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十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2)

1. 治赤白滯痢方

罌粟飲子

治赤白滯痢。

罌粟殼(半兩蜜炙),人參(去蘆一分),厚朴(去粗皮生薑制一兩),白茯苓(半兩),乾薑(一分炮),烏梅(三個去仁連核用),御米殼(三個),阿膠(三片蛤粉炒焦去粉)

上同末。每服一錢。水酒各半盞。煎數沸。溫服。乳食前。嘔吐者不可服。

三奇湯

治白痢。

御米殼(二兩塗蜜炙),酸石榴皮(一兩塗蜜炙焦),阿膠(半兩蛤粉炒去粉)

上細末。每服半錢。烏梅甘草湯調送下。乳食前。

白話文:

罌粟飲子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紅痢和白痢的。

藥材有:罌粟殼(半兩,用蜂蜜炙過)、人參(去掉蘆頭,一分)、厚朴(去掉粗皮,用生薑製過,一兩)、白茯苓(半兩)、乾薑(一分,炮製過)、烏梅(三個,去掉果核,連核一起用)、御米殼(三個)、阿膠(三片,用蛤粉炒焦,去掉蛤粉)。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和酒各半盞,煎煮幾次沸騰後,溫熱服用。在吃奶或吃飯前服用。如果出現嘔吐,就不能服用。

三奇湯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白痢的。

藥材有:御米殼(二兩,塗上蜂蜜炙過)、酸石榴皮(一兩,塗上蜂蜜炙焦)、阿膠(半兩,用蛤粉炒過,去掉蛤粉)。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用烏梅甘草湯調和送服。在吃奶或吃飯前服用。

2. 治熱痢方

勝金丸

治熱痢下血。黃柏去粗皮半兩。赤芍藥四錢。共為末。飯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米飲下。乳食前。

當歸散

治如前。

當歸(去蘆並土一分焙),芍藥(一分炒),黃連(去須一分炒),枳殼(一分去穰麩炒黃)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水五分。煎至三分。溫服。下血多者。入甘草一寸同煎。乳食前。

槐花散

治血痢不瘥。槐花揀淨炒。地榆炒各等分。為細末。每服半錢一錢。米飲調下。乳食前。

聖效散

治血痢久不瘥。

赤石脂(一兩燒赤),白龍骨(一兩煅),阿膠(一兩銼蛤粉炒去粉),訶黎勒(煨去核用半兩),木香(半兩),黃連(去須半兩),乾薑(半兩炮),甘草(半兩炙)

上細末。每服半錢。煎粟米飲調下。食前。

厚腸丸

治血痢腸虛。

黃連(去須炒),川楝子(去核各一兩),木香,阿膠(銼蛤粉炒去粉),當歸(去蘆並土),吳茱萸(去枝梗微炒各半兩)

上細末。粟米飯和丸黍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飲下。食前。

白梅飲子

治血痢不止。以白梅一枚去核。鹽水研爛。合臘茶醋湯沃服之。昔陳應之治曾相痢血百餘日。諸醫不能療。陳用此一啜而瘥。又梁相亦病痢血。應之曰。此挾水穀者。用三物散數服而愈。

三物散

胡黃連烏梅肉灶下土各等分。為末。每服一錢。臘茶清調下。食前空腹溫服。

又方,治熱痢下血。頻並不瘥。以白梅五個取肉。臘茶二錢。同研勻細。每服一錢或半錢。白湯點服。或以醋湯沃服之。量大小加減。食前。

黃連丹

治如前。

黃連(去須二兩),當歸(去蘆並土一兩洗焙),白頭翁(去蘆三分),蔓青根(三分洗焙乾),木香(半兩),川楝子(麵裹煨去核用半兩)

上細末。粳米飯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飲下。乳食前。或十五粒。

必效丸

主治如前。

川黃連(去須二兩),大棗(半升),乾薑(一兩),肉豆蔻(一分麵裹煨香去面)

上細末。糊丸黍米大。每服五七丸。米飲下。乳食前。兒大增之。

雄黃散

治腸胃虛冷。下痢頻並。腹痛不可忍。後重努躽肛脫。

雄黃(一分研細水飛),乳香(一分研細),白礬(飛過一錢研細)

