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六 (4)

回本書目錄

卷六 (4)

1. 治驚癇兼別病方

麝香餅子

治慢驚因虛。而風邪又從背俞襲之。入傷心肺之經。為相合之病成慢驚。本證之外。更加胸滿短氣。冒悶不省。汗出無時。(外但心肺中風者。具中風門中)

川烏頭(半兩,炮去皮臍),天南星(半兩,炮),白花蛇(酒浸一宿,去皮骨焙乾,半兩),乾蠍梢(半兩),赤頭蜈蚣(二條酒浸酥炙黃以上先為末),麝香(半兩),乳香(一分研),硃砂(一分研飛),鐵粉(一分研),牛黃(一分研)

上同拌研勻細。酒糊丸雞頭實大。捻扁。每服一餅。人參薄荷湯化下。

烏梢丹

治如前。

烏梢蛇(水浸去皮骨二兩),天漿子(二十一個微炒去殼),天麻(一兩),防風(去蘆並叉枝一兩銼),天南星(一兩微炮),干全蠍(一兩去毒),白附子(一兩炮),大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臍),半夏(一兩湯洗七次),人參(去蘆一兩)

上件一處。好酒浸三宿。取出。焙乾為細末。次用水磨雄黃一兩。辰砂一兩。同研細。水飛焙乾。麝香二錢。龍腦一錢。各研細。與上件同拌勻。糯米飯和丸黍米大。每服五七粒至十粒十五粒。量大小加減。金銀薄荷湯送下。神驗。不拘時候。

乾漆蕪荑散

治諸般蟲證。傳帶驚癇。齧齒直視上竄。叫呼搐搦。漸成危急。

乾漆(杵碎炒令煙盡即止),白蕪荑(去皮各等分)

上為末。每小者一字。大者一錢。米飲調下。日三。量大小加減。以瘥為度。乳食前。

絳朱丹

治驚癇涎痰。咳嗽喘滿。

南星(二兩炮),半夏(三兩湯洗七次去滑),白礬(枯過秤一兩半),滑石(二兩火煅通赤),鉛霜(半兩研)

上為末。糊丸麻子大。硃砂為衣。每服十丸。生薑湯送下。乳食前。

緩息湯

治虛而生風。發搐喘滿。(此慢驚候),

桑白皮(三兩),白茯苓(去黑皮二兩),白殭蠶(去絲嘴一兩),杏仁(去皮尖炒黃別研二兩後入),甘草(半兩炙),人參(去蘆半兩),桔梗(去蘆一兩半),白朮(一兩),陳皮(一兩去白)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入生薑三片。同煎至六分。去滓放溫。時時呷之。此黑孩兒柏防禦方也。服之便定。

青金丹

治諸癇諸疳諸蟲瀉痢等疾。

青黛(二分研),雄黃(二分研),硃砂(二分研),胡黃連(二分),膩粉,熊膽(溫水化),蘆薈(各一分),白附子,腦子,麝香(各半字),蟾酥(一皂子大),水銀(皂子大一塊,硃砂研無星)

上為末同勻。用豶豬膽汁熬過。浸少蒸餅和丸黃米大。一歲兒二丸。量大小增減。如諸癇潮搐。先以一丸。溫水化破。滴鼻中令嚏。吊眼者自下。搐搦亦定。更用薄荷湯化下一二服。如變蒸寒熱。亦薄荷湯化下。諸般瀉痢。米飲下。諸疳。粥飲下。疳蟲蛔咬。苦楝子湯下。疳蝕口瘡鼻爛。

乳汁研塗。疳眼雀目。白羊子肝一片。竹刀批開。研藥作末。摻在肝片內。麻纏。米泔煮熟。空心服。乳母常忌魚大蒜雞鴨豬肉。

如聖青金丹

治一切風癇搐搦。及寒熱腹痛。諸蟲五疳八痢。肚大腳細。泄瀉無時。天吊胎驚。暗風癇病。熱疳口瘡等疾。悉能主之。

青黛(半兩),瓜蒂(一分),硃砂(一分,水飛),輕粉(一分),蟬殼(去土,三個),雄黃(一分,水飛),蘆薈(一分),胡黃連(一分),熊膽(一分,化開),麝香(少許)

