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1. 卷六
2. 驚癇別論
3. 驚癇咬牙
小兒驚癇發搐。有咬牙不休。及未發、發過時亦常咬牙者。予在行朝。有李統制一子。病證如是。遂請眾醫詢治。有言是驚入於腎者。此乃喬嶽漢東王先生歌中睡里咬牙驚入腎之句。其意謂牙為骨。骨入腎。故以言之。此常流無據語也。古書無有。亦無驚入腎之理。果用藥無驗。
今詳校其證。特為明之。乃足陽明之病也。足陽明為胃之經。起鼻交額。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俠口。環唇。下交承漿。過頤後。出大迎。循頰車。且發搐為風。風屬木。胃屬土。木能刑土。是以牙齒受風則癢。頰車邪干則緊。故使咬牙不休。以緩頰車之急。以解牙齒之癢也。
(治當去胃中風)
白話文:
小孩驚嚇引起的癲癇發作抽搐,會不停地咬牙。有的在發作前、發作後也常常咬牙。我以前在行朝時,有個李統制的孩子,病情就是這樣。於是請來許多醫生詢問診治。有的說是驚嚇侵入腎臟。這是引用喬嶽漢東王先生歌謠中「睡覺時咬牙是驚嚇入腎」這句話,他的意思是牙齒屬於骨頭,骨頭歸於腎,所以這樣說。這是一般人沒有根據的說法,古書沒有記載,也沒有驚嚇侵入腎臟的道理。結果用藥沒有效果。
現在仔細分析這個病症,特別說明。這是足陽明經的病。足陽明經是胃的經脈,從鼻子開始,交會於額頭,沿著鼻子外側,進入上牙齦中,再出來夾著嘴角,環繞嘴唇,向下交會於承漿穴,經過下巴後面,到大迎穴,沿著頰車穴。而且抽搐是風邪引起的,風屬於木,胃屬於土,木能剋土。因此牙齒受到風邪會發癢,頰車穴被邪氣干擾就會發緊,所以導致不停咬牙,是為了緩解頰車穴的緊張,解除牙齒的癢感。
(治療應當去除胃中的風邪)
4. 暗癇
暗癇其病似驚癇。又似中風痓病。遇其發時。則暗地急。至令人僵仆。心神昏塞。志意迷悶。氣亂不省。手足彈撥。戰掉搐搦。喉中涎響。或吐痰沫。或作吼叫。其脈三部陰陽俱盛。每發遠則終日或半日。近則一兩時辰。發過便起。卻如不病之人。俗呼謂之癇病。稍輕者謂之暗風。
古人又云。小者發則為驚。大者發則為癇。小者氣血怯嫩。發即難當而傷多。大者氣血壯盛。發即易任而失少。
白話文:
暗癇這種病症,症狀看起來像驚癇,又有點像中風引起的痙攣。發作的時候,會突然昏倒,導致人僵硬倒地,心神昏亂、意識不清,感到迷惘,呼吸紊亂不省人事,手腳會抽搐、顫抖、抖動、緊縮,喉嚨有痰的聲音,有時會吐痰沫,有時會發出吼叫聲。把脈時,寸、關、尺三部陰陽的脈象都顯得強盛。每次發作,時間長的會持續整天或半天,短的則一兩個時辰。發作過後,人就恢復正常,看起來像沒生病一樣。一般俗稱這種病為「癇病」,症狀稍微輕微的則稱為「暗風」。
古人又說,小孩子發作時稱為「驚」,成年人發作時稱為「癇」。小孩子因為氣血虛弱,發作時難以承受,受損較大;成年人氣血旺盛,發作時比較能承受,受到的損害較少。
5. 驚癇餘證
小兒驚癇搐搦。至發定之後。有諸餘證不退者。雖大勢已罷。而病本尚在。或服冷熱藥過多。或汗下之失宜。故癇搐難退。而有餘證也。
白話文:
小孩子驚癇發作抽搐,等到發作停止之後,如果還有一些症狀沒有消退,雖然大體上的病勢已經過去,但病根還在。可能是因為吃了太多寒性或熱性的藥,或是發汗、瀉下的方法不恰當,所以抽搐難以完全停止,而留下了這些後遺症狀。
6. 驚癇兼別病
小兒病久發搐。則五臟俱虛。並受其病。故發則血亂(心氣並肺)搐搦。(肝)昏困(脾)體冷。(腎)又有因虛而別病兼發。或別病而因帶驚癇。或有一方兼治之者。並採而具之。
白話文:
小孩生病久了,就會發生抽搐,這是因為五臟都虛弱了,一起受到疾病的影響。所以發作時,就會出現血氣紊亂(心氣和肺氣都有問題),抽筋顫抖(肝臟的問題),意識模糊不清(脾臟的問題),身體冰冷(腎臟的問題)。另外,還有因為身體虛弱而同時引發其他疾病的,或者因為其他疾病而連帶引發驚癇的。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同時治療這些情況,一併收集在這裡。
7. 治驚癇咬牙方
蟬花散
治驚風咬牙。並夜咳嗽。
蟬花(和殼,去土),殭蠶(去絲嘴,直者酒浸炒熟),甘草(各一分),玄胡索(去皮,半分)
