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6)

1. 諸身熱論

閻孝忠論小兒壯熱。傷風溫疫。傷寒風熱。瘡疹傷食。率皆相似。未能辨認之間。但與升麻葛根湯惺惺散小柴胡湯服之。甚驗。蓋此數藥通治之。不致誤也。惟傷食者。則大便酸臭。乳不化。畏食或吐。宜與微下之。

孫真人論小兒內外氣盛。眠時小驚。或微覺傷風傷食。又慮變蒸身熱者。但以紫丸。(方已在前變蒸門中)或龍膽湯為治。此二藥無所不療。雖微利動。以減盛氣。亦不虛人。小兒糞黃而臭者。此腹中有伏熱也。宜服龍膽湯。若糞白而酸臭者。此挾寒不消也。宜服紫丸。但少與。

令內俏。甚者小增。令微稀溏。皆須節乳哺一兩日。令胃氣平和。若不節。則病易復。復則復下。傷其胃氣。令腹脹滿。若至再三下之。則過傷矣。

白話文:

閻孝忠認為小孩子發高燒,不管是感冒、溫病、瘟疫、傷寒風熱、還是出疹子、消化不良,這些症狀都很相似,在無法辨別病因的時候,就用升麻葛根湯、惺惺散、小柴胡湯來治療,通常都很有效。因為這些藥可以通治以上這些病症,不會用錯藥。只有消化不良的情況,會出現大便酸臭、奶水無法消化、厭食或嘔吐的症狀,應該給予輕微的瀉藥來治療。

孫真人認為小孩子體內外氣過盛,睡覺時容易驚醒,或是稍微感到感冒或消化不良,又擔心是發熱的變蒸,可以用紫丸(藥方已在之前的變蒸篇提到)或龍膽湯來治療。這兩種藥幾乎可以治療所有狀況。即使吃藥後輕微拉肚子,也是為了減輕體內過盛的氣,並不會傷害身體。小孩子大便黃而臭,表示腹中有潛在的熱,應該服用龍膽湯。如果大便白而酸臭,表示有寒氣夾雜,導致消化不良,應該服用紫丸,但要少量給予。

吃藥後,如果看起來精神變好,稍微增加藥量也沒關係。如果大便稍微稀溏,都要節制哺乳一兩天,讓胃氣平和。如果不節制飲食,病很容易復發,復發後又會再拉肚子,反而會傷到胃氣,導致肚子脹滿。如果連續瀉肚子三四次,就過於傷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