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三 (1)
卷三 (1)
1. 變蒸論
小兒在母腹中。胎化十月而生。則皮膚筋骨腑臟氣血雖已全具。而未充備。故有變蒸者。是長神智。堅骨脈也。變者易也。蒸者熱也。每經一次之後。則兒骨脈氣血稍強。精神性情特異。是以聖濟經言。嬰孺始生。有變蒸者。以體具未充。精神未壯。尚資陰陽之氣。水火之濟。
白話文:
小孩子在母親腹中,經過十個月的胎化而出生。此時,他們的皮膚、筋骨、臟腑、氣血雖然已經具備,但還不是完美完整的。因此,需要經過變蒸的過程,使神智增長,骨脈堅固。變,是指改變、轉化;蒸,是指溫暖、滋潤。每次變蒸之後,孩子的骨脈、氣血都會更加強壯,精神面貌也會有所改變。因此,《聖濟經》中說,嬰兒剛出生時,會經歷變蒸的過程,這是因為他們的體魄還沒有發育完整,精神還不夠強壯,需要依靠陰陽之氣和水火之氣的滋養。
甄陶以成。非道之自然。以變為常者哉。故兒自生。每三十二日一次者。以人兩手十指。每指三節。共骨三十段。又兩掌骨。共三十二段。足亦如之。以應之也。太倉公曰。氣入內支長機骨於十變者。乃是也。聖濟經又曰。變者上氣。蒸者體熱。上氣者。則以五臟改易。而皆上朝藏真。
白話文:
自然法則使甄陶成型,而非出自某種道理。為什麼身體會不斷變化?那是因為有某個東西在促使它的變化,而這個東西就是「人體自生系統」。每三十二天一個週期,因為一個人體的手上十個指頭,每個指頭有三個關節,一共三十個骨節。再加上兩個手掌骨,總共三十兩個骨節。腳也和手一樣,共計有三十兩個骨節。所以,每三十天為一個週期。太倉公說:「氣入體內分支擴張,讓骨頭產生長成,共十次變化,這樣才對。」《聖濟經》中也說:「變者是上乘之氣,蒸者是指體內熱氣擴張。上乘之氣,會令五臟不斷替換,五臟就都朝上排,儲藏著真氣。」
高於肺也。體熱者。則以血脈敷榮。陽方外固。為陰使也。故變蒸畢而形氣成就是也。亦由萬物之生。非陰陽氣蘊熱蒸。無以榮變也。兒自生三十二日。為第一變者屬腎。又三十二日再變且蒸者屬膀胱。腎與膀胱為表裡。共六十四日也。其變則耳與䯌骨皆冷者。腎為水。水數一。
白話文:
肺之上。體溫高,血脈旺盛。陽氣向外分佈,為陰氣所用。所以蒸化完成,形氣便形成。也是由萬物的生長,若非陰陽氣的蒸化,就不能繁榮生長。嬰兒從出生起,三十二天為第一次變化,歸屬於腎臟。再三十二天,第二次變化並蒸化,歸屬於膀胱。腎與膀胱為表裡,共六十四天。其變化的時候,耳朵和脊椎骨都感到寒冷的,腎臟是水的屬性,水的數目為一。
故為變蒸之始也。又三十二日為第三變屬心。又三十二日為第四變且蒸屬小腸。心與小腸為表裡。共一百二十八日也。其變則汗出而微驚者。心為火。火數二。故為變蒸之次二也。又三十二日為第五變屬肝。又三十二日為第六變且蒸屬膽。肝與膽為表裡。共一百九十二日也。
白話文:
所以屬於蒸變的開始。後三十二日是第三變化,屬於心臟。再三十二日是第四變化,且蒸變屬於小腸。心臟與小腸是表裡關係。一共計一百二十八日。他的變化是出汗且略微驚恐。心臟屬火。火數為二。所以是蒸變的第二。後三十二日是第五變化,屬於肝臟。再三十二日是第六變化,且蒸變屬於膽臟。肝臟與膽臟是表裡關係。一共計一百九十二日。