上為細末,一歲上兒一字。至三四歲者半分。煎蟬殼(去土)湯調下。無時。
小鎮心丸
治諸驚咬牙不寧。大便色青。
硃砂(水飛),鐵粉,京墨(各一兩),腦子,麝香(各一字)
上為細末。陳米飯和丸綠豆大。每服二三丸。荊芥湯化下。無時。
治暗癇方
真熊膽(半兩,研),生天南星(末半兩),粉霜(一分),硃砂(半兩,研飛),雄黃(半兩,水磨),腦子(半錢,研),麝香(一錢,研)
上勻研細。用豶豬膽汁和丸粟米大。每服五七丸至十五丸。金銀薄荷湯下。無時。
神烏散
治暗風癇極妙。
〔歌曰〕臘月烏鴉一個全。半兩硃砂口內填。麻纏烏嘴安瓶內。(用瓶藏盛)鹽泥固濟火中安。(窨干火煅)黃昏上火天明住。(用木炭一稱半)取出篩羅為末研。每服一錢麝酒下。(一日三服)服之十日定須痊。
又方,方名同。治同前。
渾黑老鴉(一個全者),胡桃(七枚),蒼耳心子(七個)
上用一藏瓶。入逐藥味在內。鹽泥固濟。木炭火煅煙盡為度。取出研細。每服一錢。空心熱酒調下。如患疝氣腎腫。陰囊偏墜。更入新生孩兒胎衣一副同燒。亦依上法。蔥椒熱酒調下。看大小加減。
異聖散
治癇病日發數次。諸藥不能瘥。
豬蹄甲(不拘多少淨洗,去帶毛處銼碎於鍋內炒,令煙盡取出於地上厚鋪紙薄攤其藥以盆蓋之,候三日,出火毒畢為細末),金星石,銀星石,青礞石(各半斤,三石同入一合內,以馬糞和泥固濟曬乾,先用熟火漸漸燒之,次添炭火煅令通赤,取出。仍先令掘一地坑,深一尺取藥合在地坑內,用土蓋埋二日,出火毒為細末)
上用豬蹄甲末二兩。石末一兩半。再研勻細。入生麻油半兩。再研極勻。每服半錢。以漿水研百遍調下。空心食前服。小者減之。
日應丹
治癇病連年不瘥。
黑錫,硫黃,水銀,鐵粉(各一兩),金箔,銀箔(各三十片)
上先將錫於鐵銚內熔化。次入水銀。不住手攪令勻。次入硫黃諸藥。同炒攪勻。離火再炒良久。都傾出。用紙襯地上。頓一宿。出火毒訖。再研令勻細。以熟軟粟米飯和丸綠豆大。每服五七粒。煎人參湯送下。無時。
接生如聖丸
治癇病暗風。年深不瘥。
赤石脂(二兩),硝石(半兩),白礬(枯過一分)
上為細末。糯米粥和丸綠豆大。每服十丸十五丸。溫水送下。食後。日三服。如日一次發者。服半月即愈。
啄木散
治多年癇病。
臘月啄木鳥一個。用無灰酒三升。先以瓦罐子一個,底鋪荊芥穗葉厚一寸。上頓啄木鳥。又用荊芥穗葉蓋一寸厚。傾酒在內。仍用紙封合。鹽泥固濟。炭煅之。候酒干青煙出為度。去火放冷。只取。啄木鳥研為末。次入下項藥。
石膏(二兩,煅研),鐵粉(用漿水半升,煮盡研細末用,一兩),硃砂(一分,研,水飛),附子(一兩,正生者炮裂去皮臍),麝香(一分研),腦子(一錢,研)
上同勻細末。每服一錢。先令病人呷溫水二兩口。以溫酒一盞。先少許調藥飲之。余酒送之。服畢便就枕睡少時。臨發時一服。候一兩日更服一次。每兩日一服。不過十服即愈。予有一親姓王。患病十餘年。發即涎潮。手足僵蜷。顛仆不省。服此藥百服而愈。小兒可減服。
又方,取芭蕉自然汁。時時呷一兩口。甚者服及五升必愈。前有親姓王。同服此得效。二者恐不可並廢。此亦治驚癇搐搦。邵通直云。加麝香尤妙。
白話文:
[蟬花散]
這個藥方用來治療驚風引起的咬牙,以及夜間咳嗽。
藥材包含:蟬花(連殼,去除泥土)、僵蠶(去除絲和嘴,選擇直的用酒浸泡後炒熟)、甘草(各一份)、玄胡索(去皮,半份)。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一歲以上的孩子每次服用一小撮,三四歲的孩子服用半份。用煎煮過的蟬殼(去泥土)湯來調服,不限時間。
[小鎮心丸]
這個藥方用來治療各種驚嚇引起的咬牙、煩躁不安、大便顏色發青等症狀。
藥材包含:朱砂(用水淘洗過的)、鐵粉、京墨(各一兩)、冰片、麝香(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陳年米飯揉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到三顆,用荊芥湯送服,不限時間。
[治暗癇方]
這個藥方用來治療暗癇(癲癇的一種)。
藥材包含:真熊膽(半兩,研磨)、生天南星(磨成粉,半兩)、粉霜(一分)、朱砂(半兩,研磨後飛過)、雄黃(半兩,用水磨)、冰片(半錢,研磨)、麝香(一錢,研磨)。