上為末勻細。用豶豬膽汁和丸桐子大。瓷合貯之。諸般驚癇風疾。搐搦上視。溫水化一丸。滴鼻中。嚏噴立效。更用薄荷水化下一丸。久患泄瀉。腹脹肚大。腳細諸疳。米飲化下。余同前方。

麝香丸

治諸癇諸疳等疾。

龍膽草(去蘆),胡黃連(去須,各半兩),木香,蟬殼(去土,一分),瓜蒂,龍腦,麝香,牛黃(各一錢)

上為末勻細。豬膽汁和丸。作兩等丸。大者如綠豆。小者如黍米。治疳眼。用豬肝湯下五七丸至一二十丸。量大小用藥增減。疳渴者。豬肉湯下。驚癇發搐上視。薄荷湯下。更研一丸。滴鼻中。牙疳鼻疳口瘡。研末敷之。蟲痛。煎苦楝湯或白蕪荑湯下。百日內兒大小便不通。

水研封臍中。諸蟲證加乾漆麝香各少許。入生油一兩。滴溫水化下。驚疳或秘或瀉。清米飲下。病急者研碎服之。病緩者浸化服之。若極虛慢驚者。不得與服。急驚痰熱。尤宜服之。

奪命丹

治一切諸般驚風天吊。暗風癇病。胎驚發搐上視。身直背強。及治五疳肌瘦羸瘠。肚大腳細。發稀饞渴。又治便利膿血。水穀不化。洞泄下注。並溫壯身熱。口瘡煩躁。叫啼等疾。

硃砂(半錢研,水飛),麝香(研),麒麟竭(研,各半錢),牛黃(研),龍腦(研),沒藥(研),熊膽(研),粉霜(一錢,研),青黛(三錢,研),使君子(十個,去殼,麵裹煨熟為末)

上相和。再研勻細。取井花水滴水為丸。如豌豆大。每服一粒。以薄荷自然汁半蜆殼許化開。入溫湯半茶腳調勻服之。若諸疳瀉利不止。或驚熱涎盛。吊眼發搐者。以三丸化下。更量大小加減。

治諸驚癇客忤,以麝香當門子一粒。好硃砂一塊。如當門子大。同研極細。溫熟水調下。未能服者灌之。

治驚癇夜啼,以仙人杖。安兒身邊令睡。(仙人杖。乃筍欲成竹時立死者)

白話文:

【治療驚癇兼其他疾病的處方】

麝香餅子: 用於治療因體虛而遭風邪侵襲背部經絡,進而傷害心肺,導致慢性驚癇。除了基本症狀,還可能伴有胸悶、呼吸困難、昏厥、無時汗出。(若是單純心肺風邪,參考中風相關療法)

配方包括:川烏頭(去皮炮製)、天南星(炮製)、白花蛇(酒浸泡一夜,去皮骨烘乾)、乾蠍尾、赤頭蜈蚣(酒浸泡,酥油烤黃後研末)、麝香、乳香、硃砂、鐵粉、牛黃,均需研細。所有材料混合均勻,以酒糊成雞頭大小的丸,壓扁。每次服用一餅,用人參薄荷湯送服。

烏梢丹: 同樣適用於上述病情。

配方包括:烏梢蛇(水浸泡去皮骨)、天漿子(微炒去殼)、天麻、防風(去蘆及叉枝)、天南星(微炮)、全蠍(去毒)、白附子(炮製)、大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夏(湯洗七次)、人參(去蘆)。所有材料一起用好酒浸泡三晝夜,取出後烘乾研細。接著加入雄黃、辰砂(研細)、麝香、龍腦,全部混合均勻,以糯米飯為基底製成黍米大的丸。每次服用五到十五粒,依年齡調整,以金銀薄荷湯送服。