上同研勻。每服嬰孩一字。二三歲半錢。陳米飲調下。日三服。乳食前。

艾葉湯

治虛冷下痢白膿。

艾葉(一兩微炒),當歸(去蘆並土一兩),乾薑(一兩炮),木香(半兩),訶黎勒(煨去核用半兩)

上細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入粟米少許。同煎至五分。去滓溫服。食前。大小以意加減。

又方,治如前。以蠟茶一錢。入熱醋少許調服。乳食前。大小以意加減。

又方,治如前。以沙牛角鰓燒存性為末。粥飲調下一錢或半錢。乳食前。

阿膠丸

治如前。赤茯苓赤芍藥各一兩。為細末。以米醋煮阿膠一兩。和丸綠豆大。米飲下一二十丸。乳食前。

酒煎湯

治腸胃虛冷。泄瀉不止。變成白痢。甘草半兩炙。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一個。煎至半盞。去渣放溫。量大小加減服。赤多者加黑豆十粒同煎。

三神丹

治如前。以肥大無尖草烏頭三個。各去皮。一個生。一個炮熟。一個燒作黑灰。同為細末。麵糊丸如蘿蔔子大。每服三粒,水瀉井花水下。白痢乾薑湯下。赤痢甘草湯下。赤白滯痢乾薑甘草湯下。食前。

木香炒連丸

治脾胃虛弱。寒濕冷熱相搏。滑泄下痢赤白。

黃連(二兩粗好折開如金色者銼勻如豆大又用生薑四兩淨洗亦勻切如豆大同入石銀器中炒不住手攪貴得勻也炒至生薑焦脆去姜不用只用黃連),訶子(煨去核用半兩),木香(半兩)

上同細末。以濕紙包粟米飯。慢火煨。水脈溜取出。和藥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前米飲下。神效。

金鎖散

治赤白滯痢。日久不瘥。

黃連(去須一分用茱萸一分同炒去茱萸不用只用黃連),厚朴(去粗皮半兩生薑制)

上同細末。嬰孩一字。二三歲半錢。紫蘇木瓜湯調下。日三服。食前。

赤脂丹

治如前。

赤石脂,乾薑(炮),肉豆蔻(各一兩面裹煨香去面用)

上細末。麵糊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飲下。食前。

治小兒下痢膿血。

蓽澄茄(一兩),破故紙(半兩炒黃),黃連(去須半兩),木香(一分)

上細末。每服半錢。陳米飲下。食前。日二服。小兒加減。

治小兒風邪所幹。下痢頻並。裡急後重。天南星一兩。生為末。每服半錢。水二盞。生薑十片。米十粒。煎至半盞。溫服。食前。

治小兒久痢臟毒。下膿血不止。以好大棗一個去核。入黃丹半錢。硇砂一皂子許。膩粉十文。並研細置棗肉內。用大麥麵裹。慢火灰中炮香熟。去面並棗皮了。研極細。入少軟飯。丸如麻子大。量兒大小加減丸數。煎槐花湯下。甚者二服定。食前。

小桃花丸

治小兒赤白痢。

赤石脂,龍骨(煅),密陀僧,澱粉,黃丹(炒紫黑色用)

上等分。醋糊丸綠豆大,每服十丸十五丸。米飲下。乳食前

治赤白諸痢,以蜂房燒末飲服,量大小與。又以雞腸草取汁一合。和蜜溫服良。以雲母粉半兩。更研極細。量兒大小加減。

煮白粥拌勻。空腹食之。又以胡粉熟蒸。熬令色變。飲服之。亦治無辜痢良。大小以意加減。

治久痢不瘥,以沒石子二個。銼熬令黃。研細。作餛飩食之。

姜連丸

治小兒諸痢。

黃連(去須),龍骨(煅),白石脂,川薑(炮),枯礬(各一兩)

上末。以粟米粥和丸麻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乳食前。量大小與服。

木香黃連丸

治冷熱相雜。下痢赤白。裡急後重。腹痛絞撮,及腸胃氣虛。暴傷乳哺。

木香,黃連(去須各一分),白附子尖(二個炮)

上細末。粟米飯和丸綠豆大。或黍米大。每服十丸至二三十丸。量大小與之。食前米飲下。日夜三四服。

四神散

治諸般赤白痢。

當歸(去蘆並土焙),乾薑(炮),黃柏(炒),黃連(去須炒各等分)

