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五 (8)

回本書目錄

卷五 (8)

1. 治胎癇發搐真假方

虎睛丸

治自生蓐內至百日以來。壯熱驚搐。凡發在百日內者。雖發搐真假相似。然發頻者。多是外風傷之也。

虎睛(一對,酒浸微炙取二個),牛黃(一分,別研),硃砂(一分,研水飛),雄黃(一分,研水飛),麝香(一分,研)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綠豆大。以乳汁研化三五丸。

烏金膏

治胎癇發搐頻並。

烏蛇(一條,水浸去皮骨,只取肉別用,酒浸一宿,焙乾),蠶紙(一張,燒灰),蟬殼(去土,半兩),全蠍(半兩,上先為末),硃砂(半兩,研飛),麝香(半錢,研),腦子(半錢,研),金箔(三十片,細研)

上拌勻。煉蜜和膏。丸皂子大。當每服一粒。煎人參薄荷湯化下。服無時。

牛黃丸

治自生至百日以來。五臟多熱。而發驚搐。

牛黃(一分,令研),龍腦(一分),黃芩末(半兩),硃砂(半兩,研飛),乾蠍(一分),犀角末(半兩)

上同研如粉。粟米飯和丸麻子大,溫水化一丸與服。無時。

羌活膏

治胎癇發搐。昏困不省。

羌活(去蘆,一兩),烏蛇肉(一兩,酒浸一宿,焙乾),獨活(去蘆,一兩),天麻(半兩),全蠍(半兩,去毒),白殭蠶(去絲嘴,半兩,炒),人參(去蘆,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膏。每服一皂子大。麝香荊芥湯化下。無時。

銀硃丹

治如前。

乾蠍(一分,微炒),天漿子(一分,微炒去殼),硃砂(半兩,研飛),牛黃(一錢,研),露蜂房(一分,微炒為細末),水銀(一分,用黑錫一分結砂子),麝香(半錢)

上同拌勻。麵糊和丸黍米大。每服三五丸。金銀薄荷湯化下。兒小。乳汁化下亦得。無時。

甲灰丸

治生下便喜多驚。剪父母兩手爪甲燒灰研細。麵糊和丸麻子大。井花水化下一丸。無時。

生摩膏

治新生兒肌膚幼弱。為風邪所中。身體壯熱。手足驚掣。

甘草,防風(去蘆,並叉枝,各一兩),白朮(二十銖),雷丸(二錢半),桔梗(去蘆,二十銖)

上㕮咀。以豬肪脂一斤。煎油入藥,微火上煎之良久。視稠濁得所。膏成乃去滓。丸如彈子大。每服一粒。炙手摩兒百遍。寒者更熱。熱者更寒。小兒無病。早起常以摩囟上。及手足心。甚闢風寒之邪。

硃砂散

治一臘至月內兒發驚。轉為慢驚。

硃砂(一分,研,水飛),牛黃(一分,別研),麝香(一錢),乾蠍(十四個,微炒),天漿子(十四個,水炒色黃,去殼取蟲用)

上各研細。一處再研極細散。每服半錢。乳汁調抹兒口中。以乳汁送下。無時。

保生散

治新生兒胎驚。此在母胎中時。因有所驚乃感。至生下百日之內。心神不寧。睡臥不醒。壯熱躁煩。啼哭無時。面青赤。腰直身冷。搐縮口撮。或糞青黃水。

胡黃連(半兩,水煮),蓬砂(研),鐵粉,輕粉(各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字。薄荷乳汁調下。服之無時。服藥後。有青赤物下是效。如無。隔日服琥珀丸。

琥珀丸

干全蠍(二枚),琥珀(另研),鐵粉(炒,各二錢),輕粉,南星(炮),白附子(炮,各一錢),龍腦半錢,研)

上為末。酒糊和丸黍米大。薄荷溫湯下一二丸。如服此藥。眼反牙噤如魚口者。乃死候也。服之無時。

治嬰小初生未滿月。驚著似中風欲死者。此方主之。以好硃砂。用新汲水磨濃汁。塗五心上。神驗。

治嬰小新生中風,以麝香一分。驢前背交脊上會中毛。拔取手指大許一把。以乳汁和令得所。於銅器中。慢火炒令焦燥。與麝香同研如粉。每服一字。乳汁調下。日三服。

白話文:

虎睛丸

這個藥方是治療嬰兒出生到一百天內,因為發燒、抽搐的症狀。通常發生在出生一百天內的抽搐,雖然看起來症狀可能真假難辨,但若是頻繁發作,大多是因為受到外來的風邪侵襲。

藥材包括:虎睛(一對,用酒浸泡後稍微烤過,取兩個),牛黃(一分,另外研磨),硃砂(一分,研磨後用水飛過),雄黃(一分,研磨後用水飛過),麝香(一分,研磨)。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再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用乳汁研磨化開三到五顆服用。

