改用青州白丸子一二分,

一起磨成粉,按照上面的方法服用。仔細觀察病情,逐漸減少金液丹的用量,增加白丸子的用量。同時配合使用異功散(這是溫補中氣、治療虛弱嘔吐腹瀉的藥方,在嘔吐腹瀉的章節有詳細說明)、羌活膏、溫白丸、鉤藤飲子等藥(藥方都在前面有說明)。按照這個方法治療,還要多給幼兒吃粥。即使病情危急,往往也能起死回生,十有七八都能治好。我在岳太尉那裡得到一個藥方,據說是王運使傳下來的,能治療幼兒急慢驚風,

嘔吐腹瀉不止,病情危急無法醫治的,稱為「安胃丸」,與上面的藥方相似,大致相同,只是細微之處有所不同。

優質的青州白丸子(三十粒)、優質的金液丹(三十粒)、全蠍(一隻,去除刺)、麝香(少許)

以上藥材一同磨成細末,用糯米飯調和製成丸子,像小米大小。每次服用二三十粒,用煮蘿蔔糯米湯送服,不限時間。

麝香牛黃丸

治療幼兒急慢驚風、慢脾風。

牛黃(少量)、麝香(少量,研磨)、蠍梢(少量,生用)、乳香(少量,研磨)、沒藥(少量,研磨)、蜈蚣(一條,用酥油炙烤)、花蛇肉(去除骨頭,少量,用酒浸泡一夜)、天南星(少量,炮製)、草烏(少量,炮製並去除外皮)、天麻(少量,切碎研磨)、防風(去除苗,包括叉枝,少量)、雄黃(少量,研磨並用水飛法處理)、硃砂(大量,研磨)

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酒糊調和製成藥丸,像皂角子一樣大小。一歲到三歲的幼兒每次服用一丸,磨碎後用煮過的金銀花薄荷湯調服。七歲到十歲的幼兒服用二到三丸,用人參湯調服。慢驚風則磨碎三丸灌服,效果顯著,不限服用時間。

麝香餅子

治療幼兒在嘔吐腹瀉後,因脾虛而生風,出現眼睛斜視、背部僵硬、手腳抽搐,以及治療心肺中風、昏迷不醒(此藥方與前面的藥方有些相似,但細微之處有所不同)。

川烏(炮製並去除外皮和臍部,少量)、天南星(炮製,少量)、白花蛇(用酒浸泡一夜,去除外皮和骨頭,取肉烘乾,少量)、蠍梢(少量)、蜈蚣(一條,去除頭足,先磨成細末)、硃砂(少量,研磨並用水飛法處理)、麝香(少量)、乳香(少量,研磨)、鐵粉(少量,研磨)、牛黃(少量,研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