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九 (2)

回本書目錄

卷九 (2)

1. 瀉論

瀉色白者,冷瀉也。此由小兒腸胃虛弱,因解脫風冷干之,或因食寒飲冷,入於腸胃,冷氣相搏,為下痢也。其色白麵白,或腹痛者,並宜調中。若又傷風冷,前後重沓,冷甚則瀉不止,而為泄注也。

瀉色赤者,熱瀉也。此由小兒腸胃本挾虛熱,而風冷乘之,入於腸胃之間,熱氣相搏,而為痢下,故其色赤也。宜微下之,以導其熱,後調其氣。

瀉色乍赤乍白,或水或谷者,此冷熱瀉也。由小兒腸胃先因有冷,而復傷熱,或先有其熱,而復傷冷,腸胃宿虛,冷熱交攻,而為痢下。宜調其冷熱,和養其氣。

瀉色黃赤紅黑者,皆熱也。赤黑者有毒,並微下之,然後調氣。

瀉色青,發熱有時,睡臥不安者,此驚瀉也。小兒糞黃,脾胃土之本色也。色青者,肝木為風,肝木來刑脾土,宜早治之。不爾,則變脾風,而發瘛瘲,則難治也。所謂糞青者,須才便下,便色青是也。若初下時黃,良久乃青者非也。小兒安者皆然,不可認為青糞也。若瀉青色白,穀不化者,此謂冷也。宜溫補脾胃,發散風冷。

瀉釀下色赤白,腹大,上青筋見,發稀饒啼,或吃泥土,時有蛔蟲,此疳瀉也。宜止瀉退疳。(治方具於疳門之下)。

瀉多日,唇口及糞色皆白,糞頗多者,久因成冷,脾胃衰困,恐變脾風發癇,宜以藥防備而溫養,補助脾胃。

瀉於暑熱時多患者,謂時熱及飲食皆冷故也。不傷於熱,必傷於冷。若傷熱伏暑而瀉者,則心藏煩熱,必小便不利,清濁不分,瀉色赤黃。宜利小便,解暑熱。若小便快而瀉者,冷瀉也。色必青白,穀不化。宜溫脾胃止瀉。

瀉者不可急以熱藥止之,多變為痢而下膿血也。當審察冷熱證候,詳度緩急施治也。

白話文:

拉肚子大便顏色是白色的,是冷瀉。這是因為小孩子腸胃虛弱,因為吹到風寒冷氣,或是吃了寒涼的東西,進入腸胃,冷氣互相衝擊,導致拉肚子。大便顏色是白色,臉色也是蒼白,或是肚子痛,都需要調理脾胃。如果又吹到風寒,前後夾雜,冷氣更嚴重,就會拉不停,變成泄瀉。

拉肚子大便顏色是紅色的,是熱瀉。這是因為小孩子腸胃本身就有虛熱,又吹到風寒,進入腸胃之間,熱氣互相衝擊,導致拉肚子。所以大便顏色是紅色。應該稍微用瀉下的藥,來引導熱氣排出,之後再調理氣血。

拉肚子大便顏色一下紅一下白,或是水狀、或是帶有食物殘渣,這是寒熱夾雜的瀉。因為小孩子腸胃本來有寒氣,又受到熱氣侵擾,或是本來有熱氣,又受到寒氣侵擾,腸胃本身就虛弱,寒熱交替攻擊,導致拉肚子。應該調理寒熱,調和氣血。

拉肚子大便顏色是黃色、紅色、或黑色,都是熱證。顏色是紅黑色的,可能有毒,都要稍微用瀉下的藥,之後再調理氣血。

拉肚子大便顏色是青色,發燒有時有時無,睡覺不安穩,這是驚嚇引起的拉肚子。小孩子的大便應該是黃色,那是脾胃原本的顏色。如果顏色是青色,代表肝木風動,肝木會克脾土,應該及早治療,不然就會變成脾風,導致抽搐,就很難治療了。所謂大便青色,是指剛排出來的時候就是青色,如果剛排出來是黃色,過一陣子才變青色,就不是真正的青色。小孩子若是平常就這樣,也不要認為是青色大便。如果拉肚子大便顏色是青白色,而且食物沒有消化,這是寒證,應該溫補脾胃,發散風寒。

拉肚子大便像釀造過的顏色,紅紅又白白的,肚子很大,肚子上青筋浮現,頭髮稀疏又愛哭,或是吃泥土,有時候會有蛔蟲,這是疳瀉,應該止瀉並治療疳積(治療方法寫在疳積篇裡面)。