上四味。各自為末。如水穀痢。各用半錢和勻。量兒大小。一錢至半錢。濃煎烏梅湯調下。赤痢者。加黃柏倍之。白痢者。加乾薑倍之。後重裡急腸痛者。加黃連倍之。腹中絞痛者。加當歸倍之。並空心食前服。沈存中言。予家常作此藥。最獲大效。

槲皮湯

治如前。以新槲皮不拘多少。去外黑皮。細切曬乾。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半盞。去渣更煎如膏。量大小溫服。立瘥。食前。

又方,治如前。以雞子一個取清。攤連紙一張令遍。曬乾。疊作四重。包撮烏梅十個。有肉好者。安熨斗內。炭火燒煙欲盡。存性取出。頓一碗中。上用盞子合之。候冷研細。更入水銀粉少許和勻。量兒大小。分三五服。空心井花水調下。如一服微痢。止後服。

二色丸

治如前。

吳茱萸(揀去枝梗二兩),黃連(去須二兩),巴豆(四十九粒去皮)

上同於銚子內炒令黃赤色。去巴豆不用,只將上面二味。各自為末。麵糊和丸。如蘿蔔子大。看大小緊慢。加減丸數。如白痢只服茱萸丸。赤痢只服黃連丸。白多赤少者。多服茱萸丸。赤多白少者。多服黃連丸。少服茱萸丸。赤白相等者。中半服之。

御米湯

治如前。

御米(十粒和殼用),甘草(二錢炙),當歸(去蘆洗焙一分),黃連(去須一分)

上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乳食前。

罌粟丸

治如前。

罌粟殼(一兩蜜炒),酸石榴皮(燒存性四錢),甘草(半兩炙),阿膠(一錢銼蛤粉炒去粉)

上末。煉蜜和丸小雞頭子大。每服一丸。水六分盞化開。煎至四分溫服。乳食前。

三烏丸

治如前。

川烏(一個),草烏(一個),巴豆(七個)

上各燒及九分。同研細。酒煮黃蠟熔化。入少好油拌和。攪勻成膏,每用旋丸綠豆大。每服三丸。看大小加減。血痢黃連湯下。白痢乾薑湯下。水穀痢倒流水下。赤白痢乾薑甘草湯下。

固腸丸

治赤白滯痢。多日不瘥。漸成羸瘦。

黃連(去須二兩),木香(二兩),半夏(二兩湯洗七次),乾薑(二兩炮),赤石脂(二兩火煅五次),厚朴(去粗皮二兩生薑制),白朮(二兩)

上為細末。麵糊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米飲下。乳食前。

健胃丹

治赤白等痢疾。日久尩羸。

黃連(去須銼微炒一兩),白龍骨(半兩),白石脂(半兩),神麯(半兩炒),烏梅肉(半兩炒乾),乾薑(半兩炒),白礬(枯一分)

上細末。醋糊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十五粒。米飲下。乳食前。

妙應膏

治久痢赤白。諸藥不效。

密陀僧(半兩末),黃丹(半兩研),澱粉(半兩研以上三味同於銚子內以醋拌勻用火熬如茶褐色),訶黎勒皮,木香(各一兩並末),巴豆(十粒去皮膜壓油盡),砒霜(半錢研),麝香(一錢研)

上同研勻細。先以黃蠟四兩。慢火熔化。入藥拌勻熬成膏。每用旋丸黍米大。未晬兒一粒。二三歲兒二粒。四五歲三粒。六七歲五粒。血多冷甘草湯下。膿多溫艾葉湯下。臨臥服。忌熱物。亦治積痢。

金華散

治滯痢多時。羸瘦體弱不堪。疾勢困重。好黃連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盞半。入蜜少許。和勻。放溫服之。日五六服。食前。

又方,治如前。以麻子一合。炒香熟為末。每服一錢。溫蜜漿水和服。立效。

木香三使湯

治赤白久痢。拖延時月。至天寒不斷。以木香方寸許。

黃連半兩。水半升同煮至水乾。去黃連不用。只將木香薄切。焙乾為末。分三服。第一服橘皮湯調下。第二服陳米飲下。第三服甘草湯調下。乳食前。

烏金散

治赤白滯痢。及有所傷下痢。以青州棗不拘個數。去核入白礬末滿。以紙裹煅。存性為末。每服半錢。米飲調下。未愈宜增之。如赤者。更入好茶半錢同調服。白者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