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二 (6)
卷二 (6)
1. 食忌論
凡小兒有不可食之物,不可不知,今具於後。
小兒不可多食栗子,令兒氣弱行遲;熱食則氣壅。
小兒不可食蕨菜,令兒立則無力,久不能行;小兒不可食芡,令兒不能行。
小兒不可食黍米、雞肉、胡瓜,令兒腹中生蟲。經驗方云:小兒未斷乳,食雞肉,令小兒腹中生蛔蟲。
小兒不可食越瓜,令兒發痼疾。
小兒不可食麥,令兒發落。(麥是蕎麥也)
小兒不可食鳧茨,令兒臍下痛。
小兒不可食鱘魚,令兒生症癖。
小兒不可食炒豆、豬肉,令生氣壅致死。
白話文:
小孩有一些東西是不能吃的,一定要知道,現在列在下面。
小孩不可以多吃栗子,會讓小孩氣虛體弱、走路遲緩,熱熱的吃會讓氣悶不順。
小孩不可以吃蕨菜,會讓小孩站立無力,很久都不能走路。小孩不可以吃芡實,會讓小孩不能走路。
小孩不可以吃黍米、雞肉、胡瓜,會讓小孩肚子裡生蟲。經驗方子說,小孩還沒斷奶時吃雞肉,會讓小孩肚子裡生蛔蟲。
小孩不可以吃越瓜,會讓小孩生慢性疾病。
小孩不可以吃麥,會讓小孩掉頭髮。(這裡的麥指的是蕎麥)
小孩不可以吃鳧茨,會讓小孩肚臍下面痛。
小孩不可以吃鱘魚,會讓小孩產生腫塊積聚的疾病。
小孩不可以吃炒豆子和豬肉,會讓小孩氣悶不順,導致死亡。
2. 大小論
經言:「六歲以上者為小兒,十八以上者為少年。」據此之言,則十八以下者,皆為小兒也。此乃古之所論爾。
以今時校之,則時世相異,理或未當。且禮云:「男子三十曰壯有室。」又曰:「男子三十而娶。」是古之男子,皆三十以上方娶,故十八以下,得為小兒之稱。
今之時則不然,男不過十五而娶,至十八已有生一二子者,豈得為小兒也?以今時言之,當以十四以下為小兒治,其十五以上者,天癸已行,婚冠既就,則為大人治耳。
白話文:
醫書上說,六歲以上才能稱為小兒,十八歲以上則是少年。照這樣說,十八歲以下都算是小兒。這只是古時候的說法而已。用現在的標準來看,因為時代不同,這道理可能不恰當。而且禮書上說,男子三十歲才算強壯可以成家,又說男子三十歲才結婚。可見古時候的男子,都要三十歲以上才結婚,所以十八歲以下可以稱為小兒。但現在的情況不同,男子通常不超過十五歲就結婚,甚至到了十八歲已經生了一兩個孩子。這樣怎麼能算是小兒呢?依現在來說,應該把十四歲以下的當作小兒來醫治。十五歲以上,天癸(指性成熟)已到,也已經結婚成年,應該當作大人來醫治。
3. 諸般色澤紋證論
經云:「小兒六歲已還者,經所不載,有病難治,無承據之事也。」詳之,此謂嬰兒未能言者,有病則無由問其所苦,故無承據也。若能言者,必能問之。小兒豈有六歲尚不能言者哉?其不能言者,唯一二歲兒也。故先賢言嬰兒未能言者,最為幼小,有病則肌膚未全,寸關不辨。
變蒸交互,氣血細微,若憑診切,實難明曉。惟在觀其形色,參其證候,乃知病之所在者矣。其觀視之法,須要安神定志,勿令情意惑亂,不得於兒哭斷之時、睡起之際,則色不正矣。須於辰時之後,巳時之前,夏即未熱,冬即未溫,外色不雜,內氣閒雅,乃可向明而觀察之也。
聖濟經曰:「通識之士,必察剛柔勇怯,視其盛衰虛實,適以寒溫,平以陰陽,病之輕重緩急,隨證以治之,不必蔽於難治也。」諸所論繁紊,難以執據,今採其當者,敘而次之。
白話文:
經典上說,六歲以下的孩童,醫書上沒有詳細記載,生病時難以治療,因為沒有可以依循的根據。仔細想想,這說的是還不會說話的嬰兒,生病了無法詢問他哪裡不舒服,所以沒有依據。如果會說話,一定可以詢問。小孩子怎麼可能六歲還不會說話呢?不能說話的,只有一兩歲的嬰兒。所以先賢說嬰兒不會說話,是因為他們年紀最小,生病時皮膚發育還不完全,難以分辨寸關脈象的變化。