拉肚子很多天,嘴唇、糞便顏色都是白色,糞便量很多,這是因為長時間拉肚子變成寒證,導致脾胃衰弱,擔心會變成脾風導致癲癇,應該用藥預防並溫養脾胃。

拉肚子在夏天暑熱時發作比較多,是因為氣候炎熱加上吃了寒涼的東西。如果不是因為暑熱造成的,一定是吃了寒涼的東西。如果是因為中暑而拉肚子,就會覺得心煩熱,一定會小便不利,清濁不分,大便顏色是紅黃色的,應該利小便,解除暑熱。如果小便通暢但是拉肚子,就是寒瀉,大便顏色一定是青白色,食物沒有消化,應該溫脾胃止瀉。

拉肚子不能馬上用熱藥來止瀉,大多會變成痢疾,拉出膿血。應該仔細觀察是寒證還是熱證,詳細判斷輕重緩急來治療。

2. 吐瀉

吐瀉多病於春夏秋三時。惟冬時絕少者。蓋吐瀉皆因脾胃虛冷熱所致。以冬時陽氣在內。多食溫暖。少飲水漿故也。設有患者。必因傷於乳食也。若春時病吐瀉者。多因於風。夏時病者多因於熱。秋時病者多因於冷。凡治吐瀉者。必當參其時候。觀其形證。察其溫涼寒熱。如此則無誤矣。

白話文:

吐瀉的病症多發生在春夏秋三個季節。只有冬天極少發生,這是因為吐瀉都是脾胃虛寒或燥熱所引起的。冬天時,陽氣藏在體內,人們多吃溫熱食物,少喝水,所以很少發生吐瀉。如果冬天有吐瀉的病人,必定是因飲食不當所造成的。如果春天發生吐瀉,多半是受風邪影響;夏天發生,多半是因暑熱所致;秋天發生,多半是因寒涼引起。凡是治療吐瀉的,必須要考慮發病的時間、觀察病人的症狀,分辨病情的溫、涼、寒、熱屬性,這樣診治才能準確無誤。

3. 傷風吐瀉

傷風吐瀉。身溫。乍涼乍熱。呵欠頓悶多睡。口中氣粗而熱。大便黃白色。嘔吐乳食不消。時咳嗽。宜散風補肺。如先已曾經下,或無下證,慎不可下也。此由脾肺受寒,不能入脾也。更有五臟兼見之證。發散者,化大青膏服之。補脾者,後服益黃散。此錢乙所用藥也。方在本集。

傷風吐瀉。身熱多睡。能乳。呵欠頓悶。口中氣熱。飲水不止。吐痰。大便黃水。此為胃虛,熱渴吐瀉也。當生胃中津液,以止其渴。錢乙用白朮煎湯服之。然後發散風冷,亦用大青膏。又云,吐瀉昏睡露睛者,胃虛熱也。吐瀉昏睡不露睛者,胃實熱也。

傷風吐瀉。身涼吐沫。瀉青白色。呵欠悶亂。不渴。哽氣長出。昏睡露睛。此傷風荏苒輕怯,因成吐瀉。當先補脾。錢乙先用益黃散,後發散其風,用大青膏。此二病於春冬多也。

白話文:

傷風吐瀉

因為感冒引起的吐瀉,身體發熱,有時候覺得冷,有時候覺得熱,一直打呵欠、精神不濟很想睡,嘴巴裡的氣息粗重而且熱熱的,大便呈現黃白色,嘔吐出來的都是還沒消化的乳汁或食物,有時候會咳嗽。這時候應該用能散風又能補肺的藥。如果之前已經拉過肚子,或沒有便秘的症狀,就千萬不能再用瀉藥。這種情況是因為脾和肺受寒,所以食物沒辦法順利進入脾胃。還有一種情況是五臟六腑都有相關的症狀,如果是要用發散的方法,就吃化大青膏;如果是要補脾,就吃益黃散,這是錢乙常用的藥方,藥方記錄在這本書裡面。

因為感冒引起的吐瀉,身體發熱、一直想睡,但是還能喝奶,打呵欠、精神不濟,嘴巴裡的氣息熱熱的,一直喝水還覺得渴,吐出痰,大便呈現黃水,這是因為胃虛弱,導致發熱、口渴和吐瀉。應該要讓胃產生津液來止渴。錢乙會用白朮煎湯來喝,然後再用藥散發風寒,也是用大青膏。還有一種說法,吐瀉時昏睡而且眼睛睜開的,是胃虛導致發熱;吐瀉時昏睡但是眼睛閉著的,是胃裡面有實熱。

因為感冒引起的吐瀉,身體冰涼,吐出白沫,拉出來的都是青白色的,一直打呵欠、覺得悶亂,不會覺得口渴,呼吸的時候會覺得氣往上衝,昏睡而且眼睛睜開,這是因為感冒沒有好好處理,導致越來越嚴重才變成吐瀉。應該先補脾,錢乙會先用益黃散,然後再用藥散發風寒,也是用大青膏。這兩種情況在春天和冬天比較常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