乾漆蕪荑散: 適用於多種蟲害引起的驚癇,包括齧齒、直視、抽搐、急轉直下的病情。

配方包括:乾漆(搗碎炒至無煙)、白蕪荑(去皮),等量混合研細。小兒每次服用一字,成人一錢,米湯調服,每日三次,按需求調整劑量,直到痊癒。飯前服用。

絳朱丹: 適用於驚癇、痰液咳嗽、呼吸困難。

配方包括:天南星(炮製)、半夏(湯洗七次去滑)、白礬(煅燒)、滑石(火煅)、鉛霜,所有材料研細。以糊製成麻籽大小的丸,硃砂為外衣。每次服用十粒,生薑湯送服。

緩息湯: 用於治療因體虛而產生風邪,導致抽搐、呼吸困難。

配方包括:桑白皮、白茯苓(去黑皮)、白僵蠶(去絲嘴)、杏仁(去皮尖炒黃)、甘草(炙)、人參(去蘆)、桔梗(去蘆)、白朮、陳皮(去白)。所有材料研細,每次服用一錢,加入生薑三片,水煎至六分,去渣溫服,隨時可服用,這是黑孩兒柏防禦方,服用後病情即可穩定。

青金丹: 適用於各種癇、疳、蟲害、瀉痢等疾病。

配方包括:青黛、雄黃、硃砂、胡黃連、膩粉、熊膽、蘆薈、白附子、腦子、麝香、蟾酥、水銀(硃砂研細),所有材料研細混合,以豭豬膽汁熬製,加入少量蒸餅製成黃米大小的丸。一歲兒童服用兩粒,按年齡調整劑量。對癇病發作,先將一丸溫水化開,滴入鼻中,待打噴嚏後,眼睛吊起或抽搐情況會改善,再以薄荷湯送服一兩次。對於其他病症,米湯或粥湯送服。

如聖青金丹: 適用於各種風癇、抽搐、寒熱腹痛、蟲害、五疳、八痢、肚子大腳細、隨時腹瀉、胎驚、暗風癇病、熱疳口瘡等疾病。

配方包括:青黛、瓜蒂、硃砂、輕粉、蟬殼(去土)、雄黃、蘆薈、胡黃連、熊膽、麝香,所有材料研細混合,以豭豬膽汁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各種驚癇風疾,抽搐、斜視,溫水化開一丸滴入鼻中,打噴嚏後即見效,再以薄荷水送服一丸。長期腹瀉、腹部膨脹、肚子大腳細的疳疾,米湯送服。其餘用法同前。

麝香丸: 適用於各種癇、疳等疾病。

配方包括:龍膽草(去蘆)、胡黃連(去鬚)、木香、蟬殼(去土)、瓜蒂、龍腦、麝香、牛黃,所有材料研細混合,以豬膽汁製成兩種大小的丸,大者如綠豆,小者如黍米。治療疳眼,豬肝湯送服五到二十粒,按年齡調整劑量。對於驚癇、抽搐、斜視,薄荷湯送服。牙疳、鼻疳、口瘡,研末外敷。蟲害疼痛,苦楝湯或白蕪荑湯送服。百日內嬰兒大小便不通,以水研末封於肚臍。各種蟲害,加乾漆、麝香少許,與生油一兩混合,溫水送服。驚癇或便祕或腹瀉,清米湯送服。病情緊急研碎服用,病情緩和浸化服用。極度虛弱的慢性驚癇患者不宜服用,急性驚癇伴隨痰熱,特別適合服用。

奪命丹: 適用於各種驚風、天吊、暗風癇病、胎驚、抽搐、身體僵直、背部強硬,以及五疳、肌肉消瘦、肚子大腳細、毛髮稀疏、饞渴,還能治療膿血、水谷不化、洞泄、身體發熱、口瘡煩躁、哭鬧等疾病。

配方包括:硃砂、麝香、麒麟竭、牛黃、龍腦、沒藥、熊膽、粉霜、青黛、使君子,所有材料混合再研細,以井水製成豌豆大小的丸。每次服用一粒,以薄荷汁半貝殼量化開,加入溫水調勻服用。若各種疳疾腹瀉不止,或驚熱、痰液旺盛、眼睛吊起、抽搐,以三丸送服,按年齡調整劑量。

治療各種驚癇、客忤,以麝香門子一粒、硃砂一塊(大小如麝香門子),共研細,溫熱水調服,無法吞服者灌服。

治療驚癇、夜啼,將仙人杖放在兒童身邊助眠。(仙人杖是指筍正要長成竹時自然死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