他們的身體狀況變化多端,氣血也微弱,如果單靠把脈診斷,實在難以明確了解病情。只能觀察他們的形貌氣色,並參考其他症狀,才能知道病在哪裡。觀察的方法必須要心神安定,不要讓情緒干擾判斷。不要在嬰兒哭鬧或剛睡醒的時候觀察,那時氣色不準確。應該在早上辰時之後、巳時之前,夏天還沒變熱,冬天還沒變暖,外在的顏色沒有受到干擾,內在的氣息平靜的時候,面向光線觀察。
《聖濟經》說,通達醫理的人,必須觀察孩童的剛強或柔弱、勇敢或膽怯,觀察他們的氣血盛衰、虛實,用適當的寒涼或溫熱藥物來調理,用平和的陰陽藥物來調和。病情有輕重緩急,要隨著不同的症狀來治療,不必被難治的說法困住。之前討論的內容繁雜紊亂,難以遵循,現在採納其中恰當的部分,整理歸納如下。
4. 諸色澤候
面上五臟部分色,左頰主肝。右頰主肺。額上主心。鼻上主脾。(一云唇口)頤上主腎。色青為風。色赤為熱。色黃為食。色白為氣。色黑為寒也。
面上五臟四時色,經言五臟之色。皆外榮於面。故死生疾病系焉。肝主春。其色青。心主夏。其色赤。脾主長夏。其色黃。肺主秋。其色白。腎主冬。其色黑。是謂五臟之色。隨四時各榮於面也。其色不深不淺。應常光潤者。為平和也。若色重深者。其臟實。淺淡者。其臟虛。
面上五臟生死色,經曰。滋榮者。其色生。青如翠羽。赤如雞冠。黃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烏羽。枯夭者。其色死。青如草茲。赤如衃血。黃如枳實。白如枯骨。黑如炱煤。
面上五臟部分相乘色,肝色青者本色也。赤者心乘肝也。黃者脾乘肝也。白者肺乘肝也。黑者腎乘肝也。心色赤者本色也。青者肝乘心也。黃者脾乘心也。白者肺乘心也。黑者腎乘心也。脾色黃者本色也。青者肝乘脾也。赤者心乘脾也。黑者腎乘脾也。白者肺乘脾也。肺色白者本色也。青者肝乘肺也。赤者心乘肺也。黃者脾乘肺也。黑者腎乘肺也。腎色黑者本色也。青者肝乘腎也。赤者心乘腎也。黃者脾乘腎也。白者肺乘腎也。
面上五臟四時相乘色,經言青赤見於春。赤黃見於夏。黃白見於長夏。白黑見於秋。黑青見於冬。是謂五臟之生。五行相繼也。為病輕。若肝色見青白。心色見赤黑。脾色見黃青。肺色見白赤。腎色見黑黃。是謂真藏之色。五行相剋也。為病重。
面目死生色,內經曰。凡病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不死。聖濟經云。脾真為本。而面黃必生者。以真氣外榮故也。若面青目赤。面青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者。皆死。謂無脾色外榮。而真氣已絕故也。
鼻上色,聖濟經曰。鼻端青為腹冷。黑為水氣。白為無血。黃為胸寒。赤為有風。鮮明為留飲。
目內色,赤者心熱。淡紅者虛熱。青者肝熱。淺淡者肝虛。黃者脾熱。無精色腎虛。
金匱死色,凡小兒病者。有黑色滿面。或繞口入口。或延眉繞目。或暗人中者。皆死。有青色延面。連目入耳者死。目無精光。眼中有物。如橫紅針者死。
外臺死色,凡小兒病者。面上有青黑色。如紗蓋定。從髮際至印堂者。不以疾狀淺深。六十日死。至鼻柱者。一月死。至人中者。十日死。滿面者。即日死。
白話文:
臉上五臟對應的顏色
臉部不同部位的顏色對應不同的臟腑:左邊臉頰對應肝,右邊臉頰對應肺,額頭對應心,鼻子對應脾(也有說法是嘴唇),下巴對應腎。臉色發青代表有風邪,發紅代表有熱,發黃代表飲食問題,發白代表氣虛,發黑代表寒氣。