烏金膏

這個藥方是治療嬰兒頻繁發作的胎癇抽搐。

藥材包括:烏蛇(一條,用水浸泡去除皮骨,只取肉,另外用酒浸泡一晚後烤乾),蠶紙(一張,燒成灰),蟬殼(去除泥土,半兩),全蠍(半兩,先研磨成末),硃砂(半兩,研磨後水飛過),麝香(半錢,研磨),冰片(半錢,研磨),金箔(三十片,仔細研磨)。

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膏狀,做成皂角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粒,用人參薄荷湯化開服用,服用時間不拘。

牛黃丸

這個藥方是治療嬰兒出生到一百天內,因為五臟熱盛而發生的驚厥抽搐。

藥材包括:牛黃(一分,研磨),冰片(一分),黃芩末(半兩),硃砂(半兩,研磨後水飛過),乾蠍(一分),犀角末(半兩)。

將以上藥材一同研磨成粉末,用小米飯調和,做成麻子大小的藥丸。用溫水化開一丸服用,服用時間不拘。

羌活膏

這個藥方是治療胎癇發作抽搐,導致昏迷不醒的症狀。

藥材包括:羌活(去除蘆頭,一兩),烏蛇肉(一兩,用酒浸泡一晚後烤乾),獨活(去除蘆頭,一兩),天麻(半兩),全蠍(半兩,去除毒性),白殭蠶(去除絲和嘴,半兩,炒過),人參(去除蘆頭,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再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膏狀。每次服用一皂角大小,用麝香荊芥湯化開服用,服用時間不拘。

銀硃丹

這個藥方和前面羌活膏的功效相似。

藥材包括:乾蠍(一分,稍微炒過),天漿子(一分,稍微炒過後去除外殼),硃砂(半兩,研磨後水飛過),牛黃(一錢,研磨),露蜂房(一分,稍微炒過研磨成細末),水銀(一分,用黑錫一分使其凝結成砂狀),麝香(半錢)。

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用麵糊調和,做成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到五顆,用金銀薄荷湯化開服用。如果嬰兒太小,可以用乳汁化開服用,服用時間不拘。

甲灰丸

這個藥方是治療嬰兒出生後容易驚嚇的症狀。取父母雙手的指甲,燒成灰後研磨成細末,用麵糊調和,做成麻子大小的藥丸。用井水化開一丸服用,服用時間不拘。

生摩膏

這個藥方是治療新生兒皮膚嬌嫩,因為受風邪侵襲,導致身體發燒、手腳抽搐的症狀。

藥材包括:甘草,防風(去除蘆頭和叉枝,各一兩),白朮(二十銖),雷丸(二錢半),桔梗(去除蘆頭,二十銖)。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豬油一斤煎煮,用小火慢慢煎熬,直到膏狀濃稠適中。然後去除藥渣,做成彈珠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粒,用手掌搓熱後在嬰兒身上來回按摩一百遍。如果發冷的就用熱的手掌,發熱的就用稍微涼的手掌。嬰兒沒有生病時,早上可以經常用這個膏按摩囟門以及手腳心,可以有效預防風寒邪氣。

硃砂散

這個藥方是治療嬰兒出生一個月內發驚,並轉變成慢驚風的症狀。

藥材包括:硃砂(一分,研磨後水飛過),牛黃(一分,另外研磨),麝香(一錢),乾蠍(十四個,稍微炒過),天漿子(十四個,用水炒至黃色,去除外殼取蟲)。

將以上藥材分別研磨成細末,混合後再次研磨成極細的散劑。每次服用半錢,用乳汁調勻塗抹在嬰兒口中,再用乳汁送服,服用時間不拘。

保生散

這個藥方是治療新生兒的胎驚,這種情況是因為母親懷孕時受到驚嚇而導致的。症狀是嬰兒出生一百天內,心神不寧、睡眠不安穩、發燒躁動、啼哭不止、臉色青紅、腰部僵直、身體冰冷、抽搐、嘴角緊縮,或大便呈青黃色稀水狀。

藥材包括:胡黃連(半兩,用水煮),硼砂(研磨),鐵粉,輕粉(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末,每次服用一字,用薄荷乳汁調和服用,服用時間不拘。服藥後若有青紅色物質排出,則表示藥效已發揮。若無,則隔天服用琥珀丸。

琥珀丸

藥材包括:乾全蠍(二枚),琥珀(另外研磨),鐵粉(炒過,各二錢),輕粉,南星(炮製過),白附子(炮製過,各一錢),冰片(半錢,研磨)。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末,用酒糊調和,做成黍米大小的藥丸。用薄荷溫水送服一到兩顆。如果服用此藥後,出現眼睛向上翻、牙關緊閉如同魚嘴的症狀,則表示病情危急,接近死亡。服用時間不拘。

其他

治療剛出生未滿月的嬰兒,因為受到驚嚇而出現類似中風、瀕臨死亡的症狀,可以用上好的硃砂,用新打的井水磨成濃汁,塗在嬰兒的五心(手心、腳心、胸口)上,效果顯著。

治療新生兒中風,可以用麝香一分,再取驢前背脊椎骨交會處的毛,拔取約手指大小的一把。用乳汁調和,放在銅器中用小火慢慢炒至焦燥,再與麝香一同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字,用乳汁調服,每日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