將以上藥材混合研磨成細末,用公豬膽汁揉搓成小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到七顆,最多十五顆,用金銀花薄荷湯送服,不限時間。
[神烏散]
這個藥方用來治療暗風癇,效果極佳。
做法是:取臘月的烏鴉一隻,完整的,在烏鴉口中塞入半兩朱砂,用麻布纏住烏鴉嘴,放入瓶子裡(用瓶子裝著),用鹽泥封住瓶口,放入火中燒烤(用火悶烤),黃昏時開始燒,到天亮停止(用木炭一斤半),取出後篩過並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麝香酒送服(一天服用三次),服用十天後應該會痊癒。
[又方],藥方名稱相同,治療的症狀也相同。
藥材包含:整隻黑老鴉(完整的)、胡桃(七個)、蒼耳心子(七個)。
將以上藥材放入一個密封的罐子裡,用鹽泥封住罐口,用木炭火燒烤,直到沒有煙冒出為止,取出後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空腹時喝熱酒送服。如果患有疝氣、腎腫、陰囊下墜,可以加入新生兒的胎衣一起燒,也按照上面的方法處理。用蔥、花椒煮過的熱酒送服,用量根據病情輕重加減。
[異聖散]
這個藥方用來治療癲癇病,一天發作多次,用其他藥物都無法治癒的情況。
藥材包含:豬蹄甲(不論多少,洗乾淨,去除帶毛的地方,挫碎在鍋裡炒,直到冒煙,取出後在地上厚鋪紙,將藥攤開,用盆子蓋住,三天後取出,去除火毒,磨成細末)、金星石、銀星石、青礞石(各半斤,三種石頭放在一起,用馬糞和泥封住,曬乾後先用小火慢慢燒,再加炭火燒到通紅,取出後先在地上挖一個一尺深的坑,將藥放入坑內,用土蓋住埋兩天,取出後去除火毒,磨成細末)。
將豬蹄甲磨成的細末二兩,和三種石頭磨成的細末一兩半混合,再研磨均勻,加入生麻油半兩,再次研磨均勻。每次服用半錢,用漿水研磨一百遍後調服,空腹飯前服用,小孩用量減半。
[日應丹]
這個藥方用來治療多年不癒的癲癇病。
藥材包含:黑錫、硫磺、水銀、鐵粉(各一兩)、金箔、銀箔(各三十片)。
先將錫在鐵鍋裡熔化,然後加入水銀,不停攪拌使其均勻,接著加入硫磺和其他藥材,一起炒勻,離火後再炒一會兒,全部倒出,用紙襯在地上,放一晚,去除火毒後再研磨均勻,用煮熟的軟小米飯揉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到七顆,用煎煮過的人參湯送服,不限時間。
[接生如聖丸]
這個藥方用來治療暗風癲癇,多年不癒的情況。
藥材包含:赤石脂(二兩)、硝石(半兩)、白礬(燒過的一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糯米粥揉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到十五顆,用溫水送服,飯後服用,一天三次。如果一天發作一次,服用半個月就會痊癒。
[啄木散]
這個藥方用來治療多年的癲癇病。
做法是:取臘月的啄木鳥一隻,用三升無灰酒,先用瓦罐一個,罐底鋪上一寸厚的荊芥穗葉,把啄木鳥放在上面,再用一寸厚的荊芥穗葉蓋住,倒入酒,用紙封住罐口,用鹽泥封好,用炭火燒烤,直到酒燒乾冒出青煙為止,冷卻後只取出啄木鳥研磨成末,再加入以下藥材:
石膏(二兩,煅燒後研磨)、鐵粉(用半升漿水煮盡,研成細末,用一兩)、朱砂(一分,研磨,水飛)、附子(一兩,選用炮製過且去皮臍的正生附子)、麝香(一分,研磨)、冰片(一錢,研磨)。
將以上藥材混合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先讓病人喝兩口溫水,再用一小杯溫酒調服藥末,剩餘的酒一併喝下。服藥後立刻睡一會兒,快發病時服用一次,間隔一兩天再服一次,每兩天服用一次,最多十次就能痊癒。我有一個親戚姓王,患病十多年,發病時流口水,手腳僵硬、倒地不省人事,服用這個藥一百多次就好了。小孩服用劑量要減半。
[又方],取芭蕉自然流出的汁液,時不時喝一兩口,病情嚴重的喝到五升一定會痊癒。之前有姓王的親戚,也服用這個藥見效。這兩種方法不能廢除其中一種,此方法也可以治療驚癇抽搐。邵通直說,加入麝香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