臉上五臟對應的四季顏色
經書說,五臟的顏色都會顯現在臉上,所以可以藉此判斷生死疾病。肝對應春天,顏色是青色;心對應夏天,顏色是紅色;脾對應長夏,顏色是黃色;肺對應秋天,顏色是白色;腎對應冬天,顏色是黑色。這就是說,五臟的顏色會隨著四季變化,在臉上呈現出來。如果臉色不深不淺,呈現光澤潤澤,就表示身體平和。如果臉色深沉,表示對應的臟腑功能過於旺盛;如果臉色淺淡,表示對應的臟腑功能虛弱。
臉上五臟對應的生死顏色
經書說,如果臉色呈現滋潤光澤,表示身體健康,臉色呈現以下狀況為佳:青色像翠鳥的羽毛,紅色像雞冠,黃色像螃蟹的腹部,白色像豬油,黑色像烏鴉的羽毛。如果臉色枯槁,表示身體衰敗,臉色呈現以下狀況不佳:青色像枯草,紅色像瘀血,黃色像枳實,白色像枯骨,黑色像煤炭。
臉上五臟之間互相影響的顏色
肝的本色是青色,如果臉色呈現紅色,表示心臟影響了肝;如果臉色呈現黃色,表示脾臟影響了肝;如果臉色呈現白色,表示肺臟影響了肝;如果臉色呈現黑色,表示腎臟影響了肝。
心的本色是紅色,如果臉色呈現青色,表示肝臟影響了心;如果臉色呈現黃色,表示脾臟影響了心;如果臉色呈現白色,表示肺臟影響了心;如果臉色呈現黑色,表示腎臟影響了心。
脾的本色是黃色,如果臉色呈現青色,表示肝臟影響了脾;如果臉色呈現紅色,表示心臟影響了脾;如果臉色呈現黑色,表示腎臟影響了脾;如果臉色呈現白色,表示肺臟影響了脾。
肺的本色是白色,如果臉色呈現青色,表示肝臟影響了肺;如果臉色呈現紅色,表示心臟影響了肺;如果臉色呈現黃色,表示脾臟影響了肺;如果臉色呈現黑色,表示腎臟影響了肺。
腎的本色是黑色,如果臉色呈現青色,表示肝臟影響了腎;如果臉色呈現紅色,表示心臟影響了腎;如果臉色呈現黃色,表示脾臟影響了腎;如果臉色呈現白色,表示肺臟影響了腎。
臉上五臟對應的四季互相影響的顏色
經書說,春天臉上應該呈現青色和紅色,夏天應該呈現紅色和黃色,長夏應該呈現黃色和白色,秋天應該呈現白色和黑色,冬天應該呈現黑色和青色。這表示五臟按照五行相生的規律在運轉,代表病情較輕。如果肝的顏色呈現青白色,心的顏色呈現赤黑色,脾的顏色呈現黃青色,肺的顏色呈現白紅色,腎的顏色呈現黑黃色,這就表示五臟之間相互克制,代表病情嚴重。
臉部和眼睛對應的生死顏色
《內經》說,凡是臉色發黃,眼睛發青、發紅、發白、發黑的人,都不會死。《聖濟經》也說,脾是根本,臉色發黃通常表示身體健康,因為精氣外露。但如果出現臉色發青,眼睛發紅、發白、發黑,或者臉色發黑,眼睛發白,或者臉色發紅,眼睛發青的人,都是將死的徵兆,因為脾氣衰敗,精氣已經耗盡。
鼻子的顏色
《聖濟經》說,鼻頭發青代表腹部寒冷,發黑代表體內有水氣,發白代表體內無血,發黃代表胸部寒冷,發紅代表有風邪,顏色鮮明代表體內有積液。
眼睛內部的顏色
眼睛內部發紅代表心臟有熱,淡紅色代表虛熱,發青代表肝臟有熱,淺淡表示肝虛,發黃代表脾臟有熱,沒有光澤表示腎虛。
《金匱》記載的死亡徵兆
小孩生病時,如果出現滿臉黑色,或者黑色繞口、繞眼、繞眉毛、或者人中黯淡無光,都代表將死。如果出現青色延展到臉上,連著眼睛和耳朵,也是將死。眼睛沒有光澤,眼中有像紅針一樣的物體,也代表將死。
《外臺》記載的死亡徵兆
小孩生病時,如果臉上有像紗布一樣的青黑色,從髮際延伸到印堂,不論病情輕重,六十天內會死亡。如果延伸到鼻柱,一個月內會死亡。如果延伸到人中,十天內會死亡。如果滿臉都是這種顏色,當天就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