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五 (14)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4)

1. 治陰搐慢驚方(附慢脾風)

豆卷散

治陰癇慢驚。服溫熱藥太多。而卻生熱證。反為急驚。

大豆黃卷(水浸黑豆生芽是也,曬乾時用),貫眾,板藍根,甘草(炙,各一兩)

上同為細末。每服半錢或一錢。白水煎。放冷服。甚者用藥三錢。漿水入油數滴煎之。又治吐蟲。無時。

龍腦散

治如前。

大黃(蒸過),半夏(湯洗,滑淨,薄切,用薑汁浸一日,焙乾炒用),甘草(炙),金星石,銀星石,寒水石,禹餘糧石(火煅,醋淬),不灰木(火煅),青蛤粉(即青黛也)

上等分為末。入龍腦一字再研。新水調下一字或半錢。量大小加減。此舊方也。錢乙入甘松兩枝。藿香末一錢。金牙石一分。卻減大黃一半。服之無時。

銀白散

治慢脾驚風危困者。

天南星末(生薑自然汁和劑捻作餅子,炙黃),白附子末(薄荷自然汁和劑捻作餅子,炙黃)

上同為細末。每服半錢或一錢。煎冬瓜子湯調下。

羌活膏

治慢驚及脾風。身體冷。四肢硬。危急將不救者。

羌活(去蘆),獨活(去蘆並土),人參(去蘆),茯苓(去皮),防風(去蘆並叉枝),桂(去粗皮,先為末,各一錢),乾蠍(一錢,酒浸炒研),水銀(半錢),硫黃(半錢與水銀同研如泥後入),麝香(一字研)

上先研硫黃。次入麝香水銀。研至無星極細。又入諸藥末拌勻。煉蜜和膏。丸皂子大。薄荷湯化下。保生治胃虛吐瀉生風。羌活天麻防風各半兩。人參茯苓蠍桂各一分。硃砂水銀硫黃各一分。服之無時。

大天南星散

治吐瀉。或服轉藥過度。脾虛生風為慢驚。或作脾風。危急之候。以天南星一枚。重八九錢至一兩者。先撅一地坑。深三寸許。用炭火五斤。燒通赤。去火。入好酒半盞在內。然後入天南星。卻用炭火三兩條蓋卻坑子。候天南星微裂。取出銼碎。再炒令勻熟。不可稍生。放冷為細末。每服一字或半錢。濃煎生薑防風湯調下。無時。

又方

治如前。

梓州厚朴(去粗皮生薑制,一兩,細銼),半夏(一錢,湯洗七次,生薑汁浸半日,候乾用)

上用米泔三升。同浸一百刻。周一伏時。以水盡為度。如至百刻水未盡。加少火熬干。去厚朴。只用半夏為細末。每服半字或一字。薄荷湯化下。無時。

辰砂膏

治陰癇搐掣昏困。傳為脾風。以大附子一枚。重六七錢上。微炮去皮臍。於頂頭剜,一竅子。入粉霜硇砂各半錢。卻用取下附子末填滿。於火上燒存性。次用天南星半兩炮裂。蠍梢一分。羌活去節一分。硃砂研半兩。同為細末。煉蜜和丸雞頭子大。每服一丸。麝香薄荷湯。入酒三兩滴化服。無時。

丙丁散(丙日作曲,丁日製藥)

天南星,烏蛇肉(酒浸去骨,各三錢),天麻,麻黃(去根節,各半錢),大附子(一枚重半兩,上者炮裂,去皮臍),全蠍(一錢半),白附子(三錢半),白殭蠶(去絲嘴,四錢)

白話文:

豆卷散

治療因陰部抽搐引起的慢性驚厥。通常是因為服用過多溫熱藥物,反而產生熱證,轉變為急性驚厥。

藥材:大豆黃卷(用水浸泡黑豆使其發芽,曬乾時使用),貫眾,板藍根,炙甘草,各一兩。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用白水煎煮後放涼服用。嚴重者可用藥三錢,加入少量漿水和幾滴油一起煎煮。此方也可治療吐蟲,不限時間服用。

龍腦散

治療情況同上。

藥材:蒸過的大黃,用薑汁浸泡一天後焙乾炒過的半夏,炙甘草,金星石,銀星石,寒水石,火煅後醋淬的禹餘糧石,火煅後的不灰木,青蛤粉(即青黛),各等分。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加入少許龍腦再次研磨。用新水調服一字或半錢,根據病情輕重增減用量。此為舊方。錢乙在此方的基礎上加入了甘松兩枝、藿香末一錢、金牙石一分,並將大黃減半。不限時間服用。

銀白散

治療慢性脾風驚厥危急者。

藥材:用生薑自然汁和製成餅狀炙黃的天南星末,用薄荷自然汁和製成餅狀炙黃的白附子末。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用煎好的冬瓜子湯調服。

羌活膏

治療慢性驚厥及脾風,身體冰冷、四肢僵硬、病情危急將不治者。

藥材:羌活(去蘆)、獨活(去蘆及泥土)、人參(去蘆)、茯苓(去皮)、防風(去蘆及分叉枝)、桂(去粗皮,先磨成末),各一錢;乾蠍(用酒浸泡後炒過研磨)一錢;水銀半錢;硫磺半錢(與水銀一同研磨成泥狀後加入);麝香少許。

先研磨硫磺,再加入麝香和水銀,研磨至無星狀極細,然後加入其他藥材末攪拌均勻,用煉好的蜂蜜調製成膏狀,做成皂角大小的丸子。用薄荷湯化開服用。此方保生可治療胃虛引起的吐瀉生風。另有一個保生方,用羌活、天麻、防風各半兩,人參、茯苓、蠍、桂各一分,朱砂、水銀、硫黃各一分。不限時間服用。

大天南星散

治療吐瀉,或因服用過多轉藥而導致脾虛生風,引起的慢性驚厥,或產生脾風。病情危急時,取一枚重八九錢至一兩的天南星,先挖一個深約三寸的地坑,用五斤炭火燒紅,然後將火移開,倒入半杯好酒,再放入天南星,用三兩條炭火覆蓋坑口,等天南星微微裂開,取出搗碎,再次炒熟,不可有生,放涼後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少許或半錢,用濃煎的生薑防風湯調服,不限時間服用。

又方

治療情況同上。

藥材:用生薑炮製過的梓州厚朴(去粗皮)一兩,切碎;半夏(用湯洗七次,用生薑汁浸泡半日,待乾後使用)一錢。

將上述藥材用三升米泔水浸泡一百刻(約二十四小時)。浸泡至水乾為度。如果到一百刻時水還沒乾,可用小火熬乾。去掉厚朴,只用半夏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少許或一字,用薄荷湯化開服用,不限時間服用。

辰砂膏

治療因陰部抽搐、昏迷,病情發展為脾風。取一枚重約六七錢的大附子,微烤後去皮臍,在頂端挖一個小洞,放入粉霜和硇砂各半錢,然後用取下的附子末填滿,在火上燒至存性。再用半兩炮裂的天南星、少許蠍梢、一分羌活(去節)、半兩研磨過的朱砂,一起磨成細末,用煉蜜調製成膏狀,做成雞頭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用麝香薄荷湯加入三滴酒化服,不限時間服用。

丙丁散(丙日製作曲,丁日製藥)

藥材:天南星,用酒浸泡後去骨的烏蛇肉各三錢,天麻,麻黃(去根節)各半錢,大附子(選用上好的一枚,重半兩,炮裂後去皮臍),全蠍一錢半,白附子三錢半,白殭蠶(去絲嘴)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