其變則目不開而赤者。肝為木。木數三。故變蒸之次三也。又三十二日為第七變屬肺。又三十二日為第八變且蒸屬大腸。肺與大腸為表裡。共二百五十八日也。其變則皮膚熱。或汗或不汗者。肺屬金。金數四。故為變蒸之次四也。又三十二日為第九變屬脾。又三十二日為第十變屬胃。
白話文:
如果身體出現了變化,表現為眼睛無法睜開且呈現赤紅的狀況,這是因為肝臟五行屬於木。木的數字是三,所以變化蒸染的順序是第三個。另外,三十二天是一個第七個變化,而這個變化屬於肺部。再經過三十二天的時間,就會出現第八個變化,而且蒸染會屬於大腸。肺和大腸是表裡關係,因此這兩個器官的變化總共需要二百五十八天。如果出現了變化,身體的皮膚會發熱,有時會出汗,有時不會出汗,這是因為肺臟五行屬於金。金的數字是四,所以為變化蒸染的順序是第四個。再經過三十二天,就會出現第九個變化,而這個變化屬於脾臟。再經過三十二天,就會出現第十個變化,而這個變化屬於胃。
脾與胃為表裡。共三百二十日也。其變則不食腹痛而吐乳者。脾為土。土數五。故為變蒸之次五也。後又六十四日復一大蒸。四次積二百五十六日。大蒸畢。凡五百七十六日。大小蒸變數足。其血脈充榮。則手受血而能握。足受血而能步。此亦手足之應也。其變蒸之候。體熱微驚。
白話文:
脾和胃是表裡關係,加起來共有三百二十天。脾胃出現病變就會不吃飯、腹痛並且吐奶。脾屬土,土的數目是五,所以脾胃發生病變就以五天為一個週期。然後又過六十四天又會出現一次大的病變。四次加起來一共是二百五十六天。大的病變結束後,加上前面的病變總共是五百七十六天。病變的次數和週期都結束後,脾胃的血脈就會充盈,手就能夠握東西,腳也就能夠走路。這也是手腳相應的表現。病變發生的時候,身體會發熱,並且會輕微的驚悸。
耳冷䯌冷。上唇頭有白泡起。若魚目珠子。脈亂或汗或不汗。不欲食。食則輒吐。目白者重。目赤黑者。微閉而不開。至變蒸了。自然明矣。其輕者五日而衰。重者十日而衰。或先期五日。或後之五日。或十日之中。熱乃除耳。若熱甚違日不歇。不得驚動。勿令旁邊人多而語雜。
白話文:
耳朵和額頭冰冷,上嘴脣長出白色小水泡,像魚眼睛珠子一樣,脈搏雜亂無章,有時出汗,有時不出汗,不想吃東西,吃了東西就嘔吐,眼白部分重疊,眼睛發紅發黑,眼睛微閉不張開,到熱度退去後,眼睛自然會明亮。症狀較輕的,五天後減弱,症狀較重的十天後減弱,也可能在預計的時間提前或延後五天,或者在十天內,熱度自然就會消除了。如果發熱很嚴重,好幾天都持續不退,不要驚動病人,不要讓周圍的人太多,也不要說話太多。
不可妄行灸刺。但少與紫丸微利之。則熱便止矣。或用孫真人肘後黑散子粉香散調治亦可。唯不可余治。若傷寒時行溫病。及驚熱溫壯等候。雖與變蒸頗皆相似。耳熱䯌熱。唇上無白泡珠。乃為他病。各從其證為治。若以變蒸內有寒。加之寒熱交爭。臍腹夭矯。啼不止者。熨之則愈。
白話文:
不可隨便用鍼灸治療。只給予少量紫丸,略微瀉下,就可以止住熱症了。或者使用孫思邈的《肘後備急方》中的黑散子粉香散來治療也是可以的。只是不可治療過度。如果是傷寒、時行溫病、驚熱、溫壯等情況,雖然與變蒸很相似。但是耳熱、手腳熱,脣上沒有白色水泡,那就是其他疾病,應該根據具體症狀來治療。如果是變蒸中夾雜有寒證,加上寒熱交爭,臍腹疼痛,啼哭不止,那麼用熨燙的方法治療就會好。